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高血壓藥物不良反應臨床分析

2014-01-23 19:08高秀娟郭宜民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年20期
關鍵詞:利尿劑阻滯劑降壓藥

高秀娟 郭宜民

抗高血壓藥物不良反應臨床分析

高秀娟 郭宜民

目的總結抗高血壓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的特點, 促進臨床安全用藥。方法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 對抗高血壓藥品不良反應進行統計分析。結果1年間使用抗高血壓藥物共有480例, 發生一般不良反應26例, 占總數的5.4%, 無嚴重不良反應, 發生不良反應病例全部治愈, 無一例留下后遺癥。結論抗高血壓藥物所致不良反應比較常見, 但不良反應輕微, 抗高血壓藥品不良反應癥狀隱襲, 臨床表現無特異性, 易與原發病和其他疾病混淆, 診斷關鍵在于臨床醫生重視, 注意鑒別。

抗高血壓藥物;藥物不良反應

高血壓病是臨床醫學工作中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 抗高血壓藥物是一組常用的藥物, 藥物治療可有效降低高血壓引起心、腦、腎、眼等器官疾病的發病率, 但藥物在起到治療效果的同時, 往往會產生藥品不良反應, 現對本門診2013年抗高血壓藥的藥品不良反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門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就診的高血壓病患者480例, 其中男220例, 女260例, 年齡28~76歲。使用降壓藥物包括單獨應用或聯合應用患者中, 鈣通道阻滯劑降壓藥(CCB)142例,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37例,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88例, 利尿劑28例, β受體阻滯劑78例, 復方制劑196例。對就診患者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 測血壓, 根據各種降壓藥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做相關理化檢查。

2 結果

2.1藥品不良反應臨床表現 抗藥品不良反應臨床表現無特異性, 癥狀隱襲。共發生不良反應26例, 占5.4%。其中鈣拮抗劑:頭痛6例, 占4.2%;面部潮紅2例, 占1.4%;腹痛1例, 占1.4%;下肢水腫7例, 4.9%;心悸2例, 占1.4%;ACEI:干咳3例, 占8.1%;ARB:咳嗽1例, 占1.1%;貧血1例, 占1.1%;利尿劑:電解質紊亂2例, 占7.1%;β受體阻滯劑:心動過緩3例, 占3.8%;復方制劑:電解質紊亂1例, 占0.5%。

2.2不良反應轉歸 26例抗高血壓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全部治愈, 無一例留下后遺癥。

3 討論

我國是高血壓患者人口大國, 抗高血壓藥物應用廣泛,應用抗高血壓藥物關注治療作用的同時必須高度注意藥品不良反應, 避免造成病患新的傷害。

鈣通道阻滯劑能在離子通道水平選擇性地阻滯鈣離子進入細胞內, 從而減少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 選擇性地擴張小動脈并影響平滑肌細胞的功能, 是一種主要的心血管疾病治療藥物, 現已經被廣泛用于治療高血壓、心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 降壓作用強, 目前應用廣泛[1]。鈣通道阻滯劑副作用主要是頭痛、面部潮紅、下肢水腫, 前者常見使用短效制劑, 與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經激活相關, 更換長效制劑??梢员苊?;后者處理可以合用小劑量利尿劑。

β受體阻滯劑目前已廣泛用于心血管疾病, 如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肌病的治療, β受體阻滯劑在高血壓臨床治療中適應證明確, 療效肯定, 在西方國家已超過30%[2], 但在我國由于過分擔心β受體阻滯劑的不良反應, 在各級醫生最常用的降壓藥排序中, β受體阻滯劑列第五位, 應用不足[3]。β受體阻滯劑主要副作用為心動過緩, 注意掌握適應證, 尤其適用于交感神經活性增高以及高動力狀態的單純高血壓患者, 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壓患者, 對于使用β受體阻滯劑血壓未達標者, 不是片面增加劑量, 可聯合長效鈣拮抗劑, 在關注血壓達標的同時, 應注意監測心率[4]。

利尿劑在高血壓治療中是一線基礎降壓藥, 但是我國在高血壓患者中的使用率偏低, 根據國內三甲醫院門診的問卷調查結果:受訪醫生中僅有12%在使用利尿劑進行降壓治療[5]。利尿劑只需小劑量就可達到較好降壓效果, 副作用主要為電解質紊亂尤其低鉀血癥, 往往出現在心力衰竭等水鈉儲留利尿劑用量較大病例, 在臨床工作中, 噻嗪類利尿劑與ACEI或ARB聯合一方面過減少水鈉潴留、松弛外周血管、抑制腎素-血管緊張表-醛因酮系統(RAAS)等多重機制增強降壓效果, 另一方面RAAS抑制劑還可減少噻嗪類利尿劑所致的RAAS激活和低血鉀等不良反應, 是較理想的聯合降壓治療方案, 在利尿劑使用前和使用過程中定期監測電解質,有助于及時發現并糾正噻嗪類利尿劑副作用[6]。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在心血管中的作用逐漸為廣大心血管醫生認識, 文獻記載副作用有咳嗽、低血壓、高血鉀、急性腎功能衰竭、血管性水腫、致畸等, 咳嗽最常見, 國外臨床試驗中約5%~10%的患者發生干咳, 國內患者咳嗽的發生率可能更高一些, 但常與肺部充血或伴隨的疾病如呼吸道疾病難以區別??人暂^重的患者有時需停藥, 停藥后一般在1周內基本消失, 可以更換為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7]。本門診遇到的2例患者都是被長期診斷為呼吸道炎癥, 需引起臨床注意。

ARB是新一代的抑制RAAS的降壓藥, 它不僅降壓作用平穩, 還具有靶器官保護作用, 目前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 ACE和ARB均可降低血壓, 逆轉左室肥厚, 降低總病死率及心血管病死率, 兩種制劑可以互相替代。一般認為ARB由于不抑制緩激肽分解酶而避免咳嗽副作用, 但臨床上作者遇到1例咳嗽病例。還遇到1例ARB引起貧血患者, 患者男性, 50歲, 患免疫球蛋白 (IgA)腎病伴高血壓, 應用ACEI咳嗽,更換ARB血紅蛋白146.0 g/L降至8.8 g/L, 停用血紅蛋白回升,再度使用ARB又出現貧血, 最后使用ACEI咳嗽逐漸耐受,貧血恢復正常。

復方降壓藥發現的不良反應少, 可能與使用復方降壓制劑患者病情輕以及使用時間長有關, 更多是復方降壓藥本身因素。復方降壓藥由小劑量多種相輔相成的藥物組成, 復方制劑中的藥物劑量, 都比單用時的劑量要小, 所以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就減少了, 配伍藥物在一起, 還能相互糾正不良反應, 比如替米沙坦/氫氯噻嗪片, 就是替米沙坦和氫氯噻嗪的復合制劑, 替米沙坦可以糾正氫氯噻嗪引起的低血鉀,又比如纈沙坦/氨氯地平的復方制劑, 纈沙坦可以糾正氨氯地平出現的部分水腫。盡管我國的某些固定復方制劑組成成分的合理性有些爭議,但其有明確的降壓作用且價格低廉,仍可作為基層降壓藥的一種選擇, 要掌握其組成成分的禁忌證和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8]。

綜上所述, 抗高血壓藥品不良反應癥狀隱匿, 臨床表現無特異性, 易與原發病和其他疾病混淆, 診斷關鍵在于臨床醫生重視, 注意鑒別診斷, 結合用藥歷史診斷不難。

[1] 陶劍虹.對長效鈣通道阻滯劑的再認識.心血管病學進展, 2009, 30(2):337-340.

[2] Wolf M, Heuten HG, De Swaef A, et al.The evolution of hypertension treatment in Belgium, a pharmacoepidemiological study.Acta cardiol, 2012,67(2):147-152.

[3] 武陽豐, 王增武, 高潤霖.中國醫療衛生人員高血壓防治觀念和防治知識調查.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4,32(3):264-269.

[4] 馮穎青, 李勇, 張宇清, 等.β受體阻滯劑在高血壓應用中的專家指導建議.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3, 21(8):719-727.

[5] 胡大一,劉力生,余金明,等.中國門診高血壓患者治療現狀登記調查.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0, 38(3):230-238.

[6]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高血壓學組.利尿劑治療高血壓的中國專家共識.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1, 19(3):214-222.

[7]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在心血管中應用中國專家共識.中華高血壓雜志, 2007, 15(2):97-106.

[8] 劉力生,王文,姚崇華,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0, 18(1):11-30.

2014-07-02]

130011 一汽總醫院吉林大學第四醫院社區服務中心現綠園仁德門診部(高秀娟);一汽總醫院吉林大學第四醫院門診部(郭宜民)

猜你喜歡
利尿劑阻滯劑降壓藥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劑,預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降壓藥漏服了,怎么辦?
降壓藥您吃對了嗎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茶可用來開發降壓藥
“再加兩片降壓藥”等十六則
蝎毒肽作為Kv1.3離子通道阻滯劑研究進展
冠心病心衰冠心寧+利尿劑治療的臨床效果
服用利尿劑 更要護腳
重磅試驗 CLARIFY:穩定心絞痛β受體阻滯劑的長期獲益收到質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