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房奴看樓市

2013-12-31 09:10周太友
雜文選刊 2014年1期
關鍵詞:專案組國家機關購房

周太友

截至10月13日,北京商品住宅的存量為五萬九千八百三十四套,已跌破六萬套大關。就在同一天,北京樓市有望京·金茂府、華潤公元九里、潤楓領尚、北京風景四個老項目后期及旭輝E天地一個新項目開盤。

業內人士分析,在熱銷盤與高價地頻出的傳導效應下,購房者出現了明顯的追漲心態,直接造成了熱銷現象的“扎堆”。

然而,不久前陜西省靖邊縣人民法院審理的“房姐”龔愛愛涉嫌偽造國家機關公文、印章罪一案,僅以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未涉及龔愛愛擁有北京、西安、神木等地多處價值不菲的房產以及資金來源問題,令網友的質疑聲不斷。龔愛愛一個人的名下擁有如此之多房產的事實,難以不讓人聯想到北京樓市供不應求的背后原因。

據專案組介紹,2013年1月27日,在調查龔愛愛涉嫌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案的過程中,專案組對龔愛愛購置房產情況做了了解。通過調閱購房合同、租賃協議、交易記錄、銀行匯款電子憑證、個人借據以及當事人陳述顯示:從2005年至2012年,龔愛愛先后在北京購房四十四套,涉及商鋪、寫字樓、公寓、住宅等,購房合同總價三億九千萬余元,其中按揭貸款一億五千九百萬元。龔愛愛購房資金主要來源于參與煤炭經營收入、房屋租金、工資收入和個人借款。專案組在偵查期間,未接到關于龔愛愛經濟犯罪的線索。

從“房叔”蔡斌受審與房無關,到“房姐”受審后擁有的大量房產合法,以及“房哥”、“房嬸”等涉房案件的查處,公眾期盼司法機關能明察秋毫,揭開樓市背后黑幕,威懾房地產違規違法行為的希望一次次落空。

在此,我們暫且不探討龔愛愛在北京購買的四十四套房產是否合法的問題,但此案絕非個例。由此反映出,一些人在北京等地擁有大量房產,其目的都是為了投資賺錢。這從另一個方面表明,房屋供需與價格的操縱權,更容易掌握在少數房屋投資需求者,而不是大多數房屋居住需求者手中。此外,一些房地產項目巧立名目規避限購政策,加之,一個人不擇手段非法擁有多個戶籍身份,或以變通方式取得購買限購房資格的行為,都加劇了房屋供需緊張形勢的出現,從而推高了房價。

房屋是中國人最重要的需求,擁有一套合適的住房是許多人的夢想。然而很多人買不起房子與一些人擁有多套、數十套房子,形成的巨大反差,不僅違背了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有益于廣大民眾的初衷,也有悖于基本的公平原則。

因此,房地產調控不能僅僅從眼前的表面現象入手,要全面綜合總體情況,建立透明、可持續的市場化機制。比如,規范公開房屋信息,全國聯網查處非法擁有多個戶籍身份的購房者,制定對存量房征收房產稅政策,平衡市場需求等等。

【原載2013年10月24日《中華工商時報·觀點》】

插圖 / 房產操控 / 辛 遙endprint

猜你喜歡
專案組國家機關購房
三億“新市民”住房問題受重視
寒亭警方破獲特大網絡電信詐騙案
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舉行“中華魂·家國情深”經典朗誦會
江西:一些地方出臺購房補貼政策 最高可達4萬余元
偷車牌屬于什么罪
中央國家機關舉報網站正式啟用
中紀委打虎80年
購房券:樓市促銷的新變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