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生態風景園林設計中應注意要點分析

2012-09-06 00:54周芳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2年22期
關鍵詞:生態園林園林設計風景園林

周芳

摘 要:文章闡述了當前我國園林設計問題及生態設計的必要性,從中概述了現代生態風景園林設計,并針對現代生態風景園林設計中應注意要點進行了詳細地分析,旨在現代園林設計過程中,應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其中,再配以合理的植物配置,才能充分發揮園林設計的生態功能。

關鍵詞:現代園林生態設計環境問題互惠共生

中圖分類號:S89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園林綠化作為城市中具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在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等方面,一直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在維持城市生態平衡方面也有著積極的貢獻。特別是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居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人們開始愈來愈關注居住環境的質量 所以,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也就越來越走近百姓的生活當中。

1 現代園林設計問題及生態設計的必要性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現代園林設計空前繁榮,但存在種種問題。一是有些人急功近利,把園林植物作為城市的裝飾品,為迎合“新潮流” 經常更換園林植物,大興“形象工程”,盲目追求外來植物,對外來入侵植物沒有足夠重視,造成某些植物生態入侵。中國每年因打撈水葫蘆的費用就多達 5-10億元,由于水葫蘆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也接近 100億元。又如,前些年,為了城市綠化能立竿見影,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古樹名木進城大潮。然而,大樹移植效果不佳造成大量人力、 物力等資源的浪費。二是設計手法上,存在盲目抄襲西方園林設計形式,或者全盤抄襲傳統園林設計形式,缺乏創新意識。有些城市綠地過于追求圖案美,而忽略了生態群落的穩定。三是園林設計還沒有充分考慮可持續發展因素,“生態園林” 的概念還比較抽象或模糊,許多還停留在理論研究與思想探討階段。四是目前科學技術水平還不能給生態設計提供足夠支持,生態設計還不能完全成為常規的規劃設計手段。

面臨著現代園林設計中存在一些問題,園林設計師必須應用可持續發展策略去強化設計理念,從中充分發揮園林設計產生的生態功能,比如生態園林設計的綠地不僅有生態、景觀的效果,兼有休憩、文化教育的功能。此外,生態園林同樣也是一種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綠地資源。另外,隨著當前全球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破壞加劇,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來保護自然,為人類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2 現代生態風景園林設計概述

現代園林設計,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運用園林藝術與相關的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域景觀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增加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方式創作而建成的優美自然環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過程。而作為充分考慮生態平衡的園林設計,至少應該包括三方面的內涵:

(1)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和藝術姓,能夠利用一些輔助設計去美化環境,創造適宜人類居住,瀏覽 休憩的休閑景觀場所

(2)具有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通過多種植物的光合、蒸騰吸收等作用,調節地域氣候,防風降塵,減輕噪音,吸收并轉化城市環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凈化空氣和水體;

(3)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優化配置,建立集合理的時間結構、空間結構和營養結構于一體的人工植物群落,提供一個生態良性循環的生活環境。

3 現代生態風景園林設計中應注意要點分析

筆者認為,在具體設計過程中還應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3.1處理好視覺景觀設計與生態設計之間的矛盾

在園林設計的實踐中,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即當園林的視覺效果最佳時,其生態效益并不是很好。例如,為了營造燦爛的金秋景觀,多數設計師會選擇一片楓樹林來體現秋天的灼灼其華,但是從生態學的角度上來講,這種單一的物種,其生態價值肯定不如一個由多種植物構成的人工植物群落價值高。再有,一些景觀設計中違背自然規律,將河流拆彎取直,河岸用水泥硬化,使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生物的多樣性減少。此外,草率引進外來“稀奇”物種,則會造成有害生物的入侵。筆者認為,生態設計應該從自然界中去總結規律,從而使景觀設計更加合理。如,通過模擬自然風景,將自然的氣息引入城市;研究自然植物的群落構成形成健康優美的植物景觀;研究動物的生活習性和食物鏈條以便它們可以重返城市;研究自然的排水過程以節約工程投資,仿生設計可以在節約材料的同時獲得最佳的視覺效果。

3.2平衡好舒適性與美觀性之間的矛盾

舒適性是現代生態園林設計的一條基本原則。然而,為了追求美觀,有一些園林設計常常會忽略舒適性。實際上,生態園林設計應該堅持以人為本,根據人類的戶外行為、規律及其需求,充分考慮人們的活動方式及喜好,通過精心設計,保證這些活動能夠安全開展。例如,設置長椅 健身器材 運動場等設施,要充分考慮場地的微氣候狀況,可利用植物遮、擋風等特點,營造社交、休閑、娛樂的環境,以滿足各類人群的不同需求。

3.3遵循“互惠共生”的原理,協調好各類植物之間的關系

“互惠共生”原理指兩個物種長期生活在同一個地方,彼此相互依存,互相吸收對方養分,形成雙方“共贏”的局面。例如,“地衣”是藻與菌的結合體,豆科、蘭科、龍膽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與真菌共生的例子。再如,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對另一些植物的生長發育有利,黑接骨木對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白蠟與七里香等在一起時,相互都有顯著的生長促進作用。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則對另一些植物生長不利,例如胡桃和蘋果,松樹與云杉、白樺與松樹等,均不宜種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的蕨類植物狗脊則對大多數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長發育不利……這些都是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必須特別加以注意的問題。

3.4著重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每一個地域都有其長期積累下來的地域特色文化。一個缺乏地域文化內涵和設計美感的園林景觀生態設計往往無法被認同,而尊重當地的風土人情、文化特點、氣候地理,可以使景觀設計在節約人工費用的同時,更廣泛地獲得大眾的認同感。例如某園林工程在設計中,依照原來的記載和當地的民俗特點,恢復并新建了一批園林。無論新舊園林,都認真挖掘了當地的自然文化、歷史背景,充分體現了地方特色,所以受到一致好評和歡迎。遺憾的是,仍有一些地方在園林設計中,不顧文化背景的差異性,盲目地效古、仿洋。其實這樣的景觀設計,不僅不利于文化的發展和景觀多樣性的保護,也不能實現現代人對于園林景觀差異性的要求。所以,在園林設計中,切忌一味追求外在視覺效果,盲目引進新奇植物、外來文化。許多事實已經證明,這種做法短時間內也許能夠滿足大眾的新奇感,但久而久之,必定會因為與當地氣候、文化心理等相悖而被排斥。

4 結束語

總之,目前我國的園林景觀設計還處在起步階段,與國外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園林的視覺景觀設計與環保生態設計之間的矛盾還較突出,園林舒適性與美觀性設計的矛盾尚需改善,物種之間“互惠共生”理念的貫徹與實踐尚有距離,園林景觀生態設計中的地域文化特征也還不夠突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專業人士,不斷豐富理論知識,堅持進行深入思考,并以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努力實踐與探索,創造更好、更優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傅海麗.淺析生態風景園林的設計理念[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

[2]吳幼容,鄭郁善.生態園林設計與植物配置[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

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圖表請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歡
生態園林園林設計風景園林
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應用探析
景觀園林設計要點應用分析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基于地域特征的風景園林設計
地域特征對園林設計的影響及應用
風景園林設計中對于人性化理念的應用探討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生態園林建設中林業技術的推廣應用
新時期下中國風景園林標準化體系的構建
研析樹木修剪技術在生態園林建設中的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