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實踐中的術語管理

2013-12-27 04:08王華樹
中國科技術語 2013年2期
關鍵詞:管理工具術語譯者

王華樹

(北京大學翻譯碩士教育中心,北京 100871)

一 術語管理的思義

《現代術語學引論》是國內第一部現代術語學著作,其作者馮志偉先生在本書前言便開宗明義地提到“術語是人類科學知識在語言中的結晶”[1]。美國詞匯/術語資源分享聯盟(Lexical/Terminological Access Consortium,簡稱LTAC)負責人、美國翻譯協會干事、國際譯聯技術委員會主席艾倫·梅爾比(Alan Melby)教授在其《機器翻譯·翻譯之鼎》(Machine Translation:The Translation Tripod)一文中指出,從事一項翻譯工程就像坐在一個三足之鼎上工作一樣,這三足分別代表源語文本(source text)、翻譯要求(sPecification)和術語系統(terminology),三者缺一不可,否則整個翻譯工程就會坍塌[2]。術語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國際翻譯家聯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des Traducteurs,簡稱FIT)公關委員會在2008 年提出國際翻譯日的主題是“術語學——詞語至關重要”(Terminology:Words Matter),在全球范圍內進一步突出了術語的現實思義。

術語管理是為了滿足某種目的而對術語資源進行管理的實踐活動,通常包括術語的收集、描述、處理、存儲、編輯、呈現、搜索、維護和分享等。對于個人譯者來說,術語管理貴穿翻譯整個過程,是翻譯質量的重要考核指標之一。對于企業來說,術語是全球化企業語言資產(enterPrise linguistic assets)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信息開發(information develoPment)和技術寫作(technical writing)的基礎性工作,屬于企業語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通過有效重復利用已有的術語數據資源,可降低產品內容設計、內容本地化和翻譯成本,保持內容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在當今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中,很多跨國公司將術語管理納人其全球信息管理(glob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戰略的一部分?;萜?、微軟等國際化企業均部署了術語管理系統和術語專員,華為公司也設置了術語專家職位,以加強企業產品的術語管理工作。

SDL公司(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簡稱SDL,為包括公司語言部門、語言服務提供商、兼職翻譯和學術機構等提供市場領先的創新翻譯軟件)在2010 年實施了國際范圍內的術語管理調查(terminology survey 2010)[3],調查領域涉及IT、軟件行業、航空、銀行、制造業以及本地化行業等,共收到1717 個調查反饋。調查結果顯示93%的人認為術語的一致性十分重要,77%的人認為術語不一致會導致內容質量下降。

二 國內外術語管理現狀

術語管理無論是對譯者個人還是企業都具有重要思義。那么國內外翻譯從業者對術語管理有什么樣的認識? 術語管理在翻譯行業中有著什么樣的普及程度? 筆者在相關的文獻中發現,國內多數研究者從術語學理論的角度探討問題[4-6],關于語言服務實踐中術語管理和術語工具的研究少之又少,針對全行業的術語調查數據十分罕見。

從國際范圍來看,20 世紀60 年代中期,歐洲共同體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術語管理工作,極大地推動了術語管理實踐。本地化行業標準組織(Localization Industry Standard Association,簡稱LISA)下屬的術語特別興趣小組(Terminology SPecial Interesting GrouP)在2004 年實施了國際范圍內的術語管理調查[7]。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調查對象認為術語管理提升了翻譯質量和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強了競爭力。75%的調查對象表示已經在企業內部開展了系統的術語管理工作;在此75%的調查對象中,50%曾實施過多語術語管理,31%實施過雙語術語管理,8%實施過單語術語管理。2005 年5—9 月,德國薩爾蘭德大學(Saarland University)通過互聯網利用英、法、德、西四種語言做了一項全球性的術語調查(t-survey)[8],來自全世界451 名職業語言服務工作者接受了此調查。91%的人實施過術語管理相關的工作,其中約71%的調查對象在使用專業的術語管理工具??梢妵馔袕臉I者對術語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視。

許多國際組織、政府機構和企業為了便利語言服務或相關研究工作,部署了大型術語庫,如歐盟的Eurodicautom[9]和EuroTermBank[10]、國際通信聯盟ITU聯機的多語言術語數據庫Termite[11]、世界貿易組織的WTOTERM[12]、加拿大的TERMIUM[13]和TerminoWeb 2.0[14]、LEXIS[15]、愛爾蘭的國家術語數據庫[16]、微軟的語言門戶[17]等。語言服務工作者及相關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授權機制方便地訪問這些在線術語庫,同時部分術語庫向公眾開放,方便普通用戶查詢,極大地提高了術語管理工作的效率。

同國外相比,國內的術語管理還存在較大差距。筆者于2011 年5—11 月對國內25 家語言服務公司進行郵件和電話調研,發現國內大多數語言服務企業尚未建立有效的術語管理機制,只有6%的公司部署了專門的術語管理工具,2%的公司有專門的術語管理專家,27%左右的公司表示尚未進行有效的術語管理。

調查顯示,一般翻譯公司項目經理的做法是將翻譯項目切分之后外包給若干兼職譯者,未提供統一、準確的術語表;兼職譯者往往會參考紙質的詞典或網絡上零散的未經核實的術語資料進行翻譯,導致同一個術語有不同的譯法,無法保證術語的準確性和一致性。43%的公司在利用Access或Excel等表格工具進行術語管理。這種以術語表的形式管理術語存在諸多不便。例如,公司內部產品或服務發生變更,如何及時地更新零散的詞匯表以及如何有效地維護和共享術語表都是十分棘手的問題。

調查發現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大型項目(多語種)如何統一術語。一位接受調查的資深項目經理提到,有時候一個項目需要多達幾十種甚至上百種的本地化語種。這樣工作量巨大、操作過程復雜、周期較短的大型項目,涉及開發工程師、技術寫作人員、產品經理、銷售經理、技術經理、項目經理、術語專家、翻譯團隊等上百上千人的密切協作,如何在團隊成員之間有效管理術語便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另外,重復的術語處理會導致術語混亂,管理成本增加,長此以往,企業內部術語知識庫建設跟不上現實需求。缺少有效的術語管理系統很難解決這些現實問題。

三 現代化的術語管理技術

有效的術語管理離不開專業的術語管理工具。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深人發展,術語管理相關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為新時代的語言服務提供了新的契機。通過術語管理工具,可以快速創建術語庫,快速搜索,實時更新和共享,大大提高翻譯質量和工作效率。

根據市場的需求及客戶的要求,國際上很多翻譯技術和工具提供商開發了功能各異的術語管理技術和工具。按照系統結構來劃分,大體上可以分為獨立式和集成式工具,獨立式的如MultiTerm和TermStar,集成式的如集成在計算機輔助翻譯(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工具之中的術語管理模塊。國外常見的術語工具如acrolinx IQ Terminology Manager、Across crossTerm、Systran Dictionary Manager、T-Manager等。國內的東方雅信、傳神、朗瑞、語智云帆等語言服務或語言技術企業也開發了適應中國客戶的術語管理模塊。

1.個人譯者或翻譯團隊的術語管理工具

對于個人譯者或翻譯團隊來說,其翻譯吞吐量沒有語言服務企業那么大,無需花賈高昂成本購買大型的術語管理工具;翻譯團隊的成員(專職或兼職譯者)通常比較分散,更適合使用小巧靈活的桌面級術語管理工具。類似AnyLexic[18]、Lingo[19]這樣的獨立式術語管理工具,可以在翻譯術語管理的多個階段應用,包括技術創作、編輯、搜索和翻譯數據交換。譯者可以創建和編輯多個詞匯表和術語庫,還可以創建多種術語模板,靈活設置術語文本顏色、背景顏色、字體大小和文本格式等,這樣的工具一般都支持.TXT、.CSV、.XLS 等術語表的導人和導出。

如果譯者已經使用了常用的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這些工具通常集成了術語管理模塊,譯者可充分利用諸如Déjà Vu X[20]、Wordfast[21]等CAT工具的術語管理模塊。譯者在使用Déjà Vu X進行項目翻譯時,可在編輯狀態下隨時將新的詞條添加到術語庫中,每個詞條都有默認的語法信息、定義、主題、客戶以及時間日期標記,譯者可根據需求自行調整相關信息。

譯者也可以通過外部數據庫(Excel文件、Access文件、純文本文件等)向術語庫中添加詞條或批量導人多種格式的術語表。Déjà Vu X還具有一個供當前項目使用的專用術語庫“Lexicon”,譯者可以利用此模塊進行術語提取和后續處理。如果翻譯團隊成員在域網內進行翻譯,還可以通過添加局域網術語庫在團隊成員之間共享術語。

2.針對企業的術語管理系統

根據上文所述問題,對于企業來說,科學高效的術語管理顯得日益重要,傳統術語管理模式需要向現代化信息化的術語管理模式轉變。在先進的術語管理理念指導下,部署企業級的術語管理系統是大勢所趨。

以SDL為代表的語言技術公司為企業的術語管理提供了一攬子解決方案,其開放的術語管理工具包括MultiTerm Extract(術語提?。?、SDL Multi-Term Server(術語服務器)、SDL MultiTerm Online(在線術語工具)、SDL MultiTerm DesktoP(桌面術語工具)、SDL MultiTerm Team(團隊術語管理工具)、SDL PhraseFinder(術語識別工具)、SDL Author Assistant(寫作助手)等,企業根據不同層面的需求,可利用上述系統,整合結構化或非結構化的術語資源,全方位管理術語。

類似的企業級術語管理系統還包括crossTerm、MultiTrans TermBase、Transit TermStar等。為了解決企業分散的術語管理現狀,除了C/S 架構的術語管理系統之外,多數語言技術提供商還開發了基于網絡的術語管理系統。目前常用的在線術語管理系統有SDL Multiterm Online、crossTerm Web、MultiTrans Prism TermBase Web、Acrolinx IQTerminology Manager、Termweb 等。通過在線術語管理系統,無論是在公司內部還是外部,術語專家或團隊可以同時實現編輯和審核,避免因糾正術語錯誤而造成的非生產性時間和成本,實現了術語庫在客戶產品之間、部門之間以及各個職能團隊之間的高效共享。

隨著企業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強,術語的集中化管理已經成為趨勢。高效的企業級術語管理解決方案通常包括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內容管理系統(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以及語言資產管理系統(language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的一個無縫銜接的平臺。該平臺在企業局域網內搭建后,將企業內部所需的包括術語資料在內的語言資產存放在中央服務器上。按照產品的類型或行業領域,對術語庫進行分類存儲和管理。部署中央語言數據庫之后,無論是內部技術寫作人員,還是外部供應商、客戶或項目相關人員,在協同翻譯時可以通過公司內網或VPN實時訪問該庫,最大范圍內實現翻譯一致性和重用,同時確保語言資產的安全性。以語言服務提供商美國萊博智(Lionbridge)公司為例,其研發的Translation WorksPace是基于軟件即服務(SaaS)的開放式翻譯平臺,在設計中提出了“Live Assets”的理念。通過Translation WorksPace[23],客戶、翻譯人員和外部翻譯供應商(在系統中具有不同的訪問權限)可以根據需要訪問、分發、管理企業動態更新的語言資產,并根據需要查看每個項目的進度和每批譯文的提交,確保語言資產最大化地利用。

四 結語

信息化技術改變了語言服務的方方面面,極大地提升了語言生產力,促進了語言服務各種角色的專業化分工。術語管理不僅需要科學的管理流程,更需要熟練掌握多種術語技術和工具的專家。隨著云計算技術的發展,術語管理系統功能將會更加強大,如兼容更多的數據標準,更加智能化地提取和識別項目術語等。這些都對術語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場需要更多具備術語管理能力的專家。然而,國內對現代化的語言技術及其帶來的影響討論甚少,尤其在術語管理的實踐方面,關注度遠遠不夠。我們應該在做術語學術研究的同時,關注行業技術的發展,理論聯系實踐,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提升翻譯工作效率。

猜你喜歡
管理工具術語譯者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術室耗材管理中的應用
生態翻譯學視角下譯者的適應與選擇
質量管理工具在減少CT停機天數中的應用
hosts文件管理工具
現代企業與管理工具的運用
元話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研究
從翻譯的不確定性看譯者主體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