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2014-01-21 05:56王艷超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年12期
關鍵詞:農業院校方向基層

王艷超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黑龍江 大慶 163319)

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對于農業相關問題的解決決定了我國這個農業大國的整體發展方向。而農業院校的大學生就是做好這一工作的重要力量,做好農業院校大學生的就業工作既能保證我國農業的發展,也能表現出對人才的重視。從專業的角度上來說,農業專業的學生的主要就業方向很明確,而且經過大學的學習,既有專業的農業知識,也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對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好,是現代農業的主要力量。因此,解決農業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問題既能保證我國的社會發展,也能解決農業類院校和大學生的自身需求。

一、研究農業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現狀的意義

從基本的定義上來分析,大學生就是接受了大學教育的一類人群,和其他人群相比,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等方面都有明顯提高,是國家為了自身發展需要和學生個人的抱負而形成的一種教育形式。農業院校的大學生是指學習農業專業方向的全日制本科、??埔约把芯可踔粮邔W歷的學生?;鶎泳蜆I就是指農村、街道、縣級以下的企業、事業單位以及一些同等類型的職業,而本文中所說的農業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也就是指農業專業方向的大學生在縣級以下的地區的就業計劃,包括“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等。

如今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越來越普遍,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后從事的職業大都和中學學歷一樣,既浪費了國家的教育資源,也影響了整個社會的就業問題。因此做好大學生的就業工作是保證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增強我國的民族凝聚力的主要方向。同時對于農業院校的大學生而言,更是其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團體,解決農業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的問題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情況,以及我國的戰略目標的實施。同時也能總結一定的經驗,指導更多的大學生的就業工作。解決農業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問題能確定教育的發展方向,學??梢愿鶕唧w的就業情況適時調整教學過程,使其更加適應畢業之后的工作,也能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好地規劃學生之后的就業方向,讓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理性擇業,保證農業院校大學生畢業之后更好地就業,也是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農業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現狀對于解決問題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有較為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農業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現狀及分析

為了更好地理解農業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的現狀,筆者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調查工作,對幾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農業大學,例如四川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等進行了抽樣調查。為了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做了如下的劃分:

①根據學校的層次劃分:985、211重點本科院校(一本):120份;本科院校(二本):120份;??疲ù髮?、技校等):120份。

②根據性別劃分:男生:175人;女生:185人。

③根據所學專業類型劃分:人文、社會科學:24人;經濟學:15人;管理學:31人;農、林專業:285人;其他:5人。

然后對這些學生的就業意向進行了統計,結果如表1。

同時也統計了學生們對于之后結業的信心,結果如表2。

在調查的過程中,筆者還發現了一個普遍現象,那就是在農業院校的大學生有近七成來此農村,其余的三成多來自城鎮,分析的主要原因就是農業院校的學費和其他院校相比較少,而來自農村的這部分學生大多數都對自己之后的就業沒有信心。從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農業院校的大學生對于自己之后的就業情況并不持樂觀態度,而且即使是農業院校的學生對于之后基層就業的選擇并不多,大多數的選擇都是國家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

對于農業院校的大學生來說,之后的就業前景非常廣闊,可是學生們都有不愿意選擇基層就業,對于農業領域來說,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熱潮從未消退,而且國家也推出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例如“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等,不過其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差距,主要表現在有的崗位“用人難”,而大學生的就業現狀也不容樂觀。同時一般的工作崗位都要求大學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過硬的專業知識技能。

表1 農林院校大學生就業意向

表2 農林院校大學生就業信心

三、影響農業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的因素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影響農業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的因素,包括就業結構、就業機制和大學生的心理情況等。

1.就業結構

由于我國的地理分布不均勻,而各地的差異就決定了我國各地的經濟發展情況,也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形勢。首先的表現就是就業地區分布不均勻,多數農業院校大學生都希望自己畢業之后能留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工作,只有少數的學生希望去基層就業,地區的分布有一定的聚集性,大都聚集在經濟發達地區,而且深入到基層就業的學生經過跟蹤調查也發現真正能在基層工作長久的人員只占一成。從具體的工作上來看,學生都傾向于管理工作,對于服務工作并不看重。從學生對自己就業意向的選擇上可以看出,學生對于基層就業沒有信心也沒有興趣,主要還是熱衷于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甚至是自主創業。正是由于這些就業結構的不平衡,才導致了基層就業的問題。

2.就業機制

對于就業機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用人單位和就業市場的影響上,盡管國家根據這一問題制定了一定的政策,可還是有一些涉及不到的層面。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就業信息和用人單位的規定并不完善,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一般都是企業到學校去招人或者是學生去人才市場等,可是在實際的過程中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一就是就業信息良莠不齊,相關管理部門沒有對就業信息進行很好的篩選,出現了很多虛假的信息,影響了學生的就業熱情和信心;其二是學生的就業渠道較為單一,去人才市場之后發現自己的專業和招聘有一定的差距;其三是用人單位由于公司規模的限制,不符合招聘過程的標準,沒有一個固定的目標,或者是目標偏差,表現就是憑借印象選擇人員,對于學歷的要求不高,有的單位更是要求有幾年的工作經驗。

3.大學生自己的心理情況

就業問題和一些考試問題并不相同,就業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要求更高,現在在大學生中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沒有做好就業的準備,也就是沒有做好從學生到就業的轉變。其中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以下幾點:其一對自己有較高的期望值,有的學生由于沒有接觸過工作,沒有接觸過社會,只是呆在學校中學習,因此不能正確看待自己,希望實現自己的價值,可是卻總是遭到拒絕,心理調節并不完善,沒有正確看待就業和求職過程中的問題。其二,在面對自己的就業方向時有所偏差,希望去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對于一份職業的考察主要看重工資待遇,并沒有把之后的職業生涯規劃放入其中。對于自己的就業方向沒有信心,這種現象在女性大學生中表現更明顯,超過一半的學生都認為農業方向的專業并不是就業的熱門選擇,而且女生的就業機會更少,再加上幾次求職的失敗,就會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信心。

四、保證農業院?;鶎泳蜆I的對策

為了更好地解決農業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的問題,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考慮,共同作用完成這一對策。

1.國家關注,提供平臺

從我國的政府干預的角度需要提高對于這一問題的關注度,為農業院校的大學生的就業提供一個發展的平臺。其一,對于農業院校加大資金和設備的投入,為學校教育提供一定的支持,保證學校的教育工作,同時也要做好就業單位、人才市場和學校的聯系;其二,對就業環境加強監管,為大學生的就業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條件,讓學生的教育過程更加符合各個企業的實際要求;其三,為大學生的就業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要落實基層就業的激勵制度,為學生在基層的工作提供一定的飯補、房補、車補等,并且在之后的升職中提供優先的機會。為學生的就業工作提供一定的平臺,保證用人單位和學生能取得最大程度上的聯系,幫助大學生實現基層就業。

2.學校指導,明確方向

學校的主要培養方向應該是學生之后的就業問題,因此在專業的設置上盡量減少冷門專業的設置,保證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從事和專業相關的工作。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多給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機會,可以建立一定數量和規模的實驗室和研究室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有實際的經驗,更好地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在之后的就業中提高競爭力。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重視對于學生就業方面的指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態度,正確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就業方向,同時多宣傳國家的相關政策,例如“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政策,讓學生在其中找到自己基層就業的方向。學??梢愿鶕W生具體的情況為學生制定適宜的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確定自己的就業方向,對于自己欠缺的能力有針對性地補齊。而且在學生實際選擇的時候提供一定的指導,保證學生獲取更多的招聘信息,篩選適合自己的工作,正確選擇。在平時的學校教育中,不只是讓學生學習一些專業知識,也要注意學生的思想變化,讓學生自主確定自己今后的就業方向和興趣,讓學生到基層去實現自己的價值,更好地報效祖國。

3.學生學習,正視就業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包括價值定位和職業定位,在學習的時候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農業的專業知識是就業的基礎,也是自己最有利的競爭武器,會學習、愛學習;同時也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積累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尤其是去基層實地實習,志愿者下鄉,明確之后工作的實際情況以及自己欠缺的能力,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磨練自己的意志,能直面各種考驗。在對自身的認知上要有合理的認識,明確自己的能力、興趣和特長,只有準確衡量各種因素所占的比例,才能讓自己在工作過程中慎重選擇就業方向。同時對于自己的工作觀念也要有所變化,明白自己的價值并不是只有在經濟發達地區、在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才能實現,在普通的基層也同樣能實現。正確看待自己的結業方向,在工作中不挑挑揀揀,而且抓住每一分機會,明確自己的奮斗方向,朝著社會需要的方向努力,少一點自我,多一些對國家、對社會的考慮,在基層為國家作出貢獻。而且也要不斷鍛煉自己的能力,自強自立,可以通過自主創業來改變現在的求職現狀,拓寬自己的職業渠道和方向。

綜上所述,農業院校是培養我國農業人才的主要陣地,而農業院校大學生也是推動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力量。因此在學生的就業問題上需要提供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讓學生能正確看待自己的就業問題,選擇正確的就業方向,去基層就業發揮價值,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本文通過數據調查可以直觀地發現在學生就業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農業院校大學生的基層就業現狀調查結果,我們可以從國家層面、學校層面和學生自身層面三個角度出發,改善如今農業院校大學生的就業現狀,讓他們有更好的未來。

[1]趙鳳,梁耀明,李華忠.農業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的促進機制研究——以梅州市為例[J].廣東農業科學,2014(2):229-232.

[2]楊慧泉.西部地區大學生基層就業問題分析[D].吉林農業大學,2012.

[3]昌蔚.農科類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現狀及就業對策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1.

[4]黃斐.服務新農村建設的高等農業院校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4(12):117.

[5]左永強.河北省農科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

[6]王生彥.就業制度改革后西藏自治區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16-121.

[7]李培敬.大學生基層就業觀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基于洛陽大學生的實證分析 [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3):52-53.

猜你喜歡
農業院校方向基層
高等農業院校寵物專業產學研協同創新育人平臺的構建與實踐
高等農業院校學科專業優化調整研究
基層為何總是栽同樣的跟頭?
2022年組稿方向
2021年組稿方向
2021年組稿方向
基層在線
基層治理如何避免“空轉”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等農業院校卓越“三農”法治人才培養路徑探析
走基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