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需要掀起一場文藝復興運動

2014-03-05 20:23尹月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14年1期
關鍵詞:文藝觀念歐洲

尹月

>摘要:

現階段中國經濟飛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國人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不斷增長的社會財富沒有帶來安寧與秩序,反而帶來焦慮、浮躁之風。許多學者認為是人文的匱乏,在這樣的背景下,新的呼聲越來越響亮:中國需要掀起一場文藝復興運動。

在剛剛過去的三十年間,中國創造了經濟增長的奇跡,國人的財富普遍大幅增加。但是,伴隨著經濟繁榮,社會陷入了普遍的焦慮、惶惑之中。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精英與大眾、貧與富之間的隔閡卻不斷加深,為什么財富沒有為社會帶來安寧與秩序,反而帶來焦慮與浮躁?

其最為重要的原因莫過于人文的匱乏。一個社會如果只重視經濟發展,最大限度的從人力資源、土地資源、生態資源、歷史文化等資源中榨取短期經濟發展的動力,漠視精神文化建設,那么必將導致國民的價值觀混亂,從而致使道德倫理的潰散,如何解決這一矛盾一直為中國學者們所思考。近來,一種新的呼聲不斷的響起:中國需要掀起一場文藝復興運動,以平衡高速經濟發展之下相對萎靡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國是否需要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是否適用中國國情,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先了解什么是文藝復興。

一、什么是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指十四五世紀在意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后擴展到西歐各國,于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它帶來了科學與藝術革命的風暴,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普遍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

文藝復興的核心精神是人文主義精神,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梢哉f,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乃至影響到全人類的一次人文主義思想解放運動。恩格斯曾高度評價文藝復興在歷史上的進步作用: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這場廣泛持久的思想文化運動,在意識形態領域中,沖破了封建專制和宗教神學思想對人的束縛,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二、文藝復興的條件

從歷史上看,文藝復興的前提是經濟的持續性高速增長。歐洲文藝復興的最根本原因是發達的商業,即市場經濟的萌芽。換言之,文藝復興因市場經濟萌芽而起,又服務于商業文明。文藝復興不是孤立的,沒有市場經濟,文藝復興不過是句口號。美國的經濟學家萊克西里曾斷言,經濟增長指數長期超過3%便會產生新的文化。而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增速穩定保持在8%左右,也就是說,中國已經基本具備了掀起一場文藝復興運動的經濟前提。

而在精神層面來講,中國更是迫切需要建立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能夠重建文化自信的最直接的方式莫過于文藝復興。文藝復興首先是普世價值的文化尋根。只有確立、發現并承認個體的價值與尊嚴,才有可能找回文化自信。當時的意大利和歐洲,只能從自己固有的古希臘羅馬的思想和人文傳統中尋找支援力量。今天的中國既可以內引自身的傳統資源,也可以外聯西方的人文遺產。因此,中國文藝復興的目標是發現個人,方法不是復古、不是媚外,而是內部發掘外部引進。

三、文藝復興是否符合中國國情

許多持反對意見的專家學者們認為,文藝復興運動作為一場弘揚新興資產階級文化的思想解放運動,不適用于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要更深入探討下文藝復興的根本。文藝復興,不是文化復古。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雖以發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臘羅馬的文化遺產為旗幟,但實質上是為了建立新思想和新文化。任何的新興文化都一定能夠從既有的文化遺產找到種子、找到養分。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能夠從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遺產中尋找到他們的新思想,社會主義文化同樣也需要從孕育著華夏兒女的自身傳統文化中尋求答案。文化究其根本不過是人性的再現。凡是人性中所蘊涵的,在文化中一定有積淀。沒有全新的意識覺醒,當然也就沒有全新的文化。所以,任何新文化不論多么新,都是對既有文化傳統中的某種成分的繼承和放大。文藝復興不是要復古,更不是要媚外,而是要從傳統文化中尋找普世價值,同時讓普世文化在本土傳統中扎下根來。

同時,文藝復興也不單單是復興文藝,而是借助文藝復興與創新觀念。為什么要借助文藝?因為文藝是人性的鏡子,任何國家、民族都獨立擁有而又共通于世。文藝作為一種傳播觀念的手段,與學術相比,具有無限的穿透力、震撼力、感染力、擴散力。有著獨立價值觀的文藝可以架起哲學觀念與大眾文化的橋梁,也是把知識轉化成文化觀念的最有效的手段。文藝在人們的心靈中潛移默化地引起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等的深刻變化,還能使人們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同時,文藝本身又是最具個性、最離不開自由的社會活動。這使得文藝格外適合于傳播觀念、塑造信仰。沒有文藝,哲學觀念難以變成大眾所認可、接受的價值觀;只有學術,沒有文藝,是不會有文藝復興的。

在漫長的中國現代史上,曾經有過很多次文藝復興的萌芽,其中,對中國影響最大的,規模最大的思想文化運動當屬上個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從觀念上根本的瓦解了持續數千年的君主專制封建社會,推動了人性的解放,初步的普及了自由、平等、人格獨立的觀念。但終究,新文化運動并沒有完全確立個人的主權者的地位,因為,創新不能靠全盤推翻,創新只能通過復興才能夠真正的實現。文藝復興是否成功的標準應該是:以個人為本位的價值觀,是否已經滲透到大眾文化中并成為主流價值觀,是否已經轉化為主導性的政治法律制度。就此標準而言,中國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蔣百里.歐洲文藝復興史[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2]秋風.中國需要文藝復興還是別的運動[N].南方周末,2007-3-13

【作者單位: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

猜你喜歡
文藝觀念歐洲
維生素的新觀念
1942,文藝之春
歐洲之恐:歐洲可以迅速撲滅恐怖襲擊,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藝高級感?
健康觀念治療
□文藝范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即興表演的觀念闡釋
復興中的歐洲有軌電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