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的研究意義

2014-01-31 18:26胥曉鳳田茂祥
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4年3期
關鍵詞:資源環境方法

胥曉鳳 田茂祥

(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廣西南寧 53000 廣西審計廳 廣西南寧 530000)

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的研究意義

胥曉鳳 田茂祥

(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廣西南寧 53000 廣西審計廳 廣西南寧 530000)

在資源環境審計理論建設以及審計實踐當中,審計技術方法的構建是其中的關鍵環節,也是決定著資源環境審計實踐能否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文章分析了當今對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研究的現狀,提出了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研究對審計理論、審計事業科學發展以及促進人和自然諧調發展等幾方面的重要意義。

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研究;意義

當前,國家審計機關承擔著以資源環境審計推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歷史使命,國家審計機關能否突破資源環境審計技術方法上的局限,已經成為檢驗我國資源環境審計理論成熟度與實踐縱深度的重要標識。

1 文獻綜述

一定的審計技術方法必然形成一定形式的審計證據,不同類型的審計證據需要不同的審計技術方法支撐,因此,文獻綜述同時從審計證據類型以及審計技術方法兩個角度同步開展。

1.1 文獻情況

1.1.1 審計署于2008年頒行的《審計機關審計證據準則》(以下簡稱《準則》)。該《準則》列舉了現行審計工作中的審計技術方法共包括以下內容:檢查、監盤、觀察、查詢及函證、計算、分析性復核等6種審計技術方法,并對上述六種方法進行了初步定義。

1.1.2 陳正興于2001年編撰,由中國審計出版社出版的《環境審計》。

1.1.3 審計署2012年編撰,由時代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國家審計準則釋義》。

1.1.4 以“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相關主題詞在知網進行檢查,獲得審計署昆明特派辦李蘊潔在于2009年《云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3期發表的《淺析資源環境審計查證方法》、江辦省通州市審計局金劍、徐清二人于2010年在《中國內部審計》第5期發表的《試論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王艷青、馬向梅、張俊顯、張玉梅四人于2011年在《合作經濟與科技》總第405期發表的《資源環境審計方法創新》、南通市審計局徐清于2009年在《現代審計與經濟》第4期發表的《資源環境審計方法談》等4篇文章。

1.2 文獻歸納及理論研究現狀評價

通過對上述文獻進行整理,其主要觀點包括如下內容:

1.2.1 當前的審計理論涉及的審計技術方法總體仍然是《國家審計準則》所規定的檢查、監盤、觀察、查詢及函證、計算、分析性復核等6種審計技術方法。比照2008年國家審計準則與2012年《國家審計準則釋義》關于審計方法表述的變化可以發現,一是在術語上,前后兩個準則的評語雖然有所變化,但并非質的變化;二是在具體的技術方法內涵上,二者并沒有本質差別;三是無論前者還是后者,其方法均是分析和獨立的,既沒有關聯關系,也不成為體系。因此,當前的國家審計技術方法運用及其理論仍然處于比較原始的狀態。

在理論研究上,上述文獻中沒有任何一篇文章提到除上述6種方法以外的其他審計技術方法。這里所指的審計技術方法,特指審計人員與審計對象信息媒體相交互的方法,是審計人員從審計對象信息媒體獲得審計證據的最基本的技術操作方法,而不包括以上述6種基本審計技術方法為基礎衍生在上一個層面的對審計基本方法的審計方法運用技術。

1.2.2 資源環境審計技術方法研究是當前審計理論研究的空白區域。從檢索到的全部文獻情況看,有學術性論文,也具有較高的水平,但均不是正面、全面闡述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的理論性文章,其觀察問題的角度以及局限性非常明顯。除此以外,也有實務工作當中的經驗性文章,因此,對資源環境審計技術方法進行研究不僅是資源環境審計當中的空白區域,也是一般性審計技術方法研究的理論研究空白區域。

1.2.3 極個別文獻提到了上述6種審計方法以外的其他一些審計方法的術語。如《試論資源環境審計方法》一文提到“檢查”、“觀察”兩種審計方法術語,但未對兩個術語作任何形式的具體說明。

1.2.4 現有文獻對資源環境審計技術方法有一定的細化和適應性運用的研究成果。如《淺析資源環境審計查證方法》一文在“資源環境審計實施及其運用”中列舉了六種審計方法,包括重新執行法、內部控制導向法、效益結果倒推法、對照檢查法、解剖麻雀法等。此6種方法是對現有審計技術方法加以實施運用的審計工作組織方法,是對現有基本審計技術方法的具體運用方式,所以它不是審計人員與審計對象信息媒體相連接并對信息進行直接加工和形成審計證據的技術形態的方法?!顿Y源環境審計方法談》一文列舉了6種分析方法,也未超出現行審計技術方法的總體框架,而僅是對審計分析方法進行了細分等。

從總體上看,除上述文獻當中提出的“檢查”、“觀察”兩個術語外,現有的文獻對審計方法的創新發展沒有更多貢獻。

1.3 傳統審計技術方法與資源環境審計的客觀實踐需求存在巨大落差

當前資源環境審計所使用的審計技術方法實際上僅僅是運用了傳統審計的一般技術方法。但是,傳統的審計技術方法并不能滿足資源環境審計的客觀需要,并且形成了巨大的時代落差。表現在:

1.3.1 當前的審計技術方法主要適用于傳統合法性審計目標。證明財務會計數據的真實性是傳統審計技術方法的主要任務和目標。

1.3.2 傳統審計技術方法無法滿足當前實施的以績效審計為主要類型的世界審計潮流的客觀需要。在績效審計當中,審計人員需要證明的并不僅僅是會計數據、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問題;現代審計對績效審計所涉及到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評價需要是當前資源環境審計技術方法必須給予回答的最緊迫需要,而在傳統審計技術方法中并未對上述需求給予必要的解答。

1.3.3 現有審計技術方法中的“勘驗”審計方法先天不適應審計工作的客觀需要。從內涵上看“,勘驗”一詞的內涵主要不是測量,而資源環境審計對績效審計證據的要求主要體現為觀察記錄和量化數據的測量,所以與“勘驗”的內涵存在很大差異。從外延上看,“勘驗”的主要適用范圍是法律領域。而“勘驗”作為審計技術方法的術語,無論是內涵或者外延上,該術語本身不適宜于概括審計工作對現場數據的查驗測量,所以資源環境審計技術方法的研究完全有必要對對象工作現場的有關取證工作進行更加準確的概括和術語重塑。

1.3.4 資源環境審計的覆蓋范圍遠遠超過了傳統績效審計的目標和范圍。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以合法性為主要審計目標,績效審計的主要審計目標包含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資源環境審計的目標則包括責任性、合法性、效益性、政策性以及利益性等方面的目標,因此,資源環境審計技術方法必須服從和服務于上述審計目標。不同的審計目標所需要的審計證據類型不同,由于審計證據類型不同,審計證據形成過程也必然不同,不僅是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方法無法滿足資源環境審計實踐的客觀需要,就是以績效審計目標為主體的審計技術方法,仍然不能夠滿足資源環境審計實踐的客觀需要。

1.3.5 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的視角超過了傳統的審計方法的視角。傳統審計方法僅僅主要局限于從對象信息介質上取得審計證據必須信息的過程,而自取得審計信息之后的大量歸納、概括,綜合、分析等對審計證據本身的綜合加工過程全部沒有納入審計方法體系進行分析研究,因此不利于對審計實踐過程中的客觀概括總結,也使大量的審計實踐過程游離在審計的技術方法以及審計程序之外,不利于現代審計技術方法的總結和發展。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研究把從實施審計行為直到出具審計報告的全過程納入審計方法研究的總體,極大超出了傳統審計方法的適用過程。

2 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研究的重大意義

在對資源環境實施審計監督的過程當中,資源環境審計技術方法是影響審計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的最核心要素,因此對資源環境審計技術方法進行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2.1 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研究是構建資源環境審計的基石

資源環境審計是資源環境保護和有序開發利用的重要保障措施,資源環境審計目標的實現,事關資源環境審計的健康發展和國家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但是,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帶來的局限性,審計機關所實施的資源環境審計理論研究以及審計實踐都未達到應有的高度。一是審計機關的職能職責以及機構設置中沒有相應的機構設置,造成資源環境審計的功能無法實施;二是資源環境審計不是審計工作的重點難以得到特別的重視;三是所實施的資源環境項目審計重點局限性較大,往往僅是眾多資源環境審計目標當中的一個較小的側面。從總體看,當前的資源環境審計工作處于缺乏有力抓手的狀態,其最根本的一個原因是資源環境審計缺乏足夠的理論的支撐,尤其是缺乏對資源環境審計技術方法的研究,導致了當前資源環境審計實踐處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因此,大力開展資源環境審計技術方法及理論體系的研究,就是要以審計技術方法研究為起點,帶動資源環境審計實踐,從而為資源環境審計的積極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研究是完善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的具體內容

在新的形勢下,審計事業的科學發展依賴于審計事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更依賴于審計事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所能發揮的作用。要實現審計事業的科學發展和充分發揮審計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審計自身的不斷完善,其中包括對資源環境審計技術方法的不斷完善發展。資源環境審計的技術方法理論是審計方法體系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在當前資源環境作為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基礎和條件的時代背景下,資源環境審計在審計工作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研究與理論探索的水平和成敗都直接關系關系到審計機關對資源環境建設與維護的參與度和效能水平,因此,對資源環境審計技術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對于審計方法體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2.3 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研究是促進人和自然諧調發展的核心要素

資源環境建設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資源環境審計是促進人類和自然協調發展的核心要素。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之一,人和自然諧調發展是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目標。要實現經濟社會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一個關鍵問題是人類對資源和環境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有足夠的觀察方法和評價指標體系。當人類能夠對資源環境的變化趨勢作出科學的觀察并依賴系統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對環境的變化作出科學的判斷時,人類就有條件和機會對資源和環境的的發展作出有力的干擾和修正。因此,作為探索、觀察和評價資源環境發展變化的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研究,對人類觀察和評價資源利用和環境發展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而成為促進人和自然諧調發展的重要因素。

[1]中國國家審計署.審計機關審計證據準則.[M]北京:時代經濟出版社.2008.

[2]中國國家審計署.國家審計準則釋義.[M]北京:時代經濟出版社.2012.

胥曉鳳(1969—),四川鹽亭人,廣西廣播電視大學,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審計理論與實踐應用,遠程開放教育中實踐環節教學及教學管理。

2013年度廣西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資源環境審計方法的適應性研究》(SK13YB136)。

猜你喜歡
資源環境方法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環境
資源回收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