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安思危,沉著面對現代社會中的戰爭與和平
—— 《烏爾里?!へ惪孙L險社會理論及其對中國的影響》評介

2014-03-20 14:52洪剛邱金英
文化學刊 2014年3期
關鍵詞:貝克現代性全球化

洪剛 邱金英

(大連海洋大學,遼寧大連116023)

由大連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林丹老師撰寫的學術專著《烏爾里?!へ惪孙L險社會理論及其對中國的影響》一書于2013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通過深刻剖析與深入反思貝克風險社會理論的形成淵源、基本特征,客觀地呈現了風險與風險社會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問題,對現代國家、現代社會的繼續與發展富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風險,由于其本身具有復雜性與模糊性,因此致使諸多國內外學者未能將其與諸如危險、危機、災難、威脅、社會風險以及風險社會等概念做出明確的概念劃分與定義,但總的來說,風險,取決于人的決斷,它所產生的相關負面效應也是由人的決斷來決定的,在一定條件下可在不同的結果間相互轉化。

風險社會是由德國著名社會學家貝克首次系統提出用以理解現代性社會的核心概念。貝克認為,風險社會的突出特征有兩個:一是具有不斷擴散的人為不確定性邏輯;二是導致了現有社會結構、制度以及關系向更加復雜、偶然和分裂狀態轉變。所以,現在的風險與古代的風險不同,是現代化、現代性本身的結果。風險社會的風險包括經濟的、政治的、生態的和技術的,如核技術、化學、生物等的風險。

自人類出現以來,風險便時刻伴隨著我們。在烏爾里?!へ惪丝磥?,人類歷史上各個時期的不同社會形態從一定意義上說都是一種風險社會,因為所有有主體意識的生命都能夠意識到死亡的危險。遠古時期那種原始的刀耕火種時代,人類經常會面臨被餓死、被野獸吃掉、被自然災害消滅等的風險;奴隸社會,大多數奴隸都有被販賣、被殘害、被自然災害消滅等的風險;封建社會,統治階級有被推翻的風險、被統治階級有著被壓迫以及經歷自然災害等的風險;資本主義社會,資本流動與增長帶來的經濟危機以及一系列的副作用成為了該階段人們所面臨的巨大風險。而在該時代同樣不可避免的還有人時刻都將遭受來自自然災害的風險。

自然災害自古至今時刻存在且從未減少,從有限地人類發展史來看,人們對大自然的風險的了解依然存在著極大地模糊不確定性,因此,人類在獲得進步的同時應時刻將“任重道遠”銘記于心。貝克教授長期從事社會發展、全球化問題和現代性問題的研究,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和概念,例如“風險社會”“反思現代化” “全球主義” “解構民族國家”“世界社會”等。貝克的思想在西方學術界影響甚廣,曾有人稱之為“全球化時代的領航員”。貝克風險理論從有人參與的社會角度出發,其內容涵蓋了人類活動影響下的科學技術的不確定性、民族國家社會管理的失敗和全球化的擴張等諸多因素。

在當代社會,風險更是無處不在,它將會打破國家的界限在全世界內自由傳播,它將會消除民族及種族的區別在全人類中肆意發展,它不以學科領域為基點卻會在全社會中悄然生長。風險已經與我們普通人的生活越來越息息相關,“蝴蝶效應”在當今社會更是普遍存在,如恐怖主義、金融危機、傳染病、核災難等;地球儼然成為了“地球村”,一旦某個國家爆發危機,即使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國度都將幸免于難。因此,如何正確看待社會風險及其對當代中國的影響,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大連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林丹老師經過多年的學術研究成果的累積,并結合碩士、博士以及教學生涯中的科研積累,完成了《烏爾里?!へ惪孙L險社會理論及其對中國的影響》(下文中簡稱《影響》)一書,此書對各個層次和不同領域的讀者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啟發與社會教育意義,筆者有幸成為該書的首批讀者,深感其意義重大,尤其對該領域的研究者有巨大的參考價值,相信專業乃至非專業的讀者閱讀之后都將收益頗豐。

《影響》一書以烏爾里?!へ惪孙L險社會理論為論述主線,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烏爾里?!へ惪似浔救说纳鐣尘芭c理論產生的歷史淵源,風險與風險社會的基本概念、分類與特征,全球化發展與社會風險理論碰撞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與現實困境,風險社會的解決方案,貝克風險社會理論的思想內容及其對當代中國的影響以及現實意義等。

當代中國歷經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巨大發展與變革,社會經濟、精神面貌等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用了幾十年的時間走完發達國家數百年走完的道路,速度之快實屬罕見。但就如飛奔中的汽車一樣,與速度之快同步的還有各種風險的增加,世界經濟一體化帶來的經濟危機隨時都可能遍及全球,人類對大自然過度破壞所導致的沙塵暴、洪水等自然災害時刻也都在威脅著億萬人的健康與安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避免的卷入這場全面的“全球化戰爭”中來,國家與國家間的政治、經濟、資源、軍事等競爭,企業與企業間的技術、人才、知識競爭,人與人之間的各種利益爭奪,甚至在一些無人區也存在著食物鏈上的競爭……因此,面對如此之多的負面戰場,如何在戰場中洞察先機、占得上風,需要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只有避開途中可能產生的風險,沉著面對,冷靜思考,獨具居安思危精神,未雨綢繆,才能在風云變幻的當代世界中穩步向前。

(一)風險與風險社會理論

本書緊緊圍繞風險社會理論的創始人——貝克教授以及諸多有關風險描述的論著,從基本概念、分類、特征以及具體表征幾方面對風險社會理論進行詳細闡述,通過分類、列表、對比、舉例等方法和手段進行研究,客觀并形象的表達了何為風險以及風險與危險、危機等的區別,為進一步深入研究風險社會理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對風險理論的研究與應用具有重要的導向性。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一些與‘風險’相關甚至相似的概念,例如危險、危機、災難等??偟膩碚f,這些概念多指已經發生的或存在的、具有消極后果的客觀現象,所體現的是風險實現的結果。但是在一定條件下,風險也有可能不會轉化為這些消極的后果,換句話說,所有的危險、危機和災難都是風險,但并非所有的風險都會以這些形式顯現出來?!憋L險普遍存在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只不過其存在的方式多種多樣,而風險大多都具有人為參與的、潛在的抽象性的不可預測性等特點。

風險社會正是在社會形成之初風險的初現逐漸走向社會中風險的普遍存在的過程中形成的。在某種程度上將當代社會定義為一種“風險社會”,是對當代社會風險性狀的一種整體性概括,也是對在當代社會中不斷出現的社會風險的地位、作用和可能性影響的整體地和系統地概括。風險社會的出現也在一定意義上代表著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對社會各類風險的認知、關注、理解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而隨著對風險社會認知的提高,人類對風險社會中出現的問題、弊端的暴露、處理與規避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隨著研究理論、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與完善,這種認識反過來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風險社會中風險的復雜程度,各種風險因素相互交錯、互相影響,于是便出現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一幕:高新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但在帶來經濟、能源、環境等多方面成就的同時,高科技犯罪也與之相伴而生,高科技所帶來的風險及其可能產生的后果也都是不可想象的。

隨著人類的出現及不斷發展,社會財富的不斷積累,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發展的逐漸加速,貝克教授所預設的風險社會正一步步向我們靠近。風險分配邏輯取代財富分配邏輯、個體化進程中越來越多的高風險現象、科學去神秘化與政治有組織不負責任成為風險社會的三大具體表征,該書詳細分析了風險社會三大表征的具體細節,探討了“財富-分配”與“風險-分配”社會的聯系因素,反思了現代社會個體化進程的全貌,解釋了科學的去神秘化與政治的有組織不負責任在當代社會中的具體體現。

(二)全球化下的風險社會

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全球化”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已逐漸成為使用最為頻繁的關鍵詞之一。處在大型企業發展規劃日漸走向全球、國家的發展戰略均希望能夠具有全球性影響力的大背景下,加大“全球化”的相關研究,樹立全球化意識已成為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全球化全面影響人們社會生活的當代社會,進一步加強全球化的相關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風險》一書將貝克教授的風險社會理論與當代全球化浪潮相結合:“他通過全球化的最新發展和全球化進程中的種種困境,來反觀現代社會,從而發展了現代化理論;另一方面,他試圖用一個新的現代化理論——風險社會理論——來解答全球化提出的問題和面臨的困境。這種反思的觀念已經具有相當的資格引導我們去探討當代全球風險社會問題?!?/p>

《影響》一書在對全球化與風險社會的相關研究過程中主要通過邏輯推理的方法逐步展開。本書首先闡述了風險在全球化進程中的表現特性: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擴展與風險的逐漸增加,全球化風險社會在現實生活中逐步形成,如大氣污染、生態破壞、致命性傳染病等地球生態風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0年美國次貸危機等全球經濟風險;民族解放運動、經濟危機對世界文化的沖擊等世界文化風險;國際恐怖主義、局部戰爭與沖突、霸權主義推行下的強權政治等國際政治風險等均浮出水面。面對諸多問題,針對問題的思考便油然而生,這即是該書關于全球化與風險社會研究的第三部分——世界風險社會的困境,通過民族國家結構與權力的弱化、道德的雙重標準與民主困境三個方面進行展開。

在當代,風險社會實際上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風險”社會。進入21世紀以來,中東地區的諸多國家動蕩此起彼伏,敘利亞戰爭引入了伊朗因素,伊朗因素又將以色列卷入其中,以至于巴勒斯坦、黎巴嫩、埃及、伊拉克等周邊國家也相繼發生騷亂,這足以彰顯風險社會的“多米諾骨牌”與“蝴蝶效應”特征。

身處當今的世界風險社會,誰都無法做到獨善其身。由于風險本身的不可預測性和其結果的不確定性,往往也導致了世界的未知性。以日本核電危機給我們的影響為例,一方面我們可能會從內心里恐懼核電,擔心其一旦發生泄漏所造成的嚴重后果,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從日本的核電災難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力爭將核電工程做的更好、更安全,這便是世界風險社會對中國產生的重大影響之一?!队绊憽芬粫鴮⒇惪孙L險社會理論與世界全球化聯系起來,用舉例子、打比方等簡單形象的手法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世界各國專家學者從事科學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同時,對于人們自覺樹立風險意識具有重要的啟發作用。

(三)風險社會的解決方案

《影響》一書之所以要研究有關風險社會的解決方案,其主要原因在于:在現如今的生活中,隨時都可能面臨著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風險,如買東西上當被騙的風險、逛街被流行病毒傳染的風險、環境污染導致患癌的風險、個人資料隱私被泄露的風險等等。風險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增強社會風險意識,關注社會風險問題的解決,提高社會風險理論的研究水平在當代社會已越來越重要。關于風險社會的解決方案,該書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了論述,即反思現代性與世界主義。

“反思現代性是對第一次現代性的自我批判,貝克的反思現代性思想從社會現代病的角度對現代化進行質疑?!钡谝淮维F代性是指人類工業文明所創造的現代性,它強調了科學的巨大作用,突出了人類對社會發展的巨大貢獻。事實上,科學發展在帶來一系列社會文明的同時,也在同步地消亡著另一些社會文明,即科學的發展用來抵制風險的同時又創造了新的風險,如克隆技術在給疾病患者帶來福音的同時也給整個人類的存在與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層出不窮,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這便引起了人們對科學的反思,而這些反思本身也許可能又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加強反思的同時進行自我反思,即貝克的反思現代性,從反思現代性的起源到反思現代性的自我診斷。

“貝克認為,由于當今世界遭遇的風險不再可能以一國或一個民族的力量,通過其獨自努力和行動來解決,因而要消除現代風險,就必須全人類聯合起來,共同努力。要做到這一點,各民族國家就必須放棄民族國家本體論的傳統觀念和頑固堅持的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立場,集中力量,通力合作,統一規劃,統一行動?!边@就是貝克的世界主義。世界主義本身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遠在古希臘時期便有了世界主義的原型,貝克認為,在全球化時代,集體風險的解決已不再通過民族國家的陳舊形式來實現,而只能通過跨國家的管理形式來滿足,這是當前的一種現實需求,也是未來一種必然的發展方向。該書通過對其構建基礎、基本理論、原則、動力、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策略做出詳實的論述,為風險社會解決方案的逐步落實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四)貝克風險社會理論的影響

“風險社會理論在中國產生影響歸根到底源于人們的社會活動,源于人們在社會活動中對思想理論的理解與運用。風險社會理論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傳播,之所以對中國社會帶來影響,是有一定的社會背景和現實條件的,是與中國特定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相聯系的?!?/p>

該書通過深入探究貝克風險社會理論,包括貝克風險社會理論的特色、反思、啟示以及局限,目的是通過對貝克風險社會理論的研究與理解,將其應用于當代中國乃至當代世界,為進一步反思風險社會理論對中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所產生的重大影響提供基礎。

貝克的社會風險理論是以發達國家的社會發展現實為基礎的,而當代中國正處于開放與保守、現代與傳統、發達與不發達相互交著而又共存的社會轉型期,這便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社會面臨著兩大風險,即既面臨著傳統社會的風險,也面臨著現代社會的風險。此外,加之全球化浪潮下的全球性風險,可以說當代中國的發展經歷和所面臨的風險是人類發展歷史中絕無僅有的。這也在某種意義上意味著我們沒有成功的國際經驗可以借鑒,沒有成熟的發展套路可以遵循,只有“摸著石頭過河”,一邊發展一邊解決出現的問題與風險。

對于社會風險理論對中國的影響,該書主要是從積極與消極兩方面進行描述的。從積極方面來講:通過深入剖析世界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社會發展過程中對環境、資源等的破壞與片面追求經濟發展帶來的一系列社會性問題,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人們對風險事件背后資本的實質的重視,通過加強政治民主,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協調國內與國際矛盾,采取一些規避措施,以避免發達國家所經歷的一些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風險問題的出現,為進一步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特色中國提供保障。從消極方面來講:過度強調風險,容易夸大社會風險而易加劇社會恐慌。在城市化、工業化等現代化進程方面,易造成畏手畏腳,甚至產生局部倒退復辟的現象。在人的思想方面,易加重社會負擔與壓力,滋生諸多負面社會情緒。

從總體來看,貝克的風險社會理論對中國的影響呈現階段性、衍生性與顯在性等特征。在全球化與現代化的今天,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風險社會相互作用造就了中國特色社會結構與社會風險。因此,只有在此基礎上不斷加深對風險社會理論的普及與學習,才能為現代乃至未來中國的發展開辟出一條新的無障礙道路。

貝克風險社會理論因內容豐富、運用廣泛、影響深遠而備受眾多學者關注。本書作者從風險社會基本理論、全球化、解決方案及對中國的影響與對當代社會的啟示意義等方面對貝克先生的風險社會理論展開論述,將專業的理論與樸實的語言進行有效結合,通俗易懂地將“風險社會”這一專業的理論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對于初步接觸風險理論的讀者來講,閱讀《影響》一書可以相對容易地理解與接受風險社會的相關理論,可謂一本既專業又精簡的學習教材;對于從事風險相關理論研究的科研人員來說,研究《影響》一書可以較為全面地了解貝克風險社會理論,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發散思維,將該書中提到的風險問題與自己所做的科研課題相結合,迸發出新的思想火花;對于非本專業的普通讀者來講,由于風險的普遍存在性,本書也是一本很有閱讀價值的優秀讀物,因此,可以說《影響》一書對于不同需求的讀者都有著一定的教育啟示作用。

當然,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對一種理論的學習都是有一定過程的,作為一種解讀方式,《影響》一書對貝克風險社會理論的研究也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面對一個問題還可以有不同的視角進行解讀,比如對風險的解決方案的研究除了反思現代性與世界主義,也許還有更多的解決之道供我們所探討。

總的來說,《影響》一書以貝克風險社會理論為基礎,緊貼當代世界社會發展潮流,尊重社會發展歷史規律,運用多學科的研究方法,運用描述、舉例等形象手法將風險、風險社會、貝克風險社會理論、風險社會特征與解決方案等理論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邏輯嚴密、思路清晰、文筆流暢,既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又有較強的思想性、知識性和可讀性,為風險理論的研究與應用提供了有力的參考和借鑒。

猜你喜歡
貝克現代性全球化
復雜現代性與中國發展之道
淺空間的現代性
新舊全球化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貝貝克Populist餐吧
由現代性與未來性再思考博物館的定義
全球化陷阱
嗚嗷,怪獸登陸
淺談夢窗詞之現代性
迷你貝克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