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墻體裂縫產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3-08-26 06:09王寶寧
科技致富向導 2013年13期
關鍵詞:墻體裂縫防治措施

王寶寧

【摘 要】墻體的裂縫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而又難于解決的工程實際問題。大部分裂縫不影響結構安全,但降低了墻體的質量,影響了建筑物的使用和外在美觀,因此,加強砌體結構的抗裂措施,我們必須高度重視 。

【關鍵詞】墻體裂縫;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安全可靠

目前墻體裂縫的現象較多, 作為工程管理人員的我們不能只考慮裂縫出現之后如何補救,更應嚴格按照規范施工,抓好施工管理,同時要從設計、材料、施工各方面針對結構、材料特點,采取相應的構造措施和質量監督措施,進行相應的預防控制。

1.墻體裂縫產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1.1溫度應力造成的裂縫

(1)溫度應力引起的墻體裂縫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各部分溫度差異引起溫度變形不協調,從而導致的墻體開裂。這類裂縫主要發生在鋼筋混凝土平屋蓋的磚混住宅中,裂縫形式有“八”字形縫、45度斜裂縫、水平縫、垂直縫等。最常見的溫度裂縫是屋頂圈梁下沿的水平裂縫,原因是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要比砌體大得多,兩者之間的溫度變形差在砌體中產生了較大的拉力和剪力所致。

(2)防治措施:1)設置保溫層或隔熱層。當采用整體式或裝配式的鋼筋混凝土屋蓋時,宜在屋蓋上設置保溫層或隔熱層;2)設置控制縫。在屋蓋的適當部位設置控制縫,控制縫的間距不大于30m;3)設置分隔縫。當采用現澆混凝土挑檐的長度大于12m時,宜設置分隔縫,分隔縫的寬度不應小于20mm,縫內用彈性油膏嵌縫;4)設圈梁。在非地震地區,在房屋頂層宜設鋼筋混凝土圈梁。若采用鋼筋混凝土圈梁,圈梁不宜外露。若不設圈梁,可在屋蓋四周檐口下的砌體中,配置適當的轉角鋼筋。

1.2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縫

(1)斜裂縫主要發生在軟土地基上,由于地基承載力不足、地基處理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產生不均勻下沉,使墻體承受較大的剪切力,加上當結構剛度不好、施工質量差、材料強度低等不能滿足要求時,很容易導致墻體開裂。

(2)窗間墻水平裂縫產生的原因是在沉降單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間墻受到較大的水平剪力而發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縫。

(3)房屋低層窗臺下豎直裂縫是由于窗間墻承受荷載后,窗臺墻起著反梁作用,特別是較寬大的窗口或窗間墻承受較大的集中荷載情況下(如禮堂、廠房等工程),窗臺墻因反向變形過大而開裂,嚴重時還會擠壞窗口,影響窗扇開啟。另外,地基如建在凍土層上,由于凍漲作用也會在窗臺發生裂縫。

(4)防治措施:1)加強地基勘察。地質勘察時,要探明局部軟弱土層。對照勘探報告,辨別土層成分,防止因未作土樣分析而將某些特性土,如膨脹土、濕陷性黃土當作一般土處理。對發現的軟弱土部分,應處理后,方可進行基礎施工。2)設置沉降縫,沉降縫必須自基礎起將兩側房屋在結構構造上完全分開,一般在以下部位設置沉降縫:建筑平面的轉折部位、高度差異或荷載差異處、長高比過大的房屋適當部位、地基土的壓縮性有顯著差異處、基礎類型不同處、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處。

1.3材料收縮裂縫

(1)燒結普通磚、燒結多孔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等具有干縮變形的特性,而且自身收縮速度較快。如果砌塊出窯后直接砌筑,極易產生較大的干縮變形。

高標號的混合砂漿也易產生干縮變形,試驗表明,砂漿強度越高,其收縮率越大。另外,砂漿含泥量過大,也使砂漿的收縮值增大。

(2)防治措施: 1)選用干縮值低的墻材??刂破鲋r材料的含水量。采用低強度砂漿和長度小的磚塊,可以避免磚塊的斷裂。2)面積較大的墻體采用在墻體內增設構造梁柱的構造措施。3)嚴格控制以膠凝材料為原料的砌塊的齡期,不足28d的不應進入施工現場。4)正確掌握各種砌塊使用時的含水率。輕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塊和蒸壓灰砂磚、蒸壓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時的含水率分別控制為5%-8%和15%-20%以內。

2.墻體裂縫的設計原因

(1)地基勘察設計、房屋建筑設計以及結構設計上的不當,都會導致墻體的開裂。因此,設計人員應避免以下情況發生:設計人員追求美觀忽略房間布局的規整和合理性,致使平面復雜化;房屋過長或型體復雜,未設變形縫:結構設計時未進行荷載不利組合,導致使用荷載分布與設計值相差過大:砌體強度設計不足,圈梁設計過小或強度過低,洞口過梁搭接長度不足:大梁擱置在砌體上,砌體局部承壓面不足或偏小或是大梁剛度偏小。

(2)減小伸縮縫間距,伸縮縫是為了防止混凝土結構因溫度變化而必須設計的一種構造縫。在沒有充分依據時,不得任意突破設計規范關于伸縮縫最大間距的規定,在結構設計中應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特征,留置足夠的伸縮余地,應注意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CBSOOIO-2002)第912條的要求:“位于氣候干燥地區、夏季炎熱且暴雨頻繁地區的結構或經常處于高溫作用下的結構,可按照使用經驗適當減小伸縮縫的間距”?,F澆混凝土結構的伸縮縫最大間距應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的規定設置。當采用后澆帶分段施工時,后澆帶間距應不大于30m,澆灌混凝土的間隔時間通常應在兩個月以上。但應注意的是,雖然合理設置后澆帶可適當增大伸縮縫間距,但不能用后澆帶代替伸縮縫。

3.施工質量不合格引起的裂縫

(1)砌體強度低。施工過程中未認真做好材料質量的控制,磚砌體材料強度較設計要求低,或是抗壓強度雖達到要求,但因砌體長度較長,未留設施工縫,導致砌筑施工完成后,砌體從中間部位自行斷裂。

(2)不同強度的砌體混合砌筑施工過程中,使用不同砌體材料作為配套砌塊,致使各種砌體組合砌筑,因不同砌體材料強度、熱脹冷縮、吸水率等不同引起墻開裂。

(3)砌筑砂漿強度偏低(偏高)。砂漿攪拌過程中,砂漿攪拌不均勻導致有的砂漿強度偏高、有的強度偏低,有的甚至因為粘結材料量太少強度特低。

(4)砌筑用砂漿沒有按要求做到隨拌隨用。砂漿一次性攪拌量過多,存放時間過長,致使砂漿還沒有砌前就開始初凝結塊,使用時砂漿強度已大打折扣,嚴重影響墻體質量,引起裂縫。

4.施工不規范產生的裂縫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

(1)砌塊上下錯縫、對孔、內外搭砌質量差,導致墻體傳遞豎向荷載的能力下降,易出現垂直通縫或通天縫。

(2)砌筑砂漿不飽滿,厚薄不均勻,降低了砂漿與砌塊間的粘接力,導致砌塊接搓不好,不牢固,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不能同時砌筑而必須留搓時,搓口的形式留置不準確,或者未加拉結鋼筋進行補強,導致墻體整體受力性能和穩定性能下降,另在接搓處產生裂縫。

(3)砌筑砂漿采用人工拌制,拌和不均勻,且砂漿的和易性和保水性不好,砂漿拌成后擱置時間過長而出現泌水現象,有時甚至用過夜砂漿,這些都會降低砂漿與砌塊之間的粘接力而導致墻體產生裂縫。

(4)墻體上留置臨時施工洞口,但洞口的位置不當或洞口過大,補砌時未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封堵,易在臨時施工洞口周圍出現裂縫。

5.施工預防措施

(1)基礎施工開挖不得破壞基底原狀土,如超深應采用人工地基且地基承載能力大于原天然地基承載能力。

(2)砂漿配比應結合現場材質情況,由有資質的專業實驗室確定,并根據現場材質的變化及時調整;在滿足砂漿和易性(下轉第173頁)(上接第69頁)的前提下,控制好砂漿的強度。

(3)加強施工管理,提高砌筑質量。要保證灰縫砂漿的飽滿度和厚度,控制磚的含水率,嚴禁干磚砌筑或施工中磚澆水過多;內外墻砌筑時,盡量做到同步砌筑,減小留搓部位,以利于房屋的整體性。

(4)相鄰部位砌體施工不得高差過大。當建筑物各部分存在荷載差異時,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先建重、高部分,后建輕、低部分;先做主體部分,后建附屬部分,利用施工時間差,也可以預先調整一部分沉降量,減少沉降差。

6.結束語

墻體裂縫要從施工方面采取措施,只要嚴格執行施工操作規程和技術要求,做好設計、材料、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墻體的裂縫現象是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的。

猜你喜歡
墻體裂縫防治措施
工民建筑施工中墻體裂縫的防治策略探討
淺談工民建施工中墻體裂縫防治措施
淺析建筑地基不均勻沉降問題的防治措施
水產養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