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院2008年~2011年輸血不良反應調查與分析

2014-01-09 09:18掌友湖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2014年4期
關鍵詞:血液制品采供血血站

◆掌友湖

責任編輯:吳小紅

臨床輸血是一把雙刃劍,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往往會伴隨一系列不良反應。為了解臨床輸血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文章回顧性調查鹽城市某院2008年~2011年100 例輸血不良反應回報事件,并對其類型和發生率進行統計分析。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100 例輸血不良反應來自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輸血科于2008年~2011年向市中心血站反饋的《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分布于血液科、外科、ICU、內科、呼吸科、婦產科。其中,男56 例,女44 例;年齡6 歲~84 歲,平均48 歲;有輸血史76 例,無輸血史24 例。4年用血總人數71 528 例,其中使用紅細胞類29 755 例,血漿37 335 例,機采血小板4 438例。

1.2 輸血不良反應類型及判斷標準[1]

由臨床用血科室護士觀察并記錄輸血不良反應。在輸血中或輸血后2h 內體溫升高1oC 以上(≥38oC),并證實輸血前無發熱者為發熱反應;輸血中或輸血后即刻出現皮膚瘙癢、蕁麻疹、皮疹、喉頭水腫、休克等為過敏反應;出現醬油樣尿、黃疸等為溶血反應;出現全身不適、針刺樣痛、心跳加速等為其它反應。

1.3 輸血不良反應報告

醫院按照《臨床輸血技術規范》要求建立《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由醫生診斷,護士填寫后送輸血科,輸血科復印后反饋給市中心血站,市中心血站設專人進行調查處理和統計分析,并及時與臨床科室和輸血科溝通。

1.4 統計分析

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008年~2011年某院輸血不良反應統計見表1

表1 2008年~2011年某院輸血不良反應統計

2.2 不同年度輸血不良反應比較見表2

表2 不同年度輸血不良反應比較(例)

3 分析與討論

輸血不良反應是指在輸血過程中和輸血結束后出現的某些新的癥狀和體征,并且用原有疾病不能解釋[1]。輸血不良反應按時間可分為即發性反應和遲發性反應;按發生原因可分為免疫性反應和非免疫性反應。常見輸血不良反應有發熱反應、過敏反應、溶血反應、細菌污染反應和循環超負荷等[2]。

統計資料顯示,某院4年間輸血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0.14%,低于楊慧[3](0.49%)和黃世若[4](0.47%)的報道。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本市自2006年已向臨床提供去白細胞的紅細胞血液制品。輸注去除白細胞的血液成分可有效預防非溶血性發熱性輸血反應。表1 也顯示紅細胞類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最低,只有0.05%,紅細胞類與血漿、機釆血小板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黃世若[4]的研究結果不一致,說明本市應用去白細胞的紅細胞輸注對于預防輸血不良反應起到了積極作用。

表1 顯示,輸注機采血小板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1.10%)??赡苁怯捎谘“迨窃?0℃~24℃振蕩保存,導致白細胞衍生的細胞因子濃度增高[5]。在輸血不良反應類型中,過敏反應占絕大部分,與文獻[3-4]報道一致。引起過敏反應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過敏體質人群對血液中的蛋白成分過敏;某些免疫球蛋白含有多聚體,這些多聚體進入患者體內可激活補體,產生血管活性物質,引起過敏反應[2];有一些患者體內缺乏IgA,多次輸血可刺激機體產生IgA抗體,當再次輸入含有IgA 血液時,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引起嚴重過敏反應。在本組統計資料中,有輸血史者占76%,也說明了這一點。本組統計資料中,有1 例溶血反應,患者為腦血管出血、腦梗塞,輸血后出現呼吸困難、黃疸、醬油色尿,后經調查排除了血型不合和細菌性輸血反應。

表2 顯示,在某院4年間輸血不良反應統計資料中,前3年發生率較低,年度之間差別不大,但第4年(2011年)發生率顯著高于前3年。分析原因可能為前3年部分科室沒有按規定要求填報《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后由于各級領導重視,醫院加強了臨床輸血管理,建立健全了相關制度,各科室能如實填報《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故2011年統計資料更能反映臨床輸血不良反應現狀。

在某院向血站反饋的《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中,血站明確質量管理部負責及時進行調查分析,均未發現因采供血質量問題引起的輸血不良反應。

總之,采供血機構和醫療機構有關人員應充分認識到輸血風險,對輸血不良反應及時進行統計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避免或減少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采供血機構應加強獻血前征詢,篩除可致過敏的供血者,注意采血環境和采血部位皮膚的消毒,確保血液在采集、制備、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的“冷鏈”,保證血液制品質量。醫療機構應加強臨床用血管理,嚴格遵守《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和《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臨床醫師在決定輸血時要充分權衡利弊,嚴格掌握輸血適應征,選擇合適血液制品,杜絕輸血風險。此外,應用輸血新方法和新技術,也可有效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

[1]楊成民,李家增,季 陽.基礎輸血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444-455.

[2]余卓麗,馬春會,田兆嵩.輸血的利與弊[J].中國輸血雜志,2011,22(3):293-242.

[3]楊 慧.輸血不良反應62 例[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5):443-444.

[4]黃世若.32 例輸血不良反應的調查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19(9):2488-2489.

[5]蔡曉紅.輸血引起過敏反應發生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輸血雜志,2008,21(4):307-309.

猜你喜歡
血液制品采供血血站
執業藥師在血液制品生產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成都地區醫療機構紅細胞類及血漿類血液制品退回的現狀分析
試論采供血機構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路徑
采供血機構實施財務績效管理的成效探討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議
華蘭生物(002007):血液制品回暖 疫苗業務有亮點
淺析如何做好采供血機構的檔案管理工作
采供血專業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
血站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
當前血站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