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提升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對策研究

2013-08-15 00:44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商場現代化 2013年24期
關鍵詞:外資企業高新技術比重

■梁 媛 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論提升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對策研究

■梁 媛 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高新技術產品現在已經成為了現代科技最先進成果的集中體現,所以說在一定程度上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能力成為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競爭力的直接反映,90年代末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在外貿出口額中的比重僅為12.7%,2010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在外貿出口額中的比重提高到35%,我國的科學技術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和進步。

高新科技 出口產品 競爭力 對策研究

一、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現狀

20世紀90年代,我國在工業發展中,進一步確立了汽車、鋼鐵、石油化工等六大支柱產業,信息、生物醫藥和新材料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2012年,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達到8859億元,同比增長41.1%。同時,根據研究統計,2012年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我國的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比2011年上升3.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我國的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8.6%;2010年的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利潤總額為230.6億元,比2011年高新技術產業利潤總額增長36.7%。

從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分布看,2012年我國的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領域的產值達到1145.9億元,排在我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第一位,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領域在我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比重達到45.4%;我國的高新技術產品的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緊隨其后,達到1009.2億元,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在我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達到43.9%。我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的醫藥制造、醫療設備、航空航天器制造、信息化學品制造所占的在我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相對都是比較小的,所占比重分別為5.8%、4.3%、0.4%、0.3%。

從我國的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的各主要市場的排名來看,2012年美國仍占居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市場的第一位,美國市場中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量占我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24.3%,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別是歐盟和香港,分別占到了22.5%和22.0%。這三部分占據了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數的68.5%。

二、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制約因素

按技術領域分,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計算機與通訊技術領域,其次是電子技術類,在前面對高新技術產業的闡述中我們可以知道高新技術產業包括很多領域,但是我國在高新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只是注重計算機與通訊技術領域和電子技術類,其他方面的發展競爭能力都是比較薄弱的,從而使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結構惡化。

正是由于當前國際國內諸多困難的存在,因此,對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提出了新的挑戰:

1.如何保持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穩定性、可靠性。近年來,我國對外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有絕大多部分屬于這些外資企業返銷的產品。并且這些外資企業大多壟斷著這些外資企業的產品的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也就是說我國在這一方面只是承擔著一種產業轉移的作用,這些外資企業只是將我國作為產品組裝和加工中心,延緩乃至于鉗制了內資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2.如何加強和提升我國的企業的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是我國的高新技術企業長期存在的問題,其中我國近年來又出現了一些外資企業不再是和本國企業盒子的經營的方式,而是采取了獨資化的經營的方式,并且高新技術企業的獨資化的傾向態勢進一步的加劇,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技術企業的內部循環,同時這種肚子方式的流行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直接引進與合資方式的進一步的減少,這為我國產業創新提出新挑戰。

3.如何進一步提高高新技術產品的競爭力。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進行了,各國都逐漸意識到高新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意義?,F階段,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背景有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以國際化產業分工大循環為特征的產業國際化、產業分工細分化等,這些特征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的競爭力。

4.如何進一步多方面培育我國的高新技術產品的新增長點。在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嚴重依賴于信息技術方面,高新技術產業中的其他方面的,航空以及材料技術類產品的出口比例在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很低。在信息技術方面國內的競爭也很激烈,所以說,怎么樣才能找到我國的高新技術產品的新的增長點是我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所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三、提升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措施建議

從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實施手段上看,目前,促進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政策主要集中在為企業的技術改造,擴大出口規模。

1.按照技術差異制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同時進一步強化高新技術產業對傳統產業的帶動作用近年來,我國政府十分重視高新技術的發展,創新實施機制推動高新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培育高新技術產業聯盟和產業集群,為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提供產業支撐。

2.切實做好相關貿易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建立促進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政策促進體系2000年以來,我國政府陸續出臺了一些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促進政策和措施。一是對出口退稅專項貸款、重點商品的出口給予貼息。二是對出口企業參加出口信用保險支付的保費實施補貼。三是加大科技資金投入。

3.適當調整現有外資政策,發揮外資企業的關聯效應。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對外商投資采取稅收優惠等鼓勵性政策安排,使我國大多數高新技術產業是通過利用外資的方式完成技術追趕,實現了向自主創新的過渡。另外,應當盡快制定外商投資風險投資基金的專項法規??傊?,隨著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發展新形勢的出現,實現政策之間的有效協調。

[1]宋旻玲.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現狀及發展探析[J].科技資訊.2011 (22):28-30.

[2]張瑛.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與FD I的動態關系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12(01):5-8.

[3]郭友群、鄭承娟.研究與開發投入與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關系的實證分析[J].經濟經緯,2007(6):38-40.

[4]尹良.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力差距及原因分析[J].科技信息. 2012(03):90-94.

[5]楊璐.試論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現狀及發展 [J].現代商業.2012 (18):92-95.

[6]嚴復雷.當前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特點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2 (4):35-38.

[7].江小涓.中國的外資經濟—對增長、結構升級和競爭力的貢獻[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梁媛,女,(1991.05-),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學歷本科,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

猜你喜歡
外資企業高新技術比重
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外資企業在中國國內價值鏈中的采購結構及產出用途
發展前景廣闊的淮安高新技術開發區
穿透虛假外資企業的“包裝外衣”
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及比重
淺談外資企業收購民營企業的成敗因素
國家重點支持的環保相關高新技術介紹
關于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的幾個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