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綜合征出血熱伴嚴重血小板減少23例臨床觀察

2014-01-25 21:29朱偉力
中國醫藥指南 2014年10期
關鍵詞:最低值低血壓休克

朱偉力

(本溪市傳染病院,遼寧 本溪 117022)

腎綜合征出血熱伴嚴重血小板減少23例臨床觀察

朱偉力

(本溪市傳染病院,遼寧 本溪 117022)

目的觀察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伴嚴重血小板減少病例的血小板動態變化、臨床出血傾向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HFRS伴嚴重血小板減少(≤20×109/L)23例病例,觀察其血小板的下降、回升情況及臨床出血傾向。結果23例病例入院時間分別為第4~10病日,其中發熱期7例(30.43%),二期重疊(發熱或低血壓休克與少尿期重疊)7例(30.43%),三期重疊1例(4.35%),少尿期8例(34.78%),血小板低于正常23例(100%),血小板值分別為(2.00~86.00)×109/L,入院后血小板繼續下降13例,最低值發生在第4~12病日,最低值(2.00~20.00)×109/L,分別發生在發熱期5例(21.74%),少尿期10例(43.48%),低血壓休克、少尿期重疊6例(26.09%),發熱、少尿期重疊1例(4.35%),三期重疊1例(4.35%)。除1例病例血小板無回升即死亡外,余22例病例血小板隨著體溫下降、尿量增多血小板開始回升,其中少尿期血小板恢復正常1例,移行期血小板恢復正常4例,多尿期血小板恢復正常13例,4例血小板尚未回升正常而死亡,血小板最低值至恢復正常的時間為2~11 d。23例病例臨床表現皮膚黏膜出血23例,以注射部位明顯瘀斑多見,消化道出血3例,腎破裂3例,鼻衄3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2例。23例患者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出血表現明顯者給予止血合劑及血漿,其中僅2例補充血小板治療。23例病例死亡7例。結論HFRS患者的血小板數普遍減少,至低血壓少尿期達最低值,多在少尿期末開始回升,多數在多尿期恢復正常,血小板減少的程度及其回升速度可作為估計HFRS預后的一項指標。雖血小板降低明顯,但出血傾向不嚴重。

腎綜合征出血熱;血小板減少;出血傾向

HFRS的血小板減少發生率很高,而血小板減少程度和出血現象有一致關系,血小板減少的程度及其回升速度,可作為估計HFRS預后的一項指標?,F將我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HFRS伴嚴重血小板減少(≤20×109/L)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HFRS患者23例,男18例,女5例,年齡26~65歲,平均(50.39 ±9.58)歲,全部患者的臨床診斷均符合衛生部1997年頒布的《流行性出血熱防治方案》制定的診斷標準。全部病例均為重型及危重型病例。

1.2 方法

觀察入院時血小板下降的情況、血小板減少持續時間、血小板回升時間、臨床出血傾向及預后的情況。

2 結 果

23例病例入院時間分別為第4~10病日,平均(5.74±1.57)d,其中發熱期7例(30.43%),二期重疊(發熱或低血壓休克與少尿期重疊)7例(30.43%),三期重疊1例(4.35%),少尿期8例(34.78%),血小板低于正常23例(100%),血小板值分別為(2.00~86.00)×109/L,平均為 (28.35±23.31)×109/L。入院后血小板繼續下降13例,最低值發生在第4~12病日,最低值(2.00~20.00)×109/L,平均 (13.00±4.08) ×109/L,分別發生在發熱期5例(21.74%),少尿期10例(43.48%),低血壓休克、少尿期重疊6例(26.09%),發熱、少尿期重疊1例(4.35%),三期重疊1例(4.35%)。除1例病例血小板無回升即死亡外,余22例病例血小板隨著體溫下降、尿量增多血小板開始回升,其中少尿期血小板恢復正常1例,移行期血小板恢復正常4例,多尿期血小板恢復正常13例,4例血小板尚未回升正常而死亡,其中1例血小板回升后再次下降而死亡,2例血小板恢復正常但分別于少尿期及移行期死亡。血小板最低值至恢復正常的時間為2~11 d,平均(6.00±2.83)d。

23例病例臨床表現皮膚黏膜出血23例,以注射部位明顯瘀斑多見,消化道出血3例,腎破裂3例,鼻衄3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2例。23例患者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按各期治療原則,相應制定治療方案,出血表現明顯者給予止血合劑及血漿,其中僅2例在院外血液科補充血小板治療,23例患者死亡7例,分別發生在少尿期2例、移行期2例,休克及少尿期重疊3例,分別死于ARDS(呼吸窘迫綜合征)2例,DIC 2例,腦水腫1例,心力衰竭1例,急性腎功能衰竭1例。

3 討 論

腎綜合征出血熱發病早期多伴有血小板減少,且血小板減少程度和出血現象有一致關系,若血小板降至50×109/L以下,大多數會出現明顯的自發性出血,當血小板降至20×109/L以下時,甚至可以出現顱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其血小板減少的機制可能為:①病毒直接損傷骨髓巨核細胞,導致產板障礙和功能異常;②異常免疫反應,研究者觀察到血小板表面有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補體激活下可引起血小板減少[1]。HFRS治療的關鍵之一是積極防治出血,而HFRS引起出血的機制比較復雜,發熱期主要是由于血管壁的廣泛損傷、血小板減少及其功能下降,發熱后期及發熱、低血壓兩期重疊引起的嚴重出血,可能與DIC有關[2],伴腎功能衰竭時,尿毒癥加重血小板功能損害,伴肝功能損害時,凝血因子減少[3]。因此,治療上應在綜合性治療和預防性治療的基礎上,酌情給予安絡血、止血敏、維生素C,輸注血小板懸液,針對DIC的各個階段給予肝素、新鮮血漿、6-氨基乙酸,積極糾正尿毒癥等治療。本組資料顯示血小板最低值分別發生在第4~12病日,最低值為(2.00~20.00)×109/L,以低血壓少尿期多見,血小板多隨著進入發熱末期、移行期開始回升,治療順利者血小板多在多尿期恢復正常,血小板多在病程2周左右恢復正常。本組死亡7例患者,除2例血小板回升正常后在少尿期和移行期死亡,余5例死亡病例血小板均未回升至正常,其中1例血小板一過性回升后再次下降。HFRS患者的血小板數普遍減少,一般在第2~3病日開始下降,至低血壓少尿期達最低值,以第5~8病日減少最為顯著,多在少尿期末開始回升。HFRS時血小板減少的程度及其回升速度可作為估計HFRS預后的一項指標,如血小板早期即明顯下降,且回升速度遲緩,甚至不見回升,多提示預后不良[4]。

本組23例病例大多數表現為皮膚黏膜出血,以注射部位瘀斑多見,腔道出血不明顯,3例腎破裂病例血小板均恢復正常,2例DIC均發生于休克與少尿重疊病例,這與易彥、龔凡杰等報道以血小板明顯減少為主要表現的此類HFRS患者,雖血小板降低明顯,但出血傾向不嚴重[5]相一致。而馮友喜等亦報道血小板很低時(<25×109/L),ΡDW(血小板分布寬度)、MΡV(血小板平均體積)、ΡCT(血小板壓積)值測不出,但患者無出血性癥狀或體征;血小板值略低和ΡDW、MΡV升高時則有明顯出血,顯示血小板形態是反應血小板功能的主要指標。血小板形態異常,功能低下易導致出血[6]。

因此,HFRS治療應強調功能障礙,同時,密切觀察血小板及其參數的變化,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防止出血,改善預后。

[1] 李虹,陳方,龐秀香,等.血象變化對腎綜合征出血熱診斷與預后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12):2314-2315.

[2] 白雪帆,徐志凱.腎綜合征出血熱[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382.

[3] 王東紅,張俊榮.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血小板參數的變化[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4,22(6):397-398.

[4] 白雪帆,徐志凱.腎綜合征出血熱[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09.

[5] 易彥,龔凡杰,陽盛.以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的腎綜合征出血熱的臨床特征[J].醫學臨床研究,2007,24(8):1255-1261.

[6] 馮國友,周亞軍,陳鑫.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血小板變化及臨床意義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16):2048.

R558

B

1671-8194(2014)10-0104-02

猜你喜歡
最低值低血壓休克
無聲的危險——體位性低血壓
休克指數指導在外傷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護中的應用
低血壓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車禍創傷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預措施分析
低血壓: 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大問題
美國制造業PMI降至15個月最低值
Paget骨病患者唑來膦酸治療后疾病復發與壽命評估研究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療中的臨床研究
請您收藏
——過敏性休克和肺水腫的搶救流程
補中益氣湯聯合歸脾湯加減治療氣血兩虛型低血壓性眩暈5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