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川縣大棚生姜越夏栽培技術

2012-11-12 09:45何圣米陳國定戴丹麗安定偉
長江蔬菜 2012年7期
關鍵詞:以利青川縣越夏

何圣米 陳國定 戴丹麗 安定偉

青川縣生姜采用大棚越夏栽培,667 m2產量達 5 000 kg,產值4.0萬元。栽培時注意合理安排季節、選擇種姜并消毒處理;生姜既怕旱,又怕澇,且不耐強光,田間應注意肥水管理、大棚溫濕度控制,并及時防治姜瘟病和適時采收。

白云生姜

大棚生姜越夏栽培

2008年“5.12”地震后,作者負責承擔青川縣蔬菜產業災后恢復發展任務。青川縣境內海拔491~3 837 m,年均日照時數1 337.6 h,日照率30%,年均無霜期243天。根據青川縣日照時間短的氣候特點,于2010-2011年在青川縣馬鹿鄉大棚蔬菜基地開展了大棚生姜越夏栽培模式試驗,并獲得成功;2011年何慈勇農戶大棚種植的3 333.3 m2生姜,實現了每667 m2產量5 000 kg、產值4.0萬元的高收益?,F將該模式的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1 季節安排

生姜于4月上中旬種植,10月上旬開始采收,12月上旬采收結束。

2 種姜選擇及消毒處理

大棚生姜屬于高密度栽培,種姜質量的好壞對產量和經濟效益影響很大,必須嚴格控制。要求種姜肥大、有光澤、無損傷、無病蟲害、個體質量50~75 g、帶1~2個短壯芽,可選用白云生姜等品種。種姜在催芽前進行晾曬,有利其發芽整齊。

3 整地及施基肥

生姜根系弱,既怕旱,又怕澇,忌連作。大棚生姜栽培應選擇地勢稍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砂壤土種植。定植前2~3天搭棚扣膜,以便提高地溫。生姜產量高,需肥量大,必須施足基肥,667 m2可施廄肥4 000 kg,深翻入土,耙平作畦,畦寬連溝0.6 m,6 m寬大棚作10畦。

4 定植

每畦種植生姜1行,株距16~17 cm,每667 m2種植6 500~7 000叢;挖定植孔種植,姜種平放在定植孔內,姜芽稍向下傾斜并壓實,以利種姜芽端發生新根,定植后覆土厚約4 cm;每667 m2需種姜 500~600 kg。

5 大棚管理

5.1 溫度管理

生姜出苗前,密閉棚膜,以利保溫,促進生姜出苗,出苗后,大棚內溫度不得超過35℃,5月上旬揭去大棚圍裙膜,增加通透性。

5.2 肥水管理

出苗后,土壤要適當干燥,以利提高地溫,促進出苗及根系生長。在齊苗后,要長期保持土壤濕潤,切忌忽干忽濕,特別是7~8月的高溫季節要防止干旱。齊苗后追肥,主莖充分展開時,667 m2施45%三元復合肥10 kg,在植株進入分蘗期時,667 m2施45%三元復合肥10 kg、尿素5 kg。每次追肥后進行培土。

5.3 覆蓋遮陽網

生姜喜陰,不耐強光,6月中旬要開始遮蔭,可選用遮光率50%的遮陽網覆蓋,使姜苗處在花蔭狀態,有利其生長,陰雨天不遮蔭,晴天 9∶00~16∶00遮蔭;9月上旬收起遮陽網。

6 病蟲害防治

重點防治姜瘟病,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并采用土壤消毒法,667 m2施石灰100~150 kg;也可在生長期用20%葉枯寧(噻枯唑)可濕性粉劑1 300倍液噴霧防治,7~10天 1次,連噴 2~3次;或用72%農用鏈霉素1 000萬單位可溶性粉劑3 000~4 000倍液灌根。

7 采收

10月中旬開始采收,采收后將原種姜作老姜,與嫩姜分開銷售。一般每叢在0.75 kg左右、大的達2.0 kg以上即可采收,每 667 m2產鮮姜 4 000~5 000 kg、老姜 400~450 kg。

猜你喜歡
以利青川縣越夏
“君子未嘗不欲利”:程朱義利觀的創見*
果樹安全越夏四注意
李子樹采后的越夏管理方法
青川縣:抓實返鄉創業 助力鄉村振興
越夏茬蔬防蟲工作要趕早
越夏黃瓜坐果難 巧用措施多坐瓜
菊花枕改善血壓失眠
人類學視野下“無國家社會”的權力研究——以利奇的《緬甸高地諸政治體系》為例
當學生的思考與課下注釋碰撞
青川縣LUCC遙感動態監測及驅動力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