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道路機動車道寬度研究

2013-08-06 08:50周玉梅
城市道橋與防洪 2013年4期
關鍵詞:事故率機動車道設計規范

周玉梅,陳 懿

(1.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4;2.杭州市綜合交通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06)

0 引言

隨著車輛保有量的增加,城市道路變得越來越擁堵,在城市用地基本限定,路網無法加密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現有的道路資源提高道路的運行效率無疑是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一個好的辦法。

提高道路運行效率最簡單經濟的方法便是合理設置機動車道寬度,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增加機動車道的數量。

1 “規范”對于城市道路機動車道寬度的規定

1.1 《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 37-90

《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 37-90(以下簡稱“老的國家標準”)于1991年8月1日實施,2012年5月1日廢止,我國目前已建及在建城市道路基本是依據該規范設計的,該規范對機動車道寬度的規定見表1。

表1 機動車車道寬度

1.2 《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 37-2012

2012年1月11日,新的《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 37-2012(以下簡稱“新的國家標準”)發布,2012年5月1日實施,該規范對于一條機動車道最小寬度的規定較老的國家標準有一定壓縮,對機動車道寬度的規定見表2。

2 城市道路機動車道寬度計算理論

一條機動車道寬度由三部分組成:車身外形寬度a、車身邊緣與側石邊緣之間的橫向安全距離c、車身邊緣與相鄰車道邊緣之間的橫向安全距離d/2,見圖 1。

表2 一條機動車車道最小寬度

圖1 機動車道寬度計算示意圖

圖中:

a——車身外形寬度(m);

c——車身邊緣與側石邊緣之間的橫向安全距離(m);

d/2——車身邊緣與相鄰車道邊緣之間的橫向安全距離(m);

b——一條車道的總寬度(m)。

其中c、d與車輛行駛中的橫向擺動和安全凈距有關,其取值與車速、車輛性能、路面質量、駕駛技術以及交通秩序等因素有關,需通過大量觀測確定。我國以往城市道路機動車道寬度計算普遍采用根據“A.A.波良可夫經驗公式”,其中V為道路設計車速:

“A.A.波良可夫經驗公式”認為,車輛行駛速度無限接近零時車身與車身的最小橫向安全距離為0.4 m,車身與側石的最小橫向安全距離為0.7 m。

然而,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道路建設水平不斷提高,路面質量大幅提升;隨著交通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交通秩序更加規范;隨著汽車產業快速發展,車輛性能不斷提高,行駛穩定性增加。因此,車輛行駛中的橫向擺動寬度、橫向安全距離也比多年前有所減小,即c、d的取值應適當減小。

因此,按“A.A.波良可夫經驗公式”計算取值城市道路機動車道寬度的老的國家標準已偏保守。

3 機動車道寬度對行車安全的影響

部分國外學者就公路車道寬度對事故率的影響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機動車道寬度的增加,事故率相應減少,但當機動車道寬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隨著車道寬度的增加,事故率并無明顯增加。澳大利亞ARRB GROUP的研究報告《The effect of geometric road design standards on road safety》就城市道路機動車道寬度對事故率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當城市主干路車道寬度在2.75m至3.75m之間變化時,相應的事故率變化并不明顯。

其實,機動車道寬度并非越寬越好,主要體現在對駕駛者心理帶來的影響。車道寬度加大,駕駛者心理放松,操作的自由度隨之加大,一來增加了車輛行駛中的橫向擺動寬度,二來造成部分駕駛者試圖在同車道超車,增加安全隱患。

當然,車道寬度過窄,一來車輛遇到緊急情況下的橫向擺動余地不夠,二來駕駛者心理緊張,不利于正常的操作,從而造成不必要的車輛刮擦等事故。

可見,機動車道寬度并非越寬越好,也并非越窄越好。

4 城市道路機動車道寬度改造實例

以杭州市近年來改造的市區某主干路為例。該道路為城市I級主干道路,設計車速50 km/h,改造前機動車道總寬16.5 m,雙向四車道,改造后適當壓縮了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及綠化帶,將機動車道總寬調整至21 m,雙向六車道。

通過機動車道寬度及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寬度的合理取值,有效的增加了機動車道數量,提高了道路的運行效率。

改造前道路標準斷面為:3.75 m人行道+4.5 m非機動車道+1.5 m機非隔離帶+8.25 m機動車道+8.25 m機動車道+1.5 m機非隔離帶+4.5 m非機動車道+3.75 m人行道=36 m,見圖2。

根據老的國家標準《城市道路設計規范》,設計車速50 km/h,機動車道兩側路緣帶寬度取0.5m,中央雙黃線寬度取0.5 m。該主干路改造前一條機動車道最小寬度為3.75 m。改造前道路運營情況見圖3,從實際運營的情況看,按老的國家標準設計的城市道路,車輛行駛空間較富余,行駛路徑較為自由。

圖2 改造前道路標準斷面(單位:cm)

圖3 改造前機動車道運營情況

改造后道路標準斷面為:3.3 m人行道+3.0 m非機動車道+1.2 m機非隔離帶+10.5 m機動車道+10.5 m機動車道+1.2 m機非隔離帶+3.0 m非機動車道+3.3 m人行道=36 m,見圖4。

圖4 改造后道路標準斷面(單位:cm)

根據新的國家標準《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設計車速50 km/h,機動車道兩側路緣帶寬度取0.25m,中央雙黃線寬度取0.5 m。該主干路改造后內側兩條機動車道寬度為3.25 m,作為小客車專用車道,最外側一條機動車道寬度為3.5 m,作為大、小型車混行車道。改造后道路運營情況見圖5,從實際運營的情況看,車輛行駛空間適中,行駛路徑較為規范。

圖5 改造后機動車道運營情況

6 結語

可見,機動車道寬度并非越寬越好,也并非越窄越好。合理的機動車道寬度不僅有利于提高道路的運行效率,還可以增加行車安全。

[1]CJJ 37-90,城市道路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

[2]CJJ 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3]DB33/1057-2008,城市道路機動車道寬度設計規范[S].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事故率機動車道設計規范
昆鋼球團生產降事故率降消耗的生產實踐
基于Tobit回歸的山區高速公路事故率分析模型
《鐵路通信設計規范》TB10006-2016解讀(四)支撐網
《鐵路通信設計規范》TB10006-2016解讀(三)——業務網
《鐵路通信設計規范》TB10006-2016解讀(二)——承載網
城市道路交通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非機動車道寬度及路邊停車的探討
城市道路交通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高速鐵路設計規范》和《城際鐵路設計規范》分別自2015年2月1日和3月1日起實施
有效降低采面綜機和機電設備事故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