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條杉天牛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的研究

2012-09-06 00:54周經玉楊耀長李承德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2年22期
關鍵詞:生物學特性綜合防治

周經玉 楊耀長 李承德

摘要:雙條衫天牛主要危害柏類樹木,具有隱蔽、爆發、不易防治等特點,對生態林、城市景觀樹木危害巨大,嚴重影響城市環境。文章從雙條衫天牛的生物學特性進行研究,并根據不同時期的發生特點,進行針對性的防治。

關鍵詞:雙條衫天牛;柏類樹木;生物學特性;綜合防治

中圖分類號:K82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雙條杉天牛的發現與分布調查

1.1該蟲害在蓬萊市的分布調查

2008年5—6月份,蓬萊市林業局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全面調查,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基本查清了雙條杉天牛的分布和危害情況。蓬萊市的雙條杉天牛集中分布在蓬水路綠化帶、206國道煙蓬線綠化帶、南王立交橋周圍綠化帶以及睡虎山、小門家抓髻山、城西西大山等地,發生面積達1.3萬畝,占蓬萊市柏類林木總面積的46% ,發生蟲害地塊,蟲株率一般在10%以下,但嚴重的地塊,蟲株率達50%以上 ,有的成片死亡。

1.2雙條杉天牛發生的危害特點

雙條杉天牛整個生活史大部分時間是在樹干中度過,因此它的早期危害極具隱蔽性,并且防治有一定的困難。當開始發現明顯的個別樹木的蟲害癥狀,此時已是病蟲害的爆發時期,如沒有給與及時正確的治療措施,對于染病的樹木將是毀滅性的。

雙條杉天牛成蟲喜尋找生長勢弱、含水量低的柏樹枝干及被壓木、風折枝等處活動交尾產卵。近年來本地連續發生的干旱、暖冬造成柏樹含水量低、樹勢衰弱。加之本地林區多年來未能及時清除樹冠下的枯枝、病蟲枝、風折枝、被壓木,造成林內通透條件差,樹木長勢弱,為此蟲產卵提供了有利場所。

2 雙條杉天牛生物學特性研究

2.1實驗地概況

206國道煙蓬線綠化帶是2005年建成,總面積103.7萬平方米,以園林綠化為主,栽植5多萬棵龍柏、蜀檜以及7萬平米的小龍柏綠籬,柏類樹木面積占總面積的25%,標準地為龍柏,栽植密度2米×2米,屬于三年以上穩定林分。

蓬水路兩側綠化帶是2008年建設,總面積52.9萬平方米,成片栽植龍柏蜀檜等柏類樹木2萬多棵,標準地為龍柏,栽植密度2米×2米,屬于一年未成林造林地。

城南廟山水保林是1983年建設,成片栽植側柏等柏類樹木面積1萬多棵,生長旺盛。標準地栽植密度2米×2米,屬于中齡林。

2.2 觀察結果

2.2.1 雙條杉天牛生活史及生活習性

雙條杉天牛在蓬萊地區1年發生1代,主要以成蟲在樹干邊材內作蟲道越冬。成蟲在越冬期間不需補充營養。翌年3月上中旬至4月中旬成蟲咬破樹皮出羽化孔活動。爬出后不需要補充營養,晴天時活動,陰天活動少,飛翔能力較強?;顒拥倪m宜溫度為14~22℃ ,10℃ 以下不再活動。交尾和產卵多在10~14時進行,其余時間在樹皮縫、樹洞以及樹冠下的雜草、土縫中潛伏不動,不易發現。3月下旬開始產卵,多喜歡在陽面、衰弱樹干下部翹皮下、樹縫、傷疤處產卵,成蟲雌成蟲有連續多次交尾和邊交尾邊產卵的習性。卵多數為單產,也有2~3粒產在一起的,每頭雌蟲產卵34~92粒不等。卵期14~18d。4月中旬、下旬幼蟲孵化,幼蟲孵化1~2天后隨即進入皮層,主要在木栓層中蛀食,4月底幼蟲達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串食;木質部表面形成彎曲不規則的扁平蟲道,前蛀后填,蟲道內布滿黃白色木屑和蟲糞,被害處僅排出少量木屑,不易發現,樹干表面無排糞孔。此時寄主樹木開始表現出受害癥狀,受害枝條因蟲咬斷木質組織而死亡低垂。5月中下旬開始至6月中旬蛀入木質部邊材內,蟲道向髓心方向斜伸,深至邊材2~3cm處,被害木內可傳出幼蟲的啃食聲。蟲道長可達20cm、寬1.5cm、深0.4cm。此時寄主樹木因蟲入主干木質部進行危害,傳輸組織受到破壞而表現受害部位以上枯死。8月下旬在木質部蟲道頂端作蛹室化蛹,蛹期10~15d。蛹室橢圓形,長3~5cm、深0.6~2cm。9月上旬開始羽化為成蟲進入越冬階段,9月下旬為羽化盛期,10月上旬為羽化末期。成蟲羽化后即停留在蛹室內越冬。其生活史如表略。

2.2.2 雙條杉天牛生態學特性

3.2.2.1 雙條杉天牛對寄主樹勢、樹齡的選擇

據樣地調查,雙條杉天牛主要為害樹勢衰弱的柏類樹木,如過度修枝木、被壓木及其他衰弱木,在新造林中,苗木因移栽而造成樹勢衰弱,病蟲害危害程度遠大于穩定林分林木。在山地林分受害木中,過度修枝木占54.6%,被壓木占38.3%,其他原因造成的樹勢衰弱木占7.1%,生長健壯的大樹有時也可受害,但健康木受害后會分泌大量樹脂,將幼蟲窒息而死,并可產生愈傷組織。因此,健康木表現出很強的抗蟲性,受害很輕并可逐漸恢復健康。2~4年生苗木,由于其樹皮表面光滑,木栓層極薄,沒有形成自然翹裂縫,不適合雙條杉天牛成蟲產卵,因此苗木不受害??菟滥旧想p條杉天牛的產卵量也很少。

3 雙條衫天牛綜合防治的研究

由于雙條杉天牛3月下旬就開始產卵于樹干下部翹皮下、樹縫等隱蔽處,幼蟲期間鉆蛀柏樹枝干內隱蔽為害,加之柏樹枝葉密集,蟲蛀孔小,蟲蛀隧道彎曲且又有木屑蟲糞堵塞,給防治帶來很大困難,8月下旬在木質部蟲道頂端作蛹室化蛹,9月下旬開始羽化,成蟲羽化后即停留在蛹室內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至4月中旬成蟲咬破樹皮出羽化孔活動??梢钥闯?,雙條杉天牛整個生活史大部分時間是在樹干中度過,它的早期危害極具隱蔽性,并且防治有一定的困難,因此要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此蟲的為害。根據有關資料,防治雙條杉天牛的方法很多,如,加強檢疫,提高造林營林技術,餌木誘殺、樹干注射、錘擊樹干、藥物噴灑等等,我們立題研究,就是要總結出一套適于本地特點的綜合防治技術。

3.1 成蟲期的防治

利用3月上中旬至4月中旬成蟲出羽化孔活動時機,對其進行除殺,主要有餌木誘殺和藥物噴灑兩種常用方法。這段時期是雙條杉天牛在寄主外生存,是防治該天牛為害的最好時機。

可以看出,在新造林中,不可以用餌木法進行防治,因為樹木的移栽,造成樹勢衰弱,已經具備可以作為餌木的條件,所以只能使用藥物噴灑的方法進行防治,在穩定的成林中,特別是山地公園和林地等地區,選用簡單的餌木法進行防治,簡便易行,成本非常低,并且效果也很好。

3.2 卵及幼蟲期的防治

3月下旬開始產卵,多產位于離地2米樹干以下,卵期14~18天。4月中下旬幼蟲孵化,幼蟲孵化1~2天后隨即進入皮層,幼蟲期間鉆蛀柏樹枝干內隱蔽為害,不易發現。 4月底幼蟲達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串食,此時寄主樹木開始表現出受害癥狀,受害枝條因蟲咬斷木質組織而死亡低垂。5月中下旬開始至6月中旬蛀入木質部邊材內。此時寄主樹木因蟲入主干木質部進行危害,傳輸組織受到破壞而表現受害部位以上枯死。這五個月是蟲害發生對樹木產生破壞最嚴重的時期。這時防治方法的主要有樹干注射、錘擊樹干等方法,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大膽創新,發明一種樹干澆灌法,相比之下,簡便易行,非常實用。

4 結論與討論

雙條杉天牛在整個生活史大部分時間是在樹干中度過,因此它的早期危害極具隱蔽性,并且防治有一定的困難。蟲害具有爆發性,如沒有給與及時正確的治療措施,對于染病的樹木將是毀滅性的。因此要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此蟲的為害。在掌握雙條杉天牛生物學及生態學特性的基礎上,采取科學的營造林技術措施、加強檢疫以及各個時期正確的殺蟲方法,是防治該蟲為害的行之有效措施。

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圖表請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歡
生物學特性綜合防治
一株野生側耳屬菌株的分離鑒定與生物學特性
設施蔬菜土傳病害綜合防控技術推廣探討
淺析大豆食心蟲病綜合防治技術
楊樹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綜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實踐探析
果木溝泥石流災害形成條件及運動特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