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郎山隧道通風斜井設計

2014-01-12 02:47王小杰
山西交通科技 2014年4期
關鍵詞:施工期斜井排風

王小杰

(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1 工程概況

六郎山特長隧道位于朔州市平魯區,設計為左右線分離式,設計車速為100 km/h。隧道建筑限界凈寬10.75 m(0.75 m檢修道+0.50 m左側側向寬度+2×3.75 m行車道+1.00 m右側側向寬度+1.00 m檢修道),凈空限界高度5.0 m。右線進口里程為K17+479,出口里程為K22+971,全長5 493 m(隧道路線含斷鏈);左線進口里程為LK17+500,出口里程LK22+906,全長5 412 m(隧道路線含斷鏈)。隧道底板最大埋深左線190 m、右線215 m。

隧道穿越構造剝蝕中山區,海拔高度1 392~1 723 m,坡角較大,山峰陡立,主要為碳酸鹽建造。微地貌為基巖山梁、陡坎、沖溝緩坡。隧道穿越地層主要為中石炭系本溪組泥巖、砂巖,奧陶系中統馬家溝組灰巖。路線K17+880—K23+800東側發育一條張扭性正斷層,在K17+880處與路線斜交,該斷層走向339°,傾向北東,傾角65°,延伸長度約8 km。受該斷層影響,斷層附近巖層陡傾,斷層帶地層破碎。斷層對隧道影響較大。

隧道采用縱向分段送排式通風。根據六郎山隧道的長度、工期、地形、地質條件及通風段落的劃分要求,在隧道中段設置斜井1處,施工期亦可作為施工輔助通道(斜井+排風道)使用,加快施工進度,隧道貫通后根據設計對斜井進行改造。

2 通風斜井的布置

六郎山特長隧道全長5.5 km,從縱向通風分段的角度考慮,隧道1個通風分段長度一般為3~5 km。因此,從通風角度考慮,本隧道只需分成兩段就能滿足通風的需要。斜井位置的合理布置,關系到隧道工期、工程規模、后期營運費用。六郎山隧道斜井布置主要考慮了如下因素。

a)隧道施工工期的需要。六郎山隧道屬于特長隧道,全長5.5 km,通風斜井的布置除了要滿足運營期間隧道通風要求外,施工期亦要作為施工輔助通道使用,加快施工進度,因此斜井應盡量布置在隧道中間位置為宜。

b)隧道運營期間的綜合利用,特別是隧道運營通風,采用的營運通風方式,要求技術相對可靠、經濟、合理,要滿足通風技術要求[1]。

c)斜井盡量設置在穩定的地層當中。但相對來說,斜井跨度一般都不是很大,斜井內施工空間又足以滿足超前支護或加強支護的實施,工程質量容易保障,所以,斜井對其穿越的地質條件要求相對較低[2]。在地形方面,要注意洞口處防排水方便,避免被水淹沒。洞口應有適合于材料堆放,布設各種管線和生產房屋、棄渣的場所[1]。

d)斜井傾角的大小,影響斜井主通道的長度、提升方式與建井速度[1]。由于本斜井在施工期亦要作為施工輔助通道使用,故考慮斜井出渣方式以無軌運輸為主,斜井傾角不大于12°,但也不宜過小。在滿足通風的前提下,控制好斜井傾角,使斜井長度最短,減少工程造價與通風阻力,降低運營通風費用。斜井與隧道中線連接處的平面交角,在滿足施工和運營要求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采用大角度[3]。

根據六郎山隧道的長度、工期、地形、地質條件及通風段落的劃分要求,將六郎山隧道通風斜井布設于LK20+460左側山體較薄的一側。斜井主通道長度360 m與隧道軸線的夾角為60°,送風道長97.42 m,排風道長72.0 m,排煙道長88.89 m,送風道與排風道夾角為23.4°,送風道與排煙道夾角為30°。六郎山隧道斜井平面布置見圖1。

圖1 六郎山隧道斜井平面布置圖

縱斷設計綜合考慮斜井的出渣方式(無軌運輸為主),運營通風要求,施工的難易程度及施工期車輛行駛安全等因素,在距離斜井出口處207.5 m處設置一緩沖平臺(K0+145—K0+160),長 15 m,坡度2%。斜井主通道縱坡11.8%,張角6.7°,排風道縱坡11.8%,送風道縱坡4.47%,排煙道距離左線隧道頂部垂直距離控制在6 m以上。排煙聯絡通道剖面見圖2。

圖2 排煙聯絡通道剖面圖

3 通風斜井設計

3.1 斜井凈空斷面及技術參數

斜井面積的確定,綜合考慮了工程造價和運營費用。當通風量一定時,斜井風速低,斜井風機消耗功率小,運營費低,但斜井面積增大,工程造價增加;斜井風速高,斜井面積就小,造價減少,但斜井風機功率消耗增大,運營費增加[1]。在權衡工程造價和運營費用之后,確定了斜井風速和斜井面積。為滿足施工方便,斜井斷面采用直墻拱結構。

六郎山隧道斜井(包括聯絡通道)的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a)斜井建筑內輪廓 寬7.84 m,高7.32 m;

b)斜井斷面 面積50.79 m2,周長26.96 m;

c)送風井 面積29.23 m2,周長21.81 m;

d)排風井 面積20.47 m2,周長19.39 m;

e)送風道 面積33.24 m2,周長22.0 m;

f)排風道 面積23.20 m2,周長20.19 m;

g)排煙道 面積26.14 m2,周長19.42 m。

3.2 斜井地質

在隧道洞體以上3倍洞徑范圍內,根據《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附錄G、《公路隧道設計規范》,水文地質條件、構造特征、巖石質量指標、巖體完整性系數,對隧道圍巖級別進行綜合評價。斜井穿越地層主要為中石炭系泥巖、砂巖,奧陶系灰巖。斜井進口80~135 m處穿越斷層破碎帶,巖芯破碎,全風化,無自穩能力,雨季有淋雨狀出水可能。進口260 m范圍圍巖類別為Ⅴ級,其余為Ⅳ級。

3.3 斜井(含聯絡通道)襯砌設計

斜井襯砌結構根據其所通過巖層的圍巖條件、埋深受力特點,按新奧法原理設計,采用初期噴、錨、鋼架支護與二次模筑混凝土的復合襯砌方案,并視地層、地質條件增加長、短管棚、超前錨桿等預加固措施。襯砌結構設計時,綜合考慮了地震對襯砌安全的影響,對斜井明洞、Ⅴ淺埋及Ⅴ圍巖段、風道交叉加強段二次襯砌采用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增強結構的抗震性能。

避險車道一(K0+65—K0+80)、避險車道二(K0+210—K0+225)、緩沖平臺(K0+145—K0+160)均按Ⅴ級圍巖深埋加寬段設計,避險車道三(K0+285—K0+300)按Ⅴ級圍巖淺埋加寬段設計。斜井襯砌支護參數表見表1。斜井襯砌構造見圖3。

表1 斜井襯砌支護參數表

圖3 斜井襯砌構造圖

3.4 斜井施工

斜井施工應按新奧法組織實施,主要工序采用機械化作業,出渣采用無軌運輸,二次襯砌澆注采用模板臺車,開挖總體上要求拱部采用光面爆破,邊墻部采用預裂爆破,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周邊巖體的完整性,同時減少超挖量,提高初期支護的承載能力。洞身Ⅴ級圍巖地段采用臺階分部法施工,Ⅳ級圍巖地段采用臺階法施工。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結合監控量測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

施工期采用軸流風機,進行壓入式通風,可以有效保證施工掌子面的能見度,及時觀測掌子面的圍巖變化情況,確保施工安全。

主洞貫通后,對斜井進行風道隔離時,需根據各風道斷面的要求,采用中隔板進行分割施工??紤]斜井的施工期車輛行駛安全等因素,在K0+65—K0+80、K0+210—K0+225、K0+285—K0+300 設置了3處臨時避險車道。施工完成后,需封堵,使得主斜井斷面連續平順。

3.5 防排水設計

隧道防排水遵循“防、排、截、堵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進行設計,對地表水、地下水妥善處理,形成一個完善通暢的防排水系統。使隧道防水可靠,排水暢通,運營期間隧道內不滲不漏,基本干燥,以保證結構和設備的正常使用和行車安全。

隧道防排水設計主要有以下2個方面:

a)襯砌排水 在初期支護與防水層之間每間隔一定距離設置環向排水管,環向排水管再將匯水引入墻腳外側設置的縱向排水管中。

b)襯砌防水 在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敷設復合防水層,二次襯砌沉降縫與施工縫設止水帶。防水層采用EVA防水卷材+土工布,EVA防水卷材參數必須滿足國標18173.1—2000的要求,防水卷材采用無釘工藝施工,施工縫、沉降縫均采用橡膠止水帶。

4 結語

六郎山隧道通風斜井的設置,不但滿足了運營期間的通風要求,施工期亦可作為施工輔助通道使用,加快施工進度。六郎山隧道通風斜井類型和位置的選擇,綜合考慮了隧道長度、工期、地形、地質條件及通風段落的劃分要求,斜井凈空斷面的選擇,充分考慮了工程造價和運營費用,發揮通風井的經濟效益。

猜你喜歡
施工期斜井排風
建筑排風隔熱外窗冬季結露機理與防治
絹云母片巖引水隧洞施工期變形控制技術研究
國外斜井TBM項目數據統計
基于STM32的室內有害氣體自動檢測與排風系統
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進入施工期
排風熱回收對地鐵空調機組性能提升的仿真分析
斜井防跑車裝置優化設計及應用
后卸式斜井箕斗多點卸載的設計與應用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擴建作業區分流組織研究
復雜地段副斜井井筒施工方法的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