?

淺談新時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2012-09-06 00:54秦俊輝殷建勛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2年22期
關鍵詞:基本建設農田水利

秦俊輝 殷建勛

摘要: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既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礎和保障,要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要求,從全局的高度,以發展的需求、全新的視覺、嶄新的理念,深刻認識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本文探討了新時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關鍵詞:新時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新時期加強農田水利建設,要以增加農產品供給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目標,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抗災減災能力為重點,以提高水土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為中心,為國家糧食安全、防洪安全、飲水安全和生態安全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要堅持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堅持規劃先行、注重實效,堅持科學決策、尊重民意,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堅持政府主導、民辦公助。

一、新時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重要性

1、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生產發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農業生產發展的首要條件。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搞好了,生產發展就有了物質基礎,糧食安全就有了重要保障,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就有了很大的空間。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搞不好,必將關系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鄉鎮企業的發展,農民收入的增長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條件

水是生命之源,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是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要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必須從農民最關心的問題入手,以保障農民飲水安全為目標,把農村集中供水作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大力度,加快發展,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帶動現代生活設施進入農家,促進庭院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提高農民收入。

3、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保障

改變農村貧困落后的面貌,為農民創造一個村容整潔、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人居環境,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之一,這也為新時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賦予了新的使命。我們必須把科學發展觀的基本理念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總要求與農村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通過實施碧水工程、綠化美化工程、生態富民工程,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生態生存環境,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農田水利建設現狀分析

1、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條件差。盡管我國農田水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新時期“全國建設小康社會”和“全面對外開放”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我國農田水利骨干工程大多建于20 世紀50 年代至60 年代,由于勘測、規劃、設計倉促,經費不足,配套不全,施工條件簡陋,工程質量差,后期又缺乏維修管理,經過幾十年的運行,不少工程已超過規定的使用年限,普遍老化損壞,大型灌區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相對于大型灌區的骨干工程,中小型灌區以及農田水利田間工程的現狀更令人擔憂,導致輸水效率低,滲漏損失大。因此,我國一方面是水資源嚴重短缺,另一方面又是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溉保證率低。

2、水資源嚴重短缺。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國家,不僅水資源總量明顯不足,而且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極不均衡,區域性缺水和季節性缺水嚴重。華北地區(黃淮海流域)人均水資源低于500m3,已經成為世界上嚴重缺水的地區之一,預計到2030 年僅該地區就將缺水250 ~ 460 億m3;西南山丘區降水相對豐富,但蓄水能力不足,存在“工程型缺水”:一些地表水量相對豐富的地區由于污染加劇,存在嚴重的“水質型缺水”:沿海發達地區淡水資源不足,許多城市出現飲用水困難。我國目前已經深切體會到了水資源匱乏的嚴重性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水資源不足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因素。在全球氣候變暖、全國來水減少、污染加劇、水質惡化、河床淤積、湖泊萎縮、北方部分地區水資源利用率已達極限、部分地區出現水生態危機的條件下,要保持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今后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避免同水危機而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危機,不僅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和技術領域的最重要議題,也已成為黨和政府關心的政治問題的中心議題之一。

3、 農田水利設施陳舊。目前我國的水利設施:一是建設標準偏低,老化嚴重?,F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且就地取材,土法上馬,導致水利工程設施“先天不足”,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二是保護意識淡薄,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導致只建不管、重建輕管及水利設施帶病運行的問題比較普遍,使得眾多小型水利設施功能喪失殆盡,不能正常發揮防洪保安全、抗旱保豐收的基本功能;三是農民興辦水利的積極性下降。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糧棉油等農副產品市場的放開,加之農民增收緩慢,種田的積極性不高,使興辦農田水利工程的積極性大大下降。

三、新時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策略

1、強化輿論宣傳?!耙庾R決定行動”,思想意識問題解決了,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要向廣大干部群眾宣傳新時期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政策,打消群眾顧慮,讓群眾全身心地投入到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之中。

2、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領導要從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大局出發,切實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擺上重要位置,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一是落實行政領導責任制,切實做到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抓具體。二是抓好責任分解,細化目標任務,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三是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列入各鄉鎮、各有關單位的責任目標,嚴格考核,對不能如期完成任務的單位實行“一票否決”。四是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整合各方力量,充分發揮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有關的各單位、各行業、各部門的職能作用,立足單位職能職責,加強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支持幫助和指導服務。

3、創新資金籌措機制。要創新資金籌措機制,切實增加投入,滿足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需要。一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搶抓國家的投資機遇,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并將爭取到的涉農資金捆綁使用,確保資金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要加大縣、鄉財政的投入力度,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三是針對農村“兩工”取消后籌資難問題,通過采取“4+2”工作法、以獎代補等方式引導群眾投勞投資,進一步發揮廣大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要在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確定建設內容,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投身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四是完善利益機制、落實優惠政策,鼓勵城鎮個體工商戶、農業龍頭企業及社會各界參與公益性或經營性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按照“民主謀水利、民眾干水利、民營興水利”的發展思路,積極探索水利設施產權、經營權分離的管理模式,實行供水工程計量收費、承包經營、統一維修管理,調動經營業主管理、投入的積極性,實現水利工程的滾動開發。同時,通過將小型水利工程拍賣、租賃、承包回收的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進一步擴大融資渠道。

4、嚴抓工程質量。一是要在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選擇具有資質的規劃設計單位進行規劃設計,然后再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進行論證完善,確保規劃科學合理。二是嚴格落實項目法人負責制、施工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嚴格落實開工報審、竣工驗收和工程審計等制度措施。三是建立技術人員包鄉鎮、包重點工程,鄉鎮村干部包段責任制,全方位做好技術服務和質量監督,及時協調解決施工外部環境、技術難題。同時,通過聘請群眾代表作為質量監督員,形成縣、鄉、村三級監督服務網絡,使工程質量得到有效保障。四是制訂施工細則和驗收標準,由發改、水利、審計、監察等有關部門組成驗收組,對照驗收標準,逐項進行驗收,對不合格工程一律停撥工程款并責令重新返工,情節嚴重的追究監管人員和施工單位的責任。切實將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落到實處。

5、建立督導機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強化對項目實施全過程的督查。要組成督導組深入各工程建設一線進行督導,通過廣播、電視等媒體及時通報工程建設進度。要通過召開現場會、表彰會等形式,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及時推廣先進經驗和好的做法,對行動遲緩的予以曝光。

綜上所述, 只要從上到下組織領導高度重視, 克服財政緊張等困難, 采取抓好建設規劃、遵循客觀規律、加強技術服務等措施, 我國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就一定能再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 劉小剛. 農田水利建設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 科技資訊, 2010,(29) .

[2] 黃寶成,梁德山. 淺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 林業科技情報, 2010,(03) .

[3] 朱根.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模式的探索[J]. 江蘇水利, 2010,(08) .

[4] 尹利海.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問題與對策[J]. 科技創新導報, 2010,(11) .

[5] 王冠軍. 小型農田水利發展的若干問題[J]. 水利發展研究, 2010,(08) .

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圖表請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歡
基本建設農田水利
達爾頓老伯的農田
向水而生
以科技創新提升水利建設水平
汪崗鎮三萬畝農田改造工程啟動
古代器具灌農田
黑板像農田
行政事業單位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與財務風險控制關鍵點
現代公立醫院基本建設管理研究
切實保護水利遺產法律須先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