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城市住宅區規劃布局與空間環境的設計

2013-10-30 03:53壽劍宏
科技致富向導 2013年17期
關鍵詞:住宅區城市設計

壽劍宏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居住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城市住宅區的空間環境。本文首先簡單介紹城市住宅區規劃布局與空間環境設計的必要性,然后介紹規劃布局與空間環境設計的基本原則和主要措施,最后對全文進行總結分析。

【關鍵詞】城市;住宅區;規劃布局;空間環境;設計

0.前言

目前,我國正處在城市化加速期,社區規劃已經逐漸轉向人文社會的探索,社區規劃建設實踐與社會原則相背離的現象仍普遍存在,有待于從源頭上重新探尋社區規劃建設的癥結并尋求根本解決之道。從城市規劃角度來看,傳統社區規劃以單一居住生活和微觀物質空間為對象的研究,探尋符合社區會社原則的空間必須首先明晰其社會原則的內涵,將空間模式研究與可行性的政策研究相結合則可進一步增強研究的系統性與實效性。

1.城市住宅區規劃布局與空間環境設計的原則

1.1規劃布局應體現地方特色

如何創建特色住宅區和舒適環境,要結合多年規劃設計的經驗和教訓,建筑設計和群體布置多樣化是居住區規劃設計中應考慮的重要內容。首先,要重視地方特色和建筑物本身的個性,以利通風降溫。其次, 要根據居住區規劃的整體構思,造型結合色調,平面結合空間綜合進行考慮。最后,多樣化和空間層次豐富,必須強調在協調的前提下,求多樣、求豐富、求變化的基本原則。中國特色的建筑比比皆是,深入發掘民族文化建筑,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小區內所有建筑造型設計均以番禺當地一處鄉村的古式建筑為依據,配合現代的規劃手法及中國園林藝術的拱托,營造出一個世外桃源式的小筑。

1.2合理安排公共配套設施,注重景觀和空間的完整性

公共服務設施是為滿足居民生活基本所需而配建的,但若設置不當,將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居民正常的居住與生活。由于售出后大多數沒有作統一要求,本來高雅的商住小區變成小販成群的雜市區,小區設公廁是為了服務大眾,規劃時將公廁剛好設在上風位, 造成對住宅區的不良影響。在臨小區入口處設一綜合樓,以解決管理及使用上的要求,以求配套設施與環境共存。

1.3注意公共活動空間的環境設計

不注重戶外空間,特別是宅間庭院的完整性,是目前居住區規劃中經常忽略的問題,使空間面貌極不美觀。從國內房地產界開發的趨勢來看,空間環境設計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景觀設計又是環境設計中重要的一環。在建筑的實踐過程中,建筑規劃設計與建筑的景觀環境設計是相脫離的,景觀設計與建設規劃一起同步介入。從總體規劃設計開始,除了讓景觀從建筑里衍生出來、和諧共生外,更應著重考慮的是該住宅區的地域性和地域特點。應重視建筑設計的深層理解,通過營造風格各異的景觀環境,深化和升華各住宅區的文化品位和主題。

1.4注意規劃空間的有機聯系

居住區中的各種規劃因素均有其內在聯系,而內在聯系的核心就是居民,因而要從滿足居民居住生活的要求出發,使居住區成為有機的整體和空間層次協調豐富的群體。機動車不進入小區中心,全部停放在大型地下停車場內,停車場頂是小區的中心景觀綠化區。綠化景區可結合地形及地下室的高低不同設置各式綠化小品,疊水平臺,休閑臨水散步徑。當地的材料、植物、生態情況、地形地貌、歷史人文等情況都成了設計考慮的重要條件,住宅區的文化品位很重要的是從園林景觀中體現出來。

1.5規劃布局和空間設計要以人為本

人是居住區的主體,環境以人為核心,以人為本是當今世界城市人居環境建設的基本原則,環境設計要按照居住者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追求環境的舒適性,提倡居民參與意識,滿足居民的不同需要。居住區環境設計應從人的行為和需求入手,為人的使用創造更有利的條件,重視空間的形式,規劃設計中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對使用者的心理和行為等精神方面的需求細心研究。要塑造一個居住園區良好的人文環境就必須突出以人為本,重視居民的便捷出行、安全措施及社區管理等問題,真正體現出一種對人的關懷,使居民在居住園區內生活方便并具有安全感,有較強的歸屬感。

2.城市住宅區規劃布局與空間環境設計措施

2.1充分考慮物業管理因素

完善的物業管理是環境維護的進一步延伸和持續,為居民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高品位的居住環境,居住區環境的規劃與設計必須充分考慮與物業管理因素的相互影響??傮w規劃布局中物業管理因素的考慮在后期管理中,與居住區總體布局密切相關的是居住片區規模的大小,居住區總體布局應處理好規劃分區與管理分區的矛盾,便于居住管理片區的劃分,處理好不同性質用地之間的兼容與搭配。對服務性交通的規劃應有整體細致地設想和規定,為物業管理的后期工作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根據,有利于物業管理高效規范的運作。

2.2體現文化內涵與居住區環境的個性特色的塑造

居住文化是城市文化的表征和寫照,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可用來表達人類生存的意義,居住的環境條件可看作是社會文化的晴雨表,作為城市與大地綜合體的有機部分,應深入研究發掘居住區環境特色表象背后的深層文化內涵,使居住區環境特色的創造達到城市文脈的延續和發展。規劃設計中要尊重和理解地方傳統特征和區域文化內涵,深入了解有關的傳統和地方文化風俗,理解其內涵和價值,借鑒傳統的空間形態,再現環境文化內涵,讓居住者產生文化認同感,增進居民之間的親密和諧。

2.3創造完整有序的小區空間序列

由若干空間組成一個空間群,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空間序列,可借空間的滲透增強空間的層次感,為室外空間序列設計的完整性提供有利條件。從小區主要入口處起作為前導空間,結合地面鋪裝成小廣場和停車場,利用周圍建筑綠化、虛實對比使前導空間構圖完整,具有良好的藝術效果,注重室內外環境的結合和過渡,成為供全區居民交往休閑的中心地帶。這些空間因其數量、大小、形狀組成不同成為空間序列設計的顆顆明珠,使整個小區空間序列更為完整,居民在小區各處都感到舒適、富有情趣。

3.總結

綜上所述,城市住宅區的規劃布局與空間環境設計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還有很多可研究之處。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生活的環境的更為關注,對居住區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的關鍵,是以人為本,通過規劃設計手法,將住宅、道路、綠化配套,在用地范圍內進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組合令人滿意的公共建筑,構思新穎、和諧的建筑。城市住宅區的環境建設是一個綜合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借鑒行為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進行精心的規劃設計,才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才能把人居環境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檔次。

【參考文獻】

[1]梁永雄.淺談住宅區規劃布局與空間環境設計[J].安徽建筑,2006,01:15-17.

[2]周萱.促進交往的住區空間環境設計初探[D].重慶大學,2005.

[3]羅錦維.高層住宅健康外環境規劃設計研究[D].清華大學,2005.

[4]高飛.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06.

[5]于泳.街區型城市住宅區設計模式研究[D].東南大學,2006.

[6]聶銘.可持續的城市街區型住宅區規劃設計[D].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2007.

[7]王變娥.現代城市住宅區規劃與鄰里關系的構建[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2:142-143.

[8]邵莉,李文彬,王立宇.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住宅區規劃設計[J].山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1,01:31-37.

[9]于文波.城市社區規劃理論與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5.

猜你喜歡
住宅區城市設計
BUBA臺燈設計
無限追蹤⑧
有種設計叫而專
傳統造園思想在住宅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住宅區物業管理模式的優化與創新策略研究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理論
城市規劃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徐州廣播電視臺:講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匠心獨運的場地設計畫上完美句點
設計之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