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脂聯素水平與高血壓肥胖患者胰島素抵抗的關系

2013-11-20 08:31王小鳳楊建國滄州市中心醫院心內三科河北滄州0600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年1期
關鍵詞:臀圍脂聯素受試者

王小鳳 王 毅 楊建國 張 巍 趙 明 (滄州市中心醫院心內三科,河北 滄州 0600)

脂聯素(ADP)是1995年由 Scherer等〔1〕在小鼠脂肪細胞中首次發現的一種脂肪細胞分泌的內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質。本研究檢測高血壓肥胖人群及正常對照組的ADP水平,旨在探討血清ADP水平與高血壓肥胖患者胰島素抵抗的關系。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門診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病例102例,其中男52例,女50例,平均年齡(47.64±10.10)歲,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急性腦血管意外、甲狀腺功能亢進、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以及炎癥感染性疾病。以體重指數(BMI)≥25 kg/m2為肥胖的診斷標準(參閱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亞太地區診斷標準),將其分為非肥胖高血壓組51例(男24例,女27例)、高血壓合并肥胖組51例(男28例,女23例)。同時門診體檢人群中選取96例非高血壓者作為對照組(男48例,女48例),平均年齡45.68±8.65歲。同樣分為正常對照組47例(男23例,女24例)、肥胖對照組49例(男25例,女24例)。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資料采集 詳細詢問每例受試者相關病史,常規體檢:所有受試者免冠、脫鞋僅著內衣褲測量身高(cm)、體重(kg)并計算體重指數(BMI);受試者平靜休息半小時以上取坐位用汞柱式血壓計測量2次血壓,取平均值;受試者測量腰圍,以臀部最大周徑測量臀圍(cm),計算腰臀比(WHR)。

1.2.2 標本采集 受試者于采血前3 d低脂飲食,禁食水10 h以上,晨起靜息狀態抽取靜脈血,分離血清送檢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島素(FINS)、糖化血紅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收集血清分裝于0.5 ml EP管內,儲存于-70℃冰箱保存,待標本集齊后統一檢測血清脂聯素。采血及分離、分裝血清至儲存于-70℃冰箱不超過3 h。

1.2.3 標本測定 FPG、HbA1c、TG、TC、LDL-C、HDL-C均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FINS應用放射免疫方法測定。脂聯素應用應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美國R&D公司試劑盒)。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完成。用s對計量資料描述,均行正態性檢驗,應用獨立樣本t 檢驗比較組間各指標差異。指標間關系采取Pearson相關分析。

2 結果

2.1 一般指標比較 原發性高血壓組與對照組的性別組成、年齡、身高、體重、BMI、WHR、HDL、HbA1c組間無顯著差異(P >0.05),原發性高血壓組的腰圍、臀圍、SBP、DBP、TG、TC、LDL-C、FINS、FPG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指標比較

2.2 ADP與其他相關指標間的相關分析 在對照組及原發性高血壓組,ADP 均與體重、BMI、腰圍、臀圍、WHR、SBP、TG、TC、LDL、FINS、HOMA-IR之間負相關(P <0.05);與性別比例、年齡、身高、DBP、HDL、HbA1c、FPG 無關。見表 3??刂颇挲g、BMI的偏相關分析顯示,ADP仍與HOMA-IR、WHR具有相關性(r=-0.308,-0.247,P <0.05)。

表2 兩組ADP與其他相關指標的相關性(r)

2.3 ADP與HOMA-IR 原發性高血壓組HOMA-IR高于對照組,ADP低于對照組(P<0.05)。其他3個亞組的HOMA-IR水平高于正常對照組,而ADP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原發性高血壓兩亞組內ADP及HOMA-IR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3。

表3 兩組脂聯素與HOMA-IR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脂聯素與HOMA-IR水平比較(s)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1)P<0.05;與非肥胖高血壓組比較:2)P<0.05

47 1.39±0.34 12.06±4.69肥胖對照組 49 2.28±1.221) 7.99±3.851)非肥胖高血壓組 51 2.90±1.261) 7.28±3.401)高血壓合并肥胖組 51 2.98±2.091) 4.71±2.261)2)HOMA-IR ADP正常對照組組別 n

3 討論

ADP是目前發現白色脂肪組織分泌蛋白產物中循環濃度最高的一種,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在脂肪容量增大時分泌反而減少的白色脂肪組織分泌產物。ADP通過結合其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從而發揮多種生理功能。本研究提示高血壓、肥胖患者均存在低ADP血癥。低ADP血癥可能是高血壓、肥胖患者共同發病機制中的重要一環。對ADP與其他指標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發現在對照組及原發性高血壓組,ADP均與體重、BMI、腰圍、臀圍、WHR、SBP、TG、TC、LDL、FINS、HOMA-IR、內脂素之間負相關;控制年齡、BMI的偏相關分析顯示,ADP仍與HOMA-IR、WHR具有相關性。

ADP水平升高,可能通過以下機制改善其IR:①AMPK是調節糖脂代謝的總閥門〔2〕。在脂肪組織,AMPK激活抑制了脂質沉積,促進了脂肪的燃燒。在肝臟,AMPK的激活促進了脂肪氧化。ADP能通過激活AMPK刺激葡萄糖利用和脂肪酸氧化。PPAR-γ是核內轉錄因子,在胰島素增敏中起重要作用。ADP通過PPAR-γ途徑增敏胰島素〔3,4〕。ADP直接降低組織 TG含量,通過促進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活性,進一步激活葡萄糖轉運體-4,達到加速糖轉運,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的效果〔5〕。ADP能增加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α的表達,促進能量消耗和脂肪酸氧化,增加胰島素敏感性〔5〕。ADP能活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刺激乙酰CoA羧化酶磷酸化,加速葡萄糖利用和脂肪酸氧化;或通過減少葡萄糖-6-磷酸酶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的釋放,減少葡萄糖異生〔5〕。脂聯素能通過多種途徑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IR。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ADP除了通過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來改善血壓水平外,還能通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和抑制炎癥反應〔6〕,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7〕以及通過降低游離脂肪酸水平,從而抑制交感神經活性〔8,9〕等途徑來抑制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綜上所述,高血壓和肥胖患者的ADP水平與IR呈負相關,腹型肥胖也是影響ADP水平的重要因素,說明ADP屬于保護性因子。ADP與高血壓和肥胖患者代謝紊亂密切相關。

1 Scherer EP,Williams S,Fogliano M,et al.A novel serum protein similar to C1q produced exclusively in adipocytes〔J〕.J Biol Chem,1995;270(45):26740-4.

2 Misra P.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 next generation target for total metabolic control〔J〕.Expert Opin Ther Targets,2008;12(1):91-100.

3 Cha DR,Zhang X,Zhang Y,et al.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alpha/gamma dual agonist tesaglitazar attenuates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db/db mice〔J〕.Diabetes,2007;56(8):2036-45.

4 Yamauchi T,Kamom J,Ito Y,et al.Cloning of adiponectin receptors that mediate antidiabetic metabolic effects〔J〕.Nature,2003;423(6941):762-9.

5 Kadowaki T,Yamauchi T.Adiponectin and adiponectin receptors〔J〕.Endoc Rev,2005;26(3):439-51.

6 Han SH,Quon MJ,Kim JA,et al.Adiponecti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response to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J〕.J Am Coll Cardiol,2007;49(4):531-8.

7 Mahmud A,Feely J.Adiponectin and arterial stiffness〔J〕.Am J Hypertens,2005;18(10):1543-8.

8 Rahmouni K,Correia ML,Haynes WG,et al.Obesity-associated hypertension:new insights into mechanisms〔J〕.Hypertension,2005;45(1):9-14.

9 Xu A,Wang Y,Keshaw H,et al.The fat-derived hormone adiponectin alleviates alcoholic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 in mice〔J〕.J Clin Invest,2003;112(1):91-100.

猜你喜歡
臀圍脂聯素受試者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應遵循的倫理原則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應遵循的倫理原則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應遵循的倫理原則
臀圍松量對女褲襠部特征的影響分析與模型構建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應遵循的倫理原則
延續護理對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腰圍/臀圍比的影響
淺析下肢動作對裙子結構設計的影響
自噬與脂聯素誘導的人乳腺癌MCF-7細胞凋亡的關系
脂聯素、瘦素與2型糖尿病患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
潑尼松聯合嗎替麥考酚酯治療IgA腎病伴新月體形成的療效及對脂聯素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