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科技集團“神九”“天宮”團隊:讓夢想照進現實

2012-09-06 16:47陳立
關鍵詞:交會神舟航天員

陳立

2012年6月24日12時許,中國航天員操作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對接,中國由此成為繼美、俄之后第三個完整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手控對接只花了10分鐘左右的時間,但為了實現這個環環相扣的過程,手控交會對接研制團隊付出了10多年的汗水與智慧。

1999年,當神舟一號返航時,中國航天員的飛天之旅還像是科幻片;如今,34歲的劉洋已在太空中打太極、玩自拍了。今年,恰逢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步入第20個年頭,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讓夢想照進現實?

不容失敗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號的三名航天員順利返回。在北京航天城里,鮮花和掌聲如潮水涌向身著灰色上衣的年輕工程師們。但是第二天,他們中的很多人就已經坐在電腦前,眼前是一串串數據。

“任務成功后,很多記者都問,你高興不高興?是不是心里特高興?這樣的問題,是不理解我們這些干航天的人?!毙愿裰彼纳裰劬盘栵w船總指揮何宇說,“‘神九任務期間,在北京飛控中心工作的一位女同事因為勞累導致流產。當你經歷了這種事之后,你會覺得成功之后只是單純的喜悅嗎?外人看到的都是光鮮的一面,但我看到的,是大戰之后的戰場。我唯一自豪的,是我和這個團隊一起,干成了一件大事?!?/p>

6月16日發射前夕,神舟九號飛船最后測試的那段時間,何宇依然在加班加點。所有人每天24小時三班倒,熬到后來已經面黃肌瘦了。在3個多月的時間里,他們的測試時間達到了1700小時。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撐著如此常年累月的超負荷運轉?何宇說,“從大了說,就是載人航天精神,是國家對航天事業的高度重視所帶來的集體榮譽感、自豪感。具體來講,航天事業容不得錯誤、容不得失敗?!焙斡钤鴮κ窒抡f,“我們的動力源泉不在于對成功是多么渴望,而在于對失敗的萬分恐懼?!?/p>

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進行電測的頭幾天,航天員的“替身”任長偉就體驗過這樣的狀態。因為之前連續熬夜加班,身為飛船工程師的他突發高燒,連打了三天的點滴,但還是堅持到崗工作。飛船工程師要幫助航天員消除設計缺陷和隱患,飛船測試過程中還要代替航天員進艙進行各項操作。任長偉說自己干的是一個“保命”的活兒,“得對飛船內700多臺設備、上千根電纜以及管路如何裝配、連接了如指掌?!?/p>

神舟系列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韌院士說:“一個德國同行問我,你們一年發射兩艘飛船,有竅門么?我說我的竅門告訴你,你也學不去。德國人規定,周一和周五不做重要的精密性工作。而我們白天、晚上、星期六、星期天都要這么干?!?/p>

精益求精

2012年6月5日,酒泉發射場的飛船加注扣罩廳。幾名航天技師打開長二F改進型火箭整流罩上約半米見方大的小艙門,背著身子臥躺進去,手抓緊艙壁,只留雙腳踩在罩外的梯子上。人雖然是“躺”在整流罩內,但背部懸空,只有頭部可以尋求一個支點倚靠。以這樣的姿勢,對火箭整流罩的下支撐機構進行調整?!肮ぷ髁靠瓷先ゲ淮?,但可是個細活兒,費時間?!被鸺l射試驗隊調度陳棣說。加注扣罩廳里恒溫16度,濕度一直保持在50%多。大約半個小時后,好幾個人的頭發已經濕了。

航天項目的各條戰線對質量近乎苛刻的要求不勝枚舉。正因如此,2012年6月16日,運用迭代制導技術的長二F火箭成功托舉“神九”進入預定軌道,成為我國載人發射入軌精度最高的一次。此次發射和“手動交會對接”一起,被譽為“兩個十環”。

創造出“手控交會對接十環”成績的502所手控交會對接研制團隊,就沖著“精益求精”四個字,大家十幾年來只干一件事,也“吵”了十幾年。這支約20人的隊伍,女性占40%左右。手控交會對接研制團隊帶頭人解永春是靈魂人物,但為了一個設計方案的細節如何處理,年輕人可能會和她爭得面紅耳赤。

八院對接機構研制團隊的張崇峰與另外6名科研人員一起,歷經16年磨劍,不僅研制出了對接機構,還擁有發明專利30余項,器件國產化率達99%。這個對接機構上有118個傳感器、5個控制器、上千個齒輪軸承、18個電機和電磁拖動機構、數以萬計的零件和緊固件。為確保順利突破交會對接技術,張崇峰眼中的這個“寶貝”上天前,在地面上進行了1000多次對接試驗、600多次分離試驗。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共有數十萬工作人員承擔了研制建設任務?!拔覀兠恳粋€人,都好像是一部精密儀器上的螺絲釘。如果想讓這個儀器運轉起來,那么每一個人都要全力以赴發揮作用,精益求精,不能失誤?!?/p>

敬畏年輕

在北京航天城,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一年人力,三年人手,五年人才,十年人物”?!叭绻麤]有載人航天工程、沒有航天事業發展提供的機遇,就沒有我們青年科技人員實現價值的機會?!?2歲的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助理馬曉兵說。

在五院,直接從事神舟九號飛船研制的900多人中,有近600人是35歲以下的青年,平均年齡為34.8歲。時光倒推,神舟五號發射時,七大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平均年齡為53.6歲,神舟六號時降為48.7歲;神舟七號發射時,飛船研制團隊平均年齡為33.6歲,神舟八號飛船設計團隊,平均年齡為31歲。

目前,中國的長征系列火箭已經完成了170多次發射,前50次用了30年,第二個50次用了近10年,而第三個50次僅用了4年。發射任務量的猛增,推著年輕人不斷往前沖。2012年,33歲的孫岳被提為副總設計師助理?!拔覀冞@個時代等不及,于是給了我們這批年輕人機會,擔子往你肩上壓,你只能硬著頭皮去頂。如果扛過來就出師了,你成長得越快就越讓你干,能干兩個項目決不讓干一個?!?/p>

1992年,59歲的戚發軔接下了載人飛船系統的帥印。20年后,他的接班人是40歲的何字。今年6月,和何宇一道作為載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統”領軍人物出現的,還有出任空間實驗室系統總指揮的王翔,這位38歲的海歸博士從事航天事業僅9年。

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載人航天器總體研究室主任石泳說,“和不做這一行的同學聚會,人家關注的都是房子、車子、股票,我跟他們有點聊不到一塊兒去?!笔驹趦炔扛氵^一次座談,讓大家談談理想。結果,在年輕的航天人中,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夢想成為總設計師,百分之二三十的人想做某一個領域的專家。

如今,“八大系統”的科研人員中,35歲以下的占80%,和歐美同行相比,他們平均年輕了15歲。美國宇航局原局長邁克爾·格里芬感嘆:“最讓人敬畏的不是中國航天所取得的成就,而是現在領軍和主導中國航天的這些人太年輕了!”

猜你喜歡
交會神舟航天員
我是小小航天員
寫給航天員叔叔的一封信
神舟十二號的五個“中國首次”
賀神舟十三號成功對接空間站
航天員失重是怎么回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