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音、語義/句法和篇章功能的實現——以作為橋接紐帶作用的界面為視角

2012-09-18 01:46黃金德
關鍵詞:重音音節句法

黃金德

(漳州師范學院外語系,福建漳州,363000)

發音、語義/句法和篇章功能的實現
——以作為橋接紐帶作用的界面為視角

黃金德

(漳州師范學院外語系,福建漳州,363000)

界面在現實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界面研究能推動跨學科的發展。在語言研究的范疇內,從語音解讀/發音界面、語義/句法界面和實現篇章功能的隱喻界面三個維度分析論證“界面”作為橋接紐帶的功能,指出界面研究在跨學科的合作與研究方面的重要性。

界面;發音;語義/句法;話語篇章;隱喻

“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現代科學的總規律是分化和綜合的不斷交替,原有研究的領域分化了,分工漸趨細化,但在分工細化的基礎上重新出現新的綜合趨勢。 界面理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在國外,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Routlege出版公司就出版了The INTERFACE Series(界面系列叢書),內容涵蓋語言學、文學和文化等方面。國內的界面研究起步較晚,但2011年12月3~4日在四川外語學院召開了“首屆界面研究高端論壇暨全國外語界面研究籌備會”,成立了“中國外語界面研究學會”,界面研究開始引起一大批專家學者的重視。界面從本質上講是跨學科的研究,它和以往的“跨學科研究”的最大區別是后者是以兩個作為本位的學科的研究,而前者是以一個學科為本位或基礎(即研究對象),而借鑒另一種或多種學科為理論或方法論,借此來深化和擴展研究領域。[1]

從以上介紹我們可以看出,界面研究是解決我國外語研究現狀——只有“分離”,沒有“整合”,各自為圈,零散、無序、缺乏系統理論指導——的靈丹妙藥。近年來出現的ipad和iphone都是界面研究的豐碩成果。國外的界面研究注重跨學科的整合,是對傳統研究方法的突破和創新。在此擬就英漢語為例,以界面的橋接紐帶作用為視角,分析發音(言說)、語義/句法和篇章功能的實現,對界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試作一探討。

一、語音解讀/發音界面

在語音解讀honological decoding)和發音(articulation,言說)之間有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暫時存儲某些語音計劃honological plan)。它可以存儲一個或多個單詞音位。這個緩沖器就是語音解讀和言說之間的一個界面。研究表明當人們朗讀單詞或數字時,存在一種“音節潛伏效應”(syllable latency effect),即在正式發音之前有一個緩沖時間,音節越多,潛伏期越長,具體情況如表1。[2]

他們向受試者呈現含有一個和兩個音節但字母含量相同的單詞(如clock和camel),結果發現受試者說出這兩個單詞的時間差是14毫秒(見表1)。這一差別不可能源于識別單詞的時間差,因為在另一實驗中,當受試者僅被要求對所給單詞進行語義歸類但不必發音(如呈現兩個單詞,只要求判斷是否為動物)時,單音節單詞和雙音節單詞所用的時間差僅為1.8毫秒,幾乎無差別。而當向受試者呈現兩個畫面(clock和camel),受試者發“camel”一詞比發“clock”一詞多14.0毫秒。這一實驗進一步證明上述顯著的時間差來源于發clock和camel這兩個單詞時,緩沖器處理單音節和雙音節詞所需時間的不同,而不是來源于給兩個單詞歸類所費的時間差。類似的音節潛伏效應也在朗讀數字方面的實驗中得到進一步的驗證。例如朗讀四音節數詞(27——twenty-seven)比三音節數詞(26——twenty-six)耗費更長的語音配置潛伏期。

總之,以上試驗充分表明,在詞匯的語音解讀和發音(言說)之間有一個緩沖器(界面),它是兩者之間的橋梁,為正式發聲作準備工作。

單詞的音節結構和音韻結構有不同的構成規則。語言是這兩種結構的統一體,他們之間必須有一個連接的界面,這就是重音規則:如何把一個切分結構(音節)調試到可接受的音韻網絡之中。

第一條重音規則:每個音節在音韻網絡中最底層都配置一個基礎重音(標記為x)。

表1 (Pronunciation latencies for one-and two-syllable words,in msec.)

第二條重音規則:有重讀或長元音(下圖中的音節“he”)的音節獲得相對重音。[3]112-113如:

圖1

這個單詞有依次出現的重音(nong和he),為了避免重音中間層出現沖突,必須在第二和第四個重音中選擇一個特別重的音。而這又受另一條音韻網絡構成規則的支配(此規則僅為英語中獨有):這兩個相互競爭的重音中凡靠右手邊的將獲得相對更重的音,如:

圖2

圖3

圖4

由于fourteen一詞中前后兩音節均為重音,按照右手處偏重的原則,“teen”應該發更重的音,所以fourteen一詞重音結構如圖2;當與“men”組合時,“teen”和“men”的重音有沖突,遵循重音交替出現的規律,“teen”的重音受到壓制,出現了“four”(xx,二級),teen(x,一級),“teen”(xxx,三級)的局面(如圖4)。

總之,在音節結構和音韻結構之間有一個界面,即重音規則,它的重要性在于使單個音節組合成音韻網絡時給各個音節“發布命令”,依據一定的法則,組成一個和諧的共同體(音韻網)。

二、語義/句法界面

(一)句法模塊/語義模塊界面

人們常以為語言模塊(modular capacity)是獨立于人腦功能(f-mind)的。語言模塊就像一個個“語法盒”,域特征(domain-specificity)和信息隱涵(information encapsulation)暗示了這一觀點。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域特征和信息隱涵形成的模塊在判斷其功能時與人腦的功能是嚴重脫節的,故在幫助有機體感知和行動方面不起任何作用。這里就存在這樣一個對模塊的諷刺畫面:具有隱涵信息的諸多模塊是如何“對話”的?模塊結構限制規則對這一問題作出解答:結構的各層面交流的媒介是模塊界面,如:

syntactic processor(句法處理器)?semantic processor(語義處理器)

句法處理器主要功能是嚴格地處理句法樹上Ns(名詞短語)、VPs(動詞短語)、Complementizers(補足成分)和格標記等。它對句子的切分還是以句法單位為基準的,但基于此我們無法獲知概念結構中的物體和事件,更無從對其真值與否作出判斷。因此根據句法信息判斷的動詞的賓語對語義加工器而言是無用信息,語義加工器還須進一步判斷某個名詞短語指示的個體在由某動詞表示的動作中所扮演的特定主題角色(比如說是受動者等)。又如以下經典例句:

Fran painted the sign on the porch.[3]223

根據句法加工器可以判定下劃線的介詞短語可能修飾名詞“sign”或動詞短語“painted the sign”,但是這樣的判定結果對語義加工器而言是無用的,因為語義加工器關注的焦點是:說話者認為此介詞短語是“ sign”的后置定語,指明“ sign"的地點(如圖5)抑或是“paint the sign”的狀語,表明“paint the sign”的地點呢(如圖6)?

圖5

圖6

在上述兩個例子中,關鍵是那些連接規則——句法/語義界面加工器——起到了橋接紐帶的作用。把句法信息發送到語義加工器的過程中蘊含了一個層次結構和另一個層次結構的關聯過程,這一過程與把信號沿著某條電線或某根管道傳送是兩碼事。它本身就是個信息處理過程,即界面加工器處理過程,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二)“最簡方案”的界面——合并和移位運算規則

喬姆斯基的生成語法經歷了三個階段:標準理論階段、管約論階段和最簡方案階段。不論哪種理論都承認詞匯語義和句法之間存在一個界面,此界面橋接詞匯語義和句法,保證句子合乎語法并且有意義。這里我們僅以最簡方案為例,說明這一方案的重要作用。

在句法這一層面,通過合并(merge)和移位(move)完成句法運作過程。合并過程是自下而上的,它進行特征匹配繼而通過核查(check),去掉包含格、主謂一致等錯誤特征的成分;移位過程包括特征移位和詞匯移位:特征移位是隱形移位(covert move),是為了對比和核查詞匯特征而進行的一種心理操作;詞匯移位是功能成分為了特征核查的需要在成分統制(c-command)范圍內尋找目標詞(goal),并使之移位到功能成分的位置,所以是顯性移位(overt movement)。[4]58例如,在生成句子“Maria dances”時先分別選擇“Maria”和“dance”進行特征核查:

Maria:名詞,能與動詞搭配;

dance:動詞,能與名詞搭配;

接下來進一步核查:

Maria:單數

dance:單數形式(-s)

此外:

Maria:主格

dance:與主格相配置

審查合格后去掉dance“與主格相配置”這一特征,因為它是錯誤特征/不可解特征(uninterpretable feature)(現代英語以詞序而不是詞語的屈折為聯句標準)。至此,合并完成,繼續進行運算,詞語中的語音和邏輯信息通過拼讀過程而分離,分別轉換為語音表達式和邏輯表達式。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確定合并與否時詞匯的語義特征如格、主謂一致和語類特征等全部被忽略了,即詞匯語義對句法不起任何制約作用。但是這樣的運作系統會不會生成諸如:“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5]這樣的句子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最簡方案的生成過程是從詞匯選取開始的,類似“標準理論”階段的“短語結構規則”等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結構驅動在這里變成了自下而上的詞匯驅動,選擇詞匯時即包含了對詞匯語義的甄別與挑選,體現的是人們的語言能力(competence),所以最簡方案必然忽略詞匯語義。

總之,根據最簡方案理論,在句法和語義之間有一個界面:合并和移位運算規則。此界面保證生成合乎語法和語義的句子。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N400測試。N400是一個負走向(N=negativity)的事件相關定位(ERP)成分,通常出現在相關刺激呈現后300--500毫秒,一般分布在頭皮的中部和后部,詞語在語義上與語境越不相配,語義整合難度越大,N400的波幅就越大。[4]59例如考察:

(i)Maria is dance.

(ii)Maria dance.

這兩個句子時,雖然兩句均有誤,但對受試者的N400電波進行考察時,由于前句從語法上講更難接受,受試者閱讀前句比閱讀后句的N400電波波幅明顯加大。N400從另一方面證明在句法和語義方面確實存在一個界面:合并和移位的運算規則系統,此系統保證語法的正確性。

(三)格的視角

格(case)是從屬名詞與中心詞(謂語動詞)關系類別的標記。表示名詞與中心詞語法關系的叫結構格,而表示名詞與中心詞語義關系的叫做語義格。

1.結構格

在詞匯和句法界面中,結構格向下連接詞匯,向上連接句法,貫通了詞匯層和句法層,例如以下拉丁語句:

Petrus filio Pauli librum dat.

(Peter gave Paul's son a book).

其中,Petruseter)是主格,filio(son)是與格,Paulaul's)是領格/所有格,librum(book)是賓格,這四種格分別對應本句的主語、間接賓語,定語和直接賓語。由于結構格的作用,一方面它選取 Petrus、filio、Pauli和librum四個詞匯來作為組句成分,另一方面它又隱含此四詞的語法功能:主語、間接賓語,定語和直接賓語。所以結構格是詞匯與句法之間的一個重要界面,貫通了詞匯層與句法層。實際上,由于結構格的作用,各成分的句法地位確立了,所以在拉丁語中句子內部成分可以任意調換但仍然符合語法。

2.語義格

語義格是“一組普遍的也許是內在的概念,體現了人們對周邊所發生事件的判斷,即誰做了事,針對誰做了事,產生了什么后果”。[6]例如上例,Petrus是施事格:表示由動詞所確定的動作能覺察到的典型有生命動作發動者的格;Filio是與格:表示由動詞所確定的狀態或動作所影響的有生命的格。[7]

對語義格來說,突顯的是詞匯語義,而潛在的是詞匯語法,忽略了詞匯語法的有標記性。語義格映射為句法時,有兩種可能:結構格(對格語言來說)和語序(對非格語言來說),即從語義格到句法層是非直接通達的,它要從句法的兩種表征手段之一作出選擇。

結構格映射例如:

Bhumi-m adhy-as-te Devadatta-h.

Ground(賓格)on-sit-3SG(第三人稱單數形式)Devadatta.(主格)

(意思是:Devadatta is sitting on the ground.)

語序映射例如:

He(主語)loaded the cart(動詞賓格)with hay(介詞賓格).

三、篇章功能的實現——以隱喻為界面

當代美國語言學家萊可夫和約翰遜認為,隱喻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而隱喻的語篇功能是隱喻認知和語篇之間的一個界面,如圖7所示:

圖7

隱喻認知的基礎在于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各種本來無關的事物被相提并論,從已知推測未知。語篇的信息組織也是從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的推理過程,而隱喻在語篇的構建和發展中引出新話題,提供新信息的切入點,使語篇前后連貫,順利地橋接了人類的認知域和語篇表達。例如:

方鴻漸受到兩面夾攻,才知道留學文憑的重要。這一張文憑,仿佛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自己沒有文憑,好像精神上赤條條的,沒有包裹。[8]

錢鐘書以“文憑是樹葉”為隱喻,生動地展開語篇的組織和連貫。樹葉能遮住亞當和夏娃的下體之羞,就像文憑能把一個孤陋寡聞、才學疏淺的人包裹起來,使其顯得博學。而方鴻漸因為自己沒有文憑,失去了精神上的包裹,就像亞當和夏娃的失去賴以遮羞的樹葉一樣,掩飾顯得非常狼狽。文中用大家熟悉的事物——樹葉與比較難理解的事物——精神上的包裹(掩飾)相對比,說明其相似性,使人們很容易理解文憑在虛偽世界中的重要性?!拔膽{是樹葉”這一隱喻界面是溝通認知與語篇的橋梁。

語篇的中心主題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隱喻性的:作者選定一個隱喻,以此作為篇章主題,形成支配全文的脈絡和線索,構建一個連續的語篇信息流。例如以下語篇:

生命是一條河流,日子是一滴滴的水,日子向前走的時候,被風吹去許多年華,有的水滴跟著太陽走了,云霧一樣變成了回憶;有的水不時被風吹綻朵朵美麗的浪花,令人賞心悅目。

而一滴滴匯成的水流,這種透明的日子,就這樣無有窮盡地澆灌著人生路上的花朵樹木莊稼,讓每個人的生命變得鮮活而富有意義。

生命是一條河流,日子是一滴一滴的水珠,在生活固定好的河道里慢慢地流著,流經一段一段人生的陡峭崖峰,流經一片一片人生的田園風光——自己在碧波中魚躍歌飛,也能聞到他人田里的甜甜李香。雖心馳神往,卻也停駐不下滔滔奔流的腳步。日子如水,來的來著,去的去了。刀劍無情,卻也攔不下??!

而人一生里命運的壯美或悲涼,都是日子這個無形的大手一頁一頁翻開,悲嗆或壯麗。日子是演繹一切的大師。說流水無情不如說日月殘酷。生命的包容也在這里,在日子的皺褶里隱藏,生命才得以博大,豐富。

當生命里另一股水流洶涌著激情的浪花,讓一尾魚兒美麗地躍出波濤,把她的日子與我單調的日子并排放在一起,讓水并肩而流。生命的岸邊,天藍、風清、月白……

生命從此后仍像花兒一樣開過一季一季,日子的流水還是該去的去著該來的來著。風掠過人生的河面,那是一個回味??!風微笑——生命走過,日子流水一樣,養育了許許多多的回憶… …[9]

上例語篇的主題是“生命是一條河流”這個中心隱喻,引出了與河流有關的一組詞匯:水珠、浪花、水滴、水、碧波、河道、魚躍歌飛、流水無情、水流洶涌和滔滔奔流等。由隱喻引發的語篇構成連貫關系,后續的命題由于具有與前一個命題概念域意義上的相關性,構成一個相互制約的語篇信息流。隱喻的語篇功能這一界面把人的認知和語篇聯系起來,由合理的認知發展成邏輯連貫的語篇。

界面是語言中的普遍現象,而界面研究是當今語言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從語音解讀/發音界面、語義/語法界面和篇章功能實現——以隱喻為界面等方面著手,論證了界面在語言系統中的不可忽視的紐帶作用。當然,在文中語言內部諸方面還有很多界面仍未深入探討,語言學與其它學科的跨學科界面研究也未涉足,這是我們今后應該努力的方向。

[1]楊紹梁.界面研究——外語科研創新的一條途徑[J].外國語文,2012(1):143.

[2]William J.M.Levelt.Speaking:From Intention to Articulation[M]Massachuset:MIT Press,1989:414-415.

[3]RayJackendoff.Foundations of Language:Brain,Meaning,Grammar,Evolu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

[4]劉宇紅.生成語法中詞匯語義與句法的界面研究[J].外語學刊,2011(5).

[5]Chomsky'N.Syntactic Structures[M].The Hague:Mouton&Co.',1957:15.

[6]Fillmore,C.J.The Case for Case[M]//In E.Bach&R.T.Harms (eds.)Universals in Linguistics Theory.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1968(1):88.

[7]劉宇紅.詞匯與語法的界面研究——格的視角[J].現代外語,2010(4):349.

[8]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43.

[9]田高峰.生命的日子如流水[N].西安晚報,2005-09-19(18).

H03

A

黃金德(1972-),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跨文化交際學和西方修辭學。

猜你喜歡
重音音節句法
單詞重音
述謂結構與英語句法配置
重音在“文學作品朗讀”中的運用
拼拼 讀讀 寫寫
句法二題
詩詞聯句句法梳理
藏文音節字的頻次統計
維吾爾語詞重音的形式判斷
淺談語句重音的把握
木管樂器“音節練習法”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