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時代背景下研究型合作組織(RJVs)的穩定性

2013-08-15 00:43王芬芬
電子測試 2013年19期
關鍵詞:研究型生命周期穩定性

王芬芬

(河海大學商學院,南京,211100)

0 引言

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國際化的熱潮,產品的生命周期縮短,技術的更新換代速度加快,產業能力升級步伐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保護和維持其產品獨特性、異質性的優勢,致力于技術的研究開發。然而技術更新的速度迅猛,資源的稀缺性,企業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以及財務資源不可能平均分到到每個研究領域,同時其技術創新的速度不可能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技術聯盟這種形式,這樣既能夠節約企業自身的資源,又能夠加快技術研發的速度,而且能夠增強企業的學習能力。

研究型合作組織是一種特殊的技術創新型技術聯盟形式,是由多家企業在R&D階段共同控制形成的合作創新組織形式,并且能夠在完成R&D后參與產出階段的競爭。

研究型合作組織是20世紀80年代在國外逐漸興起的一種新的技術創新聯盟形式,目前國內的學者對其也進行相關的研究,各個學者眾說紛紜,對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界定也比較模糊。本文在閱讀了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相關文獻之后,對理解研究型合作組織存在的誤區、如何提高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穩定等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1 科技時代背景下研究型合作組織穩定性的幾個誤區

研究型合作組織主要是針對高技術產業,對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而言,股權投資或者兼并收購重組可以形成傳統的戰略聯盟。對于高技術產業,除了擁有巨額的資本、精良的設備儀器之外,高精尖的人才是企業運轉的關鍵因素,而且是至關重要的因素。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年鑒,高技術產業是指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等五大行業。

但是研究型合作組織也具有戰略聯盟的弊端——不穩定性。就全球而言,戰略聯盟的失敗率高達50%—70%,研究型合作組織作為特殊的戰略聯盟同樣具有不穩定性,分析研究型合作組織不穩定性的原因,從宏觀、中觀、微觀角度分別分析,提高研究型合作組織的成功率。

在對研究型合作組織進行準確、深入分析之前,本文先剖析關于研究型合作組織的一些誤區,以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研究型合作組織。

1.1 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穩定性不是指永續存在的,也可以指在完成聯盟目標之后自然解體

自組織理論中,穩定性是指系統在演化過程中,沒有外部力量強行驅使的情況下,系統內部各要素協調運作,導致空間的、時間的或功能上的聯合行動,出現有序的活的結構。

研究型合作組織也是一種自組織,在沒有外部力量驅動的情況下,組織內部各要素協調運作,形成各方面的聯動,這就是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穩定性。

研究型合作組織是一個耗散的結構,不斷地與外界進行能量交換。它們可以長期存在,也可以為了完成某個目標短暫存在,當目標或者決策完成后,研究型合作組織自然瓦解。這并非是不穩定,相反,這是另外一種穩定的形式。研究型合作組織的參與者共同完成既定的目標,根據原先的契約進行利益分配,對投入的專用性資產或者專有資源進行分配。若強行將研究型合作組織延續,保持其有形的穩定性,則可能導致參與者心理上的不愿意或者對后續投入資源分配的分歧,使原本合作關系融洽的組織破裂。

1.2 穩定性不是研究性合作組織追求的目標,它只是一個途徑,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目標是為股東創造價值,實現利潤最大化

研究型合作組織也是企業,從財務管理的視角進行研究表明,企業存續的目的,或者是利潤最大化,或者股東價值最大化,或者相關利益者的最大化。不管如何,企業存續的目的是創造價值,而且是為了股東創造價值,如果無法創造股東價值,那么股東也不會投資設立企業,那么依附于企業之中的其他價值不復存在。

因此,穩定性并非是研究型合作組織所追求的目標,穩定性只是研究型合作組織為股東創造價值的途徑。在這種過程中,國內許多文獻總是將穩定性作為聯盟的重要特點,忽略最終目的,不可一味維持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穩定性。

1.3 穩定性是指動態穩定性,而非靜態穩定性

穩定性可以指與外界進行能力、信息的交換使研究型合作組織從前期的不穩定狀態向穩定狀態運動,也可以指與外界進行能力、信息的交換使研究型合作組織從前期的穩定狀態震蕩運動重新維持原來的穩定狀態。

根據自組織中的耗散結構理論,穩定性是研究型合作組織與外界之間進行的物質與能量交換關系及其對自組織系統的影響。

在研究型合作組織中,穩定性可以指從原先的不穩定狀態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躍遷到一個穩定的狀態,也可以指從一個穩定的狀態,在穩定態上下波動,最終回到原來的穩定狀態,當然,也可以從一個穩定的狀態,通過自組織內部的協同躍遷到另一個穩定的狀態。這些都可以看做是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穩定性。

2 科技時代背景下影響研究型合作組織穩定性的因素

穩定性是研究型合作組織完成最終目標的一個途徑,如何維持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穩定性,必須要追根溯源,挖掘影響研究型合作組織穩定性的影響因素。研究型合作組織作為技術創新型聯盟的一種形式,其穩定性的影響因素受制于多種因素。

2.1 宏觀經濟狀況

整個宏觀經濟狀況,企業本部所在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東道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及整個全球經濟的走勢、國家的經濟政治狀況都將影響著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穩定性。只有當參與到研究型合作組織中的各個企業所在國家以及研究型合作組織所在國家的宏觀經濟穩定,發生戰亂的可能性小,突發狀況的應急處理迅速、總體的投資政策寬松,才能使得參與到研究型合作組織的企業沒有后顧之憂,不需要考慮這些系統性的風險。

2.2 產業的技術創新度

高技術產業所面向的大多數客戶也是知識型人士,他們不屬于價格敏感型客戶,但是對產品則要求快捷方便并且安全性要高,在進行研發之前的技術預見階段,這些客戶的想法對于后端的產品研發、商業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對這些客戶的想法進行搜集,則研發的失敗率將會大大增加。

2.3 消費者需求偏好的變動

高技術產業除了技術含量高的特點之外,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很短,消費者的需求偏好也會隨之變化。在進行研發之前,必須對消費者的需求偏好進行預測,如果消費者的需求不停地變化,要能準確預測其需求是隨機變化,還是有規律地變化。這對于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穩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如果消費者的需求偏好隨機變動,則研究型合作組織在前期的研發階段就處于不穩定狀態,到后端的商業化階段,則消費者需求變化,其商業化的產品對消費者沒有吸引力,沒有利益,何談利益分配。

2.4 產品生命周期或行業生命周期

產品生命周期或行業生命周期對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穩定性有很大的影響,消費者對于產品的要求在不斷地提高,對于產品的智能化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產品的生命周期應當足夠長,能夠收回研發投入的成本,并且產品要具有兼容性,使得產品形成系列,變相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

3 科技時代背景下促進研究型合作組織穩定性的策略

為了完成技術創新的目標,本文把研究型合作企業完成技術創新目標的過程作為一個項目循環,把研究型合作組織分解為三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的穩定性也不一樣。了解其穩定性的程度,對于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文把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R&D階段;批量生產階段;市場營銷階段。在初始項目循環之前,還有一個合作前階段,也就是潛在合作伙伴選擇階段。

3.1 合作前階段

在形成研究型合作組織之前,各方企業必須要仔細衡量潛在合作伙伴的合作意圖、文化以及非契約性的約定。

企業選擇文化程度相近或者文化融合度高的企業,否則在合作過程中會因為文化的差異、做事風格迥異,甚至是作息時間的不同引發沖突,導致研究型合作組織的不穩定。

其次,研究型合作企業內部必須要相互信任,將自身的專有性資源或者專用型資產投入到研究型合作組織中,并且實現信息的共享,而不是互相隱藏自身的技術,想從對方汲取更多的資源、信息。再次,在契約合同約定之外,必須還應當存在相應的非契約精神。研究型合作組織內部機制負責,契約不可能約束到所有方面,必須要有非契約精神來進行約束,比如形成比較好的氛圍,研究型合作組織內部團結一心,構建和諧的工作氛圍,在工作時間之外也能夠相處和諧。

3.2 R&D階段

當潛在合作伙伴雙方共同信任,達成協議,共同建立研究型合作組織,此時正式進入R&D階段。在此階段中,互相信任的雙方都投入相應的資源,此資源必須是具有專有性的特點,如果投入的資源不具有專有性,那么任何企業都可以在市場中獲得,不需要建立研究型合作組織進行研發,直接在市場購買更加簡單。

在此階段,雙方處于合作的初期,對于技術創新的熱情比較高,同時投入的資源比較充足,信息處于共享狀態,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穩定相較強,并不需要對其進行監控。但是對于研發過程中出現的不可預測的突發事件,必須第一時間解決,及時上報給研究型合作組織的領導者。

3.3 批量生產階段

當完成R&D階段之后,研究型合作組織處于批量生產階段時,投入的各方形成相對競爭的態勢,并非完全競爭。合作各方共享內核性的技術,支撐技術、輔助功能皆不一樣,雙方所處的地理區位不同,潛在的顧客的偏好、顧客的敏感度不一樣,此時,研究型合作組織不太穩定,必須隨機進行監控,同時針對不穩定性產生的問題進行緊急談判,添加補充協議,逐步使研究型合作組織從震蕩狀態回歸穩定。

3.4 市場營銷階段

研究型合作企業在經歷了最初的R&D階段、批量生產階段,最后推向市場。在這個過程中,參與企業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其核心技術是一樣的,其主要區別在于產品的適用性、便利性以及外觀,需要把輔助技術以及裝飾性、便捷性作為產品的賣點。

到后期市場營銷階段,產品處于競爭狀態,此時的穩定性最差,在此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競爭。因此,必須完善協議契約,切勿丑化或者暗中打擊競爭對手。這是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買賣。必須隨時對此時的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狀態進行監控,并且及時溝通,防止發生研究型合作組織解體的現象。

4 總結

本文在根據以往文獻中關于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研究,提出關于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相關誤區,同時分析影響研究型合作組織的因素,根據研究型合作組織的生命周期,根據各階段分別提出對應的應對措施,加強對其穩定性的關注,提高合作組織的利益。

[1]王麗,武博.研究聯合體的形成機理[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8(9):2397-2401

[2]李軼敏.企業決策系統的自組織演化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1(4):177-178

猜你喜歡
研究型生命周期穩定性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機質量控制
一類k-Hessian方程解的存在性和漸近穩定性
SBR改性瀝青的穩定性評價
國有企業研究型審計思考與探索
從生命周期視角看并購保險
民用飛機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與應用
企業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半動力系統中閉集的穩定性和極限集映射的連續性
時軍:定錨現代化研究型醫院
定錨研究型人文醫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