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塑性鈦鋼板治療跟骨骨折24例體會

2013-03-31 19:16段玉金
承德醫學院學報 2013年1期
關鍵詞:可塑性皮瓣螺釘

段玉金

(晉中市榆次區人民醫院骨科,山西晉中 030600)

可塑性鈦鋼板治療跟骨骨折24例體會

段玉金

(晉中市榆次區人民醫院骨科,山西晉中 030600)

目的:探討切開復位可塑性鈦鋼板治療跟骨骨折的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SandersⅡ、Ⅲ、Ⅳ型24例跟骨骨折病人的臨床資料,均采用手術切開復位并用可塑性鈦鋼板進行固定。結果:所有病例均獲隨訪,按Maryland足部評分系統評價術后功能,本組24例骨折中,優10例、良12例、中2例,優良率91.7%。結論:手術切開復位,可塑性鈦鋼板內固定治療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是一種有效治療方法,可有效降低術后感染率。

跟骨骨折;可塑性鈦鋼板;骨折內固定術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見損傷,多為高處墜落傷和交通傷。跟骨骨折患者以青壯年多見,跟骨是人體重要的負重骨,對骨折對位要求高,因此致殘率較高。跟骨骨折如復位不良,常遺有疼痛、扁平足、足跟變寬等后遺癥,將嚴重影響患肢功能,特別是距下關節面不平整,可較早發生創傷性關節炎。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應用可塑性鈦鋼板內固定治療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病人24例,取得滿意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24例根骨骨折患者,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齡17-54歲,平均32歲;右足15例,左足7例,雙足2例。受傷原因:高處墜落傷15例,重物砸傷3例,車禍傷6例。所有患者術前均行患側跟骨側位、軸位X線及跟骨CT掃描及三維重建檢查。按Sanders分型[1],Ⅱ型10例、Ⅲ型12例、Ⅳ型2例。

1.2 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時間為傷后8h以內或傷后7-10d跟部腫脹消退后,如果局部存在較嚴重的水腫或張力性水皰,延遲至傷后14-21d。雙側骨折取俯臥位,單側骨折取健側臥位。上氣囊止血帶,采用外側“L”形切口,分離皮膚、皮下組織及筋膜,注意保護腓腸外側皮神經、腓骨長短肌腱。顯露跟骨外側面,用小的骨膜剝離器插入外側面的骨折線內,向外撬開跟骨外側面,觀察關節面的骨折情況,結合術前跟骨側位、軸位X線、跟骨CT掃描及三維重建,確定骨折面。撬撥復位,盡量恢復跟骨的寬度和糾正跟骨內翻,克氏針臨時固定,將向外膨出的外側面向內擠壓復位以糾正跟骨寬度及外翻成角,再選用大小適合的可塑性鈦鋼板安放在跟骨的外側面上,修剪塑形后螺釘固定。嚴重塌陷的骨折復位后可植入自體髂骨。常規沖洗傷口,放置引流片,逐層縫合切口,加壓包扎。術后24h即作踝關節及足趾伸屈鍛煉,24h去除引流片,常規抗炎5-7d;術后2w拆線,術后4w扶拐不負重下地,術后12w根據X線攝片情況逐步負重活動。

2 結果

24例骨折均獲隨訪,隨訪時間6-36個月,平均12個月。骨折全部愈合,無鋼板折斷、螺釘松動病例,術后無腓腸外側皮神經損傷癥狀者,無感染或皮緣壞死發生。按Maryland足部評分系統評價,即根據患者對疼痛的主觀感覺、功能恢復、運動情況和手術局部外觀等方面進行評分,按照分數將患者術后功能恢復情況分為四個等級:優,90-100分;良,75-89分;中,50-74分;差,<50分。24例患者中優10例、良12例、中2例,優良率91.7%。

3 討論

3.1 可塑性鈦鋼板治療跟骨骨折的優勢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跗骨,其形態和內部結構都極為復雜。跟骨支撐著人體近一半的重量,在人體負重和行走中起重要作用,瞬間的高負荷可導致跟骨發生壓縮性骨折。國內外大多數學者認為,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是治療跟骨骨折的主要手段??伤苄遭佷摪宀牧蠟殁伜辖?,具有以下優點[2]:①具有可塑性,可根據需要任意截剪和塑形,能較好地緊貼于跟骨外側面,以適應骨折穩定固定的需要。②鋼板較薄,皮膚縫合后不至于因張力過高發生皮緣壞死。③內固定牢固可靠,術后不需要石膏外固定,可早期進行功能鍛煉。④鈦合金具有組織相容性好的特點,可有效降低感染率,且不需二次手術取出,避免了患者再次手術的痛苦。⑤鈦合金獨特的性能,對后期利用CT或MRI復查距下關節術后恢復情況不構成影響。

3.2 手術時機和并發癥的預防 手術治療跟骨骨折,把握手術時機顯得極為重要,手術時機的選擇應視局部軟組織情況、并發損傷及患者的全身狀況決定。跟骨骨折后腫脹嚴重,高峰期在傷后3d左右,極易出現張力性水皰,故手術應在腫脹高峰前或后進行,以減少術后腫脹及創口愈合困難等并發癥[3]。另外,跟骨外側軟組織較薄,跟骨表面為致密結締組織,皮膚血供差,抗感染能力差,術后易并發感染、皮膚壞死、切口裂開等,原因是跟骨骨折的同時常伴有皮膚挫傷瘀血、局部水腫張力增高、術中軟組織廣泛剝離等。常采取以下措施進行預防:術前抬高患肢;手術延遲到腫脹消退后進行;術中需將皮瓣整體向上翻起,避免過度牽拉;術后加壓包扎;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等。

3.3 術中注意事項 ①L形切口轉角處應保持圓鈍,避免直角,以防皮瓣尖端壞死。皮瓣分離應在骨膜下銳性剝離,以增加皮瓣血運;盡可能不用電刀,以免術后組織溶解致內固定暴露。②跟骨載距突應盡可能用螺釘固定,因此處骨質相對致密,有利于增強固定的可靠性;靠近跟骰關節跟骨處螺釘應后傾15度左右,防止螺釘進入跟骰關節。跟部皮膚較薄,螺釘不宜過長,以免釘尾刺激軟組織引起疼痛。③跟骨為松質骨,骨折后常伴有骨質壓縮塌陷,骨折復位后多留有空腔,因此建議復位后植骨。植骨有利于骨折穩定,可促進骨折愈合。

[1]周玉寬.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治療進展[J].淮海醫藥,2008,26(1):92-93.

[2]黃永森,楊小平,何忠,等.可塑形鈦跟骨鋼板治療跟骨骨折32例[J].中國醫藥導報,2008,5(2):150.

[3]張繼東,劉浩,馮惠民.跟骨骨折66例治療及療效觀察[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8,1(23):77-78.

R683.4

A

1004-6879(2013)01-0033-03

2012-08-11)

猜你喜歡
可塑性皮瓣螺釘
手部皮膚軟組織缺損修復的皮瓣選擇
髂腹股溝接力皮瓣修復股前外側皮瓣供區
甲基苯丙胺改變成癮小鼠突觸可塑性基因的甲基化修飾
侵徹彈體尾部聯結螺釘失效的影響因素
內源性NO介導的Stargazin亞硝基化修飾在腦缺血再灌注后突觸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機制
超聲刺激小鼠伏隔核后c-Fos蛋白及結構可塑性改變的實驗
椎弓根螺釘設計與其生物力學穩定性的研究進展
椎體強化椎弓根螺釘固定與單純椎弓根螺釘固定治療老年性胸腰段椎體骨折的遠期療效比較
頦下島狀皮瓣修復頜面部軟組織缺損
轉GDNF基因的BMSCs移植對大鼠腦出血突觸可塑性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