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針灸甲乙經》對背俞穴的認識與應用

2012-09-08 03:58張永臣張春曉
針灸臨床雜志 2012年10期
關鍵詞:皇甫甲乙俞穴

張永臣,張春曉

(1.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014;2.單秋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山東濟南 250014)

《針灸甲乙經》,簡稱《甲乙經》,為魏晉時期皇甫謐在《素問》、《靈樞》與《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等的基礎上,依據“事類相從,刪其浮辭,除其重復,論其精要[1]”的原則編著成書的。該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學專著,本研究就《甲乙經》對背俞穴的有關內容探討如下。

1 背俞穴的淵源

背俞穴是五臟六腑之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簡稱為“俞穴”。背俞穴首見于《黃帝內經》?!鹅`樞·背腧》中指出:“胸中大俞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椎之傍,心俞在五椎之傍……肝俞在九椎之傍,脾俞在十一椎之傍,腎俞在十四椎之榜,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并指出了“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的尋找“天應穴”的背俞穴取穴要點;《素問·氣府論》提及六腑背俞穴,“挾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五臟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文中雖未列出六腑背俞穴的具體穴名,但可推斷六腑的背俞穴應在二十一節范圍之內。

《難經·六十七難》指出:“募在陰,俞在陽?!睍x代王叔和的《脈經》所述五臟背俞穴與《靈樞·背腧》相同,又云“膽俞在背第十椎,胃俞在背第十二椎,大腸俞在背第十六椎,小腸俞在背第十八椎,膀胱俞在第十九椎”,即明確了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腎俞、胃俞、小腸俞、大腸俞、膽俞、膀胱俞的名稱和位置。晉代皇甫氏的《針灸甲乙經》則在上述《靈樞·背腧》和《脈經》背俞穴的基礎上,彌補了三焦俞的空缺,言三焦俞位于“第十三椎下兩傍一寸五分”;該書在論述“背自第一椎兩傍夾脊各一寸五分下至五節凡四十二穴”的卷首,繼承并著重強調了《靈樞·背腧》中提出的尋找“天應穴”的背俞穴取穴要點;與此同時,皇甫氏在《針灸甲乙經》中對背俞穴(厥陰俞除外)的針灸操作手法與腧穴主治規律進行了系統論述。

之后,根據心包代心受邪理論,唐代醫家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在前人的基礎上引扁鵲言補充了厥陰俞(厥俞),在“第四椎下兩旁”[2]。至此,人體十二背俞穴理論才始臻完備。

2 背俞穴的定位

皇甫氏在《針灸甲乙經》中明確厘定了11個背俞穴的具體位置。如言“膽俞,在第十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足太陽脈氣所發,正坐取之?!睂沤裆婕氨秤嵫ǘㄎ坏奈墨I資料進行總結歸納:認為,歷代針灸醫家對《針灸甲乙經》中背俞穴定位的認識,相對統一。并且現行高等中醫藥院校針灸統編教材《經絡腧穴學》對背俞穴的定位,基本上沿襲了《針灸甲乙經》中的相關認識。背俞穴在人體背腰部的縱向定位排列順序,與其相關的臟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如膀胱在五臟六腑中的位置最低,其背俞穴“膀胱俞”的位置最低,肺臟在五臟六腑中的位置最高,其背俞穴“肺俞”的位置也最高。背俞穴與其他的特定穴相比,背俞穴的臨床腧穴定位又有著自身的特色:一方面,背俞穴皆在背腰部,與《難經》“俞皆在陽”相合;二是背俞穴取穴時,不必拘泥于尺寸,應以壓痛點或按之痛解之處進行定位。背俞穴位置的確定,為進一步進行針灸施術找到了“靶向點”,為針灸施術建立了根基。

3 背俞穴的刺法和灸法

皇甫謐在《甲乙經》中,明確背俞穴(厥陰俞除外)位置的同時,還對背俞穴的針灸操作方法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其中包括針刺的深度、施灸的刺激量和留針的時間。這為預防針灸臨床意外的發生設立了“安全線”。具體針灸操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皇甫氏對背俞穴的針灸操作的論述有如下幾個特點:(1)背俞穴的針刺深度,最深刺入五分(如膽俞、三焦俞),最淺刺入三分(如肺俞、小腸俞)?,F代針刺深度與《針灸甲乙經》所論述的針刺深度相比,《針灸甲乙經》的針刺深度較淺;其中小腸俞、膀胱俞、胃俞的古今針刺深度差別較大,這與古代針具較為粗糙和今天對腧穴部位的解剖比較清晰相關?;矢κ厢槾瘫秤嵫ǖ纳疃扰c相應募穴的深度相比較淺。而此又與《針灸甲乙經》繼承《靈樞·陰陽清濁》“清者注陰,濁者注陽……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的學術思想關系密切。(2)《甲乙經》對《靈樞·經水》中以氣息定留針時間的認識加以繼承,并推廣到每個背俞穴乃至每個腧穴,并客觀上為論證“刺之要,氣至而有效”的觀點,提供了相關理論依據?,F代針灸臨床工作中可以借鑒,即在不影響療效的前提下,可以縮短留針時間,以減少針刺痛苦。(3)皇甫氏選取背俞穴施灸,灸量均為三壯?,F代背俞穴施用灸法,沒有指出明確的灸量,而皇甫氏則對每一穴均有量的要求。施灸量相對于胸腹部的相應募穴而言,灸量較少。(4)《針灸甲乙經》論述“心俞”時,明確指出“禁灸”,而現代針灸中指出可灸。對此,應當肯定此禁灸穴是古代醫家臨癥教訓的總結,還應該看到古代施灸方法和當代施灸方法的差別,古時多用瘢痕灸,而今人多用非化膿灸、間接灸和艾條灸,因此,不能輕易否定古代的認識[3];同時,也要意識到由于古代對疾病的認識水平有限,會把某一疾病自然發展的結果,或因施灸不當所致的惡果歸咎于所灸腧穴[4]。

表1 背俞穴的針灸操作

4 背俞穴的主治規律

《甲乙經》闡明了除大腸俞和厥陰俞以外的背俞穴的主治規律及治療病癥,對《難經·六十七難》之“陰病行陽,陽病行陰”的理論,作了進一步的發展,為后世應用俞募穴配伍治療臟腑病,提供了理論依據。見表2。

表2 《針灸甲乙經》背俞穴主治規律

據表2可以看出,背俞穴的主治規律具有以下特點:(1)“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奔幢秤嵫ň哂兄委熎渌诓课患班徑课唤M織、器官的病癥,又稱背俞穴的近治作用。如膀胱俞可用于治療“腰脊痛強引背少腹,俯仰難,不不得仰息,腳痿重,尻不舉,溺赤,腰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2)應用背俞穴可用于治療相應臟腑疾病,但以治療五臟病、慢性病為主,即“從陽引陰”。正如《難經·六十七難》所言“陰病行陽,……,俞在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言:“陰病治陽”。即說明背俞穴屬陽,對五臟病癥有特殊的療效,治療五臟病時當選背俞穴。某一臟腑病變時可選相應的背俞穴來施術治療,如“骨寒熱,溺難”選用腎俞。(3)運用背俞穴治療相表里之臟腑病。由于臟腑互為表里,經絡聯系密切,氣血相互溝通,故針灸背俞穴不僅治療本臟腑疾病,而且還能治療與其相表里臟腑的疾病。如心俞可用于治療“痎瘧”之足太陽小腸經的所屬病癥。(4)治療五臟之脹證(除心脹外)均采用了俞、原配穴的方法。如“腎脹者,腎俞主之,亦取太溪?!北秤嵫ㄊ桥K腑之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原穴是臟腑原氣留止的部位。背俞穴與原穴的聯合應用,增強了針灸綜合調理臟腑和平衡陰陽的作用。原穴的應用又反映了《針灸甲乙經》對《靈樞·九針十二原》中“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之學術思想的繼承;而心脹之所以沒有加以應用,從側面反映了神門(手少陰心經原穴)作為當時新增的腧穴,人們對它的認識還不夠深刻,應用不夠普遍。

5 小結

綜上所述,背俞穴是五臟六腑之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有通調臟腑、疏經通絡的功能,進而達到扶正祛邪、整陰陽的目的。背俞穴為調整臟腑功能的要穴,臨床上要掌握背俞穴的定位、針灸操作技巧及主治規律,尤其要注意背俞穴針刺操作的安全性。

[1] 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8

[2] 張永臣,賈紅玲,宋桂紅,等.人體特效穴位之背俞穴、募穴[M].上海:科學出版社,2010:4

[3] 張鷗,王巍.從現代針灸臨床應用探析古代禁針禁灸經穴[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7,13(7):547

[4] 姜翼.禁灸穴考議[J].上海針灸雜志,1990(4):34

猜你喜歡
皇甫甲乙俞穴
拔罐治療脂肪肝
用腦過度揉揉后腰
中醫推拿法提高寶寶免疫力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論集》出版
趙晶、皇甫舟楠設計作品
敦煌本《新集備急灸經》研究
減肥
有趣的“換錢”游戲
孤島奇遇
甲乙推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