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瓷國寶倒流壺的傳奇

2013-12-12 03:59銅川君
探索歷史 2013年9期
關鍵詞:耀州壺嘴楊貴妃

銅川君

有這樣一個青瓷國寶,被世人稱為“魔壺”。它之所以被稱為“魔壺”的原因是,當它第一次展現在文物專家面前的時候,人們驚奇地發現這個精美的瓷器內有玄機。從外觀來判斷,它的確是一把壺。但如果是一個壺,無論是用來盛水還是用來盛酒,它總應該有一個入口吧??纱藟仉m然有“蓋”,但壺蓋與壺身設計制作為一體,根本無法打開。古人總不可能將酒或水從壺嘴注入再倒出來吧。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壺的底座上有一個除壺嘴外唯一能進入壺的內部的通道。于是專家試著將水順著壺底部的梅花孔注入壺內,這時水竟然并沒有從壺嘴流出來??墒橇顚<覜]有想到的是:將壺身正過來以后,水也并沒有從壺底的梅花孔泄露出來,如果此時將壺身輕輕傾斜,水反而能從壺嘴正常流出。這是一只什么壺?在這只神秘的壺中到底藏有什么樣的“魔法”呢?

都說曾經擁有十三朝古都的八百里秦川——陜西省的黃土地里到處埋的都是寶貝,這話一點沒錯,從古至今經常會有當地人或有意或無意地在地底下刨出個古墓國寶什么的,像是世界古代文明第八大奇跡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西周三大青銅器之首的虢季子白盤的出土等。同樣,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件國寶魔壺也是這么被發現的。1968年春季的某一天,陜西省彬縣城關鎮的一個農民在自家地里翻土時,無意中挖出了一個青色的瓷壺。當時,他只覺得這個瓷壺長相怪怪的,沒有壺蓋,估計是某年某月某個瓷器作坊里的師傅燒制該壺時,不小心把壺蓋和壺身連在一起,成了廢品,所以才扔進了荒郊野嶺里。但是鑒于這東西至少是個完整的壺,而且年代肯定不短,于是,這位農民就將這把怪壺帶回家當作擺設放在廳堂中的桌子上,這一放就是14年之久。

1982年,這位農民的親戚高立勛回鄉探親時,無意間在屋里見到了這個古色古香、刻有精美花紋的瓷壺。高立勛可是在中科院考古所和北京大學學習過考古學的專家。他當時就覺得這個東西大有來歷,就把它帶回西安,送到了陜西省博物館。后來經過專家鑒定,確認這是北宋時期的官窯成品,并根據壺身所繪的罕見的鳳凰紋飾,認定它是一件貢品。這件國寶不僅造型獨特,裝飾華美細致,更為獨特和吸引人的是它壺內結構復雜,有著巧奪天工、出人意料的設計。它通體施以橄欖青色釉,釉下刻有裝飾效果強烈的刻花圖案。壺蓋與提梁、壺身連成一體。提梁造型為一臥狀的鳳凰,作展翅飛翔的姿勢。壺流(出水的壺嘴)的造型是一只側身臥伏的母獅,四肢趴地,倒仰著頭,獅口張開,構思十分奇巧。這頭母獅腹下還有一頭幼獅,正在吸吮母乳。母子兩獅的神態刻畫得細致入微、栩栩如生,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這件宋代刻花青瓷倒流壺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耀州青瓷絕品。至于它怎么會流落民間,又為何會被埋藏地下,時至今日,還是個未解之謎。

在五代時期,現在的陜西省銅川市一帶被稱為京兆華原。從那時起,當地就開始生產陶瓷,被稱為耀州陶瓷。到了宋代,耀州已有11萬戶工匠燒窯作瓷。耀州窯與宋代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五大名窯享有同樣高的聲譽。它出產的青瓷釉色光潔明亮,胎體玲瓏多變,是我國古瓷藝苑中一朵絢麗的奇葩。元代后期,耀州窯一躍成為西北地區的瓷業基地和最大的燒造區。明清時期,耀州的陶瓷業達到鼎盛,爐火晝夜不熄,有“爐山不夜”之稱。另據專家考證,被稱為“世界陶瓷史上的奇跡”、號稱“百窯之冠”且又失傳千年的柴窯很可能就在耀州地區。

關于這種倒流壺的叫法,現在有好幾種,比如倒灌壺、倒裝壺等等。實際上它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給我們現代人一個啟示。倒流壺在利用了一個科學原理制成后,同時還說明了一個生活哲理:倒既正,正是倒,倒的終點為正,正的終點為倒。這樣一個看起來匪夷所思的道理,其實就是告訴眾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超越限度。據史料記載,唐玄宗李隆基寵愛楊貴妃,兩人雙雙跪在華清宮長生殿,對天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比绱似矫窕膼矍榭坦倾懶?,到頭來卻演繹了一場轟轟烈烈、生離死別的故事。后來楊貴妃不滿足于貴妃之位而一心想當皇后,被皇帝識破后,唐玄宗便賜給楊貴妃來“倒流壺”,希望通過寓意很深的“倒流壺,感化楊貴妃、打消她想當皇后的念頭,讓她明白一個人做事不能過分,得寵時不能忘形。

猜你喜歡
耀州壺嘴楊貴妃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語法填空
我在景德鎮遙望耀州瓷——兩個“瓷都”相距千里
耀州瓷走在“十字路口”——向左是傳統,向右是時尚
耀州瓷:時光雕刻千年——你的美一縷如煙,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雙層電熱水壺的結構探討
楊貴妃死亡之謎
耀州瓷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出處
楊貴妃 王朝的女人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夢回大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