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配合針刺牽引治療51例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觀察

2013-06-07 10:04李其虎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3年22期
關鍵詞:腰椎間盤手法腰椎

李其虎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七人民醫院,廣西南寧530012

推拿配合針刺牽引治療51例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觀察

李其虎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七人民醫院,廣西南寧530012

目的:觀察推拿配合針刺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LIDP)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02例LIDP病人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1例。對照組給予針刺與腰椎牽引,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另給予推拿治療。結果: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刺與腰椎牽引基礎上加用推拿能提高LIDP保守治療的臨床療效。

腰椎間盤突出癥;推拿手法;腰椎牽引;針刺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LIDP)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此病以腰腿痛為主要臨床表現。LIDP的治療方法中針灸與腰椎牽引療法是重要方法之一,它具有療效確切、安全、無毒副作用等優點。作者在針灸與牽引療法基礎上加用推拿方法治療LIDP病人51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診斷標準參照胡有谷主編的《腰椎間盤突出癥》[1]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制定如下LIDP診斷標準:①青壯年多見;②患者曾有腰部扭傷或慢性勞損、慢性腰痛史,起病前有感受風寒濕史;③腰臀部疼痛及下肢部放射痛,腹壓增加(如咳嗽)時疼痛可加重;④查體見脊柱不同程度側彎,腰曲變淺或消失,椎旁壓痛并向下肢放射;⑤下肢受累神經支配區皮膚感覺異常,下肢肌肉萎縮,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陽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拇趾背伸肌力減弱;⑥X線檢查示腰曲變淺或消失、脊柱側彎、椎間隙變窄,CT或/和MRI檢查顯示椎間盤突出部位、程度以及用于疑似病例的排除診斷。

1.2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符合上述LIDP診斷標準,且經CT確診或者MRI確診的102例患者?;颊卟〕叹^1天,并排除以下情況:①年齡小于18歲或大于65歲以上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③合并有心腦血管、血液系統等嚴重疾病者;④精神病者;⑤巨大椎間盤突出,并伴有劇烈疼痛或伴有馬尾神經壓迫癥狀,出現大小便失禁或出現明顯肌力下降等;⑥合并有嚴重骨質疏松;⑦合并腰椎滑脫或腰椎椎體壓縮性骨折;⑧嚴重腰椎椎管狹窄或有較大的骨贅等。隨機將102例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1例。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突出部位、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病例一般資料比較表(例)

1.3 治療方法①對照組:臥床休息,腰椎機械牽引與針刺療法。牽引時取仰臥位,將患者胸部與骨盆固定于牽引床上,根據患者體重、病情、體質設定牽引力,牽引力一般為體重(kg)的1/4~1/2,每次20min,1次/天。針刺時取穴:阿是穴、腎俞(雙側)、大腸俞(雙側)、關元俞、環跳(病側)為主穴,根據病情遠端取委中、承山、陽陵泉、懸鐘、昆侖等穴加減?;颊呷扰P位,病側在上,充分暴露針刺部位,常規消毒后進針,針刺后行提插、捻轉手法,得氣后留針,每隔5分鐘行針1次,20分鐘后取針。1次/天。②觀察組:在對照組所用方法基礎上另予推拿療法,方法大致如下:腰椎牽引結束后,囑患者休息10分鐘左右,然后俯臥于治療床上,用按、揉法為主施于腰背部、臀部及下肢部,然后按揉患側臀部、大腿后側及小腿后外側,最后重點用指壓法或肘按法、彈撥法等重手法刺激阿是穴、腎俞、志室、腰陽關、大腸俞、環跳,以局部穴位產生酸、麻、脹感覺為宜。最后用推法、揉法和擦法等放松手法結束治療。每日1次。③兩組均以10次為1個療程,治療2~3個療程后判定療效。

1.4 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草案)》[3]制定療效標準:優: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癥狀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實驗陰性,能正常參加社會工作。良: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癥狀部分消失、腰部無明顯壓痛點,直腿抬高試驗陰性,基本能正常參加社會工作??桑河休p度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癥狀,直腿抬高試驗可疑陽性,恢復部分社會工作。差: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癥狀無好轉,直腿抬高試驗陽性,不能正常參加社會工作。

2 結果

治療后,采用χ2檢驗,將兩組患者的療效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例)

3 討論

LIDP是臨床常見的疾患之一,其發病主要是由于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等腰椎間盤各部分結構發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變后,又由于受到外力的不良作用,致使椎間盤的纖維環發生破裂,髓核組織隨之向正后或后外方突出,導致髓核組織壓迫和刺激脊神經根,使局部產生炎癥、水腫,從而使腰部發生疼痛,受累神經支配的臀部、單側下肢或雙下肢發生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癥狀。

機械物理牽引是治療LIDP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牽引的作用,可使相對變窄的椎間隙略增寬,從而使前后縱韌帶的張力及椎間隙的負壓增加,有利于髓核的還納或改變其突出的方向,以減輕或者解除突出的髓核對神經根的壓迫刺激[4]。有研究證實,腰椎牽引可使變窄的椎間距平均增寬1.34mm,并能使病變部位的椎間盤內壓下降而產生負性壓力,有利于髓核的還納[5]。

針灸療法也是本病重要的中醫特色療法之一。中醫學認為,本病屬祖國醫學“腰痹”、“腰腿痛”范疇,其主要病機為腰部經脈損傷,經脈痙攣,痹阻氣血,氣血運行不暢,以致氣滯血瘀,不通則痛;或久病不愈,耗傷氣血,氣血虧虛,以致筋脈失于濡養,不榮則痛。采用針刺腎俞、大腸俞、關元俞的方法,能加強氣血的運行,從而達到活血化瘀的治療作用。另外,針刺還可以益氣生血、補腎強腰,使氣血足而筋骨得以濡養,達到“通則不痛,榮則不痛”的治療效果。

推拿是中醫又一特色療法。該方法治療LIDP,主要是通過手法直接作用于病變經絡及局部組織,其治療的關鍵并不是使突出的髓核還納,而是通過手法的作用改善椎間盤及其周圍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代謝,以利于炎癥吸收,改善水腫的情況,并減少炎癥對神經的刺激。且通過局部彈撥、點壓手法刺激和運動關節類手法,還可剝離粘連,減輕肌肉痙攣,整復錯縫的小關節等。

通過此次對比研究,推拿手法配合牽引針刺較針灸聯合牽引治療效果為優(P<0.05)。觀察組所采用的綜合療法既有利于減輕或者解除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刺激,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松解肌肉粘連,整復紊亂小關節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胡有谷.腰椎間盤突出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1.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1-202.

[3]中藥新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草案)[M].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1995,3(5):52-53.

[4]何才勇,陳文華.椎管內注藥加牽引合并推拿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3,11(1):16-18.

[5]陳裕光,李佛保,黃承達,等.牽引下腰椎間盤突出的椎間距及間盤內壓測量研究[J].中華理療雜志,1994,17(2):86.

R244.15

A

1007-8517(2013)22-0021-02

2013.09.27)

猜你喜歡
腰椎間盤手法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護腰椎
層遞手法
CT及MRI在腰椎管狹窄癥診斷中的應用
腰椎滑脫可以靠按摩恢復嗎
緩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中的應用觀察
七步洗手法
CT引導下靶位注射膠原酶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6例
腰背部肌肉鍛煉聯合TDP照射腰痹痛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7例
火龍灸聯合針刺治療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4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