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建慈善倫理

2013-05-14 13:38葉祝頤
雜文選刊 2013年6期
關鍵詞:青城山捐贈人紅十字會

葉祝頤

汶川地震,百余藝術家義拍籌款八千四百七十二萬元捐給中國紅十字會,定向捐給青城山市,所有工作公開進行。但是,此后幾年來,藝術家們始終不知善款去向。紅十字會日前發表說明致歉,稱這些善款用于“博愛家園”項目,雖未按指定項目使用,但與捐贈人意愿總體一致。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汶川地震發生以后,神州大地處處充滿高漲的捐助熱情,藝術家們也向災區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就是同胞情誼血濃于水,支持災區人民重建家園的一個愛心縮影。然而,從2008年至今,近五年時間過去了,這筆定向捐助青城山市的善款不知所終,藝術家們怎能不心寒。

此次,借由蘆山地震,藝術家們重提舊事,才讓這段沒有下文的往事成為“新聞”。在藝術家的不斷追問下,紅十字會出面解釋善款去向,并對此表達歉意。然而,一個道歉,似乎并不能解釋所有一切,八千多萬元巨款在使用前不征求捐助人同意,如此作為,怎不讓人對紅十字會產生諸多疑問。

從契約角度看,藝術家們定向捐助青城山市,他們與紅十字會和青城山市之間實際上形成了契約關系。紅十字會有義務遵守與藝術家們的約定,將善款轉給青城山市。一個簡單的道理是,紅十字會只對非定向捐款具有分配權力,對定向捐款沒有分配權力。紅十字會在未征詢捐款人意見、未取得捐款人同意的情況下,不按指定項目使用善款,自作主張將善款挪作他用,即便這筆善款仍然用于愛心事業,依然是違約行為。

進一步說,藝術家的定向捐款被挪用,不僅紅十字會備受質疑,整個慈善機制都遭遇了信任危機。中國南都公益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徐永光曾歸納了災后捐款“四不見”:第一,捐贈人看不見捐款到底用在哪里;第二,災區群眾看不出哪些是捐款;第三,災區政府看不到捐款在哪里;第四,民間公益服務看不見?!八牟灰姟被蛟S有點偏頗,但是帶出的慈善信任話題值得關注。事實上,基于對慈善機制的不信任,不少人對地震災區捐贈并未通過慈善機構進行,而是直接把錢物交到災區群眾手中。這樣以腳投票的行動,多少令不透明的慈善組織有點尷尬。

慈善是一門學問,慈善組織運作也有別于一般組織運作模式。當自然災難與公民意識相互作用,社會的慈善熱情與慈善理念,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如今,類似于中國紅十字會這樣的慈善組織面臨的信任危機,正是公民慈善意識不斷提升與滯后的慈善組織運行方式之間的必然矛盾。重建公信力的路,必然需要那些依然抱著固有非透明運作的組織來一次刮骨療毒式的自我重建,否則,一個道歉,一次解釋,看似混過了一時,卻只是離信任枯竭更近一步。

“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對中國所有的慈善機構而言,公開透明的運作方式,對善款的善待,對捐贈人的及時反饋,都是必須重新補回的一課。在慈善倫理重建的路上,別忘了,對善款使用過程中的違規行為制定并執行嚴格的處罰機制亦很有必要。不僅地震捐款使用情況應公之于眾,所有善款都應交代去向。只有全面公開善款去向,發動公眾與傳媒參與監督,用千萬雙眼睛緊盯善款去向,真正實現“陽光捐贈”,才能激活社會慈善熱情。

【原載2013年5月4日《工人日報·道德觀察》】

猜你喜歡
青城山捐贈人紅十字會
“諾而不捐”怎么辦
白描畫《青城山下摸魚哥》
青城山偶得
道教養生文化品牌對成都“文化之都”建設的價值探析
新版《紅十字會法》有哪些變化
朝韓紅十字會商討離散家屬團聚
美麗的青城山
向“計劃捐贈人”致謝
重視捐贈者的權利
歷屆世界紅十字日活動口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