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提高縣局配網供電可靠性措施及方法的探討

2013-09-09 01:02巫志業
科技致富向導 2013年16期
關鍵詞:供電可靠性配網措施

巫志業

【摘 要】縣局配電的供電可靠性,直接關系到用戶用電的安全和可靠,關系到供電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關系到了整個區域的發展。因此,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已經勢在必行。本文論述了提高縣局配網供電可靠性的措施及方法。

【關鍵詞】縣局;配網;供電可靠性;措施

0.前言

供電可靠性,是指供電系統持續供電的能力,是考核供電系統電能質量的重要指標,反映了電力工業對國民經濟電能需求的滿足程度,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達程度的標準之一。

1.縣局電力系統主、配網特點

縣局電力系統主、配網均存在網架結構薄弱,單線單變較多,配網近年來雖進行了大規模電網改造,但由于山高路遠改造難度大,110kV、35kV變電站布點少,10kV配網不少線路存在著線路長、供電半徑長、供電范圍大、轉供電能力差、T接多的特點。

2.提高縣局供電可靠性的措施

2.1提高可靠性管理水平

(1)縣局要把供電可靠性管理工作作為企業工作的重點工作來抓,定期召開可靠性指標分析會,制定合理的可靠性管理工作計劃,保證供電可靠性年初有計劃,月度、季度有分析,年末有總結。

(2)認真學習貫徹新規程,培訓專業管理人員,為分析解決可靠性指標、計劃檢修、故障停電和重復性停電等問題打好基礎。

(3)堅持計劃停電,做好可靠性指標的預測。在安排生產計劃時,堅持計劃停電,做好年度、季度、月度停電計劃,凡涉及供電可靠性指標的各種停電工作,均需對停電計劃進行可靠性指標的預測。生產技術部、調度中心組織有關班組召開檢修計劃會,進行協調、合作,做到“停電必檢”、“一線停多處同時工作,一家申請多家工作”“線路工作配合變電站工作,用戶工程配合線路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復停電,縮短停電時間。

(4)提高業務技能水平,縮短計劃工作時間。供電人員不但要熟悉運行、檢修、設計等,還要懂得計算機以及配電網自動化的運行和日常維護等,加強兩票知識培訓,縮短許可開工時間。因此,要不斷加大一線操作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從而在人的方面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

2.2提高設備技術裝備水平

加大投入,增加電源布點,實現調度信息化管理向通信光纖傳輸、管理智能化發展。應用新技術成果,實現10kV配網環網“手拉手”供電,不斷提升配網設備管理水平。

(1)努力實現10kV配電線路環網供電,不斷加大配網改造力度,改善10kV線路網絡結構,逐步提高配網“手拉手”供電,供電半徑要合理供電負荷符合技術水平。

(2)采用新技術應用科技成果,提高電網設備水平。采用新設備,如真空斷路器、SF6斷路器、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硅橡膠絕緣子、柱式絕緣子、交聯電纜等,減少因設備質量問題造成的停電。在林帶與線路矛盾的地方使用絕緣導線,減少接地故障。在線路上安裝故障指示儀,縮短故障查尋時間,提高事故處理速度,指導大用戶安全用電,向用戶推薦新技術、新設備,盡量減少因用戶原因造成的系統故障,樹立電力設施保護意識,減少因外力破壞造成停電事故的發生。

(3)加強輸變電設備及配電網的巡視力度。加強輸變電設備的管理、巡視工作,減少輸變電故障引起配電網的大面積停電。供電所加強對10kV配電網絡的管理,杜絕“跟著事故跑”的管理模式,真正加強配電網設備的巡視檢修力度,把巡視管理、設備缺陷管理落到實處,努力提高配電設備的健康水平。

(4)努力提高電網智能化水平。電網故障出現最多的一般是配網,因此,提高配網智能化水平來提高供電可靠性效果非常明顯。將線路故障及時反映到監控后臺,由監控中心及時發出故障指令,指導搶修人員及時、準確的到達故障現場組織搶修,將大大縮短檢修人員查找故障的時間。

2.3改善配網結構提高供電可靠性

供電可靠率直接體現供電系統對用戶的供電能力,而合理的電網結構、健康的電氣設備是基礎。需要搞好配網的規劃和設計,掌握電網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加強對電力市場的綜合調查研究工作,分析經濟結構優化、電力市場開拓、電力體制改革等,收集各行各業發展的信息,充分研究本地用電量和負荷的歷史數據和發展趨勢,做好宏觀經濟預測分析,對各種有效資源進行綜合評價,綜合考慮資源開發利用,以保證電網規劃不滯后經濟發展。

(1)優化配網網絡,提高配網轉供電電能力。

(2)針對目前10kV“樹狀結構”線路,應考慮事故情況下相鄰10kV線路互為備用的運行方式。當線路出現故障或計劃檢修時,通過相應操作,除故障段或工作段外的線路設備仍可正常運行。

(3)對線路進行合理分段,增加分段開關、支線開關數量,當線路出現故障或計劃檢修時,可縮小停電范圍。對315KVA以上專用臺加裝開關。

(4)提高公用變用電運行安全可靠率。在城區大力發展小區變臺,嘗試使用10kV箱式變,推廣使用全密封式變壓器等。

2.4完善可靠性制度建設,通過組織措施提高供電可靠性

(1)重視配網停電檢修計劃的綜合治理工作,在制定月度停電計劃時,應充分利用停電機會安排好各項工作,統籌安排計劃停電,使輸、變、配電施工一條龍同時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重復性停電,縮短計劃停電時間,實現綜合作業,提高停電工作效率。

(2)執行停電審批制度。分解指標,找出影響供電可靠率的直接原因。編制可靠性指標的滾動計劃,對可靠性指標進行超前控制,按預先控制的停電時戶數申請停電,減少停電工作的盲目性。

(3)制定具體的供電可靠性管理及考核方法。完善事故處理等相關制度,使供電可靠性管理工作日趨完善,盡量減少停電時間,提高供電可靠性。

此外,還必須加強供電部門與用戶之間的配合聯系。

3.提高縣局供電可靠性的幾種方法

3.1人工老化、篩選方法

采用“人工”老化的方法來進行篩選。設備元件的故障率隨時間變化分為三個時期:早期、偶然期、損耗期。

(1)早期故障較高,但隨時間的增加,故障率迅速降低。在這段時間內發生故障的原因是由于設計、原料和制造工藝中缺陷而引起的。

(2)偶然期故障比較穩定,可視為常數,而且數值較低,在運行中應以加強維護延長這段時期的時間。

(3)損耗期故障率上升,這是因為機械和電氣磨損以及絕緣的老化所引起。在這段時期中大部分元件要開始失效。

“老化篩選”方法就是結束“早期”,延長“偶然期”,“損耗期”及時更換來提高供電可靠性。該方法主要對于不可修復元件。

3.2重視施工和檢修質量,降低故障率

施工和檢修質量是供電可靠性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必須嚴格把關。提高施工和檢修質量可有效減少故障率。尤其是在污染嚴重的地區,配電網中絕緣子的防污、各類金具的防腐工作都應引起重視,否則,在雷雨季節就會因污閃引起頻繁跳閘。而大量嚴重銹蝕金具的更換,工作任務繁重,難免造成重復停電。同時應積極探索設備狀態檢修,利用各種測試手段(包括常規監測和在線監測)、數據統計和在線診斷等技術,對運行中電力設備的實際狀態、變化趨勢和規律進行科學預測和評估,做出是否需要進行檢修的決定。這樣會比以往的定期計劃檢修更具有科學性,不但可以提高供電可靠性,而且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3.3發展帶電作業,提高配網可靠性

帶電作業就是對高壓電氣設備及設施進行不停電的作業。發展帶電作業是提高供電可靠性重要手段。

4.結語

提高縣局配網供電可靠性,不僅是用戶的需求,也是供電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不但可以減少停電損失,避免因停電引起的經濟糾紛,還可以樹立良好的供電企業形象。

猜你喜歡
供電可靠性配網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配網自動化建設對供電可靠性的影響探討
配網故障快速復電系統的建設及應用探討
縣級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的設計
淺析提升農村配網供電可靠性的可行對策
配網自動化實用化模式建設及系統運行
閱讀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