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掛在墻上的蒲扇

2014-01-22 02:11丁立梅
中華活頁文選·初二版 2014年1期
關鍵詞:扇風納涼蒲扇

丁立梅

逛街,偶見一地攤,擺在護城河畔,賣些雜七雜八的什物,有針頭線腦、鞋墊淘米籃子啥的。在地攤一角,竟橫七豎八擺了些蒲扇賣,扇面上燙了畫,小巧盈手,更像工藝品。

這是走了樣的蒲扇,但到底是蒲扇,心底還是泛起久別重逢的歡喜。我停下來買一把。他問,買了作什么?我答,回去掛墻上。

記憶里,沒有蒲扇的夏天,哪里叫夏天?

那個時候,夏天納涼的唯一工具,是蒲扇。哪家少得了它?賣蒲扇的男人,擔著一擔子的蒲扇,到鄉下來。他手里擎把大蒲扇,大烈日下,邊扇風邊擋太陽。主婦們圍攏過去挑,七嘴八舌著。其實有什么可挑的?都是一樣的,簇新簇新的。新做的蒲扇,面容潔凈,筍白著。聞聞,有股類似于麥秸的味道。

買回的蒲扇,主婦們都用布條,把邊子重走上一遍。鑲了邊的蒲扇,有些沉,扇的風,不爽快。但耐用啊,即使天天搖,一個夏天也搖不壞,可以留著,待下一年夏天再用。

晚上,村里人自動組合,三五個聚一起,在空地上納涼。人人手里一把蒲扇,不緊不慢地搖,搖出了不少的俚語笑話。孩子們是絕沒有耐心搖蒲扇的,他們呼朋引伴,一窩蜂地鉆草堆,蹲草叢,玩得汗流浹背??傆心赣H,捉了自家的孩子,用蒲扇在他(她)的屁股上敲兩下,怒斥,你能不能安生點?瞧瞧,剛洗完澡的,身上又淌濕了!

理她呢。撇撇嘴,嬉皮笑臉著,“哧溜”一下,如小泥鰍似的滑開去。草叢里的熱鬧,永遠吸引著孩子。螢火蟲裝了大半瓶。真可憐了那些小蟲子,它們若不是那么招搖,何至于落下被囚禁的命運?到最后,如何安置那些“囚犯”的,孩子們已不理會了,那瓶子多半被隨手扔了。第二天晚上,另找了空瓶子來,再捉。夏夜的天空下,螢火蟲永遠多得像天上的星星。

玩累了,一個個躺到自家搭在門前的門板上,安靜下來。夜漸漸深了,四周的聲音,漸漸隱伏于夜的深處。這個時候,稻花的清香,隨著風飄來,一陣一陣。有雞在夢中打鳴。天上的星星,繁密得像撒落的米粒。

祖母搖著蒲扇講故事,重重復復講的都是小媳婦遇到惡婆婆了。她搖著搖著,那速度就慢下來,嘴里的呢喃,終至消失。鼾聲響起。我們抬眼看她,她坐在椅子上,頭垂著,嘴巴微張。握蒲扇的手,也垂著。我們扯拉她手里的扇子,祖母驚醒,用扇柄輕敲我們的手,笑說,調皮啊。復又搖起來……

這樣的景,再無處可尋。曾經一個個搖著蒲扇的人,都跟著歲月遠去了。我的外婆走了,我的祖母走了。而我每次回鄉下,母親都要告訴我,哪個我熟悉的鄉親,也走了。偌大的鄉下,再不見了蒲扇的影子。家家都裝電扇了,甚至蚊帳里,也掛上一臺。仿佛這承載了三千多年歷史的蒲扇,從不曾來過。

我把新買的蒲扇掛上墻。我指著它,告訴鄰家三歲小兒,我說這叫蒲扇,是用來扇風的。

(選自《南京日報》)

1. 通讀全文,說說本文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 本文的記敘線索是什么?

3. 文章第三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結合文章作簡要分析。

4. 文中第七段的畫線句子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5. 結合文章,簡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猜你喜歡
扇風納涼蒲扇
夏日說“扇”
納涼
黃昏納涼
蒲扇搖
物微情濃
扇風小能手
掛在墻上的蒲扇
多虧有頂氈帽
納涼之鄉村田園美
蒲扇與空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