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氣象現代化優勢 全力服務高標準良田建設的探索

2013-10-30 03:53劉憶劉曉天
科技致富向導 2013年17期
關鍵詞:服務

劉憶 劉曉天

【摘 要】充分利用氣象現代化設備,圍繞全縣農業生產,糧食核心區建設、高標準良田建設,建立氣象災害監測網絡,建設農業氣象科技示范園,完善農業氣象服務網絡,拓展人工影響天氣炮站服務領域,增強增雨作業和氣象信息的傳播能力,構筑防災減災網絡,全力做好氣象服務工作。

【關鍵詞】氣象現代化設備;災害監測網絡;農業氣象服務網絡;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服務

0.引言

唐河縣位于豫西南豫、鄂兩省交界,南陽盆地東南邊緣,是一個擁有農業人口116.7萬人,耕地面積245萬畝的農業大縣,是全國糧棉油生產百強縣、國家商品糧基地縣,是中國農科院生國第一個科技綜合示范縣,近年來圍繞全縣糧食核心區建設規劃,糧食示范園區建設和高標準良田建設,我們積極探索為糧食生產安全提供氣象保障服務的途徑和手段,改變粗放式的為農服務方式,根據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的現代農業的要求,建設氣象現代化監測網絡,提高農業氣象災害監測的業務能力,建立農業氣象科技示范園,增強農業氣象服務的針對性、時效性和指導性,拓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炮站服務領域,發揮氣象信息員的基層服務作用,提高農村氣象信息服務覆蓋面,完善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縣級現代農業氣象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努力實現傳統農業氣象向現代農業氣象轉變。

1.發揮氣象現代化設備優勢,健全氣象災害監測網絡

近年來,隨住縣級氣象現代化水平的快速發展,緊密結合唐河農業大縣實際,拓展氣象服務領域,把氣象現代化設施建設與縣域農業生產相結合,圍繞農業大縣的耕作布局,糧食生產重點和高標準示范良田,逐漸完善氣象監測、預測及災害綜合防御系統,充分發揮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巨大作用。在建成天氣雷達、衛星接收站的基礎上,首先,建成全縣19個鄉鎮自動雨量傳輸網絡,完成了全縣雨情的自動監測、上傳,加強了暴雨災害性天氣分布的無間歇監控;其次,增強氣象多要素監測能力,不斷完善觀測密度,在重點良田區內增建了五個“溫度、降水、風向風速”四要素自動氣象站、兩個“溫度、濕度、氣壓、降水、風向風速”六要素自動氣象站,提高氣候預測準確率;保證了災害性天氣監測的連續性,氣象要素、實況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及時性。同時,為了加大農作物旱情觀測工作,做好全縣農業氣象服務,設置兩個“土壤濕度自動監測站”,自動方便快捷地獲取土壤各層墑情信息,為現代農業氣象服務的開展奠定了基礎,為各級領導組織指揮農業生產、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導農民進行澆灌、施肥等田間管理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通過自動監測網絡的建設,不僅健全完善了災害天氣的監控體系,提高氣象隊伍的業務素質和服務能力,而且拓展了氣象科技服務領域,增強農業氣象服務的針對性、時效性和指導性,為全縣大面積發展現代農業、生態綜合治理提供針對性的氣象服務,充分發揮氣象工作的功能。

2.建設農業氣象科技示范園 完善農業氣象服務網絡

唐河是一個擁有農業人口116.7萬人的典型農業大縣,是中國農科院全國第一個科技綜合示范縣,圍繞全縣16.3萬畝高標準永久性良田示范區和縣委縣政府規劃的兩個糧食核心示范區,充分發揮氣象服務農業的作用,積極探索為糧食安全生產提供氣象保障服務的途徑和手段,設立了農業氣象科技示范園、農情綜合要素監測站。建立了日常工作制度,部門會商制度,農業氣象服務流程,氣象信息員職責、任務,工作流程等,設立科普知識宣傳欄等。

在園區大田中建設了四要素自動氣象站、土壤水分自動監測站,孢子捕捉儀,蟲情測報儀,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站,設立電子顯示屏等,并緊密結合地方農業特點,積極開展覆蓋糧食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系列化服務;開展小麥、玉米、棉花、煙葉等作物的播種、收獲期預報、關鍵生育期評價、產量預報和全生育期氣象條件評價的定期服務;開展主要農業氣象災害預報、病蟲害發生氣象等級預報、作物主要發育期預報等,定期發布農業氣象周報、旬報、月報、土壤水分監測公報、冬小麥苗情長勢及農業干旱等遙感監測評估報告;加強與農業、植保、糧食、統計、水利等部門之間的合作,形成規范的農業生產、農業氣象災害、衛星遙感野外調查及產量預報會商等機制,及時為縣領導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把小麥、棉花、桃等作為觀測內容,開展針對性的農業氣象服務,與農業、植保、林業等部門技術人員聯合,集中研討會商,整合各種服務信息,通過電子顯示屏、手機氣象信息平臺發布到各級政府、鄉村組中,服務到農村一線,傳播到千家萬戶。

3.增強人影炮站作業能力 構筑防災減災網絡

唐河縣自1996年在全縣建成了八個固定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炮站,每個炮站占地1.5畝,4間辦公房,擁有八門高炮、四門火箭,安裝了無線通訊塔,形成功能基本完善的高炮增雨防雹基地和人工影響天氣火力網絡、無線電通訊網絡、雨情、墑情四個網絡,建立了“唐河縣人工影響天氣決策指揮系統”業務平臺,實現科學指揮科學作業,大大提高作業水平和作業效益。近年來,為了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們結合唐河實際,圍繞農業大縣的耕作布局,充分發掘炮站資源,利用人影工作體系,逐漸完善氣象監測、預測及災害綜合防御系統,充分發揮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巨大作用;同時,切實加強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隊伍建設,實行規范化管理,提高業務素質和服務能力,充分利用8個炮站的48名炮手,來自農村,炮班長大部是黨員或村干部,政治覺悟較高,在本地農村有一定影響力和號召力的這批人力資源,發展炮手兼任氣象信息員,除擔當在農作物生長發育的關鍵期,抓住有利天氣時機,及時開展人工增雨增雪防雹作業任務外,一是堅持每天通過甚高頻電話接收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及時掌握天氣信息,服務本地農民;二是通過接收局手機短信平臺發布的重大天氣、災害性天氣和重要農事季節氣象信息,氣象災害實況、預警信息、墑情分析和預報及農事建議,傳播給當地群眾。三是及時傳遞當地的氣象、雷電災害情況,使全縣出現的災害信息局里迅速收集掌握,并及時地到實地進行調查上報,保證了信息及時反饋的真實性、時效性。通過信息隊伍的建設,增加氣象信息的覆蓋面和受眾面,增強了構建一流水平的農業氣象服務保障體系,全面提升農業氣象服務保障能力,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做出更大的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曉天,劉憶.加強人工影響天氣現代化建設拓展氣象服務領域的初步探索.河南省氣象學會論文集,2012.

[2]唐云起,萬虹.淺析我省農業氣象信息服務網絡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1).

[3]王建萍,劉耀武,張永紅,王永茂,胡曉峰.縣氣象局氣象為“三農”服務模式探討[J].陜西氣象,2011,(05).

[4]記者,何郁.我市大力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基礎體系建設[N].天水日報,2008.

[5]朔州市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剛.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提升氣象服務保障能力[N].中國氣象報,2010.

猜你喜歡
服務
集成創新發揮優勢 自主研發服務造紙
教育部:堅決防止將課后服務變成集體教學或“補課”
Equinix CFO,Keith Taylor
醫療服務Ⅱ個股表現
采掘服務個股表現
名人的酒店
兩則跟服務有關的故事
讀者反饋 訂閱服務
服務與咨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