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氣游走序列
——養生太極內氣運行的訓練方法

2012-12-06 23:49翁心誠
少林與太極 2012年7期
關鍵詞:內氣玄機元氣

文/翁心誠

內氣游走序列
——養生太極內氣運行的訓練方法

文/翁心誠

修煉養生太極,欲追求理想效果,必須從一般盤架訓練轉入內氣游走訓練。太極養生名家李兆生先生說:“太極操練法,貴在養氣,以養氣為根本?!保ā吨袊氖窖浱珮O拳》第43頁)這里的“氣”指元氣、內氣。如不進行內氣游走的操練,則失去太極養生之根本。

下面以筆者的訓練體悟為據,試談內氣游走的訓練序列,供同道參考。

人體生命奧妙無窮、玄機盡顯,其小宇宙乃大宇宙的濃縮與演示。內氣游走訓練是探索人體微妙的途徑之一,歷代養生家對此都十分重視。不過在他們的著作和談話里,對內氣游走訓練要么語焉不詳、迷霧重重,要么玄機閃爍、過于瑣細,往往使人不得要領。而多數太極訓練者或者無視或者不知此序列,也有人不按序列操作,因急于求成而致半途而廢。筆者在明師指導下,經過多年探究,認為內氣游走訓練有其順序,如循序漸進則可步步登高,佳品之拳境指日可待。

一、內氣游走序列可分為幾個階段

初練階段:在畫弧走圈、姿勢基本正確后,意想內氣從掌沿達掌心達掌指。起初感覺隱隱約約、似有似無,手心似乎有一團氣,呈圓形,手指端亦有一小團氣,亦呈圓形,抑或感覺指端有一顆潤而圓之小珍珠。訓練一段時間后,感覺必定明顯,舒服之感由此而生。這完全合于“形于手指”及“掌指為第二賓輔”的古典拳理。

提高階段:在“掌沿——掌心——掌指”的內氣游走比較明顯后,則以“腳心——腳掌——腳趾”的內氣游走相配合,用心靈去體味,訓練幾個月后(有的需一年以上)感覺增強,舒適度又進一層。這正好符合古典拳論“根于腳”,也符合現代拳家提出的“太極功夫在腳下”的理念。

深入階段:手腳的配合度提高、內氣感增強后,心意應關注于手心、腳心的內氣同步灌于腰腎(即下丹田),以養元精、元氣。待腰腎內氣有所感知(這一階段訓練時間較長,或許2年左右) 后,將其腎氣分為兩股。一股走會陰穴經大腿內側重返涌泉、腳掌達腳趾,再走腳背經大腿外側經命門匯于腰腎;一股經中脈(即會陰穴與百會穴之直連線),通過百會轉手臂外側運達指梢,然后又自然和諧地從指梢經手、臂內側運達百會,沿中脈匯于腰腎。兩股氣的運行形成一個循經合脈的內氣回環系統。起初,以意識導引,待通達脈道、宣和氣血后,意識也變得微弱乃至全無,內氣自然游走,進入綿綿乎若存、恍惚乎若無之境,其愉悅甜美之感油然而生。這正合于古典拳論“腰為軸”、“腰脊為第一主宰”的太極理念。

二、在內氣游走訓練中,應關注各個階段的過渡,還須注意以下問題

1.明理。內氣游走的主要規律是:由無極而陰陽分、由混元而開合生、由中定而動靜變、由渾沌而虛實明。為適應這一規律,實現清靜拳境是基礎。內氣訓練宜慢、緩、柔、輕、和,不宜快、急、僵、重、滯。

2.不躐等。第一階段成熟或基礎充分扎實后,再過渡到第二階段的訓練,切忌貪快求速,切忌“超前”訓練,以免刻意追求突變而墜入誤區。

3.體悟。體悟是心神意氣形的綜合,是練拳中的高層次體驗。在內氣游走訓練中,每一階段均應有其共同的與不同的體悟,內氣游走訓練隨體悟的逐步細、真、明而愈加成熟。在內氣游走訓練中既要注意階段性體悟,又要注意整體性、虛無性體悟,既要注意“有為”體悟,更要注意“無為”體悟。

4.形式。內氣游走訓練可單獨以站樁形式訓練,還可直接隨盤架套路訓練,也可站樁與盤架結合訓練。內氣游走訓練形式多樣,但目的是一致的,即按階段調整自我、參悟玄機、循經走脈、養己元氣。

5.神韻。訓練較長時間后,內氣自然游走,拳架柔中有剛、軟中隱靈,拳勢里必有雅真、淡定、清虛的韻律,有法度而不拘泥,灑脫而不失質樸,全身皆舒坦,其意趣、甜美非親歷者難以體會。

猜你喜歡
內氣玄機元氣
No.3 元氣森林宣稱2021年營收約70.2億元
站樁練氣通周天之我見
水邊的紫檀靠椅
新年開局,元氣出發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原來你并非不快樂
太極拳之以氣行拳
千奇百怪的內氣
扮嫩高手“元氣裸妝”來襲
圖象藏玄機abc探奧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