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刺腎俞穴危險角度和深度研究

2013-12-17 05:30程為平馬振旺季超劉雨芙
中醫藥信息 2013年1期
關鍵詞:俞穴針刺角度

程為平,馬振旺,季超,劉雨芙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腎俞,屬足太陽膀胱經穴,首見《靈樞·背腧》,為腎之背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命門穴旁開1.5寸。俯臥或側臥取之。本穴是臨床常用的穴位。主治肝腎、膀胱等疾患[1]。目前針刺安全性相關研究較少,本課題通過使用MRI三維定位,從正常人體攝片,為臨床提供數據,提高針刺的安全性。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儀器、設備

MRI(GE Signa 3.0T HD磁共振機);游標卡尺;體質量秤;皮尺;黑色記號筆;醫用透明膠布;醫用消毒干棉球。

1.2 方法

1.2.1 選擇對象與取穴 選擇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青年志愿者20 人(男性10 人,女性10 人),均身體健康,按照體重指數(BMI)=體質量(kg)/身高2(m2)標準納入研究對象。平均年齡(27.10±1.17)歲。分別測量志愿者身高(m)、體質量(kg)。研究對象取俯臥位,腎俞穴位于腰部,于第2 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2],并在所取穴位處用黑筆進行標記。用醫用膠帶將魚肝油固定于黑色標記處。

1.2.2 掃描與測量 應用3.0T超導永磁性 MRI,以頭線圈接收信號,矩陣512×512,清晰度NEX1,視野38 ×28.5,層厚5mm,層間距5.5mm,采用 T1加權像自動三維定位預掃。通過雙側腎俞穴連線做水平斷層面即橫軸位(水平位)。分別測量直刺時腎俞穴到腰背部筋膜的危險深度;斜刺時腎俞穴到腰背部筋膜的向內斜刺、向外斜刺危險角度和危險深度。

1.2.3 統計學處理 用統計學SPSS 18.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s)表示;并進行相關性分析。

2 實驗結果

2.1 針刺腎俞穴危險角度和危險深度 結果見表1~5。

表1 腎俞穴向外針刺危險角度的比較(±s)

表1 腎俞穴向外針刺危險角度的比較(±s)

10 38.70 ±4.165 40.60 ±4.402女10 39.20 ±6.647 39.00 ±4.899總人數男20 38.95 ±5.404 39.80 ±4.607

由表1可知,男性組與女性組針刺左側與右側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左右側腎俞穴向外針刺危險角度無顯著差別;兩組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男性、女性腎俞穴向外針刺危險角度無顯著差別。腎俞穴向外針刺危險角度左側腎俞穴為(38.95 ±5.404)°;右側腎俞穴為(39.80 ±4.607)°。

表2 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角度的比較(±s)

表2 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角度的比較(±s)

注:與女性組針刺右側腎俞穴比較,★P<0.05。

男10 98.30 ±5.272 99.30 ±2.584★10 91.10 ±6.624 94.20 ±5.266總人數女20 94.70 ±6.899 96.75 ±4.811

由表2可知,男性組與女性組針刺左側與右側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左右側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角度無顯著差別;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角度左側腎俞穴為(94.70 ±6.899)°,右側腎俞穴為(96.75±4.811)°。兩組針刺右側腎俞穴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提示男性、女性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角度有差別。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角度右側腎俞穴男性為(99.30 ±2.584)°,女性為(94.20 ±5.266)°;腎俞穴向內針刺左側腎俞穴男性為(98.30±5.272)°,女性為(91.10 ±6.624)°。

表3 腎俞穴直刺危險深度的比較(±s,cm)

表3 腎俞穴直刺危險深度的比較(±s,cm)

注:與女性組針刺左側腎俞穴比較,★P<0.05。

5.33 ±0.645女10 4.75 ±1.283 5.27 ±1.130總人數男10 5.49 ±0.723★20 5.12 ±1.082 5.30 ±0.896

由表3可知,男性組與女性組針刺左側與右側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左右側腎俞穴直刺危險深度無顯著差別;兩組針刺左側腎俞穴組間比較有差異(P<0.05),提示男性、女性腎俞穴直刺危險深度有差異。腎俞穴直刺危險深度左腎俞穴男性為(5.49±0.723)cm,女性為(4.75 ±1.283)cm;右腎俞穴直刺危險深度男性為(5.33±0.645)cm,女性為(5.27±1.130)cm。

表4 腎俞穴向外45°針刺危險深度的比較(±s,cm)

表4 腎俞穴向外45°針刺危險深度的比較(±s,cm)

10 5.59 ±1.096 5.85 ±1.183女10 5.52 ±1.068 5.28 ±1.068總人數男20 5.56 ±1.054 5.57 ±1.135

對腎俞穴向外45°針刺危險深度分組進行統計學處理,男性組與女性組針刺左側與右側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左右側腎俞穴向外45°針刺危險深度無顯著差別;兩組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男性、女性在腎俞穴向外45°針刺危險深度無顯著差異。腎俞穴向外45°針刺危險深度左側為(5.56±1.054)cm,右側為(5.57 ±1.135)cm。

表5 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深度的比較(±s,cm)

表5 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深度的比較(±s,cm)

注:針刺左側與針刺右側比較,★P<0.05。

8.02 ±0.365女10 7.20 ±0.992★ 7.61 ±0.624總人數 20 7.66 ±0.945★男10 8.12 ±0.656★7.82 ±0.540

表5中對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深度分組進行統計學處理,男性組與女性組針刺左側與右側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提示左右側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深度有差別,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深度左側為(7.66±0.945)cm,右側為(7.82±0.540)cm。兩組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男性、女性在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深度無顯著差異。

2.2 針刺腎俞穴角度和深度相關性 結果見表6~11。

表6 身高、體質量、BMI 指數之間的相關系數

表6中對身高、體質量、BMI指數進行相關性統計學處理,結果P<0.001,提示身高、體質量與BMI指數顯著相關。

表7 腎俞穴向外針刺危險角度與身高、體質量、BMI 指數的相關系數

經統計學處理,結果P>0.05,提示腎俞穴向外針刺危險角度與身高、體質量、BMI指數無關。

表8 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角度與身高、體質量、BMI指數的相關系數

表8中經統計學處理(P>0.05),提示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角度與身高、體質量、BMI指數無關。

表9 腎俞穴直刺危險深度與身高、體質量、BMI 指數的相關系數

表9中經統計學處理(P>0.05),提示腎俞穴直刺危險深度與身高、體質量、BMI指數無關。

表10 腎俞穴向外45°針刺危險深度與身高、體質量、BMI 指數的相關系數

表10中經統計學處理(P>0.05),提示腎俞穴向外45°針刺危險深度與身高、體質量、BMI指數無關。

表11 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深度與身高、體質量、BMI 指數的相關系數

表11中經統計學處理(P>0.05),提示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深度與身高、體質量、BMI指數無關。

3 討論

本實驗通過MRI在三維定位的基礎上對20 名身體健康的研究對象進行雙側腎俞穴做水平位的逐層掃描。經過統計分析得出結論:1)左側腎俞穴與右側腎俞穴在向外針刺危險角度、向內針刺危險角度、直刺危險深度、向外45°針刺危險深度方面無明顯差異。2)男性與女性腎俞穴向外針刺危險角度、向外45°針刺危險深度、向內針刺危險深度無顯著差別。3)男性與女性在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角度有差別,且男性大于女性。4)男性與女性在腎俞穴直刺危險深度有差異,且男性大于女性。5)左右側腎俞穴向內針刺危險深度有差別,且右側大于左側。6)腎俞穴在向外、向內針刺危險角度、直刺、斜刺及向內針刺危險深度上與身高、體重、BMI指數無關,提示在針刺腎俞穴時不考慮體型因素。在針刺角度問題上,向內針刺腎俞穴時男性大于女性,可能與椎體橫徑、矢狀徑和高度,椎弓根橫徑、矢狀徑和長度均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并且絕大多數是男性大于女性[3]有關。在針刺深度方面,腎俞穴直刺時男性大于女性,可能與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結構上存在差異,男性和女性肌肉和脂肪分布情況不同有關。腎俞穴向內針刺時危險深度右側大于左側,可能與樣本數量過小有關。

本次研究的樣本例數小,年齡范圍小,BMI指數范圍局限,僅得出初步的數據。旨在提供研究思路與方法,為今后的針刺安全性的研究提供參考以指導臨床實踐。

[1] 王雪苔.針灸學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

[2] 國家技術監督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腧穴定位與名稱[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10.

[3] 李志君,李巖,史常德,等.中國北方地區成人椎體形態的測量[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12(28):5530-5535.

猜你喜歡
俞穴針刺角度
神奇的角度
清明的雨
單純針刺與針刺配合半夏白術天麻湯的治療對比
拔罐治療脂肪肝
用腦過度揉揉后腰
中醫推拿法提高寶寶免疫力
一個涉及角度和的幾何不等式鏈的改進
角度不同
人啊
敦煌本《新集備急灸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