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南縣大豆生產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議

2014-02-26 03:03劉峰
安徽農學通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阜南縣大豆建議

劉峰

摘 要:分析了阜南縣大豆生產形勢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農田水利建設、政策引導、良種選擇、關鍵栽培技術應用等方面提出了大豆高產高效生產建議。

關鍵詞:阜南縣;大豆;生產形勢;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 S56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1-02-55-02

大豆營養豐富,不僅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而且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目前,大豆已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食品和發展畜牧業的重要蛋白質資源,變過去以油用為主的大豆生產為以蛋白質為主的大豆生產。

1 阜南縣大豆生產形勢

1.1 種植面積年度間變化較大,總體趨逐年遞減 大豆是阜南縣第四大糧油作物,種植面積僅次于小麥、玉米、水稻。近20a來,阜南縣大豆種植面積年度間起伏較大,1980-1988年,每年種植面積均在20 000hm2以上,1983年達37 400hm2;1985年后,面積逐年遞減,1992年大豆種植面積僅8 020hm2,1993-2005年面積徘徊在15 000hm2左右,2006年恢復到22 348hm2,之后又逐年減少;2010-2012年,年平均種植面積為9 630hm2左右,大豆種植面積較20世紀80年代初減少70%以上(圖1)。

1.2 大豆單產不斷提升,但年度間變化較大 1980-1989年全縣大豆平均單產1 014.8kg/hm2,1990-1999年平均單產1 250kg/hm2,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年均增幅23.2%;2000-2009年平均單產1 487.5kg/hm2,與20世紀90年代相比,年均增幅19%;2010-2012年平均單產2 096kg/hm2,較20世紀末年均增幅達40.9%,與2012年全國大豆平均單產2 033.8kg/hm2相比持平略高。但年度間大豆單產變化較大,單產最低的年份出現在1982年、1991年、2003年,分別為510kg/hm2、345kg/hm2和751kg/hm2,單產較高的年份出現在1983年、1997年、2004年、2010年,分別為1 650kg/hm2、1 861kg/hm2、2 077kg/hm2、2 311kg/hm2,最高值是最低值的6.7倍(圖2)。

2 存在的問題

2.1 品種多、亂、雜,大豆籽粒商品性較差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縣種植的大豆品種達20多個,種植面積最大的中黃13約占20%左右,缺乏主導品種。由于品種多、亂、雜,致使商品大豆籽粒顏色、大小、蛋白質、脂肪含量存在差異,商品性降低,失去價格優勢。近幾年,我縣結合大豆高產創建,著力示范推廣皖豆24、皖豆28等高蛋白大豆品種,但推廣應用速度較慢。

2.2 關鍵技術應用不到位,提升單產受到制約 由于農村主要勞動力進城務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弱、病、殘、幼”,多數農戶在大豆生產中投資較少,仍然沿襲傳統的種植管理方式,如麥茬地免耕直播,不能進行有效地病蟲防治;不施肥或施肥量較少。此外,由于農田基礎設施差,連續降雨不能及時排除漬澇,遇干旱時不能有效進行灌溉,仍然是典型“雨養作物”、靠天收。由于關鍵技術應用不到位,致使我縣大豆單產水平提升緩慢,且受降雨等氣候影響,年度間單產、總產變化較大。如前述單產最低的年份均是因多雨漬澇造成的大幅度減產,單產較高的年份均降雨適中、光照充足。

2.3 生產成本逐年攀升,比較效益偏低 近年來,大豆生產成本不斷攀升,不計人工成本,僅種子、化肥、農藥、機械作業費等物質成本一般3 700元/hm2以上,與20世紀80年代末相比,上升了5倍以上。一般農戶大豆售價按4.6元/kg計算,平均產值9 640元/hm2左右,種植效益一般為5 940元/hm2。而玉米生產成本與大豆基本持平,一般單產6 000kg/hm2,售價按2.1元/kg計算,平均產值可達12 600元/hm2,種植效益9 000/hm2,較種植大豆高出50%左右。同時,目前我縣玉米種植普遍享受良種補貼150元/hm2,部分區域還有150元/hm2的高產攻關補貼,而大豆種植目前尚未納入良種補貼。

2.4 年度間降水不平衡,旱澇災害頻繁 阜南縣地處南北氣候交替區,年度間降水不均衡是氣候的主要特點,尤其在大豆生長季節,6~9月最高降水量在820mm以上,最低僅130mm左右,素有“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和“三年干(旱)一年淹”的說法。加之我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較差,且因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約大部分都外出務工,從事種植的農民年齡偏大,使得抗旱和排澇的強體力勞動無人完成,致使干旱和澇漬成為制約我縣大豆生產的主要因素之一。

3 高產高效生產建議

3.1 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抗災能力 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切實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切實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在提高防洪排澇能力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地表水的應用,建設蓄水工程,避免過度開采地下水。并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工程,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3.2 實行良種補貼政策,鼓勵農戶種植大豆 大豆種植實行良種補貼,對調動廣大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因此,為促進和保護大豆生產,應將大豆種植納入良種推廣補貼范圍,引導、鼓勵農戶應用優質高產品種,配套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擴大大豆種植面積。

3.3 推廣優質高產品種,發展適度規模種植 阜南縣光、熱、水、土條件適合大豆生長,在長期種植過程中農民也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在新一輪的農業結構調整中,要圍繞大豆產業振興,進一步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為擴大我國大豆生產規模和優化區域布局提供保障。在品種選擇上,要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重點推廣應用高蛋白質、低油脂的優質高產品種。

3.4 應用關鍵技術,良種良法配套 一要選擇適宜推廣種植的高蛋白品種,如皖豆24號、皖豆28、中黃13、豫豆25、皖豆15號、皖豆16號、皖豆23號等品種。二要合理密植。高肥田塊,多分枝品種留苗22.5~27萬株/hm2,播量75~90kg/hm2;低肥田塊,分枝少的品種留苗27~30萬株/hm2,播量90~105kg/hm2。推廣寬行播種,行距30~40cm。三要測土配方施肥。根據阜南縣測土配方施肥成果,一般基施32%大豆配方肥(N∶P2O5∶K2O為13∶8∶11)600kg/hm2。曬種后播種前用1%鉬酸銨、2%硼砂和1%硫酸鋅混合液噴拌種子后播種?;ㄇv期葉面噴施0.2%硼砂1.5kg/hm2和0.03%~0.05%鉬肥750g/hm2兌水450~600kg/hm2,?;ù偾v。鼓粒期每hm2用磷酸二氫鉀3~4.5kg兌水450~600kg葉面噴施,促進蛋白質積累和防早衰。四要綜合防治病蟲草害。播種后出苗前選用50%乙草胺750~1 125mL/hm2或75%封凈450~750mL/hm2及時進行土壤化學封閉除草。播前選可用50%多菌靈50g或50%福美雙40g,兌水200g攪拌溶解,然后均勻拌種10kg,涼干后播種,預防大豆苗期的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地下害蟲或蚜蟲較重的地方可同時加1g吡蟲啉拌種。苗期、花莢期、鼓粒期分別重點做好蚜蟲、大豆卷葉螟、斜紋夜蛾和豆莢螟、大豆食心蟲的綜合防治。五要及時排灌。開好排水溝,苗期遇澇及時排水;花莢期、鼓粒期是大豆需水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大豆鼓粒期,若遇干旱蛋白質會顯著下降,遇旱應及時澆水,保持田間濕度,促進蛋白質積累。

(責編:張宏民)

摘 要:分析了阜南縣大豆生產形勢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農田水利建設、政策引導、良種選擇、關鍵栽培技術應用等方面提出了大豆高產高效生產建議。

關鍵詞:阜南縣;大豆;生產形勢;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 S56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1-02-55-02

大豆營養豐富,不僅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而且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目前,大豆已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食品和發展畜牧業的重要蛋白質資源,變過去以油用為主的大豆生產為以蛋白質為主的大豆生產。

1 阜南縣大豆生產形勢

1.1 種植面積年度間變化較大,總體趨逐年遞減 大豆是阜南縣第四大糧油作物,種植面積僅次于小麥、玉米、水稻。近20a來,阜南縣大豆種植面積年度間起伏較大,1980-1988年,每年種植面積均在20 000hm2以上,1983年達37 400hm2;1985年后,面積逐年遞減,1992年大豆種植面積僅8 020hm2,1993-2005年面積徘徊在15 000hm2左右,2006年恢復到22 348hm2,之后又逐年減少;2010-2012年,年平均種植面積為9 630hm2左右,大豆種植面積較20世紀80年代初減少70%以上(圖1)。

1.2 大豆單產不斷提升,但年度間變化較大 1980-1989年全縣大豆平均單產1 014.8kg/hm2,1990-1999年平均單產1 250kg/hm2,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年均增幅23.2%;2000-2009年平均單產1 487.5kg/hm2,與20世紀90年代相比,年均增幅19%;2010-2012年平均單產2 096kg/hm2,較20世紀末年均增幅達40.9%,與2012年全國大豆平均單產2 033.8kg/hm2相比持平略高。但年度間大豆單產變化較大,單產最低的年份出現在1982年、1991年、2003年,分別為510kg/hm2、345kg/hm2和751kg/hm2,單產較高的年份出現在1983年、1997年、2004年、2010年,分別為1 650kg/hm2、1 861kg/hm2、2 077kg/hm2、2 311kg/hm2,最高值是最低值的6.7倍(圖2)。

2 存在的問題

2.1 品種多、亂、雜,大豆籽粒商品性較差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縣種植的大豆品種達20多個,種植面積最大的中黃13約占20%左右,缺乏主導品種。由于品種多、亂、雜,致使商品大豆籽粒顏色、大小、蛋白質、脂肪含量存在差異,商品性降低,失去價格優勢。近幾年,我縣結合大豆高產創建,著力示范推廣皖豆24、皖豆28等高蛋白大豆品種,但推廣應用速度較慢。

2.2 關鍵技術應用不到位,提升單產受到制約 由于農村主要勞動力進城務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弱、病、殘、幼”,多數農戶在大豆生產中投資較少,仍然沿襲傳統的種植管理方式,如麥茬地免耕直播,不能進行有效地病蟲防治;不施肥或施肥量較少。此外,由于農田基礎設施差,連續降雨不能及時排除漬澇,遇干旱時不能有效進行灌溉,仍然是典型“雨養作物”、靠天收。由于關鍵技術應用不到位,致使我縣大豆單產水平提升緩慢,且受降雨等氣候影響,年度間單產、總產變化較大。如前述單產最低的年份均是因多雨漬澇造成的大幅度減產,單產較高的年份均降雨適中、光照充足。

2.3 生產成本逐年攀升,比較效益偏低 近年來,大豆生產成本不斷攀升,不計人工成本,僅種子、化肥、農藥、機械作業費等物質成本一般3 700元/hm2以上,與20世紀80年代末相比,上升了5倍以上。一般農戶大豆售價按4.6元/kg計算,平均產值9 640元/hm2左右,種植效益一般為5 940元/hm2。而玉米生產成本與大豆基本持平,一般單產6 000kg/hm2,售價按2.1元/kg計算,平均產值可達12 600元/hm2,種植效益9 000/hm2,較種植大豆高出50%左右。同時,目前我縣玉米種植普遍享受良種補貼150元/hm2,部分區域還有150元/hm2的高產攻關補貼,而大豆種植目前尚未納入良種補貼。

2.4 年度間降水不平衡,旱澇災害頻繁 阜南縣地處南北氣候交替區,年度間降水不均衡是氣候的主要特點,尤其在大豆生長季節,6~9月最高降水量在820mm以上,最低僅130mm左右,素有“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和“三年干(旱)一年淹”的說法。加之我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較差,且因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約大部分都外出務工,從事種植的農民年齡偏大,使得抗旱和排澇的強體力勞動無人完成,致使干旱和澇漬成為制約我縣大豆生產的主要因素之一。

3 高產高效生產建議

3.1 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抗災能力 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切實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切實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在提高防洪排澇能力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地表水的應用,建設蓄水工程,避免過度開采地下水。并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工程,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3.2 實行良種補貼政策,鼓勵農戶種植大豆 大豆種植實行良種補貼,對調動廣大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因此,為促進和保護大豆生產,應將大豆種植納入良種推廣補貼范圍,引導、鼓勵農戶應用優質高產品種,配套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擴大大豆種植面積。

3.3 推廣優質高產品種,發展適度規模種植 阜南縣光、熱、水、土條件適合大豆生長,在長期種植過程中農民也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在新一輪的農業結構調整中,要圍繞大豆產業振興,進一步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為擴大我國大豆生產規模和優化區域布局提供保障。在品種選擇上,要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重點推廣應用高蛋白質、低油脂的優質高產品種。

3.4 應用關鍵技術,良種良法配套 一要選擇適宜推廣種植的高蛋白品種,如皖豆24號、皖豆28、中黃13、豫豆25、皖豆15號、皖豆16號、皖豆23號等品種。二要合理密植。高肥田塊,多分枝品種留苗22.5~27萬株/hm2,播量75~90kg/hm2;低肥田塊,分枝少的品種留苗27~30萬株/hm2,播量90~105kg/hm2。推廣寬行播種,行距30~40cm。三要測土配方施肥。根據阜南縣測土配方施肥成果,一般基施32%大豆配方肥(N∶P2O5∶K2O為13∶8∶11)600kg/hm2。曬種后播種前用1%鉬酸銨、2%硼砂和1%硫酸鋅混合液噴拌種子后播種?;ㄇv期葉面噴施0.2%硼砂1.5kg/hm2和0.03%~0.05%鉬肥750g/hm2兌水450~600kg/hm2,?;ù偾v。鼓粒期每hm2用磷酸二氫鉀3~4.5kg兌水450~600kg葉面噴施,促進蛋白質積累和防早衰。四要綜合防治病蟲草害。播種后出苗前選用50%乙草胺750~1 125mL/hm2或75%封凈450~750mL/hm2及時進行土壤化學封閉除草。播前選可用50%多菌靈50g或50%福美雙40g,兌水200g攪拌溶解,然后均勻拌種10kg,涼干后播種,預防大豆苗期的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地下害蟲或蚜蟲較重的地方可同時加1g吡蟲啉拌種。苗期、花莢期、鼓粒期分別重點做好蚜蟲、大豆卷葉螟、斜紋夜蛾和豆莢螟、大豆食心蟲的綜合防治。五要及時排灌。開好排水溝,苗期遇澇及時排水;花莢期、鼓粒期是大豆需水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大豆鼓粒期,若遇干旱蛋白質會顯著下降,遇旱應及時澆水,保持田間濕度,促進蛋白質積累。

(責編:張宏民)

摘 要:分析了阜南縣大豆生產形勢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農田水利建設、政策引導、良種選擇、關鍵栽培技術應用等方面提出了大豆高產高效生產建議。

關鍵詞:阜南縣;大豆;生產形勢;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 S56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1-02-55-02

大豆營養豐富,不僅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而且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目前,大豆已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食品和發展畜牧業的重要蛋白質資源,變過去以油用為主的大豆生產為以蛋白質為主的大豆生產。

1 阜南縣大豆生產形勢

1.1 種植面積年度間變化較大,總體趨逐年遞減 大豆是阜南縣第四大糧油作物,種植面積僅次于小麥、玉米、水稻。近20a來,阜南縣大豆種植面積年度間起伏較大,1980-1988年,每年種植面積均在20 000hm2以上,1983年達37 400hm2;1985年后,面積逐年遞減,1992年大豆種植面積僅8 020hm2,1993-2005年面積徘徊在15 000hm2左右,2006年恢復到22 348hm2,之后又逐年減少;2010-2012年,年平均種植面積為9 630hm2左右,大豆種植面積較20世紀80年代初減少70%以上(圖1)。

1.2 大豆單產不斷提升,但年度間變化較大 1980-1989年全縣大豆平均單產1 014.8kg/hm2,1990-1999年平均單產1 250kg/hm2,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年均增幅23.2%;2000-2009年平均單產1 487.5kg/hm2,與20世紀90年代相比,年均增幅19%;2010-2012年平均單產2 096kg/hm2,較20世紀末年均增幅達40.9%,與2012年全國大豆平均單產2 033.8kg/hm2相比持平略高。但年度間大豆單產變化較大,單產最低的年份出現在1982年、1991年、2003年,分別為510kg/hm2、345kg/hm2和751kg/hm2,單產較高的年份出現在1983年、1997年、2004年、2010年,分別為1 650kg/hm2、1 861kg/hm2、2 077kg/hm2、2 311kg/hm2,最高值是最低值的6.7倍(圖2)。

2 存在的問題

2.1 品種多、亂、雜,大豆籽粒商品性較差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縣種植的大豆品種達20多個,種植面積最大的中黃13約占20%左右,缺乏主導品種。由于品種多、亂、雜,致使商品大豆籽粒顏色、大小、蛋白質、脂肪含量存在差異,商品性降低,失去價格優勢。近幾年,我縣結合大豆高產創建,著力示范推廣皖豆24、皖豆28等高蛋白大豆品種,但推廣應用速度較慢。

2.2 關鍵技術應用不到位,提升單產受到制約 由于農村主要勞動力進城務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弱、病、殘、幼”,多數農戶在大豆生產中投資較少,仍然沿襲傳統的種植管理方式,如麥茬地免耕直播,不能進行有效地病蟲防治;不施肥或施肥量較少。此外,由于農田基礎設施差,連續降雨不能及時排除漬澇,遇干旱時不能有效進行灌溉,仍然是典型“雨養作物”、靠天收。由于關鍵技術應用不到位,致使我縣大豆單產水平提升緩慢,且受降雨等氣候影響,年度間單產、總產變化較大。如前述單產最低的年份均是因多雨漬澇造成的大幅度減產,單產較高的年份均降雨適中、光照充足。

2.3 生產成本逐年攀升,比較效益偏低 近年來,大豆生產成本不斷攀升,不計人工成本,僅種子、化肥、農藥、機械作業費等物質成本一般3 700元/hm2以上,與20世紀80年代末相比,上升了5倍以上。一般農戶大豆售價按4.6元/kg計算,平均產值9 640元/hm2左右,種植效益一般為5 940元/hm2。而玉米生產成本與大豆基本持平,一般單產6 000kg/hm2,售價按2.1元/kg計算,平均產值可達12 600元/hm2,種植效益9 000/hm2,較種植大豆高出50%左右。同時,目前我縣玉米種植普遍享受良種補貼150元/hm2,部分區域還有150元/hm2的高產攻關補貼,而大豆種植目前尚未納入良種補貼。

2.4 年度間降水不平衡,旱澇災害頻繁 阜南縣地處南北氣候交替區,年度間降水不均衡是氣候的主要特點,尤其在大豆生長季節,6~9月最高降水量在820mm以上,最低僅130mm左右,素有“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和“三年干(旱)一年淹”的說法。加之我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較差,且因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約大部分都外出務工,從事種植的農民年齡偏大,使得抗旱和排澇的強體力勞動無人完成,致使干旱和澇漬成為制約我縣大豆生產的主要因素之一。

3 高產高效生產建議

3.1 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抗災能力 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切實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切實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在提高防洪排澇能力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地表水的應用,建設蓄水工程,避免過度開采地下水。并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工程,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3.2 實行良種補貼政策,鼓勵農戶種植大豆 大豆種植實行良種補貼,對調動廣大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因此,為促進和保護大豆生產,應將大豆種植納入良種推廣補貼范圍,引導、鼓勵農戶應用優質高產品種,配套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擴大大豆種植面積。

3.3 推廣優質高產品種,發展適度規模種植 阜南縣光、熱、水、土條件適合大豆生長,在長期種植過程中農民也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在新一輪的農業結構調整中,要圍繞大豆產業振興,進一步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為擴大我國大豆生產規模和優化區域布局提供保障。在品種選擇上,要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重點推廣應用高蛋白質、低油脂的優質高產品種。

3.4 應用關鍵技術,良種良法配套 一要選擇適宜推廣種植的高蛋白品種,如皖豆24號、皖豆28、中黃13、豫豆25、皖豆15號、皖豆16號、皖豆23號等品種。二要合理密植。高肥田塊,多分枝品種留苗22.5~27萬株/hm2,播量75~90kg/hm2;低肥田塊,分枝少的品種留苗27~30萬株/hm2,播量90~105kg/hm2。推廣寬行播種,行距30~40cm。三要測土配方施肥。根據阜南縣測土配方施肥成果,一般基施32%大豆配方肥(N∶P2O5∶K2O為13∶8∶11)600kg/hm2。曬種后播種前用1%鉬酸銨、2%硼砂和1%硫酸鋅混合液噴拌種子后播種?;ㄇv期葉面噴施0.2%硼砂1.5kg/hm2和0.03%~0.05%鉬肥750g/hm2兌水450~600kg/hm2,?;ù偾v。鼓粒期每hm2用磷酸二氫鉀3~4.5kg兌水450~600kg葉面噴施,促進蛋白質積累和防早衰。四要綜合防治病蟲草害。播種后出苗前選用50%乙草胺750~1 125mL/hm2或75%封凈450~750mL/hm2及時進行土壤化學封閉除草。播前選可用50%多菌靈50g或50%福美雙40g,兌水200g攪拌溶解,然后均勻拌種10kg,涼干后播種,預防大豆苗期的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地下害蟲或蚜蟲較重的地方可同時加1g吡蟲啉拌種。苗期、花莢期、鼓粒期分別重點做好蚜蟲、大豆卷葉螟、斜紋夜蛾和豆莢螟、大豆食心蟲的綜合防治。五要及時排灌。開好排水溝,苗期遇澇及時排水;花莢期、鼓粒期是大豆需水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大豆鼓粒期,若遇干旱蛋白質會顯著下降,遇旱應及時澆水,保持田間濕度,促進蛋白質積累。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阜南縣大豆建議
注意防治大豆點蜂緣蝽
從大豆種植面積增長看我國糧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種順利
大豆的營養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接受建議,同時也堅持自己
“為村民辦實事兒,最有成就感”——記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派駐阜南縣盛郢村第一書記喻珩
好建議是用腳走出來的
幾點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