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推進工業強區建設——關于加快推進工業強區建設的調研與思考

2013-09-07 13:30尹曉敏陳建忠陳利華
浙江經濟 2013年3期
關鍵詞:強區技術開發區總產值

文/尹曉敏陳建忠陳利華

(第一作者為浙江樹人大學教授)

重點要開展工業強區建設試點,推動各類產業園區創建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在發展現代工業中做強工業,切實解決“有園缺業、有業缺鏈”的問題

大平臺是承載大產業的空間載體。當前,全省各類省級以上產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園區、工業園區)(以下簡稱“產業園區”)集聚了全省工業發展的主要要素資源,是工業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加快產業園區向工業強區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對加快推進工業強省建設,充分發揮各類產業園區在實施“四大國家戰略舉措”和“四大建設”中的支撐促進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诖?,省經信委組織開展了產業園區發展情況的調研,并就加快推進工業強區建設提出了對策建議。

產業園區發展基本情況

(一)開發區(園區)發展情況

截至2011年,浙江省經國家設立審核保留的各類省級以上開發區(園區)117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三位),其中:國家級開發區24家(經濟技術開發區13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3家,出口加工區4家,保稅區1家,保稅港區1家,保稅物流園區1家,旅游度假區1家);省級經濟開發區50家、工業園區41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2家(另有14家經省政府批準設立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位于省級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內)。全省開發區(園區)初步形成了布局較為合理、產業頗具規模、層次分明、類型多樣的發展格局。

一是總量規模不斷增大。全省開發區(園區)總量規模持續擴大,對全省經濟發展的貢獻日益突出。2011年全省開發區(園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9334.0億元,資產總額28465.4億元,產品銷售收入32570.7億元,出口交貨值6431.1億元,實際引進外資73.7億美元,利稅總額3029.2億元、利潤總額1843.4億元,分別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52.0%、56.0%、58.8%、46.5%、47.9%、55.4%和55.4%,分別是2007年的2.31倍、2.17倍、2.24倍、1.56倍、1.25倍、2.39倍和2.34倍??傮w來看,全省開發區(園區)以約占全省8%的土地面積,實現了占全省一半以上工業總產值、利潤、稅收,40%以上的實到外資和出口交貨值。

二是“雁陣”梯隊有效形成。全省開發區(園區)呈現梯度發展、齊頭并進的良好態勢。2011年產值超1000億元開發區(園區)共有4家,分別為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實現工業總產值6599億元、出口交貨值970億元、利稅821億元和財政總收入499億元,占全部開發區(園區)的 19.4%、15.1%、27.1%和27.2%。此外,產值在500億元-1000億元、300億元-500億元、100億元-300億元、50億元-100億元和50億元以下的開發區(園區)分別為17家、18家、41家、19家和13家(參見表1)??傮w來看,超“百億”產值開發區(園區)數量達到80家,占71%;21個500億元以上的開發區(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共實現總產值16232億元、利稅1659億元,分別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8.77%和30.36%;同時,全省有8個市的開發區(園區)工業產值總計超過千億元,其中寧波最高,達7592.9億元,占全省開發區比重為22.3%;嘉興、紹興分別超過杭州位列第二、三位,四市產值合計占到全省的66.9%,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三是質量效益不斷提高。全省開發區(園區)堅持以產業升級為導向,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科技創新活力增強,質量效益不斷提升。2011年全省開發區(園區)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7414.6億元,是2007年的2.92倍,占全省規模以上新產品銷售收入的60.51%;新產品產值率為22.8%,較2007年提高5.4個百分點,比全省水平高0.8個百分點。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重為1.14%,比2007年提高0.07個百分點,比全省水平高0.03個百分點;利潤率為5.65%,比2007年提高0.23個百分點。平均工業經濟密度(已開發土地單位面積實現工業企業銷售收入)292.2萬元,比2010年提高13.4%。產業集聚水平不斷提高,開發區(園區)第一主導產業集聚度平均為45%、第二主導產業集聚度平均為18.4%。

四是資源節約利用成效明顯。全省開發區(園區)深入開展生態化建設,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2011年,開發區(園區)工業企業綜合能耗4303.6萬噸標準煤,比2010年下降13.2%;用水總量和用電總量分別為16.6億噸和811.3億千瓦時,分別比2007年降低80.4%和108.3%。全部工業總產值單位用水、單位用電分別為4.87噸/萬元、238千瓦時/萬元,分別是2007年的79%和91%。

(二)產業集聚區發展情況

自省委、省政府2009年底做出推進“四大建設”的重大決策以來,主要依托于原有開發區(園區)整合形成的14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取得了快迅發展,已成為浙江省發展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發展平臺。

從規??偭縼砜?,14個集聚區重點規劃面積991平方公里,2011年已建成投產面積179.8平方公里,投產企業2877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23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095.3億元,工業總產值4040.6億元,出口交貨值826.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324.8億元,從業人員57萬人,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310.6億元??傮w來看,14個集聚區(建成面積)以占全省0.18%的國土面積,創造了約占全省7%左右的工業總產值和出口交貨值。

從創新發展來看,2011年集聚區科技經費支出相當于增加值的6.6%,比重高出全省3.6個百分點;年末科技從業人員3.7萬人,比上年增長75.4%;企業發明專利累計931項,比上年增長74%,每萬從業人員擁有發明專利16.3項;新產品產值1104.8億元,新產品產值率27.3%,比上年提高6.2個百分點,新產品產值率比全省高5.3個百分點。

從高效集約來看,2011年,集聚區從業人員57萬人,比上年增加5.5萬人,增長10.5%;勞動生產率19.2萬元/人,比上年增長18.6%;從業人員人均勞動報酬3.8萬元,比上年增長13.2%;單位增加值能耗0.57噸標煤/萬元,比上年下降12.7%,單位增加值水耗比上年下降16.9%。

浙江、江蘇和山東的對比分析

浙江、江蘇、山東是我國沿海地區發展開放型經濟的先進省份,三省的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從三省經濟發展來看,有一個共同特點:即三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于開發區(園區)的有力支撐。

表2 江蘇、山東、浙江三省各類開發區(園區)數量

截至2011年,經國務院審批和國家發改委核準的開發區數量,山東、江蘇、浙江分別有169、143、117家,居全國前三位。其中江蘇省現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6家,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19家,均居全國第一;山東省現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1家,居全國第一;山東、江蘇、浙江省級開發區(園區)分別有140家、有99家、有93家。(參見表2)

——江蘇開發區以不到該省2%的土地面積,創造了該省1/2的地區生產總值、2/3的工業增加值、2/5的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4的對外貿易、吸納了3/4的實到外資,成為江蘇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新興產業的集聚區、外商投資的密集區、改革創新的先行區和迅速崛起的新城區。

——山東開發區主要經濟指標在該省的占比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4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占1/3,進出口和利用外資均占55%。累計引進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2970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304個。該省進出口百強企業中,69家坐落在開發區。僅煙臺開發區富士康電子科技園,2010年進出口額就達193億美元。

——浙江開發區(不含43家園區)以不到全省5%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省46%的工業增加值、54%的實到外資、39%的出口和27%的財政收入。從“十一五”期末數據看,浙江開發區擁有全省46.6%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6.2%的1000萬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37.9%的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并擁有3339家投資總額超億元的內資大項目。

雖然浙江省產業園區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國內發達省份相比,還存在以下方面明顯的差距:

一是規??傮w不大。浙江最大的國家級開發區為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僅為1871億元,僅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30.67%(6102億元)、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36.33%(5150億元)、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37.89%(4938億元)、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的65.65%(2850億元)。

二是單個開發區體量較小。浙江開發區(不含41家園區)平均單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8.6億元、出口額10.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0.9億美元,僅為江蘇開發區的65%、66%和51%。

三是產業集聚區規模較小、主導產業不明顯,尚未在全省起引領帶動作用。14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僅占全省的3.4%和7.4%;單個產業集聚區規模也較小,工業總產值排前三的分別為紹興濱海534.3億元、寧波杭州灣506.2億元、杭州大江東460.9億元,遠低于超千億的開發區。同時,部分集聚區發展剛剛起步,主導產業“集而不聚”,還沒有形成集聚和規模效應,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不大,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不明顯。

四是產業集聚水平和質量效益亟待提高。2011年浙江國家級開發區的工業增加值率平均為19.93%,遠低于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26.39%、蘇州工業園區的23.84%、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23%、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的24.26%。工業增加值率最低的開發區僅為15.89%。2011年,全省工業總產值超1000億元的4個開發區,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6.6%,工業總產值500億元-1000億元的17個開發區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3.7%,都遠低于納入國家統計的90個國家級開發區63.63%的占比;2011年全省21個工業總產值超過500億以上的開發區(園區)人均稅收為2.81萬元、人均工業總產值80萬元、每度電產生工業總產值40.23元,分別僅為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27.33%(10.28萬元)、48.57%(164.70萬元)和54.45%(73.88元)。全省仍有28個開發區(園區)第一主導產業集聚度不到30%,仍有29個開發區畝均工業總產值不到200萬元。

五是制造業增長緩慢。受宏觀環境緊縮、工業用地拆遷安置推進較慢、園區內用地向服務業傾斜等因素影響,制造業投資增長趨緩。開發區(園區)制造業投資增幅遠低于服務業,2011年制造業全年引進內資1236.2億元,同比下降1.3%,低于服務業15.8個百分點;實到外資49.9億美元,同比下降7.2%,低于服務業86.2個百分點。這是浙江開發區(園區)成立以來首次出現制造業吸引內、外資“雙下降”的情況。

下一步建設思路和建議

基于對浙江產業園區發展現狀和與發達省份的對比分析,浙江產業園區發展的主要矛盾仍然表現為大而不強。下一步,重點要開展工業強區建設試點,推動各類產業園區創建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在發展現代工業中做強工業,切實解決“有園缺業、有業缺鏈”的問題。

一是開展工業強區(產業集聚區、開發區、高新園區、工業園區)試點建設。加快建立由省級有關部門組成的工業強區省級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經信委。在產業特色明、集聚效應好,創新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生態環境優、資源消耗佳的產業集聚區、高新技術園區、開發區、工業園區中選擇20家左右開展省級工業強區(產業集聚區、開發區、工業園區)試點建設,編制工業強區試點建設規劃、建立工業強區評價體系。省級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分類推進強區建設工作,研究出臺強區建設扶持政策。

二是扎實推進產業集聚區內創建高新園區。要把推動產業集聚區創建高新園區,作為推進工業強區建設的重要舉措來抓。按照“先掛牌創建、再考核認定、后動態擴區”的工作思路,鼓勵和引導產業集聚區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揮其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載體作用,通過產業集聚區創建高新區,爭取有更多的土地要素保障工業發展。積極引導各地根據產業發展基礎,按照“特色化、差異化”的要求,統籌規劃各產業集聚區高新園區明確1—2個新興主導產業。如引導杭州大江東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高新區、湖州成為現代物流裝備的高新區、舟山成為船舶裝備的高新區、嘉興成為光伏的高新區、紹興成為紡織新材料或智能紡織印染裝備的高新區、金華成為現代農機裝備的高新區、衢州成為氟硅新材料的高新區等。

三是開展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強區工作。加快高新園區轉型升級,建設科技創新特色基地、科技創業特色基地、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特色基地、科技服務業特色基地、高端人才集聚特色基地和現代服務業特色基地,把高新園區轉型升級情況作為市縣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和創新型城市(縣、區)評價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大考核力度。大力推進各類開發區(園區)創建高新園區,切實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比重。

四是切實加快工業強區主導產業高端發展和質量效益提升。切實轉變各類開發區傳統的、低效的發展模式,解決“有園缺業、有業缺鏈”格局,推進各類開發區強區、強產業、強企業。按照“畝產論英雄”發展理念,扎實推進“機器換人”、“騰籠換鳥”“兩換”工程。以重點行業為基礎,組織開展工業企業單位用地(用電、能耗、排污)產出評價排序,對產出績效排名前列的企業進行表彰和政策傾斜。開展以減員增效、減能增效、減耗增效、減污增效和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優質品率為內容的“四減兩提高”專項行動,大力推廣現代化的制造模式,加大對符合“四減兩提高”導向的技術改造項目支持力度。要強化政策要素引導,重點選擇2-3個細分領域作為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進行培育,積極推進重點優勢產業合理布局集聚發展,實行工業強區差異化競爭。加強重點產業鏈的延鏈、補鏈和強鏈,積極推動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資源和要素向開發區(園區)集聚,促進工業強區內產業形成橫向配套完整、縱向產業鏈完整,集聚、集群發展格局。

五是開展工業強區建設評價排序。要建立分類分層的工業強區(產業集聚區、開發區、高新園區、工業園區)評價管理辦法,按照職責分工,委托第三方每年對各業工業強區的進行評價、排序并通報,并建立評價排序與資源要素聯動的激勵機制。

猜你喜歡
強區技術開發區總產值
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不斷強化四種能力 奮力爭創五好園區
旅游興區 產業強區
“疫”起戰斗——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統一戰線同心抗疫
霧是怎么來的?
人才強區:杭州高新區“5050計劃”
努力建設旅游強區
內蒙古自治區:出臺《關于加快知識產權強區建設的實施意見》
2014年中國網絡視聽產業總產值預計達378.4億元
陜西林業總產值今年將突破千億元
陜西有色上半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90億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