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農業高職院校新的著力點

2014-03-20 09:55單武雄張海芳
外語與翻譯 2014年2期
關鍵詞:現代農業農民職業

單武雄,張海芳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410127)

新型職業農民是相對于傳統農民和兼業農民而言的,是階段性、發展中的新概念。所謂職業,是人們在社會中所從事的作為謀生手段的工作。新型職業農民就是以農業為職業、具有較高的素質和一定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和經營的現代農業從業者。

一、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意義重大,任務艱巨

當前,我國農村務農勞動力數量進一步減少,新生代農村勞動力“輕農、去農、離農”現象嚴重,農村出現“空心化”現象,且平均年齡接近 50歲,老齡化趨勢明顯。留在農村的務農勞動力小學、初中文化程度占 70%以上,農民文化素質明顯偏低,應屆初中和應屆高中畢業生就讀涉農專業的人數大幅度萎縮。

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正式提出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2007年10月,新型農民的培養問題寫進黨的十七大報告。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著力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1]。

新型職業農民緣何如此意義重大?我國正在由傳統農業加速向現代農業轉型,迫切需要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能創業的新型職業農民。新型職業農民培養事關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全局,事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應當成為制度安排,必須建立長效保障機制。隨著我國農村勞動力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長期轉移,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非常明顯,農村新生勞動力離農意愿強烈和務農經歷缺失,農業后繼嚴重乏人,“誰來種地”“地如何種”已成為中華民族現實而緊迫的重大政治問題。大力培育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新型職業農民,是培養和穩定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的必由之路。新型職業農民作為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和現代農業從業者,是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基本細胞,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支撐,是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基本力量。同時,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職責和基本任務,應該貫穿于現代農業建設的全過程,為新農村建設持續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和人才保障。新型職業農民培養任務更加緊迫而繁重。

2013年8月,農業部《關于加強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建設 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加快發展新型職業農民職業教育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職業教育國家制度作為在我國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同時,提出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服務新農村建設,要以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農村生產經營型人才為重點。它還強調要求,我國下一步要建設好一批農業職業學校和1000個涉農專業點,力爭每年培養農村實用人才100萬人,到2020年農村實用人才總量努力實現1800萬人的目標。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是一個長期的艱巨任務,必須從國家層面對農業農民培養培訓制度進行系統設計。

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農業高職教育優勢明顯

相比其他類型教育,高職教育尤其是農業高職教育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優勢明顯。

(一)農業高職教育能夠提供農民急需的農業生產技術

基礎教育的基礎性是無法使學生掌握直接服務于生產的技能。我國每年新增的1000萬農村剩余勞動力,主要是完成了在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基礎教育而沒有進一步升學的年輕勞動力。只是接受了基礎教育而缺乏農業勞動技術技能的1000萬勞動力青年,如何成為“有用的”“可直接轉移的”勞動力,就只有進一步接受高等農業職業教育[2]。普通教育雖然在積極與職業教育對接,但是這種對接與銜接的基礎教育,是依然不能滿足職業農民的職業技能需求的。所以,基礎教育的職業發展方向在于接受系統的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在農業職業院校中接受完整的職業培訓。

(二)農業高職教育能夠提供系統的農業職業教育

農業成人教育在提升農民素質中發揮重要作用,曾一度成為新農民培訓的主體,具備成本小、覆蓋面廣的特點。但是職業農民需求旺盛的背景下,相比農業高等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受到師資力量和辦學資源的嚴重制約,其教育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不能獨立承擔職業農民培養的重擔[3]。而高職教育不僅因其辦學經驗豐富、辦學資源雄厚,能確保教育質量,還能通過“訂單培養”人才培養模式,能夠主動適應職業農民人才需求。

(三)農業高職教育更能夠覆蓋農村建設現實所需

農業本科院校在職業農民培養過程中,能夠提供科技與高層次人才支持的戰略作用,但其大多數畢業大學生不愿回農村創業,且農業本科院校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市,對農村輻射率低。高職院校雖然也有遍布城鎮的發展趨勢,但相比之下,與廣大農村還是近距離的接觸,能夠培養擁有一技之長、廣大農村“用得起,留得住”的職業農民。

(四)農業高職教育能夠提供高技能型人才

中等職業教育具有高中階段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主要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為目標,而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目標,所以高職高技能型人才培養是中職教育無法代替的。

三、農業高職教育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問題所在

(一)“重工輕農”觀念

目前,輕農重工思想還是比較嚴重,“都市主義”觀念根深蒂固,導致涉農專業全面萎縮,由此農業高職院校必須將辦學服務向農村傾斜。一是我們必須轉變“都市主義”傾向,把握好新農村建設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戰略機遇,充分認識到職業農民培養的市場潛力巨大。二是拓寬辦學經費渠道,降低職業農民學習收費標準;三是優化涉農專業,提高辦學為農民農業農村的服務能力。四是大力發展農業產業。農村要有產業才能留住人,沒有產業支撐,就靠幾畝土地是不利于職業農民的成長與隊伍穩定的。

(二)傳統培養模式

傳統的全日制課堂教學方式很難培養出新型職業農民,職業農民的培養必須在培養模式上大膽創新,找到符合新型職業農民的需求特點的教育模式,滿足新型職業農民的實際需求,真正面向三農實際問題。所以,高職院校要從農村的實際出發,突出自身特點,采用“學歷教育+技術培訓”模式,注重實用技術培訓、能半工半讀邊工邊讀、有滿足現實需要的覆蓋面等。

(三)農村就業創業障礙

現在就業形勢嚴峻,但絕大多數學生因為農業行業是艱苦行業,工作環境差和待遇低而不愿意去農村就業。所以大力發展農業產業,開拓農業事業發展空間,加之學生能夠結合自己所學,學有所用,一改“高不成低不就”的擇業觀,新型職業農民完全是一個有光明前景的職業。

(四)一條腿走路方式

目前,農業高職院校辦學重點偏向學歷教育,把新型農民培育只作為辦學的補充,把新型農民培養的成人教育作為附帶,這是需要大幅度調整的。高職教育的職業性,決定其服務對象是全社會所有發展中的個體,應當以職后教育為主,把教育資源與力量放在新型農民培養上,一定能夠闖出新的發展路子。

四、農業高職教育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路徑選擇

(一)樹立新型農民培養戰略觀

政府和高職院校都要加強新型農民培育的戰略觀研究,提高新型農民培養的戰略地位。要樹立現代化的農業觀和農民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農業與農民的概念,其內涵和外延都在變化。所謂農業,不再是單純種地耕田,而是向農、林、牧、副、漁、工、商多種經營,向專業化、市場化、現代化發展。所謂農民,也不只是體力加鋤頭,而是能夠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能夠實行機械化、規?;a,懂得經營管理的職業農民[4]。新型農民培育,不是簡簡單單的學習認字、學習某項生產技術的問題。要從國家政治高度,用民族發展的視野,從農業現代化、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高度來認識新型農民培育的必要性。

(二)構建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新機制

構建政府主導、多元辦學,以農業職業院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為主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參與的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機制。加強縣鄉村三級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建設。推進農民教育信息化步伐,搭建職業農民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完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土地流轉制度等相關配套機制。

(三)推進傳統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有效轉變

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的農村青年,通過三年農業職業教育的系統學習,能夠掌握文化知識和農業生產與管理技能,促進他們由傳統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轉變,推進農民由農業生產主體向農業市場主體轉變。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技能型職業農民。即需要掌握一定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科技知識和農業生產經驗,能夠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農民。二是農業技術服務型職業農民。即以服務于農業生產為職業的農民群體。他們掌握一定的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和專業技能。三是以從事農業經營與管理的職業農民。指充分了解現代農業生產過程,并能夠符合市場運行規律的要求從事農業生產的經營管理工作,具備一定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理念和豐富的農業管理經驗的職業農民。

(四)以專業化教學解決職業教育與農業生產脫節問題

農業高職教育要圍繞農村產業調整建設專業。專業設置面向現代農業產業需求,如生態休閑、農產品市場營銷。在課程設置上,根據 “三農”發展的實際,可以開設以“農”字帶頭的多門課程。培養方案面向現代農業發展的實際和農民的創業需求,實施“學歷+技能+創業”的培養模式[5]。采用“必修課、選修課、校外實踐、技能實訓”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教學過程以農業生產過程為導向。教學模式可以采取農閑業余集中教學培訓為主、自學為輔的方式,農民學生一手扛鋤頭,一手捧書本,農學兼行。

(五)以精英農民培養引領職業農民培養

農業職業教育可以優先培養“高端性、創業型”的精英農民。精英農民能夠成為農業產業化的引領者、農業農村先進技術的示范者、農民增收致富的先行者,從而引領新型職業農民的規模培養。

[1]《農業部關于加強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建設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的意見》農科教發[2013]7號.

[2]張景林.農民培訓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05.

[3]閏俊強.新農村視角下農業高職院校的發展策略[S].職教通訊,2007(10):27-28.

[4]朱曉輝.新農村建設中新型農民培訓的有效途徑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5]李孟輝,熊春林.彰顯特色:地方高校培養創新人刁的基點[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3):14-16.

猜你喜歡
現代農業農民職業
“用好現代農業科技,多種糧、種好糧”
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
砥礪奮進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現代農業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職業寫作
我愛的職業
“職業打假人”迎來春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