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禽業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對策措施

2013-01-25 02:06王志榮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3年3期
關鍵詞:養禽禽類無害化

王志榮

(山東省萊西市望城動物防疫監督站,萊西 266600)

養禽業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對策措施

王志榮

(山東省萊西市望城動物防疫監督站,萊西 266600)

近10幾年來,我國的養禽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養殖規模和養殖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在實踐過程中,疾病已經成為制約著我國養禽業發展的瓶頸,影響養禽業的利潤收入,給養禽業的持續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1 制約因素

1.1 禽業養殖缺乏長期規劃

1.1.1 養禽場選址不合理 農村的一些養禽場在建設之初,并沒有經過科學的論證和調研,多建在道路兩旁。由于道路上的人流、車流、物流多,噪聲大,既影響了動物的健康和生長發育,也極易引起疫病傳播。有些養禽小區為了農戶飼養管理方便,養禽小區建設離村莊非常近,沒有與村莊農戶的隔離措施,易引起疾病的傳播。

1.1.2 養禽審批環節無完整的法律依據,防疫條件審核缺乏有效監督 養禽場建設前的養殖備案環節對防疫條件的審核把關不嚴,防疫設施設備、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滯后,導致養殖中對疾病防控、無害化處理能力低。對一個地區養殖場的規劃、養殖品種、養殖規模、標準化生產以及與其相關的禽類服務公司、禽類產品深加工公司、動物診療中心等缺乏相應的管理規定。有些地方雖然根據動物防疫法、畜牧法、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獸藥管理條例等制訂了管理規程和制度,但在實踐過程中,執行的不夠好,出現有法不依的現象,導致了一個地區肉雞、蛋雞、種雞、鴨鵝、鴿子等混養現象普遍。

1.1.3 無害化處理環節薄弱或缺失,無有效的消毒和檢疫 農村一些養禽場根本沒有糞污處理設施,缺失無害化處理觀念,養禽產生的糞便、污水、垃圾及病死禽等有可能引起疾病傳染的因素沒有進行相關的無害化處理。所產糞便隨意堆放在圈舍周圍,極易造成疫病傳播和蔓延。禽類在養殖過程中,缺乏消毒理念。禽類及其產品在產地出欄、交易等過程中無有效的消毒和檢疫。

1.2 養殖水平較低、飼養方式落后、集約化程度低、管理不到位

料肉比和料蛋比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依賴疫苗、忽視凈化的現象日益嚴重;禽類成活率較低、死淘率較高;在飼養過程中,大量頻繁使用抗生素,肉雞飼養到中后期一般需要藥物支撐著。小區內的許多養禽戶根本沒有經過飼養管理技術培訓,仍然采用粗放式養殖方式。中型養禽場、小型養禽場占我國養禽業的80%以上,其集約化程度、管理水平、疾病防控能力、新技術運用能力都比較低。小區內飼養戶數多,飼養高度密集化,環境污染嚴重,缺乏統一規劃和配套管理措施,養殖戶各自為政,這些極易造成動物疫病的交叉感染,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養殖人員多、不固定,很多家庭是根據自家的情況,隨時決定哪個人去管理禽舍,造成人員頻繁流動,增加了疫病進入禽場的機會,特別是增加了人畜共患病流行的機會。

1.3 養禽業的老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新病不斷出現,令養禽戶防不勝防

現階段,疾病依然是制約著養禽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一些老病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越來越嚴重,如新城疫等疾??;而新病又相繼出現,如傳染性貧血、J-型白血病等。另外,如,細菌性疾病、寄生蟲類疾病、營養性疾病、管理類疾病等發病率也較高。

1.4 濫用、隨意用藥現象普遍

養禽小區中大多沒有專門的獸醫,養禽戶用藥隨意性很大,有的甚至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藥物及添加劑,導致禽類機體產生耐藥性,禽類產品藥殘超標,影響了養禽業的持續發展。

2 防制措施

2.1 科學選址、嚴格審批手續、做好防疫條件審核

養禽場(小區)選址要按照畜牧法、動物防疫法、養殖管理辦法、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等有關的規定建在遠離人口密集區、水源和公路的地方。一般來說,距離這些地方至少在500 m以上,且場舍要與外界有隔離溝或墻等隔離設施。嚴格養禽場的養殖備案登記制度,嚴格防疫條件的審核和把關,對從業人員的資歷和信譽度、資金狀況、養殖場分布、養殖規模、標準化程度、養殖相關的配套設施特別是糞便、污水污物、死淘處理等設施進行核查、審批和評估。對于不符合條件的養禽項目要堅決予以停止,寧缺毋濫。

2.2 健全與畜牧活動有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宣傳力度,嚴格執行

涉及養禽場、活禽交易運輸、禽類屠宰加工、動物診療規范、禽產品交易等活動的管理應以法律法規的形式規定,并且要大力宣傳、嚴格施行。

2.3 統一規劃,建章立制,施行嚴格的生物安全體系

場區大門口要建有消毒室、消毒池,清潔道與糞道要分開,防止交叉污染。要有完善的糞便處理設施,推廣糞便生物降解和建立沼氣池。禁止未經無害化處理就進行糞便的運輸和銷售。制定如“人員進出制度,防疫消毒環境衛生制度,無害化處理制度,養殖檔案制度,統一購種、統一防疫、統一飼料、統一銷售制度”等,且要求小區內的養禽戶共同維護遵守這些規章制度。養禽場實行全進全出,飼養單一品種,空舍時間要達到2周以上。生活區和飼養區分開;禽場施行密閉式管理,嚴格控制外來車輛和人員進出禽場,進出車輛和人員要嚴格消毒;禽場舍內外定期消毒。

2.4 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飼養水平,減少應激反應

加強對禽場管理人員、養殖戶及飼養人員的業務培訓,努力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科學飼養技術水平和疫病防治技術水平。做好日常的管理,如保證舍內溫度適宜、通風良好,防鼠滅蠅,防飼料霉變等工作。防控禽類疾病,最重要的首先是給禽群一個潔凈、安全的生存環境。

2.5 計劃免疫及免疫監控

做好禽類傳染病的免疫計劃,并嚴格執行,定期監控。禽類傳染病包括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喉氣管炎、傳染性法氏囊病等。

2.6 配備專業獸醫技術人員和相應設備

有條件的養禽場應配備專業獸醫技術人員和建有相應的動物疫病診斷室及相應的治療設備、藥品等,堅決杜絕外界獸醫進入禽舍區,以減少疫病傳入的機會。禽場內獸醫不能確診或經過治療3 d病情未見好轉的,應立即報告當地獸醫站,由當地獸醫站指派專家進行抽樣抽血化驗和實驗室診斷,制定治療方案,將疾病控制在萌芽階段。

2.7 加快養禽方式的轉變

盡快淘汰散養、庭院養殖、混養等落后的飼養模式,控制中小養禽戶的建設,大力倡導規?;?、集約化、標準化、生態型禽業養殖模式。

2.8 傳染病預防措施

對新城疫、禽流感等一類疫病以及對養禽業危害嚴重的疾病,按照國家有關的防控規范,采取強有力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傳播和蔓延。

2.9 禽類加工企業的審批和監管

禽類加工企業應遠離飼養區,入場禽只要加強查證驗物檢疫程序,禽類加工企業要做好對環境的保護工作,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2.10 提高技術人員素質

使用疫苗、獸藥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給藥,不使用中試疫苗、假劣獸藥,畜牧獸醫相關執法部門要加大對中試疫苗、假劣獸藥使用的查處力度,以凈化疫苗、獸藥市場秩序。

猜你喜歡
養禽禽類無害化
湖北出臺磷石膏無害化處理技術規程
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養禽與禽病研究所介紹
影響禽類養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禽類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虛擬仿真技術在養禽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兩種高溫法無害化處理病死動物滅菌效果比較
解除美國禽類產品進口限制
規?;B殖場糞污無害化處理技術
高職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實踐教學的探索
玫瑰基地里種草養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