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工會維權工作方法探索

2013-10-30 03:53陳勁松
科技致富向導 2013年17期
關鍵詞:以人為本方法

陳勁松

【摘 要】勞動關系在我國勞動用工制度的不斷深化改革下,呈現出矛盾尖銳化、復雜化及多樣化的特征。在現階段,如何促進依法科學維權的落實,履行職責,承擔責任,已經成為各級工會的重要研究課題。因此,企業工會必須積極探索新的維權工作辦法,認真做好維權工作。

【關鍵詞】工會維權;方法;以人為本

依法維護職工的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企業工會維權工作的開展必須以人為本,把握重點,主動依法維權,堅持維權維穩并重。本文主要針對現階段的勞動關系,提出了幾點的維權工作方法,以提高企業工會的維權工作水平,具體如下。

1.堅持踐行以人為本理念,科學把握維權工作重點

工會的基本屬性是群眾性,因此要求工會必須遵循全面維護、全員覆蓋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依法維護企業職工的經濟權益、政治權益和文化權益。

1.1維護企業職工的勞動經濟權益

職工勞動經濟權益的定義是企業職工依法應享有的收入分配、勞動就業、勞動保護、社會保障等權益的統稱,它是職工最現實、最直接及最關心的利益,在職工權益中處于核心地位,是落實職工其它權益的前提。所以,企業工會必須重點采集、分析職工的勞動保護、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等信息,多種渠道參與到各項關系到職工利益政策的制定中來,協同相關部門監督和檢查政策的具體落實情況,依法維護職工勞動經濟權益。

1.2維護職工民主政治權益

職工民主政治權益是指企業職工依法享有的民主參與企業管理和表達個人建議的合法權益,代表著企業對職工主體地位的尊重,體現了企業的文明程度。企業工會的主要工作是認真落實好職工群眾的六大權利(知情權、建議權、參與權、決定權、監督權和評議權),具體表現為:一是堅持踐行廠務公開制度,真正落實職工的知情權,二是加強職工代表的巡視力度,監督職工參與權的落實,三是制定職代會制度,保障職工建議權的落實,四是實行領導干部述職制,保障職工評議權的落實,五是健全政務質詢制、重大事項職代會報告制,保障職工監督權的落實,六是推行職代會不記名投票制度,保障職工決定權的落實。

1.3維護職工精神文化權益

職工精神文化權益是指企業職工依法享有的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獲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益,它是職工追求、實現自我價值過程中的客觀需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企業工會必須了解目前社會文化生活的主要特點,準確把握職工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強職工素質建設的力度,推進企業文化、職工文化的建設,開展精神文化活動,比如讀書活動、歌舞比賽、技能大賽等,同時建立企業書屋或小型圖書館,監督促進職工定期教育培訓工作的落實,充分發揮工會的積極作用,依法維護廣大企業職工的精神文化權益[1]。

2.堅持主動依法科學維權,努力提高維權工作水平

工會組織是維護廣大職工群眾權益工作的主體,因此要求工會必須始終如一地堅持主動依法科學維權。

2.1前移關口,主動維權

面對新形勢,工業應該改變過去被動的事后介入維權方式,增強主動維權意識,轉變為提前參與的主動維權方式,進一步提高維權工作效果。首先,工會必須前移信息關口,主動學習相關的政策法規,主動了解職工權益落實所面臨的問題,準確、及時掌握企業職工的利益訴求。其次,企業必須前移溝通關口,積極主動向黨委定期匯報工作情況,主動與企業溝通交流關于職工需求、新出臺的相關規章制度等問題,積極提出工會的看法與建議,盡最大努力爭取黨委領導及企業性質的有力支持。再次,企業應該前移參與關口,堅持踐行關系到員工切實利益重要問題、重大方案等必須提交職代會討論的制度,工會主席成為領導班子的一員,從源頭依法落實職工利益的維護工作。

2.2建立“四項”機制,依法維權

依法維權是企業工會順利開展維權工作的基本手段和根本途徑。工會必須在現有法律前提下,重點建設“四項”機制,以促進維權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發展。一是應建立暢通的訴求機制,設置有效的熱線電話,組織開展領導接待日、建議征集、提案等活動,使得職工訴求有渠道反映,有部門受理。二是建立合力聯動機制,不斷健全工會和各級行政職能部門的合作協調機制,通過各方職能的整合,合力進行維權。三是建立有效的調解機制,應建立由黨委領導,工會、行政、職工代表共同參與調解的維權工作格局,實現各種勞動爭議處理的公開化、公正化、公平化。四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援助機制,要大力建設工會法律機構,積極挖掘企業內外部的專業法律人才資源,定期開展職工法律援助、法律咨詢等維護服務,增強工會維權工作的專業化水平。

2.3科學維權

科學維權要求工會在開展實際的維權工作時不但要堅持原則,而且要注重方法。因此,工會維權應切實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必須正確處理企業改革和維權的關系,應認識到企業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企業的發展,保障及發展職工利益。因此,工會不但要科學維護廣大職工的權益,還要盡自身的職責推動企業的改革,在企業的改革過程中維護并發展職工利益。其次,工會必須正確處理行政施政和維權的關系。工會的基本性質決定了其必須協助行政部門認真落實廣大職工的各種權益,而不是與行政工作對立,因此,如果工會維權和行政施政之間發生矛盾或沖突,工會應該客觀分項實際情況,著眼企業的長遠利益,把握靈活性及原則性,支持行政部門的依法施政,共同推動相關政策法規的合理、合法、合情執行落實[2]。

3.堅持維權維穩服務并重,積極開創維權工作局面

維穩是維權的重要基礎與前提,發展則能夠為維權的實現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工會必須堅持同步開展維權、維穩服務,并大力促進企業的發展,用維穩促維權,用發展保維權。

3.1科學促進企業的發展,用發展保維權

工會的維權工作離不開物資基礎和良好的經濟條件的支持。因此,企業工會必須積極組織廣大職工積極開展建功立業、創先爭優等活動,激發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不斷推動企業的科學發展。建立技術創新工作室,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有效解決影響企業生產、管理的各種問題,增強企業的核心市場競爭力。同時,廣泛開展各種提升職工素質的活動,比如技能比賽、崗位練兵、崗位學習等,培養并引進高技能人才,促進企業的發展。同時,組織職工參與企業的“節能減排”活動,節約資源,減少浪費,促進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2維護企業穩定,以維穩促維權

只有穩定的局勢,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才擁有維護職工權益的能力,才能真正解決職工的現實利益問題。因此,工會必須加強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建設,營造企業與職工彼此關心的良好氛圍。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讓廣大職工樹立起企業與個人共同發展的理念,提高他們抵制錯誤思想的自覺性。要加強職工形勢任務教育,指引職工正確了解企業目前所處的形勢,支持企業改革。要加強民主法制教育,使得企業員工知法、懂法并守法,能夠正確行使自身的民主權利,理性、合法地表達利益訴求。要加強企業“大家庭”文化的建設,構建和諧、包容的生活工作氛圍。要積極協助黨政落實各項民生工程的建設,定期組織幫扶工作,有效改善基層職工、弱勢群體的生產環境及生活質量,提高幸福指數[3]。

4.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新形勢,企業工會應該堅持黨委的領導,靈活采取各種方法,全面開展維權工作,依法、科學維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賁亞范.工會維權的路徑選擇——關于當前企業工會維權工作的思考[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0,04:35-37.

[2]高芙蓉.改制后的企業工會維權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7.

[3]尹建華.做好新形勢下企業工會維權工作的思考[J].企業家天地,2009,07:152-153.

猜你喜歡
以人為本方法
學習方法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對憲法沿革的幾點思考
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