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管切開患者的護理體會

2013-08-15 00:47陳紅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3年1期
關鍵詞:套管氣管護士

陳紅

氣管切開術系切開頸段氣管,放入金屬氣管套管,氣管切開術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難、呼吸功能失?;蛳潞粑婪置谖镤罅羲潞粑щy的一種常見手術。筆者所在科室2009 年1月—2011 年12 月收治氣管切開患者72 例,為提高氣管切開患者的護理水平,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現對以上病例作回顧性分析,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72 例氣管切開患者,其中男48 例,女24例;年齡35 ~65 歲,平均44.5 歲。全部患者在氣管切開前伴有肺部感染,需要有效的護理。

1.2 護理

1.2.1 護理措施 責任護士為氣管切開患者制定護理計劃,在執行醫囑和氣管切開的護理過程中,制定的護理程序中強調人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及其在疾病康復中的作用。護理過程中觀察記錄患者的并發癥、氣管切開帶管時間,心理調查等,對觀察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氣管切開術后,為始終保持氣道通暢,防止氣管套管內痰液結痂引起窒息,以及預防感染,特制定護理措施如下:(1)及時吸痰;(2)做到定時翻身、拍背,切開早期1 次/2h,漸漸延長至1 次/4h,直至拔管,拍背時從肺底部向上叩拍5 ~10min;(3)0.9%氯化鈉溶液250ml中加入慶大霉素8 萬U 和α-糜蛋白酶5mg,持續24h 氣管滴入,3 ~4 滴/min; (4)0.9% 氯化鈉溶液20ml,加魚腥草10ml 作超聲霧化,2 次/d。

1.2.2 護理要點 氣管切開術術后,常見并發癥包括感染、出血等,嚴重者出現窒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護理程序設計應當盡可能全面、保持較強的計劃性,避免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特別是在氣管切開早期,患者表現出相當的不適應,出現煩躁、緊張、甚至拒絕治療,而且氣管切開后上呼吸道保護功能的減弱,護理工作應表現出細心和耐心,給其安慰和必要的解釋,穩定其情緒,增強其治療的信心[1]。

2 結果

氣管切開帶管時間10 ~126d,平均帶管時間為36d。1 例患者因并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救治無效死亡,1例氣管套管內痰痂形成致使呼吸困難,其余均未發生氣管套管脫出、管道阻塞等常見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2.8%。

3 討論

3.1 制定護理計劃應做到系統化 護理計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護理工作的成敗,在氣管切開前責任護士做出預定方案,氣管切開后直接面對患者時,保證了護理工作的平穩過渡,使得工作保持動態連續,做到了對患者更加全面的有針對性的護理。例如:1 例大葉性腦炎患者,入院時伴有中度發紺、咳痰困難,責任護士通過對患者的入院評估后,經討論認為“清理呼吸道無效:與咳痰困難有關”的護理診斷,并制定了與之相應的護理措施,包括:(1)定時翻身、拍背;(2)持續低流量氧氣吸入;(3)觀察呼吸、血氧飽和度(SaO2)、發紺程度,及時吸痰; (4)做好氣管切開、人工加壓給氧準備。2h 后患者發紺加重,出現煩躁,伴發三凹征,隨即實施氣管切開術,最終使患者轉危為安,3 周后順利出院。

3.2 護理過程應依從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

3.2.1 護理工作必須針對患者的心理 護理工作不僅需關心患者身體的疾病,還要關心由身體疾患所導致的心理反應,或心理變化導致的生理疾?。?]。在72 例患者中有3 例因呼吸衰竭實施氣管切開術,隨著術后患者缺氧癥狀的好轉,意識逐漸轉清,但當發現自己頸部被切開并應用呼吸機時,表現出對周圍環境、人和聲音有恐懼感,臨床上表現為血壓持續升高,脈搏速率增快,拒絕翻身、拍背等常規護理動作。責任護士及時向患者解釋氣管切開原因、疾病的治療、護理需要、轉歸及預后等,并請家屬參與鼓勵患者,調動其追求健康的主觀能動性。通過以上積極的、目標明確的措施,該患者情緒逐漸趨向穩定,臨床生命體征也逐漸恢復正常,治療和護理工作也能主動配合,從而確保了脫機、堵管、拔管等工作的順利進行。

3.2.2 護理工作需要最大限度得到患者配合 為了得到患者的配合,在護理的過程中責任護士進行宣教可縮短氣管切開堵管時間。72 例患者中均不同程度出現對疾病的治療方法不理解,感到緊張、恐懼心理等不利疾病治療的負性影響。對此在護理計劃中包括兩次針對患者的宣傳教育過程,而在實施的過程中注意患者的精神狀態,特別是術后的反應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宣教工作。具體的宣教方法和內容包括:(1)鼓勵患者、通過圖片等例舉成功事例提高患者完全康復的愿望;(2)向患者說明現有的疾病狀態和自身的健康水平,以及進行氣管切開的必要性;(3)訓練有規律的深吸氣及呼氣,并請家屬幫助鼓勵患者貫徹執行;(4)堵管時經常巡視,增加患者的安全感。通過一系列的宣教工作,全部一次堵管成功,其后又保證了在最短時間內的順利拔管。

3.2.3 護理工作需要護士的主動參與 護理工作相對單調,例如患者的飲食方面,以前醫生下完醫囑后,護士抄單后通知膳食科配制飲食;如今為了護理工作的效率最大化,護士需要主動參與治療與各種護理工作,包括主動對患者的營養狀況進行科學、全面、連續的評估,找出營養失調的可能因素,不僅如此,而且積極使患者及其家屬參與營養支持計劃,從而確保在實施營養支持計劃過程中能滿足機體需要。評估內容包括:入院時身高、體質量,及根據我國的標準體質量計算公式,算出患者的標準體質量,將實測體質量與標準體質量進行比較后,由責任護士與其家屬共同擬定飲食計劃,確?;颊吣芗皶r有效補充熱量及機體需要的維生素、無機鹽、蛋白質、脂肪、糖類等。

總之,護理工作條理清楚、目標明確、護士切實履行職責是對患者的“以人為本”最好的體現;護理工作應避免盲目性,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使患者得到更加安全、全面的護理。有理由相信,隨著護士素質水平不斷提高,護理工作的不斷深化,醫患和諧將最終實現。

1 黎小霞,張美芬,盧雪亮,等. 急性頸髓損傷患者的預見性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2009,24 (2):321.

2 姜安麗. 對整體護理思想的系統學思考[J] . 中華護理雜志,1998,33 (7):420.

猜你喜歡
套管氣管護士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大宇棄置井?244.5mm套管切割打撈作業實踐與認識
民用建筑給排水預埋套管施工
具有腐蝕坑缺陷的套管強度評估
新型多功能氣管切開堵管器的制作與應用
氣管鏡介入治療并發大咯血的護理體會
探討早期氣管切開術對防治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