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品的自我擴張性及對策研究

2012-10-26 02:19鄭永紅
衛生職業教育 2012年9期
關鍵詞:擴張性戒毒毒品

鄭永紅,梁 鑫

(甘肅政法學院公安分院,甘肅 蘭州 730070)

毒品的自我擴張性及對策研究

鄭永紅,梁 鑫

(甘肅政法學院公安分院,甘肅 蘭州 730070)

毒品的強成癮性及其產生的欣快感,決定其能夠吸引有被害傾向的人吸食,且在成癮后吸食量逐漸增多;吸毒人員主要以販養吸,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食毒品,從而使得毒品具有明顯的自我擴張性。這種自我擴張性使得萎縮毒品市場需求的禁吸戒毒工作難以取得有效進展。因此,必須創新禁吸戒毒機制和技術,嚴厲打擊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食毒品行為,推動故意復吸行為的犯罪化認定。

毒品;自我擴張性;成癮性

雖然世界各國嚴厲打擊毒品犯罪,但毒品問題不僅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和解決,反而愈加嚴重。1998—2008年,全球鴉片使用量增長了35%,可卡因增長了27%,大麻增長了9%。2011年的一份聯合國報告更是提出了全球禁毒戰爭已經失敗的觀點,毒品合法化的呼聲也再次出現。然而,無論是從人的自然性還是社會性來講,都不可能也不應當使之合法化。毒品防治難以取得有效進展,進入瓶頸階段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毒品的強成癮性所導致的毒品自我擴張性。

1 毒品自我擴張性的表現

經濟學著名理論薩伊定律——供給創造需求,由19世紀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薩伊(Jean-Baptiste Say)提出,該定律主要是說供給本身也能創造自身的需求。毒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符合薩伊定律的核心意思,即毒品會通過各種渠道自行打開市場,創造一種剛性的穩中有升的市場需求。有學者認為,毒品地下經濟具有自我繁殖機制,其暴利制將大量的地上社會資源納入毒品地下經濟中,制販毒集團的高額利潤引起社會收入分配的嚴重懸殊,若不能有效控制,會導致更多的人從事毒品的生產和經營[1]。毒品的自我擴張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毒品的強成癮性所產生的欣快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現代社會快節奏、高壓力下生活的人們尋求放松、發泄的內在需求,甚至在某些圈子或場所成為一種時尚,吸引著相當數量有被害傾向的邊緣人群吸食。吸食毒品后所產生的欣快感與個體正常生活的喜怒哀樂根本無法相比。正因如此,我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數從1988年的5萬增長到2010年的154.5萬,增長近30倍(見圖1)。尤其是近兩年,更以年均20萬的速度增長,僅2010年全國新發現登記吸毒人員就有21.4萬余人。

圖1 1998—2010年全國登記在冊吸毒人員

(2)吸毒人員的吸食量隨著毒齡的增加而增多。個體吸食量的多少與吸食者的性別、年齡、體質、濫用毒品種類、吸毒時間、吸食方式等有著密切聯系,不能一概而論。但基本上都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即最初的毒品吸食量相對較低,隨著人體機能的依賴性和成癮性增強,必須不斷加大毒品的攝入量才能減少日益嚴重的戒斷癥狀。以海洛因為例,初次吸食只需0.01 g即可產生快感而成癮,之后吸食量不斷增加到0.3 g左右才能消除戒斷癥狀。我國許多人吸食的標準是每天平均0.3 g,也有人主張0.5 g或0.1~0.2 g[2]。也有調查表明,吸毒成癮后平均日消費量為(0.57±0.46)g,其中廣州(0.60±0.49)g、浙江(0.66±0.53)g、云南(0.55±0.37)g、甘肅(0.39±0.32)g[3]。而據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對登記在冊的1 440名顯性吸毒者的另一項調查表明,每日吸食海洛因<1 g是初染毒品者的用量,一般吸毒者每日要吸食海洛因1~2 g,癮大者則在2 g以上[4]。因此,一方面實有吸毒人數在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單個吸毒人員的吸食量在不斷增多,兩項疊加的結果是毒品市場需求量擴大,且呈穩定增張的趨勢。

(3)毒品市場的強制性擴張,即通過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食毒品和以販養吸。強制性擴張使毒品市場需求在面臨禁毒壓力時能通過外力得到滿足。毒品吸食者以及與毒品犯罪有關的人員組織為了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毒品市場供求,總是以引誘、教唆、欺騙甚至強迫的方法使他人染上毒品。其原因和心理動機有三:一是向戒毒者兜售毒品,牟取暴利,以販養吸;二是拉人下水,尋求心理平衡;三是吸毒者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思路,讓他人與自己分享毒品所帶來的快感[5]。調查顯示,在338名吸毒者中,戒毒后經不住毒友的誘惑,回到原來的吸毒環境,毒癮發作的有288名,占85.2%;復吸的地點主要在朋友家,占 87.2%[6]。

2 毒品的自我擴張性對毒品防治的影響

(1)毒品的自我擴張性使得需求大于供給成為常態,進而使得因高額利潤進行毒品犯罪成為可能?,F實經濟的常態往往總是非均衡的,即使均衡真的出現了,也是稍縱即逝,馬上會由那些變動著的外部條件所改變,重又成為非均衡的[7]。毒品市場受非價格因素的影響,處于一種非均衡狀態,要么存在短缺,要么存在過剩。由于毒品的自我擴張性和政府查禁,供給相對短缺是常態,即毒品市場實際始終處在一個需求相對大于供給的狀態,從而也使毒品犯罪的高額利潤成為可能。以海洛因為例,其價格從毒源地“金三角”到粵港澳邊界能上漲近40倍左右,如此高額利潤必然會使一些人鋌而走險實施販毒。

(2)毒品的自我擴張性使得緝毒工作與禁吸戒毒工作必須均衡開展,任何一方相對滯后都會使其他工作失效。因為禁吸戒毒工作成效明顯會使實有吸毒人員數量下降,毒品需求量相對下降,這將使毒品均衡價格下降。但一方面,毒品自身也通過自我復制和擴張功能,即通過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毒以及囤積毒品等手段來擴大毒品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均衡價格的下降幅度相對于20~40倍于成本的毒品犯罪收益而言影響較小,同時低廉的價格本身就是一種導致需求擴張的因素,這就使得吸毒人數增加,毒品需求量增大。在經濟學上,禁止措施相當于使供給曲線急劇向上移動;供給曲線向上移動后,上癮物品的價格就會提高很多[8]。此時,毒品犯罪的利潤空間更大,根據經濟學原理,需求會拉動供給,從而達到原來的均衡點。

3 針對毒品自我擴張特性的防治策略

由于強成癮性特點,毒品在生產出來后能自我擴張市場需求。這就決定了在禁毒工作中必須特別考慮毒品的自我擴張性所帶來的影響。否則,對毒品供給的打擊會因需求的穩定而喪失意義,而毒品需求的減少會因毒品供給自身的穩定和自我擴張性而失去價值。而我國“禁種、禁制、禁販、禁吸”的“四禁并舉”方針也是這樣一種理念,因為禁種、禁制、禁販、禁吸僅僅是法律對這幾種行為的一種禁止性規定,要從根本上防治毒品擴張,關鍵在于“并舉”,即打擊毒品供給與打擊毒品需求并舉。因此,基于毒品自我擴張的特殊性,在毒品防治的現有策略上應考慮以下幾方面問題。

(1)創新禁吸戒毒機制和技術。在禁吸戒毒的宣傳教育方面,要建立經常性宣傳教育機制,特別要加大對青少年的禁毒教育力度,重點監控打擊公共娛樂場所吸食毒品行為和新型毒品的濫用。在吸毒人員動態管控方面,要不斷強化和改進動態管控機制,圍繞吸毒人員進行相應的情報搜集、動態管控和打擊處理等一系列工作,對其進行分層、分級管控,對任何易染毒區域和人員實時監控,不留死角。在戒毒機制方面,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參與到戒毒和康復治療工作中。在戒毒技術方面,推廣和普及藥物治療方法,探索和完善中醫戒毒技術,研究和創新手術戒毒。

(2)建立緝毒和戒吸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打擊毒品供給的緝毒部門與萎縮毒品需求的戒吸部門,應當進行經常性的定期聯絡并加以制度化,由各級禁毒組織協調和平衡雙方的工作情況,根據毒品供需的相對變化及時調整國家或本地區禁毒工作重點,將打擊毒品供給與萎縮毒品市場結合起來以達到動態均衡的目的。在打擊毒品供給見成效的同時,加大禁吸戒毒力度并鞏固成果;在禁吸戒毒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加大打擊毒品供給力度,防止其自我擴張。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防治毒品問題。

(3)嚴厲打擊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食毒品的違法犯罪行為。我國《刑法》第353條規定:“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痹谔幜P幅度上和過失致人死亡或故意致人輕傷、重傷大體相同,應該說對于此類違法犯罪行為我國刑法的禁止性規定是明確且嚴厲的。然而貝卡利亞早就說過:“對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不是刑罰的嚴酷刑,而是刑罰的必定性?!钡诮緦嵺`工作中對此類違法犯罪行為的立案、偵查、起訴和審判極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食毒品行為在實踐中往往是在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過程中發生的,禁毒部門往往更加重視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打擊而忽視前者。其次,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食毒品行為多發生在親朋好友等熟人之間,熟人社會的特性決定了受害人礙于情面很少檢舉、舉報。再次,因為毒品獲取渠道的單一性,受害人吸毒后往往只能從犯罪嫌疑人手里購買毒品,只要受害人沒有戒毒的決心,就不可能舉報、檢舉此類犯罪。最后,此類行為的受害人意識到自己染上毒癮并深知毒品的危害性往往是在被初次引誘、教唆、欺騙吸食毒品后的較長時間以后,這使得認定和證明此類違法犯罪行為的實物證據和言辭證據很都難搜集,進而無法證實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因此,在開展緝毒工作和對吸毒人員的幫扶教育過程中必須注意發現和打擊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食毒品行為。

(4)通過監控毒品價格實現毒品問題的預警。毒品價格能較客觀地反映某一時期某一地區毒品供求情況。當毒品均衡價格上漲,說明打擊毒品供給工作成效相對強于禁吸戒毒工作,但如果上漲超過最高均衡價格致使利潤進一步增大,則意味著供給會出現反彈;當毒品均衡價格下跌則說明禁吸戒毒工作成效相對強于打擊毒品供給,但如果下跌至最低價格均衡點,則意味著毒品市場需求的自我擴張,較低的毒品價格本身也是一種擴張。然而由于毒品市場是一種地下經濟,對價格變化情況的收集、測定和監控難度較大,非一般的物價部門和研究部門能承擔此項任務。因此,無論從情報能力考慮還是從本身的職能考慮,這種價格監測任務都應由新近成立的公安部禁毒情報技術中心承擔,定期發布全國以及毒品重點區域的價格狀況,將毒品價格作為收繳量的最佳補充信息用于毒品問題評估,以指導各級緝毒部門與禁吸戒毒部門建立動態的聯動機制[9]。除毒品價格外,涉毒地域、涉毒主體、毒品流向也能反映毒品市場動態,作為毒品問題預警的依據。

(5)實現故意復吸行為的犯罪化認定。世界上很多國家都不將吸毒行為作為犯罪行為對待,僅認為是一般的違法行為,我國亦如此。雖然初次吸食毒品行為無論吸食原因如何都不宜界定為犯罪行為,因為吸毒者本人也是受害者,但吸毒成癮人員在戒毒后已深刻認識到毒品危害性的情況下,明知是毒品還主動復吸則可以界定為犯罪行為,并追究其刑事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復吸率,遏制毒品自我擴張。

[1]聶志紅.毒品問題的經濟學分析[J].新東方,2005(2):25~26.

[2]胡訓珉,田碩,李曉珊.重估毒品經濟[J].檢察風云,2007(4):8.

[3]陳小波,王卉.中國海洛因市場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5(4):16.

[4]馬模貞.毒品在中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5]崔煥娟.戒毒人員復吸心理與毒友勸誘手段分析[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08(5):62~63.

[6]何家武,彭曉蘭,周文杰.338名女性吸毒者復吸因素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04(2):273.

[7]錢弘道.經濟分析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8]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微觀經濟學[M].17版.蕭琛,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9]肇恒偉.毒品問題評估指標[J].中國刑事警察,2008(4):16.

R163

A

1671-1246(2012)09-0156-03

注:本文系2010年甘肅政法學院重點科研資助項目(GZF2010XZDLW12);2010年蘭州市社科規劃項目(10-055)

猜你喜歡
擴張性戒毒毒品
銷毀毒品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華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2型糖尿病并擴張性心肌病診斷相關性研究
戒毒人員外出探視管理及戒毒人員意見調查分析
火燒毒品
焦點
淺談戒毒康復愛心基金在戒毒康復工作中的應用
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坎地沙坦對擴張性心肌病患者血清和肽素的影響
小議古代國家的擴張性與非擴張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