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隔代教育中祖輩角色適應分析

2014-02-28 02:35盼,熊
關鍵詞:隔代祖輩個案

余 盼,熊 峰

(安徽大學 社會與政治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隔代教育”指祖輩與孫輩生活在一起, 對孫輩進行看護和教養,并承擔主要教育責任的一種家庭教育形式。在我國,農村隔代教育的比率將隨著轉型等因素不斷上升。目前,我國學者對隔代教育成因、類型、影響利弊等方面進行了廣泛探討,但大多研究都是針對隔代教育對孫輩的影響,很少涉及隔代教育對祖輩產生的心理、行為適應方面的影響。而“隔代教育”是祖輩對孫輩的成長發生影響的過程,這一過程實際上也是祖輩與孫輩的一種雙向互動過程。[1]對祖輩心理和行為的探討有利于分析隔代教育的質量以及窺探農村祖輩的生活現狀。

一、祖輩角色適應維度構建

我國農村隔代教育中祖輩的角色適應是指:農村祖輩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承擔孫輩主要教養責任的情況下,為了使自己的行為和觀念符合充當孫輩主要教養人這一新角色的一整套權利、義務和行為規范,從而調整自己行為和觀念的過程。根據定義,隔代教育中祖輩的角色適應可以從角色行為適應和角色觀念適應兩個方面來探討。而本文將根據前期文獻、訪談以及實地觀察,從而將祖輩角色觀念適應、角色行為適應進行概念操作化,具體維度分析如下圖所示:

圖1:隔代教育中祖輩角色適應因素層次結構圖

二、角色觀念適應:教養觀念與教養身份

(一)身份認同

祖輩成為主要教養人這一身份的成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現實因素,父輩因工作、育兒經驗、意外故亡等因素需將主要教養人角色轉讓給祖輩;二是傳統文化因素,祖輩家長為了家族繁衍,形成了一輩子都要為兒女奉獻的思維定勢和心理特征,更是將照看孫輩作為自己晚年的必要“任務”。[2]通過訪談,筆者發現不論什么原因導致祖輩成為孫輩的主要教養人,其都認為是一種自然承接,易于接受自己身份的轉變?!柏蟮伟职謰寢屪鍪氯B,冒時間照顧(孫輩),伢又小,丟在屋里,肯定就得我們照顧了?!保▊€案一,祖輩女,52歲,孫輩,女,三歲)

同時,幾位祖輩均表示成為孫輩的主要教養人,雖然意味著事物增多、經濟負擔加重,但教養孫輩更是一種責任與義務?!埃▽O輩的)爸爸不在,媽媽改嫁,伢吃喝玩么事都要操心,有么法,只有當太(奶奶)的來疼!”(個案二,祖輩女,57歲,孫輩男11歲)

(二)教養心理

在以往研究中隔代教育被認為能讓祖輩享天倫之樂,體現自己的價值,感覺自己的重要性。[3]而對農村祖輩來說處于五、六十歲的年紀,依舊具有養家糊口的能力,筆者認為,對祖輩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教養孫輩并不是人身價值的重現,而是在傳統思想影響下做出的犧牲,因而教養孫輩獲得的快樂具有情感補償性。

“有時候家里事一多,又要照顧伢,累啊,再伢的開銷又大,(孫輩父母)給的錢也只那多,你這還要貼?!薄安贿^個伢也曉得事,有時候做事回來,他曉得搬個凳子叫你坐,個心理舒服半頭(很多)?!保▊€案三,祖輩女,56歲,孫輩男,4歲)

作為孫輩的主要教養人,祖輩會在工作、家務與照顧孩子間形成事務沖突,也會因照顧孫輩經濟負擔增加,從而身心疲憊,經濟壓力增大;但另一方面在教養孩子過程中會給祖輩生活帶來很多樂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祖輩因照顧孫輩產生的身心困擾。

(三)教養信心

在教養信心方面,一方面,祖輩有著豐富的育兒經驗和生活閱歷,會感到教養經驗上的自信;另一方面,農村祖輩因信息閉塞,對現代化、科技化產品的不適應,從而產生現代化的自卑。最后,祖輩身體狀況以及家庭經濟狀況的好壞,也會對祖輩教養信心產生很大影響。個案二中祖輩就表示:“個伢一天到晚神大氣足,人總像被搞傷了神,人老了,身體愈是差”;而教養孫輩的多種開銷使很多祖輩生活在經濟困擾當中,“養個伢,開銷幾大哦,吃喝,三病兩痛,還不是為錢愁死了”(個案四,祖輩女,49歲,孫輩男,2歲)

三、角色行為適應:教養行為與教養身份

(一)生活習慣

隔代教育中的祖輩傾向于將孫輩作為其日常生活的中心,并且使自己的生活習慣與教養孫輩相協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日常開銷方面,對待自己的吃穿仍然節省,但有關孫輩的吃、穿、玩和學習用品的支出上則表現出態度支持、行為慷慨;“我這代人七苦都七慣了,對自己不講究……不過每天會為小家伙買點合口味的菜,伢要么事也都會買……”(個案二)

二是在平時工作娛樂方面,平時除農活和其他工作外,生活重心就是孫輩,并且農活和工作還會因照顧孫輩而相協調?!耙郧斑€闊以打個小牌,冒得事還闊以到處玩哈,正咋就把個伢給楔住了”(個案四)……“屋滴種了一家伙田,有時候在地里回晚了,個伢就鬧飯七,搞得做事總做不了一哈就要回。 ”(個案五,祖輩女,67,孫輩男,7 歲)

(二)教養方式

“疼”和“慣”似乎是祖輩教養方式的代名詞,也是孫輩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的罪魁禍首?!疤邸焙汀皯T”固然是祖輩所表現出的一種共性特征,但“教”也是祖輩教養方式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F在農村祖輩大多只有一個孫輩需要照顧,祖輩愿意盡量滿足一個孫輩的要求,對于孫輩的過分行為,祖輩雖不舍打罵,但表示愿意用一種民主柔和的方式來教養孫輩。個案一中某奶奶就說到“就這一個孫子,慣要慣,但也要教好”。同時,農村祖輩對于一些傳統倫理道德比較看重,會教育孫輩尊敬長輩,不準拿別人家的東西,要有禮貌,對于只有一歲左右的孫輩,祖輩也比較注重其認知能力的發展,在平時生活中會教孫輩識別自己的五官、小動物等。

(三)人際關系

該人際關系主要指家庭人際關系,筆者在訪談中發現,每個被試與不同家庭成員之間關系會有不同特點。主要有以下表現:第一,祖輩與孫輩的關系會隨孫輩年紀的增長由親密依賴逐漸向疏遠對立轉變,按個案二中祖輩的表述就是,越大越喜歡跟你對著干。第二,祖輩與父輩因教養孫輩的方式、經濟問題等,會存有一定程度上的摩擦,但都會以孩子作為其關系調節的中介。第三,祖輩同其他子、媳的關系是孫輩在處理其人際關系中最為敏感也最容易出現摩擦的一部分,例如在訪談過程中,某奶奶說道:“正咋照顧的是小兒子的伢,二媳婦老覺得你偏心,跟你慪氣,我也冒得辦法啊,兩個老的哪有那多精力,其實之前也把她的小姑娘照顧了一段時間……”(個案五)

四、祖輩角色適應的影響因素

(一)祖輩自身特質對祖輩角色適應的影響

農村祖輩的教養行為和教養觀念在很大程度上都與祖輩的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等特質息息相關。年齡較小的祖輩,一方面消費觀念與現代年輕父母更為接近,例如在孫輩吃穿方面更為大方主動,更舍得為其買玩具、帶其上街等;另一方面在與孫輩互動上,年輕祖輩有更多精力帶孫輩進行游戲、串門等形式的動態互動。

在教養孫輩的過程中,女性祖輩和男性祖輩有著明顯的家庭分工,依舊沿襲著“女主內、男主外”的家庭分工模式。孫輩的日常生活事務由女性祖輩全攬,而男性祖輩主要承擔孫輩經濟支持者這一角色。同時在與孫輩日常生活互動中,女性祖輩比男性祖輩更有耐心,更容易贏得孫輩的親近。女性祖輩因其角色分工和性別特質使其更容易感受到教養孫輩的疲勞感以及被孫輩喜愛的自豪感,其教養行為和心理也被該雙層體驗影響著、調試著。

承擔孫輩主要教養人這一角色,對祖輩的身體狀況提出很大要求,幾位祖輩均表示自己健康狀況已大不如從前,而教養孫輩過程中,有些孫輩因年齡太小,祖輩每天不得不對其進行全程照顧,同時作為農村中的祖輩,他們還有比較繁重的農活和家務需要顧及,因此容易陷入身體狀況下降、教養孫輩事務增多的困境。

(二)家庭對祖輩角色適應的影響

家庭對祖輩角色適應的影響,筆者主要是通過孫輩、家庭關系、家庭經濟狀況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討論。

教養孫輩對祖輩而言雖是一種自然的義務承擔,但孫輩的年齡、性別、性格,也會給祖輩教養孫輩的積極性造成很大影響。在訪談過程中,首先,幾位祖輩均有表示孩子小比較聽話,孩子大了愛鬧在教管上常常力不從心;其次,在農村地區,不少祖輩還存有重男輕女的心理,因此孫輩是男是女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祖輩教養積極性;最后,活潑好動的孫輩一方面會給祖輩帶來很多樂趣,另一方面也對祖輩的精神和體力狀況提出了要求,個案二中的余爺爺說道“個伢一天到晚神大勁足,拉你做這做那,人年紀大了,有時候就想坐哈,哪那么多勁?!?/p>

家庭成員關系的緊張或緩和程度也是祖輩在教養過程中產生困擾問題的一大因素。父母與祖父母關系越好, 祖父母越樂意提供對孫輩的支持和照顧。[4]而對很多祖輩來說,他們同時也是子輩和父輩,因而這些祖輩由于家庭角色的多重性會造成角色沖突同時也會面臨更為復雜的家庭關系。尤其是家庭結構較為復雜的聯合家庭,處于該家庭的祖輩常常會因照顧誰的孩子多一點、誰的孩子少一點與兒媳發生隔閡甚至沖突。這使祖輩在教養孫輩過程中需要承擔等多的精神壓力。

家庭經濟狀況是影響祖輩角色轉變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該因素也是祖輩在教養過程中形成不同的教養觀念和教養行為的主要因素。在訪談過程中,幾位祖輩都表示教養孫輩得需很大一筆開銷,而孫輩父母并非有能力全部承擔其子女的教養費用,常常需要祖輩額外補貼,無形中會給祖輩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

(三)社會因素對祖輩角色適應的影響

本研究所指的社會因素主要是針對學校、社會政策兩個方面。具體而言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學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家庭教育更需要學校教育的引導,而隔代教育更是如此。學校對孫輩的教育方式以及學校與祖輩的交流與溝通,會對祖輩形成一種示范作用,訪談中有祖輩表示,孫輩老師提的建議他們一般都會采納,對祖輩而言,老師始終是一種教育權威。而社會政策發揮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經濟支持為主的政策幫扶上,他會增強祖輩的教養信心,這一因素主要是針對孫輩是孤兒或有殘疾的情況。社會的援助一方面會減輕這類家庭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會增強祖輩的教養信心,緩解其精神壓力。

總之,本文主要是針對幾位祖輩在隔代教育中的角色適應問題進行的共性研究,旨在探討幾位祖輩在角色適應上所表現出的一般特征。而有關對祖輩角色適應影響因素的分析是提高祖輩角色適應能力,強化隔代教育正功能的關鍵所在。本文認為,有關隔代教育中祖輩角色適應的問題,還有以下方面值得探討:分別作為教養孫輩與外孫輩的祖輩角色適應是否存在不同的心理表現與行為表現?祖輩性別與其角色適應的關系是怎樣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隔代教育作為一個既定事實已存在著與發展著。在以往研究中,對隔代教育者的持否定態度的研究者相對多于持肯定態度者,[5]為了從現實層面上弱化其消極影響,研究者應該對其進行多維度研究。然而轉型中的隔代教育又將面臨哪些新的問題,只有把有關隔代教育各個方面的問題了解全面,才能尋得真正的解決之道,讓隔代教育的負面影響盡量最小化,從而朝一個良性的方向發展。

[1]孫清霞.隔代教育一個無法回避的話題[N].麗水日報,2005-3-21.

[2] 江川.對隔代撫養的思考[J].老年人,2005,(4).

[3] 余紅梅,鄒先云.新時代的隔代教育[J].科教論壇,2007,(2).

[4]段飛艷,李靜.近十年國內外隔代教養研究綜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2,(4).

[5]曾彬.我國隔代教育研究評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7,(2):70-72.

猜你喜歡
隔代祖輩個案
個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隔代親”與文化傳承
父輩和祖輩的情感故事,分外美麗
祖輩學堂:幼兒園隔代開展家庭教育的實踐建構
調查
助教帶動“夕陽”之愛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敗歸咎于“隔代教育”,爺爺奶奶不背這個鍋!
中文閱讀學習個案考察與分析
直派批評的理念與個案
實踐 學習 在實踐——《新聞個案教程》開講五年實錄及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