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螺釘-鈦棒(板)固定技術治療頸椎不穩的臨床效果觀察

2014-01-25 21:29
中國醫藥指南 2014年10期
關鍵詞:進針螺釘頸椎

童 磊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創傷外科,河南 南陽 473000)

螺釘-鈦棒(板)固定技術治療頸椎不穩的臨床效果觀察

童 磊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創傷外科,河南 南陽 473000)

目的研究頸椎不穩的患者運用螺釘-鈦棒(板)固定的臨床效果。方法我院選擇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間診治的24例頸椎疾病導致椎體不穩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實施螺釘-鈦棒(板)固定術。結果術后所有患者均為出現血管、神經系統損傷,經過2.6~24個月的隨訪觀察,平均為4.5個月,鋼板螺釘無斷裂及松動,固定節段牢固,原存在神經根或者脊髓損傷的患者,癥狀均有程度不等的恢復和改善。結論頸椎椎體不穩的患者運用螺釘-鈦棒固定的效果較好,能夠早期下床活動,術后只需要輕微的外固定術等諸多優點。

螺釘-鈦棒(板)固定術;頸椎不穩;臨床療效

隨著醫療器械和外科技術的不斷發展,脊柱損傷的治療中逐漸的增加了內固定的使用概率,而且內固定術已經成為中軸骨骼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最近幾年,由歐洲開始實施大量頸椎后路鋼板螺釘固定技術,這種手術方式將螺釘固定在頸椎側塊,在用鋼板進行連接,由于其對患者的創傷小。固定可靠等優點,逐漸被臨床醫師所重視[1]。我院選擇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間診治的24例頸椎疾病導致椎體不穩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實施螺釘-鈦棒(板)固定術,臨床效果較為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選擇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間診治的24例頸椎疾病導致椎體不穩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為男性,年齡在19~55歲,平均為41.2歲;其中18例為頸椎骨折脫位,4例為頸椎病,2例為枕頸部畸形;4例患者無神經系統損傷,4例患者有神經根損傷,16例患者同時合并脊髓損傷;固定的節段:2例為枕骨C3,4例為C4~5,8例為C5~6,2例C6~7,4例為C4~6,4例為C3~7。

1.2 手術方法

患者俯臥于檢查床上,實施局麻或者插管全麻,如有必要可進行頭顱牽引,在頸后做正中切口,將患椎以及上下相鄰的椎骨顯示出來,切除患病椎體的全椎板,同時進行減壓;根據病變的范圍決定需要固定的節段,在進行內固定融合術。引流管在術后48~72 h拔除,將管道拔除后就可以進行等長肌肉鍛煉,同時佩戴6周頸托。

2 結 果

本文所選的24例患者中,術后所有患者均為出現血管、神經系統損傷,經過2.6~24個月的隨訪觀察,平均為4.5個月,鋼板螺釘無斷裂及松動,固定節段牢固,原存在神經根或者脊髓損傷的患者,癥狀均有程度不等的恢復和改善。

3 討 論

側塊螺釘置入具有多種技術,由于每種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所以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進針部位,盡量應用關節突有限的骨皮質空間,使釘道長度增加,這樣能夠增加其固定的強度,因而進針位置最好選擇側塊后壁中心點偏內側[2-3]。每種側塊固定技術所需的螺釘長度不一,通過側位片顯示,螺釘的程度均不會超出椎體,因側塊厚度不等,建議術中應測量深度,進而選擇最適合長度的螺釘。進針點向內的情況越明顯,越容易損傷椎動脈,因此各項操作均說明應向外傾斜進針,向外側偏20°~25°是相對安全的進針角度,進針的部位選擇中心點向內,每向內移動1 mm,就應增加5°~10°的外傾角[4]。進針向上傾斜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損傷神經根以及關節面,向下傾斜或者水平進入容易導致下關節面損傷,還有可能損傷側塊下1/2區域的頸神經,最佳的方向是在中線點向上傾斜15°作用。

實施頸椎后路內固定術過去多采用鋼纜固定后者鋼絲固定、環固定或者Luque棒固定,上述的方法操作均比較簡單,但是固定效果不佳。最近幾年新興了一種鋼板螺釘固定系統,能夠使固定更為牢固,而且能夠進行多階段固定,鋼板固定方式主要有椎弓根、側塊、顱骨以及椎板等[5]。側塊由于其解剖相對恒定,再加上現今的器械以及規范的內固定器材,促進了側塊鋼板技術在國內的大量應用。Axis固定系統具有孔距不等的鈦板,適合側塊不等間距損傷的應用,釘孔為8字形,螺釘在孔內最大橫向跨度約為60°,縱向為104°,使用范圍相對廣泛。生物力學實驗表明[6],側塊螺釘鋼板固定能夠增加頸椎在屈曲位上的穩定性,可增加92%,伸直位也可增加約60%,同時還可以提升旋轉的穩定性。因而,側塊鋼板內固定固定強度可靠,縮短了術后制動的時間,提升了植骨融合率,患者能夠早期進行康復訓練,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

由于側塊螺釘內固定技術的不斷推廣以及內固定器械的不斷改進,其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不斷的擴大,手術的適應證也不斷的提升。只要是導致頸椎椎建小關節破壞的損傷和疾病以及需要進行后路減壓引起椎體不穩的患者后可以實施[7]。具體包括以下幾種:①關節突、椎板骨折對神經根或者脊髓造成壓迫;②單側或者雙側小關節半脫位、脫位或者絞鎖;③退行性頸椎病,疼痛難忍的患者;④頸椎不穩同時伴有滑脫以及多個椎板減壓后椎體不穩的患者;⑤椎體感染、腫瘤或者畸形的患者,需要輔助穩定;⑥椎體骨折前路術后不穩或者同時伴有后凸畸形的患者。

在對患者實施側塊鋼板螺釘內固定技術的過程中,因操作醫師操作不當、對頸椎的解剖結構不熟悉等因素可引起以下并發癥[8]:①椎動脈損傷;②脊髓損傷;③關節面及關節突損傷;④神經根損傷;⑤與內固定相關的并發癥:如螺釘脫位、松動、斷板、斷釘等;⑥其他類型的并發癥:如鄰近節段退變、醫源性椎管狹窄、感染以及假關節形成等。

綜上所述,頸椎不穩運用螺釘-鈦棒(板)固定技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可靠,安全性高,術后操作比較簡單,適合大部分患者治療。由于患者個體具有差異,術前應進行充分的準備,將術中出現并發癥的概率降到最低,而且能夠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頸椎螺釘-鈦棒規定術適合多種原因導致的需要進行后路減壓的椎體不穩患者。實施側塊固定對患者來說有一定的風險,但是在臨床醫師充分熟悉期解剖結構的基礎上,能夠準確的把握金針深度、角度,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范,臨床效果較好。

[1] 楊少偉.后路不同固定方式治療寰樞關節脫位的穩定性和復位效果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1,24(6):648-649.

[2] 陳水連,胡巍,柯寶毅,等.后路枕頸復位融合內固定術治療先天性顱底凹陷癥的療效[J].江蘇醫藥,2011,34(7):245-246.

[3] 菅鳳增,蘇春海,陳贊,等.寰枕融合后C1側塊螺釘置入的可行性及局限性研究[J].脊柱外科雜志,2011,42(3):85-86.

[4] 陳贊,吳浩,王興文,等.寰椎側塊螺釘治療寰枕融合合并寰樞椎脫位的臨床報告[J].脊柱外科雜志,2011,10(3):785-786.

[5] 胡俊松,劉剛,楊志宏.螺旋CT三維重建在寰樞關節脫位中的診斷價值[J].江西醫藥,2009,17(4):55-57.

[6] 何斌,蔡小軍,李代君,等.經“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寰樞關節脫位15例體會[J].貴州醫藥,2009,22(7):105-106.

[7] 王祥善,梅偉,王慶德,等.經鼻插管全麻口咽松解后路固定治療難復性寰樞關節脫位[J].醫藥論壇雜志,2010,33(20):640-642.

[8] 王達義,常巍,溫國宏,等.后路椎弓根釘板系統治療寰樞關節脫位的臨床效果[J].脊柱外科雜志,2010,15(4):708-709.

R687.1

B

1671-8194(2014)10-0120-02

猜你喜歡
進針螺釘頸椎
頸椎為什么易發病
養護頸椎,守住健康
肌骨超聲引導針刀進針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侵徹彈體尾部聯結螺釘失效的影響因素
術后跟骨螺釘取出的影響因素分析
掌握這些竅門,打胰島素不疼
掌握這些竅門,打胰島素不疼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頸椎
失眠可能與頸椎有關
椎體強化椎弓根螺釘固定與單純椎弓根螺釘固定治療老年性胸腰段椎體骨折的遠期療效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