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工作過程的“問題式”教學模式探討
——以高職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測量技術基礎》課程為例

2012-09-13 00:40張鮮化李丹超
職業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關鍵詞:測量高職教學模式

張鮮化李丹超

(1.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江西贛州341000;2.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合肥230009)

基于工作過程的“問題式”教學模式探討
——以高職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測量技術基礎》課程為例

張鮮化1李丹超2

(1.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江西贛州341000;2.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合肥230009)

本文針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結合市場對工程測量專業人才的需求以及目前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在從事多年工程測量專業教學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工作過程的“問題式”教學模式,并以《測量技術基礎》課程為例,闡述了進行探索和實踐的過程。

高職院校;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的“問題式”教學模式

一個重要問題的提出

職業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是指培養高級技術員類人才(中間人才系列中的高層次)的高等技術教育,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與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較,高等職業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我校所培養的工程測量技術人才,大多都到了測量工作的第一線,而且都是獨立作業,再加上測量新技術的不斷革新,往往需要在工作的同時學習測量新知識,這就要求我們所培養的測量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獨立作業能力以及較強的學習能力和過硬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怎樣才能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儲備這四種能力,以滿足生產單位的需要,適應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社會環境,便成為高職教育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兩個認識

高職院校的學生一般有以下一些特點:一是文化底子普遍薄弱;二是部分學生是在家庭和社會的壓力下被動進入高職院校學習;三是普遍存在喜實踐、厭課堂說教的心理。這幾個特點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

當然,學生自身的弱點只是影響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教師如何教的問題,這其中有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對待學習的問題,更重要的一點是教學本身的問題,那就是教學的吸引力有多大。

筆者通過多年來在《測量技術基礎》及其他專業課程的教學實踐,探索出要解決教學本身的問題必須做到以下兩點:(1)必須從生產單位的實際需要出發,堅持以培養實際應用能力較強的應用型人才為出發點,做到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與生產實際接軌,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思路,模擬生產實際進行實訓,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獨立作業能力。(2)必須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創以問題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新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真心、用心,從而使學生能夠具備扎實的基本理論知識,為今后在工作實踐中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以后在實際生產中發現和解決問題提供理論依據。

基于工作過程的“問題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不難看出,以上的兩個認識合在一起就是“基于工作過程的‘問題式’教學”,這也就是筆者所要探討的問題。

(一)基于工作過程的“問題式”教學模式基本概念

基于工作過程的“問題式”教學模式是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和“問題式”教學模式的結合?;诠ぷ鬟^程的課程應以生產單位實際工作崗位的需求為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對教學內容進行組織和安排,以任務的完成過程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選取多個學習性工作任務或項目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按照“提出任務,分析任務,知識構建,完成任務”這一行動體系組織各單元的教學;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工作任務,進而完成工作任務,最后達到構建知識的目的。這種教學模式能使學習領域與工作領域一致、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一致、學習任務與工作任務一致。因此,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模式可充分體現出高職教育特征。問題式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它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出發科學地設計問題,巧妙地提出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探究、敢于提問,并通過學生合作、師生互動解決問題。

基于工作過程的“問題式”教學模式是以生產的基本工作過程作為整門課程教學的總體綱要,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表現形式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學時,按照由整體到局部、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倒逼式的教學思路,通過一連串相關的問題,一環扣一環提問并解答,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從而達到領會掌握專業知識的效果。

(二)實踐探索

基于工作過程的“問題式”教學適用于以實際操作能力為培養重點的各類高職院校,也可供相關專業的本科院校借鑒。這里以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測量技術基礎》課程為例進行探討。

傳統的教學方式直接按照書本上的章節一節一節來講授,中間穿插一些課堂實習。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這種教學模式存在知識體系不連貫的弊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常會出現學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現象。在學完一門課程后,通常還未完全明白為什么要學這門課,學這門課有什么用。而基于工作過程的“問題式”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下面就以《測量技術基礎》課程為例來闡述。

《測量技術基礎》是高職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相當于本科測繪專業的《普通測量學》或《地形測量學》。我校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學隊伍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編寫了基于工作過程的校本教材《測量技術基礎》。該教材內容編排完全與生產實踐的工作過程一致。

在該課程的教學實踐探索中,我們緊緊圍繞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明白測量是做什么的,具體的過程是什么,以及理解和掌握各個知識點為目的,設置了近一百個問題。下面以基本測量工作為例進行具體說明。

圖1 測量外業工作簡單示意圖

圖1是一幅外業測量工作的簡單示意圖,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測量的具體做法如下:

問題1:測量是干什么的?測量工作包括兩項基本內容,即測定和測設,并用示意圖講授兩者的涵義,使學生頭腦中先對測量工作有個印象。

問題2:學習這門課的目的是什么?可以通過學習能夠將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通過測量儀器和測量方法描繪在圖紙上,即地形圖的測繪,并以一幅完整的地形圖展示。

問題3: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怎樣才能在圖紙上表示出來?可以用專門的地物、地貌符號來表示。

問題4:不同地物、地貌的符號在圖紙上應該表示在哪里?這就要求知道地物和地貌的空間位置,一般地面點的空間位置用(X,Y,H)來表示。

問題5:我們怎么知道地物、地貌的空間位置在哪里?可以通過測量儀器測出與已知點的坐標差計算出來,坐標差可以通過測量地物點與已知點的方向和距離來求得。

問題6:已知點坐標怎么得到?通過小區控制測量即導線測量、三角測量等方法獲得。

問題7:導線測量或三角測量怎么實施?通過測量儀器測角、測距、測高程,進而計算出各圖根控制點的坐標。

問題8:測量角度、距離、高程的儀器怎么使用?用什么樣的方法來測?這就要求學會經緯儀、水準儀、測距儀、全站儀的使用及測量方法。

通過上述8個問題,學生已經知道了地形圖是怎么測繪的。在上述的問題中,我們把獲取地面點的(X,Y)坐標的過程稱為平面測量,將獲取地面點H的過程稱為高程測量。

問題9:對于一個測區,要測繪其地形圖,應該注意哪些事情?通常情況下,我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應該要有計劃,即怎樣實施、人員、交通、食宿等怎么安排,這就要求在做項目之前要先做好技術設計,即一個項目實施時是否按技術設計執行的,執行情況怎樣,項目的成果怎么樣,遇到哪些問題,怎么解決的,在項目完成之后,還需要做一個總結,即技術總結。

通過上面9個問題,就可以總結出地形圖測繪的基本過程(見圖2)。

圖2 地形圖測繪基本工作過程圖

(三)基于工作過程的“問題式”教學模式的教學優點

在該課程結束時,按照講述的知識點進行了拓寬測試和教學調查。測試的結果是優秀率達到了85%,良好率達100%。參加學習的學生普遍認為教學切近生產實際、教學方式靈活、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概括來講,這種教學模式具有以下優點:(1)實現了教學與生產實踐的無縫鏈接,對培養實際應用能力較強的應用型人才具有較好的效果。(2)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具有較好的效果,使學生能夠較快地接受和理解相關的知識。(3)具有靈活多變、不拘一格的特點,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不同的生產需要進行不同的教學,可以即興提問、變化角色等等。(4)具有知識體系結構連貫、易學、易懂、易記的特點。

基于工作過程的“問題式”教學模式,通過不斷給出需解決的一連串的相關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到基本原理,再通過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解決學校教學與社會生產的脫節現象,從而達到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該方法要求任課教師具備熟練的專業理論知識及豐富的實踐經驗。此法易于操作,對于同類高職院?;蛳嚓P專業的本科院校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1]夏正建.問題式教學模式在教學設計中的實踐與思考[OL].(2010-08-20).www.nxjy.cn/s_lishi/2010-8-20/139F081911E3E071245_2010820_2478.html.

[2]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職教論壇,2010,(2):45-46.

[3]周秋生,馬俊海.測繪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5,(6).

[4]王德利,薄志義,李長青.高職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

[5]夏喜英,邢玉林.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的基本原則和方法[J].職業技術,2009,(7).

[6]李群,孫海梅,張永紅,等.基于工作過程的“問題式”教學模式[J].中國教育發展研究,2009,(11).

[7]陳愛萍,黃甫全.問題式學習的內涵、特征與策略[J].教育科學研究,2008,(1).

book=90,ebook=17

G712

A

1672-5727(2012)02-0090-03

張鮮化(1979—),女,陜西戶縣人,碩士,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講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測繪與土地管理。

猜你喜歡
測量高職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戰“疫”期間基于高職線上教學的分析與思考
把握四個“三” 測量變簡單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滑動摩擦力的測量和計算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如何將微課融入高職鋼琴課堂教學
滑動摩擦力的測量與計算
測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