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核桃異砧嫁接技術研究

2013-05-16 08:44姚小華王開良邵慰忠葉浩然
浙江林業科技 2013年6期
關鍵詞:山核桃嫁接苗砧木

常 君,姚小華,王開良*,邵慰忠,洪 旗,葉浩然

(1.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浙江 富陽 311400;2. 浙江省建德市林業局,浙江 建德 311600)

山核桃異砧嫁接技術研究

常 君1,姚小華1,王開良1*,邵慰忠2,洪 旗2,葉浩然2

(1.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浙江 富陽 311400;2. 浙江省建德市林業局,浙江 建德 311600)

采用美國山核桃、湖南山核桃、山核桃為砧木對山核桃苗木進行嫁接試驗,結果表明:其嫁接成活率分別為山核桃為砧木的2.08倍和2.10倍,出圃率分別為山核桃為砧木的2.41倍和2.68倍;規?;藿映苫盥首罡呖蛇_79.01%,且連續多年嫁接成活率較為穩定;使用美國山核桃、湖南山核桃為砧木進行山核桃嫁接,其當年生苗木高度分別為山核桃為砧木的1.96倍和1.42倍。

山核桃;嫁接;技術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又名昌化山核桃,屬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屬(Carya),原產地為我國天目山區,包括浙江省杭州地區的臨安市、淳安縣、桐廬縣、富陽市、建德市,湖州地區的安吉縣,安徽省黃山市的歙縣和宣州旌德、績溪、寧國等縣(市),另外安徽大別山的金寨縣、霍山縣也有少量分布,是我國特有重要干果和木本油料樹種,經濟價值高、效益好,發展前景廣闊[1~4]。當前,我國山核桃生產均以實生苗栽培種植,由于其遺傳變異差異較大,很難保障山核桃林分的高產、穩產性,山核桃無性系化成功與否成為制約山核桃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國內曾有學者試驗用化香、本砧等做砧木進行嫁接,均未有突破性進展,目前本砧嫁接保存率幾乎沒有。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探索新的山核桃無性繁殖方法,采用美國山核桃、湖南山核桃等做砧木,進行山核桃的嫁接繁殖試驗并取得突破性進展。本文就山核桃異砧嫁接方法進行介紹,以期為山核桃無性系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1 試驗區概況

試驗區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更樓借道洪宅村,29°28′ N,119°23′ E,海拔100 m,年均溫16.7℃,無霜期254 d,年降水量1 500 mm,屬中亞熱帶北緣季風氣候帶。土壤為紫砂土,pH值6以下,質地較粘重[5]。

2 材料與方法

嫁接工、嫁接刀、接穗、砧木、塑料薄膜綁帶等。

2.2 圃地選擇

選擇光照充足、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農田或農耕地作育苗圃地。畦寬1.2 m,溝寬40 cm、深30 cm以上,四周開好排水溝(面積較大的加開中溝)。施入750 kg/hm2復合肥或15 000 kg/hm2農家肥作基肥,并施入適量的殺蟲劑,防止地下害蟲危害。

2.3 接穗的采集和保存

采集時間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枝條未萌動前為好。母樹年齡10 ~ 30 a,生長健壯,堅果品質優良,結果性狀好的優良單株、優良品種、優良無性系或專用采穗圃。從樹冠外圍中上部采集一年生生長枝、結果枝做穗條。要求枝條平直、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粗度0.8 ~ 1.2 cm為好。

地窖沙藏,將穗條捆成小捆直插入濕沙中,可貯藏至4月底。冷庫(1 ~ 5℃)貯藏,可貯藏至5月下旬。

2.4 砧木移栽

煙囪避雷針采用直徑50的不銹鋼耐酸材料制成,頂部為尖端,3根避雷針在煙囪頂部均勻分布,并用直徑12圓鋼焊為一體;避雷針下捅壁內的縱向鋼筋全部接頭為焊接,作為避雷針引下線,在煙囪筒壁處引出,用連接線與煙囪接地體可靠連接。水平接地體為60*8的熱鍍鋅扁鋼,垂直接地極頂距離地面0.8米處,煙囪獨立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

嫁接前將符合嫁接要求的砧木用鋤頭挖起來,斷根“放水”,移栽到嫁接苗圃里,這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關鍵技術,起苗移栽的時期宜早不宜遲,落葉后7 ~ 10 d即可移栽,最遲不超過2月底,嚴冬季節不能起苗移栽,起苗時保留主根長度25 ~ 30 cm,以斷根截面直徑不超過0.7 cm為度,移栽行距30 ~ 35 cm,株距20 ~ 25 cm,移栽后澆一次“定根水”。

2.5 嫁接方法

春季枝接用切接、切腹接均可,砧木較粗的也可采用插皮接,采用提前貯存的穗條。夏季芽接采用方塊芽接,芽接時地表溫度要低于35℃,芽接接穗應隨采隨接。

2.6 嫁接時期

山核桃嫁接后形成愈傷組織的最適溫度為24 ~ 27℃;超過29℃時形成的愈傷組織幼嫩,栽植時易受損傷;低于 21℃,愈傷組織形成緩慢;低于 5℃時,愈傷組織的形成幾乎停止[6]。枝接期間用臨時塑料大棚增溫,嫁接時間為3月中旬至5月中旬;裸地嫁接,嫁接時間為4月中旬至5月中旬。芽接時間為8月上旬至9月中旬。

2.7 嫁接苗管理

嫁接苗的培育管理工作主要有除萌(抹除砧木上的萌條)、中耕除草、施肥、雨季排水、旱季灌溉等。除萌:前期每隔5 ~ 7 d一次,中后期可適當延長間隔期。嫁接未成活的植株,應及時選留萌條,以便再次嫁接。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砧木對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2004-2012年4月采用不同砧木進行山核桃嫁接試驗,同年11月采取隨機區塊的方式進行苗木嫁接成活率調查,翌年1月進行苗木出圃率調查,其中2009年對各類嫁接情況做了比較系統地調查,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采取湖南山核桃做砧木,嫁接成活率為89.22%,是山核桃為砧木的2.10倍,出圃率為80.47%,是山核桃為砧木的2.68倍。美國山核桃做砧木,嫁接成活率較湖南山核桃為砧木低0.78%,是山核桃為砧木的2.08倍;出圃率較湖南山核桃為砧木低8.03%,是山核桃為砧木的2.41倍。

3.2 不同年份對嫁接成活率的影響其它年份砧木未對山核桃異砧嫁接成活率產生較大影響。

由表2嫁接成活率結果表明,除第一年因嫁接工人對異砧嫁接技術不熟悉導致嫁接成活率較差外,其他年份成活率基本比較穩定。最高的年份嫁接成活率達79.01%,其中2008年嫁接成活率較其他年份(第一年除外)較低,主要原因在于2008購買的砧木質量較差,對嫁接成活率產生較大影響,其他年份嫁接用砧木均為建德市林業局培育,對未達到嫁接要求的砧木繼續留床培育,因此

表1 不同砧木山核桃嫁接苗成活率Table 1 Survival rate of grafted C. cathayensis on different rootstocks

表2 歷年山核桃異砧嫁接成活率(美國山核桃為砧木)Table 2 Survival rate of grafted C. cathayensis on C. illinoensis

3.3 不同砧木對山核桃嫁接苗木質量的影響

2004-2012年4月采用不同砧木進行山核桃嫁接,2009年12月對苗木高度、地徑和嫁接口基部徑進行調查,結果如表3。

由表3可知,分別以美國山核桃、湖南山核桃和山核桃為砧木嫁接山核桃,其苗木高度、嫁接口基部徑都表現出極顯著差異。砧木地徑也表現出極顯著差異,圖1可看出,山核桃砧木地徑最大,為1.73 cm,美國山核桃砧木地徑最小,為1.18 cm。根據多年嫁接實踐,砧木地徑越大,嫁接后苗木高度和嫁接口基部徑也越大。圖1中以美國山核桃為砧木苗木高度最大,為0.88 m,山核桃為砧木苗木高度最小,為0.45 m,為美國山核桃為砧木苗木高度的51.14%,為湖南山核桃為砧木苗木高度的70.31%。山核桃為砧木嫁接口基部徑最大為1.01 cm,美國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為砧木嫁接口基部徑分別為0.82 cm和0.79 cm。

表3 不同砧木山核桃嫁接苗形態指標方差分析Table 3 ANOVA on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grafted seedlings on different root stocks

圖1 不同砧木山核桃嫁接苗生長指標Figure 1 Growth traits of grafted seedling on different rootstocks

3.4 示范林生長結實情況

由表4可以看出,自2004年以來,山核桃異砧嫁接苗木已在浙江、云南、貴州、江蘇、江西、安徽等省試驗種植,目前生長正常,部分省份的試驗林已經掛果,少量試驗林已小有產量。2012年專家組對金華東方紅林場營建的(2007年12月種植)山核桃無性系試驗林進行現場測產,平均單株最高產量可達3.51 kg,最少也有1.30 kg,實生種植的5年生山核桃林分尚未掛果。

表4 山核桃異砧嫁接示范林建設調查Table 4 Demonstration base for grafted seedling on different rootstocks

4 結果

(1)采取美國山核桃、湖南山核桃為砧木進行山核桃苗木嫁接,其嫁接成活率和出圃率遠遠高于山核桃為砧木,嫁接成活率分別為山核桃為砧木的2.08倍和2.10倍,出圃率分別為山核桃為砧木的2.41倍和2.68倍。

(2)以美國山核桃為砧木對其連續多年嫁接成活率調查發現,規模嫁接成活率最高可達 79.01%,且連續多年嫁接成活率較為穩定。使用美國山核桃、湖南山核桃為砧木進行山核桃嫁接,其苗木高度分別為山核桃為砧木的1.96倍和1.42倍。嫁接口基部徑山核桃為砧木最大,原因可能是山核桃砧木地徑最大導致。

(3)目前,山核桃均為實生造林,始果期長,產量不穩定。采用異砧嫁接的無性系苗木種植,不僅可提前3 ~ 5 a掛果,還可大大提高果實品質。除此之外,由于砧木(美國山核桃)適應性廣,可在氣候相似地區的大部分平原、道路兩旁、房前屋后、河岸、沿海灘涂等地種植,是農民增收的又一途徑。

[1] 姚小華. 山核桃高效栽培技術[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

[2] 詹森梁,朱永軍,劉微,等. 試論提升臨安山核桃產業競爭力的途徑[J]. 浙江林業科技,2004,24(4):67-69.

[3] 王靜,呂芳德. 我國山核桃屬植物研究進展[J]. 經濟林研究,2012,30(1):138-142.

[4] 金志鳳,趙宏波,李波,等. 基于GIS的浙江山核桃栽植綜合區劃[J].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1,28(2):256-261.

[5] 翁春余,邵慰忠,葉浩然,等. 薄殼山核桃17個無性系嫁接試驗[J]. 浙江林業科技,2012,32(3):35-38.

[6] 趙變茂,賀延梅,李化龍. 北方落葉果樹嫁接適宜氣象條件調查與研究[J]. 陜西氣象,2007,(4):30-31.

Grafing Technique for Carya cathayensis by Different Rootstocks

CHANG Jun1,YAO Xiao-hua1,WANG Kai-liang1*,SHAO Wei-zhong2,HONG Qi2,YE Hao-ran2
(1.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AF, Fuyang 311400, China; 2. Jiande Forestry Bureau of Zhejiang, Jiande 311600, China)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2009 on grafting of Carya cathayensis on different rootstocks, such as C. illinoensis, C. hunanensis, and C. cathaensis in Jiande, Zhejiang province. The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survival rate of grafted scions on rootstocks of C. hunanensis, and C. cathaensis was respectively 2.08 and 2.10 times of that on rootstock of C. cathaensis. Qualified seedling rate of grafted on rootstocks of C. hunanensis, and C. cathaensis was respectively 2.41 and 2.68 times of that on rootstock of C. cathaensis.

Carya cathayensis; grafting; technique

S723.2

A

1001-3776(2013)06-0028-04

2013-06-18;

2013-09-10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題“華東區長核桃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2013BAD14B0104);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薄殼山核桃資源評價及新品種選育”(2012C12904-13);浙江省省院合作項目“薄殼山核桃品種配栽技術研究”(2011SY09);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薄殼山核桃優良果用品種篩選及配置技術研究”(RISF6159)

常君(1981-),男,山西懷仁人,工程師,碩士,從事經濟林栽培與育種工作;*通訊作者。

猜你喜歡
山核桃嫁接苗砧木
南瓜砧木嫁接對黃瓜幼苗生長及鎘積累特性的影響
嫁接苗回栽裝置的發展現狀及展望
山核桃
桃砧木耐澇性研究進展
不同類型接穗銀杏苗生長和光合特性的比較研究
蘋果砧木的作用、特點、類型與選用
松鼠的山核桃
蔬菜嫁接育苗技術
3種李屬砧木淹水脅迫的短期響應
多效唑提高西瓜砧木和嫁接苗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