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工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困境及應對措施分析

2013-09-25 07:48姜有為
瘋狂英語·教師版 2013年3期
關鍵詞:工科院校大學英語困境

姜有為

摘 要:通過對各地方工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倡導高校應該著實樹立學生英語學習信心,糾正學習動機,建立良好的校園英語學習環境,以及提倡以ESP課程為主干的具有各院校特色的大學英語課程模式,強調各專業學生應該結合各自的專業特色,提高英語實踐應用能力。

關鍵詞:工科院校;大學英語;困境;措施;ESP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3)08-0070-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18

高校大學英語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比較注重對于學生讀寫方面能力的培養,往往忽略了學生在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注重了語言形式的培養而忽略了英語語言的文化,而這些都是導致大學生英語素質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這一現象在地方工科院校中尤為突出。

1 . 地方工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困境

地方工科院校大部分學生的主要特點是理工科基礎好,而英語基礎欠佳,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要困難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 . 1 學生學習動機不明確

由于理工科學生英語基礎薄弱,一直以來他們把大學英語四級看成是自己英語學習的終極目標,學習英語就是為了過級,受到大多數學生的影響,有部分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也過分重視過級,考完大學英語四級后考六級,考完六級后準備BEC或托福雅思類考試。大學英語教師為了滿足學生在過級方面的強烈需求,導致大學英語就變成了一門“英語過級課程”,完全淪為了應試教育。為了提高過級率,大量教師打破了正常英語教學計劃,大量研究各類過級技巧及過級規律,導致大量的學生對除過級以外的教學內容提不起興趣,甚至離開了過級,英語就不知道學什么了。同時,社會對于英語各種證書也相當重視,很多用人單位明確提出了四六級沒有達到一定的分數就一票否決。于是很多大學采用了“一切以過級為出發點,一切的教學任務就是為了過級”的教學理念,從而忽略了語言本身的聽說能力,交際能力甚至應用能力。

1 . 2 學生英語學習信心不足,語言能力薄弱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的閱讀、翻譯能力不錯,但是英語聽說能力就相當的薄弱,面對一個個單詞,能認識,但是不能夠正確地發音,發錯了以后又怕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于是就干脆不讀、不說了,嚴重影響了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有部分學生語言基本功較差,無法對中英兩種語言進行對比、聯系,對英語不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所以當然沒法活用英語了。

1 . 3 缺乏良好的英語校園環境

無論是“語言學習”還是“語言習得”,外語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注重語言環境的建設和設計”,也是大學英語教學必須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對語言而言,“習得”比“學習”更有效,更加自然。而理工科學生的英語學習大多數都是“學習”得來的,除了學習以外,學習者個人忽略了練習-實踐這一環節,學校也未能足夠重視英語這門公共學科,沒有給學習者營造良好的外語學習校園環境,因此效果自然不夠理想。

2 . 地方工科院校的應對措施

2 . 1 教師明確教學目的,學生糾正學習動機

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克拉申把個人學習的情感因素分成了三類,即:學習動力、學習自信心和學習的焦慮程度。假如學習者的學習動力越強,學習自信心越高,則學習效果就會越好,反之學習效果就會越差。因此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就應該明確學生的學習動機,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指出:大學英語應重點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因此,教師的教學目的和教學計劃要始終圍繞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實踐能力為主。學生也應該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參加四六級等各種等級考試,這樣也就是給大學生減壓,讓他們能夠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真正發展自己的各種素質。

2 . 2 加強語言學習環境建設

根據克拉申理論,第二語言主要由“習得”和“學得”兩個系統構成。第二語言的掌握過程是“學得”,即有意識的學習,與“習得”,即無意識的獲取互相統一。所以,要想掌握一門外語必須要通過“學得”與“習得”兩種途徑。有意識學習和無意識習得協調作用,學習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因此學校應該加強語言環境的建設,通過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環境,讓學生感覺到所學的知識在生活里能用到,并且在無意識下就學習了英語,這樣勢必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梢越M織一些英語廣場、雙語俱樂部、英語文化節等活動來優化英語校園學習環境,還可以請外教來開展一些學術及文化講座豐富學生英語學習的內涵,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文化氣息,彌補學生課堂學習的不足,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及應用能力。

2 . 3 由單純的EGP向ESP過渡

很多地方工科院校的大學英語一直以來都采用的是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學模式,傳統的EGP只是把英語當為一門獨立的語言課程來講授。注重的是英語基礎能力的培養。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這是一種以培養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為主的英語教授模式,它包括兩種類型,學術英語和職業英語,學術英語主要是訓練學生聽學術講座、記筆記、查閱各種英語文獻的能力,從而培養進行學術閱讀和學術寫作的能力。職業英語主要是結合學生的專業課開設的一些與學生今后職業相關的英語課程,如計算機英語、法律英語、汽車英語、物流英語等。當英語真正與學生某一種內在需求相結合的時候,學生自然就會對該課程產生動機和興趣,學習也有了具體的目標。然而,這種教學模式并沒有得到廣大院校的支持,教師和學生對其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并且,在工科院校里,幾乎所有的專業,學生用的都是同一本教材,缺乏個性,很難體現不同專業的語言學習的不同,難以達到學生的要求。

由于各地方工科院校的層次不一,學生的生源也有區別,所以在推廣ESP課程時可以制定適合自己院校特色的課程體系,培養模式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從一般的EGP向ESP逐漸過渡:這種課程模式適合一般的本??埔约坝⒄Z整體水平欠佳的院校,該模式在大學生入校的前兩年先學習提高英語基礎的EGP課程,然后到大三時再開設適合各專業特色的ESP課程,著實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及實踐能力。

(2)先從ESP課程開始,選擇性學習EGP課程:這種課程模式適合于英語基礎比較好的院校。由于學生一進大學就有著較好的英語功底,所以可以直接開展ESP專業英語的學習,在學習ESP課程的同時,他們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選擇性地側重學習EGP的聽、說、讀、寫、譯相關課程,或者,他們也可以選修實用英語,基礎英語等EGP課程。

(3)先從ESP入手,再進入BEC課程學習:這種模式特別適合重點本科或研究生的英語教學,課程主要體現“專業”、“學術”的特色,學生由于擁有非常好的英語功底,在他們進校時就可以直接開設ESP課程,讓他們學會聽英語講座、做英語筆記、查閱英語文獻的能力。等ESP課程結束后,該類學生直接進入BEC雙語教學,進而培養他們學術和研究的能力。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地方工科院校在英語教學上存在著共性和其獨有的特殊性,因此我們必須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在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優秀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同時兼顧到自己學生英語的獨特性,培養體現時代特色、符合時代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突顯高校大學英語中大學生的通識性、專業性和應用性,從而建立外語教學理論體系,努力探討我國英語教學規律。

參考文獻

蔡基剛. 全英語教學可行性研究——對復旦大學“公共關系學”課程的案例分析[J].中國外語,2010(6):61-67.

全國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英語教學要求(試行)[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束定芳.高等教育國際化與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和定位外語教學與研究[J].2011(1):137-144.

張紹杰.擴大教育開放給外語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J].中國外語,2011(2):7-13.

趙慶紅、雷蕾、張梅.學生英語學習需求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J].外語界,2009(4):14-18.

猜你喜歡
工科院校大學英語困境
跟蹤導練(一)
工科院?!陡怕式y計》課程的幾點教學體會
體育美學對工科院校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般工科院校大學生對我國環境保護現狀的認知分析
工科院校設計類專業實踐教育的反思與出路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課程中語音教學現狀與重要性簡析
淺析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安吉拉·默克爾能否解救歐洲的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