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女性晚婚不婚原因探析

2012-10-14 07:45李晨媚
關鍵詞:晚婚日本工作

李晨媚

日本女性晚婚不婚原因探析

李晨媚

日本女性晚婚不婚現象日趨嚴重,已經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思考。其原因主要是日本女性經濟獨立意識的增強、理想的結婚對象難找、工作和家庭不能兩立等。改善的辦法主要有日本女性要樹立正確的擇偶觀、政府政策的支持、地方團體的積極參與及家人的理解和大力支持等。

日本女性;晚婚不婚;原因;建議

近幾年,日本女性晚婚不婚現象越來越嚴重,直接導致了日本高齡少子化社會的到來。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被人們認同接受,然而,家庭是社會的基礎,堅持單身、不生孩子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晚婚不婚不僅影響青年自身的成長和發展,還將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日本出現這一社會現象呢?筆者試對日本產生這一社會現象的原因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探討,同時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議。

一、日本女性晚婚不婚現狀

日本民法第731條規定:男性18歲,女性16歲就可以結婚。但是近幾年,日本女性初婚年齡呈不斷上升的趨勢,晚婚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同時不婚族也在逐漸擴大。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人口動態統計”,日本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如圖1所示。

圖1 日本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

從圖1可以看到,日本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由1980年的25.2歲逐年升高,截至2005年升至27.8歲。另據近年統計,2008年升至28.5歲,2009年升至28.6歲。由此,我們可以大膽預測,初婚年齡將會呈越來越大的趨勢,這表明日本女性晚婚不婚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二、日本女性晚婚不婚原因

造成日本女性晚婚不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經濟獨立意識的增強

過去在日本有一個詞叫做“結婚退職”,意思是女性一旦結婚就會辭職成為職業家庭主婦,相夫教子,打理家務,開始過著經濟上依賴丈夫的生活。而現在,男女有同等的受教育機會,使越來越多的日本年輕女性有較好的教育背景,以及信息全球化的影響,日本女性對于家庭以外的生活愈加向往。特別是《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實施后,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工作。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①顯示,2009年日本女性的工作人口達到2 771萬人,男性才3 847萬人,女性工作人口大概占到總工作人口的一半。2009年女大學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達到95.4%,而男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是95.9%,僅相差0.5%,這說明當代日本女性已經具備了經濟自立的能力。另外,日本女性的婚戀觀逐步從傳統化走向多元化,家庭和婚姻不再是她們唯一的生活方式,她們開始追求獨立自由的生活狀態,尋求自身的生存價值。與此同時,知識賦予她們強大的力量,越來越多的女性成為社會各個行業和領域的精英,社會地位顯著提高。因為經濟實力的增強,社會地位的提高,使她們擺脫了對婚姻和男人的依賴,她們能夠更加自主地掌握自己的婚姻與未來,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需。這種獨立自主的想法是導致晚婚不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理想的結婚對象難找

目前,日本想結婚而無法結婚的人在不斷增加,終身不婚的人越來越多。原因之一是近十年來,日本經濟持續低迷,不斷裁員,削減福利,非正式職員不斷增加,工作很不穩定,就算是正式社員,年收入也很難增加。經濟不景氣造成的社會風險增大,收入普遍降低,而物價高,生活成本高,特別是孩子的教育費用高,如果妻子是家庭主婦,只靠丈夫一個人來養家生活會很拮據。所以女性普遍對結婚對象的經濟收入要求較高。特別在“雷曼沖擊”之后(指2008年美國雷曼公司破產導致的金融危機),男性的年薪和女性所要求的年薪,差距不斷加大。女性努力尋求“低風險的婚姻”,即盡量尋找年收入較高,工作穩定的對象,一婚定終身,希望下半生可以過上安定的生活。也就是說,女性尋找有經濟能力的結婚對象,雖然這種傾向原已有之,但是隨著女性雇傭環境的惡化,如今女性對男性的經濟能力的要求更加升級。隨著雇傭非正式員工的增加,符合女性要求的男性越來越少,70%的女性對男性的要求是年薪400萬日元以上(約合人民幣33萬元),而日本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的男性占全部男性的74.9%。400萬日元是女性對男性年薪設置的底線,低于這個底線的男性不會納入自己的考慮范圍。有些甚至是已經交往了幾年的情侶,就是因為男性收入低,工作不穩定而遲遲下不了決心結婚,甚至有些女性一邊與戀人交往,一邊穿梭于各大相親派對,寧缺毋濫是她們的原則。另外,即使現在年薪很高,但是未來有減薪風險的男性也不受歡迎,9成以上的女性都希望和公務員或大公司的職員結婚。男性高收入者比例的明顯下降,和女性工作的持續不穩定,又激化了這種需求的矛盾,導致了結婚率的一再降低。

另一方面,與許多東方國家一樣,長期以來,女性擇偶標準中的“上升婚”志向始終占有重要位置,即女性出于通過婚姻確立地位的考慮,希望選擇比自己或自己父親學歷高的對象作為配偶。那么,隨著女性學歷的升高,她們能夠選擇的范圍將會越來越小。更有甚者,有些女性既要面包又要愛情,擇偶條件苛刻得近乎完美,在她們心目中,理想的伴侶是知識與情趣、經濟與人品皆有的成功男人,這樣一來,她們必然面臨選擇范圍有限的困境,于是,理想的結婚對象愈加難找。

(三)工作和家庭不能兩立

在日本,一般女性一畢業就會參加工作,特別是有本科以上學歷的職業女性,一般會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經過幾年的積累,會有比較穩定的職業地位和經濟收入,如果這時候他們選擇結婚,就會因為接下來的生產而辭職,因為日本的保育制度不完善,保姆制度也不健全,父母也沒有幫兒女帶孩子的習慣。辭職后她們的職業地位和經濟地位都會失去,即便等孩子稍大又參加工作,那么這時候的工作和剛畢業參加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多為打零工。也就是說,哪怕之前的工作再好都是暫時的,一旦結婚就意味著放棄自己積累的資歷,以前的所有努力都前功盡棄。實際上日本女性婚后打零工的工作時間并沒有比正式工短,甚至還超過正式員工,但得到的報酬卻遠不如正式員工。2000年,女性零工的報酬是女性正式員工的66.9%,是男性正式員工的44%。也就是說,女性婚后、產后的再就業與之前的工作之間有著巨大的落差。即便有些女性能夠忍受這種落差,那么再就業后的工作和家庭兩邊兼顧,付出的艱辛要遠大于未婚時的工作。這就造成未婚且有工作的女性,尤其對于想兼顧家庭和事業的女性對婚姻更是望而卻步。日本女性結婚生產后的再就業境遇難,也是她們對結婚對象的經濟收入要求高的原因之一。另外,生兒育女以及家務勞動的壓力也是女性晚婚的原因之一,在雙職工家庭中,男性干家務時間遠遠少于女性,所以,夢想家務工作兩不誤的女性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甚至被認為是慢性自殺。以晚婚不婚來抗拒社會的不公,無疑是立志躋身于社會的女性的唯一出路。

三、避免日本女性晚婚不婚問題擴大化的建議

要改善日本女性晚婚不婚問題,不僅需要女性自身改變思想觀念,也要靠政府和社會各界給予大力支持,同時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女性要樹立正確的擇偶觀

從個人角度來說,女性要樹立正確的擇偶觀念,適當放寬擇偶要求,降低擇偶的物質和利益標準,摒棄“上升婚”志向,摒棄“寧缺毋濫”的思想,從而盡量擴大自己的擇偶范圍。女性要清楚地認識到婚姻并不是簡單的以物質或地位為基礎的兩個人的結合,而是一種基于人類善性而升華出的,超越了物質、地域、民族、風俗的,對同舟共濟的另一個生命體的尊重和承諾,要多注重感情因素。同時,也要排除不必要的心理障礙和負擔,勇敢走向婚姻市場,充分運用各種現代的中介手段,努力搜集婚姻市場的有關信息,爭取在更大的空間范圍里進行相對務實的雙向選擇。

(二)政府政策的支持

要改善日本女性晚婚不婚問題,光靠女性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靠政府給予大力支持。首先,政府要出臺一些支持女性婚后、產后再就業的相關政策,確保女性婚后、產后再就業打零工時間與薪酬的平衡,并且要監督實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其次,政府要制定有利于女性育兒方面的相關政策,比如日本政府在1991年出臺了 《育兒休假法》,此法律規定男子也可以請假照看子女,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女性因照顧孩子而失去工作現象的過多發生,確保一些女性產后能夠繼續工作。再次,政府要加強保育園、幼兒園的建設及其相關制度、法規的建立,確保媽媽們能夠安心工作。筆者認為這點可以借鑒中國的經驗,中國的幼兒園在支持產后女性再就業方面起到了無法替代的作用。政府政策的支持是解決日本晚婚不婚問題擴大化的非常必要的途徑。

(三)地方團體的積極參與

一些地方團體及媒體要起到一定的宣傳、促進作用,提供更多的公益性婚戀平臺。一是政府有公信力,可以讓女性在擇偶方面更有安全感;二是它們有大量的社會資源,可以在信息和場地方面為女性擇偶創造條件。目前,日本的一些自治體(地方公共團體)已經開始行動,他們與企業聯合,打造更適合結婚的工作環境,并且開始提倡創建“夫妻共同工作的社會”,即共同工作,共同分擔家務,共同養育子女。在今天的日本,時代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只靠一個男人就能養家的情況會越來越少。所以,日本年輕人要改變幾百年來固有的觀念,積極營造夫妻共同工作的社會環境。這種意識的普及很有必要,筆者認為像中國一樣夫妻共同工作將是日本未來的發展趨勢。

(四)家人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首先要得到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丈夫要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支持事業型的妻子出去工作,下班后要幫助妻子共同照顧孩子,分擔家務,以緩解妻子的勞累。其次,雙方父母退休后也盡量幫年輕夫婦承擔一些照顧孩子的工作,讓女性有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發揮自己的才能,更輕松地兼顧自己的家庭和工作,為想結婚卻有顧慮的女性解決后顧之憂。相信這是解決日本晚婚不婚問題擴大化非常有效的途徑。

注釋:

①厚生労働省.厚生労働省官房統計情報部「人口動態統計」.

http://www.mhlw.go.jp/index.html,2009.

[1]大淵寛.女性のライフスタイルと就業行動[M].大蔵省印刷局,1995:59.

[2]武石恵美子.1990年代の雇用管理の変化と女性の企業內キャリア[N].ニッセイ基礎研究所所報,2001.

[3]朱以青.日本女性自立意識增強[J].國際展望,1991(8).

[4]王曉東.戰后日本女性婚姻觀的變化[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0(9).

C913.13

A

1673-1999(2012)09-0063-02

李晨媚(1983-),女,吉林白城人,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廣東廣州 511300)助教。

2012-03-01

猜你喜歡
晚婚日本工作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尋日本
青年人為何晚婚或不婚
《黃金時代》日本版
90后粗親故事
不工作,爽飛了?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
選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