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戰略思考

2014-01-28 13:44安慶市工人文化宮安徽安慶246000
大眾文藝 2014年1期
關鍵詞:社區群眾建設

吳 孟 (安慶市工人文化宮 安徽安慶 246000)

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戰略思考

吳 孟 (安慶市工人文化宮 安徽安慶 246000)

社區群眾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對于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當前我國的社區群眾文化建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但其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在充分認識到社區群眾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對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戰略進行了充分的論述,以期對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社區群眾文化;軟件建設;多元化;社會化

社區群眾文化重在建設。社區群眾文化建設是最基層、最前沿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也是和諧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社區群眾文化是面向社區群眾的文化,是社區群眾廣泛參與實踐的文化。在社區群眾文化建設中,其建設內容應圍繞基層文化的“四基建設”要求展開,同時,在當前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戰略上,應抓好軟件建設,加強法制化、標準化進程,在活動內容和運營管理上積極探索多元化與社會化的運作機制。

一、軟件建設:社區文化建設的瓶頸

(一)政府職能部門和單位的管理與指導需要加強

隨著城市社區文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和國家有關文件、政策的出臺,社區文化建設的硬件設施基本得到保證,但軟件欠缺日益凸顯。群眾文化活動是社區文化的重要載體,當前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公益性活動較少,且組織形式當以,無法激起人們參與的積極性,而且各種社區活動的經營性比例較大,居民的參與率和設施的利用率低,社區文化活動內容和形式單一,社會參與率低,成為制約社區文化建設的瓶頸。這一方面是因為社區群眾文化工作者的文化意識淡薄,工作責任心不強,缺乏基本的群眾文化素養專,工作積極性和創新意識的淡薄。另一方面是因為政府職能部門和單位對社區文化的監督管理與業務指導不足。區文化委員會群眾文化科、街道文教科是政府文化部門,區文化館、街道文化站是政府設立的文化事業機構,對社區文化負有監督管理和業務指導的工作職能。社區居委會是自治組織,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部門共同對社區文化建設負有責任,明確責任主體定位,統一規劃和協調。在實際的群眾文化活動中,政府職能部門和相關單位應認知履行自己的職責,切實發揮自身在社區群眾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從而保障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

(二)共駐共建和社區資源整合機制需要構建

公共文化意識淡薄導致共駐共建意識薄弱。相關部門在社區文化建設上各自為政,各抓一塊,重復建設,建立在資源整合與共建基礎上的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和建立在公共文化服務基礎上的文化設施高效的運營模式尚待確立。社區文化建設中人力資源整合利用不夠,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社區文化活動場所在開放時間和管理手段上過于僵硬,導致文化場所設施利用率低。社區各種人力資源尤其是文化藝術人才資源缺乏有效組織和有效利用。政府應指導社區建立由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以及街道文化部門和單位、駐社區單位、專業人員、文化志愿者等組成的社區文化工作委員會或管理、協調性組織,以利于調動社會資源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社區文化工作者應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建立社區人才庫,建立文化需求調查走訪制度,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挖掘動員社區內居民和單位中的文化人才、黨員、大學生成為志愿者,組建社區各門類文化藝術組織,積極發動社區居民以多種方式為社區文化建設出謀劃策、出資出力,形成社區文化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二、多元化與社會化:創新社區文化建設的運作機制

隨著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和公共文化建設的加強,多元化與社會化的運作機制成為社區文化建設的新理念。社區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重要文化符號,融合多元是城市和諧的關鍵。社區文化地域性、群眾性、交融性、多樣性的基本特征,以及資源整合、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則,決定了社區文化建設的多元化與社會化,目的是建立完善的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一)多元化:實現基本活動內容和基本活動方式的創新

多元化是指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由于文化體制的多元化,形成社區文化發展上的多元發展,共同繁榮,實現文化樣式的多樣性。主要體現在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上。

一是以先進文化為主導,豐富文化活動內容,促進社區和諧文化建設。多民族構成和當今時代的多元文化,促成了社區文化的多姿多彩和在文化的發展與融合中社區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樣化。在舉辦社區文化活動時,應結合時代主題,兼顧藝術文化、民俗文化、收藏文化、體育文化等。堅持以人為本,著眼于為居民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服務。

二是挖掘社區特色,注重個性化。主要是指根據區域特色,挖掘和培育有特色的社區文化,實現個性化發展。由于各社區地域風貌、人員組成以及社會歷史文化資源不同,會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挖掘社區特色,培育有特色的社區文化是社區文化發展的一個目標。北京市東城區開展的特色社區文化細胞工程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并被推廣到重慶市渝中區。而重慶市巴南區接龍鎮的民間吹打樂、木洞鎮的木洞山歌都已成為特色文化品牌。上海市則對群眾文化活動特色項目和特色區域進行評選、申報、立項。

(二)社會化:實現社區文化建設參與機制的創新

社會化是指充分發揮政府、社區居委會、物業管理部門、民間組織、駐社區單位及個人的作用,廣泛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到社區文化建設中來。

一是發揮政府和職能部門的主導作用,構建職責明確、合作共贏的工作機制。如北京市東城區建立了各社區協調聯辦性社區文化組織機構和文化志愿者隊伍,制定了《東城區社區居委會文化室分級標準》《東城區社區文化工作評價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東城區文化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以促進職責明確、合作共贏工作機制的形成。

二是建立資源整合、共建共享的社會參與機制。社會化運作是在社區自身文化設施和人員高效利用的前提下,廣泛發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社區文化資源主要包括人、財、物三種資源。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應在三個層次上挖掘人力資源:專家和專業人員、文藝骨干、文化志愿者。財力上,多渠道籌措資金,政府根據統籌規劃給予必要的支持,建立社區文化建設發展基金,通過有水平的文化活動申請社區專項補助資金,鼓勵社會贊助,形成“多元化投資主體”。物力上,居民所屬單位和物業管理部門是社區文化建設中需要協調的重要單位。充分利用社區內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家庭的文化資源,補充政府投入的不足,避免重復建設及資源浪費。有條件的還可嘗試“跨社區”的社區文化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

社區群眾文化建設是匯集億萬百姓的重要的文化工程,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群眾文化建設的優越性。因此,各級部門和相關單位應充分認識到自己所擔負的責任,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積極挖掘各種文化資源,實現社區文化建設的資源共享,同時還要創新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機制,注重群眾文化的地域性和個性化,從而促進社區群眾文化的長足發展,使人民共享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成果。

[1]馬云萍.《淺談社區群眾文化的可持續發展》[J].前進,2012(08).

[2]范毅強《關于群眾文化建設的思考》[J].寧夏黨校學報,2012(06).

[3]劉春麗.《如何開展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群文天地,2012(06).

猜你喜歡
社區群眾建設
多讓群眾咧嘴笑
在推進“兩個機關”建設中踐行新使命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雙一流”建設如何推進
黨的政治建設怎么抓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影像社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