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抒雁與《今夜,我們和順度七夕》

2013-11-16 02:06楊治國
山西文學 2013年6期
關鍵詞:雷先生和順牛郎織女

楊治國

今天是農歷初五,是春節的節中節“破五”。我放鞭炮、吃餃子一早上忙活過后才打開手機,在一連串無聊的“情人節”信息中,陳瑞兄的一條信息讓我大吃一驚:“治國友,雷抒雁老師于今日凌晨去世了,我們和承信老師聯系一下,看怎么去吊唁?”我不由淚眼模糊,迅速打開電腦,從網上搜看雷先生的有關消息,進一步確認后,一天中竟連一條回復的信息都未能給陳瑞兄發出去,總覺得不愿與他對話雷先生去世的話題。

“又一個七夕,又一個一年一度,良辰、美景、佳期,今夜,今夜啊,看這深邃浩瀚的宇宙,千載如一,溫馨而又神奇?!蔽译S手打開雷先生為和順創作的《今夜,我們和順度七夕》的詩篇,一字字、一句句地反復吟誦,雷先生來和順創作這首詩的一幅幅畫面,游覽的情景,不禁浮現在眼前。

和順,不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縣,還是一個有著豐富歷史積淀特別是人文歷史傳承的神奇之地,著名的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牛郎織女傳說就發生在和順。為此,2006、2008年先后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牛郎織女故事傳說地。為了很好保護、開發、傳承牛郎織女文化,和順縣委、政府幾年中一直致力于打造牛郎織女文化精品,以履行文化遺產保護之責,實現文化治縣,建設文化強縣。因此,連續幾年舉辦牛郎織女文化節。2009年6月初,在縣委、政府研究舉辦文化節的會上,縣委書記侯文祿同志提出邀請雷抒雁先生來和順創作一首歌頌牛郎織女愛情故事、中華愛情節的長詩,以在文化節開幕式上朗誦。會后我即和陳瑞兄、張承信老師聯系,希望他們幫助邀請。他們很快給了回音,說最近先生已答應但正在住醫院。一個月后一出院,先生便不顧病體虛弱,答復在八月初到和順創作。

接到通知后,我和侯書記都非常高興,商定派專人去京一表看望,二作邀請。8月15日,陳瑞兄陪張承信老師先期到和,次日即與縣文聯主席楊鳳岐一道赴京。畢竟大家是請一位病人來為我們創作,總覺于情于理過意不去,所以都帶著歉疚之心赴京專請。8月17日傍晚,詩壇泰斗式人物雷抒雁先生拖著病體,風塵仆仆、一臉倦容來到和順,下榻財培中心。也從這一晚上開始,歷史注定了雷抒雁這個名字與和順、與中國牛郎織女故事、與中華愛情節永遠聯結在了一起。因為,一篇歌頌中華愛情文化、中華愛情節的史詩長卷,由此將在和順、在雷抒雁先生的筆下誕生了!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來和順的第二天,8月18日,竟然是先生的生日??上覀兪俏绾蟛诺弥?,盡管如此,我立即安排,晚上在和順為先生祝賀67歲壽辰,在財培中心做蛋糕、炸油糕、做長壽拉面,還專門給先生訂做了一個兒童少年過生日才戴的生日卡通帽。我們真誠希望先生永遠有著兒童少年般的青春活力,永遠年輕,生命不老。席間,我和張承信老師、陳瑞兄以和順傳統的方式給先生祝壽,他則以詩人特有的情趣、才思應酬每一位敬酒、敬茶、敬賀的人。雖然先生以茶代酒,但他依然面色紅潤、神采如飲甘醇一般,與昨日判若兩人??梢愿惺艿剿男那楹芗?。一個患有大病之人,在這太行之巔,古老山城,度過一個氣氛熱烈的生日,無疑是有著特殊意義的事情。所以,他還往家里、給朋友打了好幾個電話,告訴他們自己在太行山上過生日。

然而,更讓我們驚喜的是席間先生宣布的一個秘密。他一改一天來平和、低緩的語調,大聲說道:今晚我非常高興,67歲生日過得有意義,我告訴大家一個事,大家可能不知道,我為什么從醫院出來便千里迢迢到這千年古縣,創作一首歌頌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的詩篇?他淺淺一笑朗聲說:農歷七月七日,也就是七夕節可是我的生日??!大伙一聽,頓時亢奮無比,你敬我拜,又一次把生日宴推向了新的高潮。其實說實話,和順這樣一個偏僻山城小縣,哪有什么好菜好飯,一桌子十個菜,除了本地水產養殖的虹鱒魚鮮嫩有品,算是一道像樣的菜之外,其余全是土豆、白菜、豆腐、苦菜一應的農家土菜,沒想到先生吃得津津有味,樂至開懷。在那個生日宴上,先生談興極濃,談了很多有關詩歌創作方面的話題。我作為主陪,還有幸向先生當面請教,更有幸零距離聆聽大師的教誨。

我問道:到底怎么理解詩歌源于生活?又源于詩?

先生教導:詩人必須投身于火熱的生活中去,褒也好,貶也好;抨擊也好,贊頌也好,都必須直面生活,有情有感,有血有肉,詩的靈感、真情、意義乃至于思想都應來自于生活。否則,只能是無病呻吟,寫一個空殼。我常說,詩歌要為時代而歌而笑,就是用真情實感、真心實意去創作,這樣才能不辜負我們已經和正在經歷的偉大時代。

至于詩源于詩,這不僅是自古就有的創作理論基石,也是多少詩人在探求的命題。我一直講,任何一個民族的歷史都是從詩開始的。所以,一個詩人,不研讀古代的、過去的詩,那他既不能算是真懂歷史,也更不可能真正懂得詩體及其藝術。那么他就永遠成不了一位好的詩人。因此,我這些年來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用白話來翻譯《詩經》。實質上我是在還原真正作為詩、作為詩源的《詩經》。這是我國原生文明的母語的最初的藝術形式、文化范式,最最源頭的文化根脈。像《國風》的民族性,《國風》的自由體,《國風》的特色性,無不與后來的、今天的文化、文學、藝術乃至與我們個人的生態、心靈、思想、感情有著血肉般的聯系和關系。我就是要致力于《詩經》的還原,這種還原,無論是對傳統的真正繼承,還是對時下詩歌創作的匡正,或是對未來詩歌的發展,都具有深刻的意義。這是從詩歌的根與本上研究詩歌,發展詩歌。明天我會送你一本我的書《還原詩經》。

我說:“我一定會用功去拜讀!”

先生說:“《詩經》是我們民族的心靈史,是遠古發出的第一聲歌唱,你可以自己用心去體會、解讀,感悟她的旋律、韻味和無限的訴說,去感觸、傾聽我們這個民族最初的心跳和撼動古今的脈搏!”

我真誠、虔誠地頻頻點頭,打心底里欽佩先生的博學、睿智,特別是對詩經的透解和對詩歌未來的關注。

我問:“現在詩歌的狀況是越來越為大眾漠不關心,詩歌的未來會怎么樣?”

先生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那是因為很多詩人不把自己的目光投向我們的人民。當然,我們應該堅信,我們這個時代是偉大的時代,偉大的時代一定會造就偉大的詩人,而有偉大的詩人,就不會辜負偉大的時代,一定會把詩歌推向一個又一個的繁榮。要我說,詩歌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

先生一番話,深深感染了我。幾年后,當《大眾詩歌》創刊十周年要我寫篇文章時,我的標題就是《為因大眾而詩歌永恒》。這正是受先生教誨而堅持的一種詩歌創作觀。這是后話。

我還問道:“這些年我看到不少出版的詩集和發表的詩歌,從客觀上說,詩人還是想為大眾而鼓而呼的,為啥不僅大眾不買賬,反而還受到抨擊抑或奚落呢?”

先生笑笑說:“所以我常給人講,以墨寫的詩,斧頭是砍不下來的。寫詩歌要慎重??!”

那一晚的席間,我和先生聊了好多話題,幾乎是凡請教必答復,有問有答,毫無保留也毫不作態。坐在先生旁邊,一邊聽他侃侃而談,一邊不時在耳邊響起瞿弦和老師那響徹中國大地的朗誦聲《小草在歌唱》。那一晚縈繞我心頭的是:今晚一席話使我真正嘆服,沒有雷抒雁就沒有《小草在唱歌》,也只有雷抒雁才會有《小草在唱歌》。難怪人們一致認為,雷抒雁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詩人,更是當代中國詩壇的精神象征!

那一夜、那一席,雷先生不僅改變了我的詩歌創作觀,更改變了我的詩歌創作路,當我成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后,我在心底里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能成為一名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但我能創作出像雷先生教導的那樣的優秀作品嗎?

記得壽宴的第二天早餐后,雷先生叫我到他房間去。我在他房間坐下后,他從桌子上拿過一沓稿子,遞給我說:這是我昨晚寫出的一首長詩,你看看怎么樣?

我接過先生手中的稿子,是他的親筆手稿,只見首頁赫然寫著:今夜,我們和順度七夕——為中華愛情節而作,并簽有先生的大名。我一口氣讀完先生用一個晚上創作的這首詩:“今夜,天空如一張神秘的笑臉,讓我們拆解關于人類自己,最初與最終的秘密……河東,裙裾飄飄,飄曳一縷輕輕的長虹;河西,腳步匆匆,帶起一陣柔柔的夜風。那是織女啊,那是牛郎,一水相隔的兩個情人,像一對磁石,悄悄地向一起移動。此刻,千千萬萬只喜鵲,這千千萬萬只忠誠的愛情義工,張開羽翅,搭起鵲橋,在擺渡苦難的愛情……就在和順這深山里……今夜啊,良辰美景佳期,我們與牛郎織女同在家鄉度七夕,傾聽這一對苦命的人,訴說忠貞不屈,聽這一對幸運的人,講說不離不棄!……今夜,和順,七夕。愛的狂歡,愛的佳期,天上人間,人間天上,共一個美的期許:愿世間和和美美,讓愛情順順利利……誰能用刀子割斷風,或者用斧子砍斷流水?真正的愛情充滿磁性的期待與堅守,有一千條銀河阻隔,便有一萬架鵲橋擺渡……今夜,我們在和順度七夕,牛郎織女的故鄉啊,千年不老的愛情讀本,百折不回的愛情信心!”

詩,讀完了。而那充滿著熾熱、睿智、哲思、張力、大氣、美感的震撼,竟使我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我激動得心跳手抖,從心底里發出這樣一句吶喊:中華愛情因牛郎織女而古老,牛郎織女因這首詩而年輕。從此,牛郎織女的詩歌巨篇,隨著雷抒雁,隨著這一個七夕節,隨著我手中的手稿,將會永遠定格在太行懷抱中的和順大地上。

我緩緩站起身來,走到雷抒雁先生面前,恭恭敬敬地手捧先生手稿,對先生只說了一句話:我即刻去打印成文本!

雷先生嘴唇動了動,終于沒說出話來。他應該知道,任何一個人對這首詩都是無能力去“斧正”的!

次日下午,我請示侯文祿書記,并正式得到北京方面回復:讀了詩稿,著名朗誦家杜寧林、徐濤七夕節赴和專門朗誦雷先生的《今夜,我們和順度七夕》。雷先生聽了消息,表示同意。幾日后,2009年七夕節開幕式現場,激越、高亢、聲情并茂的朗誦聲在藍天白云下、在太行山中回蕩,響徹云霄。朗誦獲得巨大成功。詩歌不僅感染了現場所有觀眾,成為最高潮的節目,而且成了每年七夕節的必選節目?,F在這首詩,早已飛出和順,飛出太行,在銀河繁星的映射下,成為響徹中華大地的愛情頌歌!

詩歌完成后,先生在我們陪同下,游覽了牛郎織女故事景區,太行斷裂帶風光,陽曲溶洞等幾個景點,還留下了詩篇:《松煙訪詩》:“不求神佛不慕仙,詩魂一縷到松煙,驚心絕壁駭俗句,解語鳥鳴稀世言?!薄兜鞘鸲础罚骸耙欢词鹨欢刺?,神工鬼斧造自然。等閑登上清涼界,不做神佛也成仙?!?/p>

先生在和順住了七天,七天中與我們朝夕相處,七天中與我們邊游邊談,興致之濃,神情之愉,使我們倍感釋懷,畢竟先生是以病軀詩吟和順??!臨走時,侯文祿書記、楊建平縣長叮囑我一定給先生些稿酬,不料卻遭到先生嚴詞拒絕。怕我太難堪,臨了說了一句十分諷趣幽默的話:“治國,還記得我的詩中‘那千千萬萬只喜鵲,千千萬萬只忠誠的愛情義工’的一句嗎?你就讓我像喜鵲一樣,做一個愛情義工吧!”多么幽默卻多么虔誠的心??!這首長卷,不正是他作為義工獻給人類偉大愛情的嗎?

先生于8月25日離開和順回京,我們本想讓他在和順過七夕節,再慶祝一次農歷生日,但先生婉言謝絕,還是走了。令人傷感的是,這一走,竟再無來和之行;這一去,竟成為這名愛情義工的卸任之行。

雷抒雁先生把愛情畫卷,用詩歌展現在太行山之巔;太行山卻無法用雙臂抱住這位詩壇精魂長留人間!

雷先生走了,留在和順大地、牛郎織女故鄉的還有他“詩魂一縷到松煙”的“一縷詩魂”!

曾記否?先生說過:讀艾青的詩,就是對他最好的懷念!

我會永遠讀他親手簽名賜我的《還原詩經》!

和順人會讓《今夜,我們和順度七夕》世代在七夕節吟誦!在中華大地誦唱!

永別了,我們要讓歷史讓愛情永遠銘記這位最可敬可親可愛的愛情義工!

猜你喜歡
雷先生和順牛郎織女
瘋娘
七夕節
——坐看牛郎織女星
簡析“乳鼎”紫砂壺的造型之美與和順之氣
牛郎織女
小屁孩日記
沉痛哀悼周雷先生
牛郎織女渡鵲橋
網購二手車被坑怎么辦
受氣包小分隊·卡爾大王
和順古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