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評話語分析的心智模型視角研究[注]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資助項目“多模態新聞語篇符際間性與評價機制研究”和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英漢語篇隱性評價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項目編號分別為:2012SJB740001、11YYD020。

2014-03-23 03:26張歡雨
外語與翻譯 2014年2期
關鍵詞:心智語篇話語

1.引言

傳統的批評語言學認為社會結構直接決定話語結構,沒有意識到認知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據Chilton(2005)的觀點,認知研究在批評話語分析中被普遍忽視,成為“喪失的環節”(missing link)。而實際上認知語言學所揭示的概念化過程與意識形態的表達息息相關(Hart 2010),將批評話語分析和認知語言學相結合是有必要也是有可能的(Stockwell 2007)。國內學者洪艷青與張輝( 2002)、張輝與江龍(2008)、辛斌(2007、2012)也意識到了認知在批評話語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并通過一些具體的分析證實了兩者結合的可行性。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van Dijk和Ruth Wodak為代表的批評話語學家認為社會結構和話語/語篇并不直接關聯,他們之間需要認知這個接口來產生聯系。van Dijk(2001)提出“社會-認知話語分析模式” (socio-cognitive discourse analysis),認為社會結構和話語之間必須通過個人認知和社會認知來擔當媒介作用。Wodak(2006)提出了話語分析的“社會-認知模式”,嘗試建立一個集語言學、社會學和認知科學于一身的理論體系。

上述研究肯定了認知在話語和社會之間的接口作用,指出了其在批評話語分析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分析模型。但是“認知”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這里所討論的“界面”或“環節”具體指什么?這引起了批評話語分析學者的廣泛思考,Wodak(2006) 把它稱作“中介問題”( mediation problem)。而在van Dijk看來,這個接口就是“心智模型”(mental models)。他認為“心智模型就是人們對某一情景或事件的主觀表征”(2009:6),而所有心智模型的集合就是“我們對個人經驗的認知表征”(2008:61),“心智模型在很多方面成為了社會和語篇之間的接口”(2009:29)。具體來說,心智模型就是社會現實和語義句法選擇之間的一個認知接口。

這些研究表明心智模型應該成為批評話語分析的重要內容,但當前從認知視角進行的批評語言學研究大部分基于隱喻、轉喻、范疇化、概念整合和心理空間等理論(張輝、張天偉 2012),很少涉及心智模型的分析。而van Dijk(2008,2009)雖然論證了心智模型在話語和社會現實之間的界面作用,卻沒有具體指出該理論應該如何應用于批評話語分析?;谶@樣的現狀,本文探討從心智模型視角進行批評話語分析的理論基礎和具體途徑,并指出心智模型理論對于批評話語分析進一步發展所帶來的啟示。

2.心智模型與話語操控

語言學中的心智模型概念分別是由Johnson-Laird (1983)和van Dijk & Kintsch (1983)在同一年提出的,但當時van Dijk & Kintsch把心智模型稱作“情景模型”(situation model)。經過不斷的發展(Van Dijk 2001,2003,2006,2008),心智模型被進一步細分為“事件模型”(event model)和“語境模型”(context model),“事件模型”就是我們頭腦中對特定事件本身的主觀表征,即所構建的心智模型。但即便是同一件事情,人們在不同的交際情景或文體中敘述的方法也會有明顯不同,這是因為說話者/作者還為自己所處的交際情景構建一個心智模型,即“語境心智模型”,從而用不同的方法闡釋同一件事情。也就是說,影響我們會話、寫作和理解的不是真實語境中的時間、地點、人物、年齡、性別等社會特征,而是我們對這些特性的主觀理解和建構。認知語境在語篇交際中的重要作用被認知語言學的研究所證實。Fauconnier( 1997) 指出,一個表達式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可能產生的意義主要取決于參與者的背景知識和在當前語境中建立起來的心理空間結構。Langacker(2002:318) 認為,每一表達式都涉及語境定位問題,因為“說話者和聽話者都至少會模糊地意識到自己在所喚起的感知中的角色”。

表1 心智模型控制的語篇生產過程(van Dijk 2008:103)

表1清楚地說明了話語的加工處理過程是由心智模型(特別是語境模型)控制的?!安幌褚酝哪切忉屝浴椒?,心智模型不光為語篇的理解提供解釋,還為語篇的生產創造‘起點’”(van Dijk 2008:59)。社會結構決定了當前社會的基本狀況(社會情境),如男性主導的社會決定了性別歧視現象的存在。對社會現狀的理解產生了社會認知,并以社會文化知識的形式儲存在每個社會成員的長期記憶(社會記憶)中。在具體的交際情景中,儲存在說話者/作者長期記憶中的群體態度和意識形態進入到工作記憶(場景記憶)中,生成特定的語境模型,并通過與事件模型相結合實時地控制語篇的生成。

具體來說,語篇生成的一般流程是先產生給定事件的事件模型,然后經過語境模型的加工和調整,最后才產生語篇本身。語境心智模型對話語的生產施加總體的控制。它首先決定在話語的局部和總體結構中,采用哪些“世界知識”和事件模型中的哪些信息來進行表達和預設;其次,在實際的語篇生產過程中,語境心智模型控制所有依情景而變的語篇和話語結構,如語音表征(音調、音高、語速等)、詞匯選擇、句法等,還有相對宏觀的結構,如語體、語域和修辭等。就是說,它不僅控制我們表述什么,還決定我們怎樣表述(van Dijk 2009)。

由此可見,反應社會現實的群體意識形態通過心智模型的運作控制話語生產,從而決定話語/語篇的呈現方式。

心智模型可以控制話語的生產,反過來,話語也可以通過構建心智模型來影響和改變社會現實。因為世界知識可以通過“抽象化、概括和去語境化”(Baudet & Denhie`re 1991:155-187)等途徑從心智模型中獲得,包含在話語中的心智模型就成為人們常識或“世界知識”的重要來源。滲透在心智模型中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會隨之融入人們的知識體系,而這種知識會通過人們的實踐活動影響和改變社會現實。由此可見,作者的心智模型可以操控話語的表達,而所生成的話語又可操縱讀者心智模型的構建,從而達到左右和影響社會認知的效果。

“批評話語分析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研究話語如何維持和再生權力與控制以及由此導致的權力濫用和社會不公。在現代社會中更加有效的權力經常來自對人們認知的影響與控制,具體表現為通過說服、掩飾或操縱等策略來改變他人的思想以符合自己的利益”(辛斌 2012:2)。而根據上文的分析,這種說服或操縱策略正是通過心智模型和話語操控之間的雙向影響來實現的,因此心智模型理應成為批評話語分析中的核心關注,而它們的結合點就是話語操控和操控話語。

3.分析模式

“批評話語分析特別關注具體語境中意識形態的生產方式,其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揭露話語深層中喚起或傳播的態度,并解讀這種話語導致態度改變的方式”(辛斌 2012:3)。 Van Dijk (2003,2006)把勸說性的話語描述為試圖在受眾頭腦中發展一種心智模型的話語實踐。因此,運用心智模型進行批評話語分析主要關注語境模型中的意識形態成分如何影響語篇的生產,從而設法在讀者頭腦中構建起包含這些意識形態的心智模型。由于無法直接觀察作者頭腦中語境模型,因此我們主要關注它的“產品”——語篇。該分析模式主要分為三個步驟:第一,綜合分析語篇的呈現方式,即所有顯著的表述特征,包括詞匯、句法、話語結構等;第二,提取語篇中所建構的微觀和宏觀心智模型;第三,從宏觀心智模型中分離出理想化認知模型(ICM)和背景知識,并鑒別所包含的意識形態。Fairclough(1989)認為意識形態通過自然化過程變成常識,而批評話語分析要做的就是反向操作,即去自然化(denaturalize)。這種去自然化完全可以通過剝離心智模型中的意識形態來實現。

首先,由于語境模型的控制作用發生在語篇的所有層面上(van Dijk 2009),我們必須全方位地分析話語的呈現方式。主要包括:語篇的整體格式,總體的話題選擇,標題、副標題和導語的表述;正文的整體語義組織和語法構造,前景化和背景化,詞匯的選擇,描述的詳細程度,還有信息表達的顯性和隱性程度都有可能受到語境心智模型的制約。語篇的內容安排也需要遵循局部和整體的語篇連貫策略。即:事實的呈現并不一定按照時間順序,而是以相關度為依據。相關度最高的、最重要、最有趣、最有戲劇性的信息會首先出現,而哪些信息被判斷為相關的取決于語境模型。

其次,由于人們的閱讀習慣是按照順序逐步解讀語篇,而不會去專門關注某些語言現象,所以“我們應該按照語篇的自然順序,一并考察所有遇到的突出的語言特征,而不是把全文的語言特征先進行分類,再來逐一分析(Wodak 2001:85)?!彪S后提取每一個句子和段落的心智模型,遵循語篇銜接和連貫的規則,把所有已經閱讀的語言單位看做一個有機的整體,提取一個單一連貫的心智模型,并隨著閱讀過程的推進,以句和段為單位,不斷更新。比如當前閱讀到第一段的第三句,就概括出前三句的心智模型;如閱讀到第三段,就提取前三段的心智模型,直到完成整個語篇,概括出一個宏觀模型。這是因為“連貫性是語篇生成和理解的基礎,是語篇分析的關鍵所在”(Cook 1994:25),而“只要相關聯,人們就傾向于把按序發生的微觀模型概括成一個宏觀模型”(Van Dijk 2008:62)。

最終,我們從該模型中進一步分離出一個或多個“理想化認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和背景知識,并揭示其意識形態傾向。因為這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基本認知單元,人們傾向于以這種方式理解和記憶事體,經過一段時間后,人們能夠回想起來關于某一語篇的內容往往已經簡化成幾個ICM外加背景知識了。人們的個人經歷以及所見所聞的事情中,絕大部分是非常平淡和瑣碎的,一段時間后就會完全忘記,我們通常只能記得事件的總體框架而不是細節(King 2000; Bruner 2002),比如我們可能記得去過某個地方旅游,但無法回想起游玩的細節了。這種經過歸納和抽象的認知模型可以在記憶中保留相當長的時間,從而固化為人們世界知識的一部分,包含其中的意識形態便這樣潛移默化地完成了從作者到語篇再到受眾的整個滲透過程。所以,這樣的批評話語分析模式最符合人們的閱讀和認知習慣,而且能從整體上和宏觀上把握語篇的意識形態傾向,相比傳統的分析模式更為精確和全面。

4.例證分析

批評話語分析特別注重公共話語的研究,因為通過對公共話語進行操控,權勢群體就可以把他們的意識形態融入人們不斷更新的常識或“世界知識”中,從而影響和控制他人的思想,鞏固或調整現有的社會結構。新聞語篇是當代社會最重要的公共話語形式之一,是人們形成“世界知識”并與他人共享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的重要來源。比如說,如果我們經常閱讀關于生態危機的新聞,那么我們就會逐漸學到生態保護的一般常識,并潛移默化地接受包含其中的觀點、態度甚至是偏見。因此新聞報導中所傳遞的意識形態具有廣泛的影響力,選擇新聞語篇作為分析案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009年11月26日,《紐約時報》在其網站上刊登了題為“China Joins U.S.in Pledge of Hard Targets on Emissions”的新聞,主要報導中國和美國制定減少碳排放的目標,以此遏制全球變暖。該報導在紐約時報網站上刊發兩小時后就被修改稿替換了,雖然報道內容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標題和作者均未發生變化。由于標題一致,且前后相隔僅兩個小時,鑒于所報道事件的性質,事情本身不可能有明顯的變化,即事件模型沒有改變。那么報道被修改的合理的解釋就是作者對該事件的主觀認識,即語境心智模型發生了改變。

這是因為新聞報導的寫作過程并不僅僅是記者表達他對于新聞事件的了解,而是涉及一個復雜的從事件模型中選擇命題的一個語境化過程,隨后這些命題以怎樣的方式被報導就取決于語境模型?!霸谶@方面,語境模型就是一個接口——一個轉換工具(過濾、選擇和再語境化),把我們所知的轉換成我們所說的”(van Dijk 2008:105)。語境心智模型包括報導者對以下方面的了解或認識:大眾的興趣;編輯的需求;報刊的意識形態;報導者的意識形態;作者作為記者的身份、作為報刊職員的身份、作為編輯下屬的身份;報刊風格等等。只要報道者對以上任何一項內容的認識和理解產生了變化,語境模型就會發生改變,報道也自然隨之調整。

我們將運用上文提出的分析模式來對比分析這兩個新聞語篇的表達和組織方式,所構建的心智模型以及所包含的意識形態傾向。這樣既可以例示本文提出的分析模式,又可以清楚地觀察語境心智模型中的意識形態成分是怎樣對話語進行操控,在受眾頭腦中構建不同的心智模型,從而調整所欲傳達的態度、觀點和意識形態。因為所謂的操控就是在語言和表達資源中所做的一種系統選擇,通過連續觀察這兩個版本所選擇使用的不同話語內容及其表達方式,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作者對語篇進行操控的詳細過程和內在機制。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僅選取該報導正文的約前250個單詞,對應在初稿中是1-6段(248個單詞),而在修改稿中是1-4段(244個單詞)。這樣選取語料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由于讀者通常會閱讀新聞標題和正文的起始部分,但并不一定讀完全文,新聞報導通常把最重要的內容放在開頭,所以報導開頭部分的內容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首先,標題的含義模棱兩可,因為“join”的意思非常微妙,這個多義詞使得標題至少可以在受眾頭腦中構建起兩個不同的心智模型:有可能是中美共同制定減排目標來抵御全球變暖;也有可能美國在制定減排目標這件事情上采取了主動,擔任了領導者的角色,而中國制定相應政策是受了美國影響才“加入”的。正是標題的模棱兩可為報道者對正文進行操控提供了可能性,即可以在讀者頭腦中構建起截然不同的心智模型。

P1修改稿)The Chinese governmentannouncedThursday that it had set a target to slow the growth of it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y 2020,a day after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set a provisional target for reducing United States emissions.

P1初稿) …said…,aiming to reduce so-called carbon intensity by 40 to 45 percent compared with 2005 levels even as its economy grows,according to Xinhua,the state news agency.(初稿)(虛線部分同上文)

修改稿的后半句沒有像初稿那樣詳細陳述減排目標的具體內容,而是突出了制定這一目標的時間是在美國政府制定減排目標的第二天,暗示了中國制定減排政策有可能是迫于美方的壓力不得已而為之,從而引導讀者對模棱兩可的標題解讀作出選擇。修改稿中使用的動詞是“announce”,強調了中國政府想要正式高調地公布這樣一個決定,它給人一種故意宣傳作秀的感覺,在讀者心目中構建起“中國制定減排目標不過是呼應美國做法的一種宣傳而已”的心智模型。相比之下,初稿中所用的“said”顯得比較平實,再加上后半句對中國減排政策的具體解釋,更顯得平實。

接下來再看該報道的其他版本。

P2修改稿) The Chinese offer,which focuses on energy efficiency,contrastswith th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most other nations to reduce total emissions.China hasresisteddemands from American and European negotiators to adopt binding limits on its emissions,arguingthat environmental concerns must be balanced with economic growth…

文章通過“contrasts,resisted,arguing”塑造了一種中國與以美國為首的幾乎所有國家對抗的心智模型,即在減排問題上消極被動,站在了世界的對立面。相比之下,美國是減排和環保的倡導者,和世界上其它國家站在一起,成了整個事件的背景,不被人們所注意。但事實上,美國在過去的100多年間一直都是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國,而且還是僅有的尚未簽署該協議的兩個發達國家之一。而作者回避了這些內容,充分表明語境心智模型中的意識形態傾向在發揮作用。

P3修改稿) …,Chinasurpassedthe United States two years ago as the largest emitter of greenhouse gases.… It was unclear whether the timing of China’s announcement wascoincidental,though the Chinese have been preparing an opening position ahead of international talks on climate change in Copenhagen next month.In the past,Beijing has tried to avoid looking as if it has beendirectly influencedby American decisions.

在第三段中,作者把中國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指出它現在代替美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世界的注意焦點也理應從美國轉向中國。報導者的陳述是從有利于美國的視角出發的。但是,既然中國在兩年前超越美國,那么反過來說,美國在那之前一直都是世界第一排放大國,理應對全球變暖負有主要責任。

該段的第2、3句并不直接關聯,但是“語言表達的信息量總要小于交際中所需的信息量,這是因為我們在理解字面信息是總是將其置于一定的認知世界中處理的,對缺省的信息,人們自然會通過啟動認知世界(包括ICM和背景知識)作出適當的添加,以使后語能搭前言,此時也就獲得了語篇的連貫性”(王寅 2011:366)。換言之,為了對語篇獲得連貫的解讀,即為所述事件構建一個完整的心智模型,讀者需要啟動頭腦中儲存的“世界知識”(world knowledge)”,然后把這些暗示或默認的信息填入構建中的心智模型來獲得完整的意義。那么從這兩句話中,人們有可能會推斷中國這次制定減排目標也是受到了美國影響并迫于輿論壓力而做的一場秀,呼應了第一段中的陳述,強調了美國的主動和中國的消極,構建了對立的心智模型。

P4修改稿)…the United States hadpressedhard for a public commitment from China and wasrelievedthat it had delivered.But the official,who spoke anonymously because of the delicacy of the matter,called the carbon intensity figure “disappointing,”…

在第四段中,報導者進一步強化中美兩國的對立,塑造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美國是世界環保的倡導者和監督員;而中國成了不負責任的環境破壞者,在美國的不斷施壓下,才勉強拿出一個并不令人滿意的減排目標。作者這一次明確指出中國的減排目標就是迫于美國的壓力,和上面幾段的陳述形成了遞進關系:受眾會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嘗試對整個語篇建立一個完整的心智模型,即取得連貫的解讀來獲得意義。報導者充分利用這一點,從標題和第一段的模棱兩可到第三段的信息預設,再到本段的直接點明,報導者不斷明晰立場,持續引導讀者的思維,試圖在受眾頭腦中牢固地構建起符合其意圖的心智模型。

綜上所述,在意識形態取向的影響下,報導者巧妙選取視角,通過語篇的銜接和連貫,把相關信息拼湊在一起,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在讀者心中構建起以下的心智模型:美國是減排的倡導者,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站在同一陣線;中國碳排放量巨大,但在該問題上消極被動,受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制定減排目標也是迫于壓力而做的秀。報道者構建中國和世界對立的心智模型,意在凸顯中國,轉移減排責任。這呼應了對文章標題的第二種可能的解讀。相比之下,初稿構建的心智模型則截然不同。

P2初稿)The Chinese target falls short of what many inEurope and other nationshad hoped for — a reduction of gas emissions by at least 50 percent — and may thustake some of the heat off the United States.Many ofthese same nations and groupshavecriticized the American effortas too weak,but now China seems to be offering almost no deviation from its business-as-usual path,a more troubling development to some.

初稿雖然也構建了對立的心智模型,但不同的是:中國和美國不再對立,而是處于同一陣線,站在了歐洲和其它國家的對立面。該段既談到了國際輿論對中國的批評,也談到了它們對美國的批評,給讀者的印象是在減排問題上中美應當共同承擔責任,從而將原本主要由美國承擔的輿論壓力分攤給了中國“take some of the heat off the United States”。通過對比可以看出,修改稿中作者提供了一個對立的心智模型,對立雙方是中國與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上的其它國家;而在原稿中,報導者在整體上構建了一個對立的心智模型(中美與世界上其它國家),但在其內部嵌入了一個“分擔”模型(中美分擔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梢哉f,整個新聞報導的框架改變了,由一個單一的對立模型變成了一個對立中有合作的復合模型。

P3初稿) How that plays out at international climate meetings next month in Copenhagen or in follow-on sessions next year is unclear,but there will beconsiderable pressureon China to strengthen its ambitions,and probablylesson the United States.

第三段的陳述進一步構建了一個分擔的框架,而不是對抗的心智模型,讀者明顯感覺到中美兩國站在同一陣線,共同分擔減排壓力。但是報導者強調中國承擔的壓力要比美國大,是意圖推卸美國的責任。第四段只是簡單提及中國總理溫家寶會出席哥本哈根的氣候會議,屬于事實性陳述。

P5初稿) China’s announcements came a day after the White House announced that President Obama would attend the conference and had set a provisional target for reductions in overal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P6初稿) Theback-to-backannouncements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mounted to politically safe opening bids in what is likely to be a long,tough process of negotiations on concrete stepsthe two countriesshould take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雖然初稿第五段的第一句和修改稿首段的后半句幾乎完全一樣,但是如果我們把它和第六段連在一起觀察,就會發現作者在原稿中構建了完全不同的心智模型。因為雖然第五段也提到了中國宣布減排目標是在美國的后一天,但是緊接著的第六段并沒有強調中國是在追隨美國,或迫于壓力才這樣做,而是把這它看作是一種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行為。同樣的一句話,通過不同的上下文組合可以構建完全不同的心智模型:在原稿中報導者構建的是中美兩國的協商、分擔模型;而在修改稿中,作者構建的是中美兩國對立的模型。

綜上所述,在初稿中《紐約時報》通過把中國和美國一起前景化,構建了中美共同承擔責任的心智模型;而在修改稿中美國與世界其它國家站在同一陣線,并同中國形成對立,構建了一個中國獨自承擔責任,中美對抗的心智模型。我們可以把整個報道內容抽象成一個“責任”ICM,初稿和修改稿的區別是前者凸顯了作為責任者的中國和美國兩方,而后者只凸顯了其中一個負責者——中國,其核心在于美國是推卸部分責任還是全部責任。

5.啟示與結論

“批評話語分析從一開始就自視為一種‘工具語言學’( instrumental linguistics),它著重分析人們生成的符號( 如詞、短語、句子等) 和他們交流的意義之間的關系”(辛斌、高小麗2013:2),而在該領域的大多數研究中,Halliday的系統功能語法是其自然的理論分析框架(Wodak 2001),如以Fowler為代表的批評語言學主要針對語篇的“分類系統”(classification),“及物系統”(transitivity),“情態系統”(modality)和“轉換系統”(transformation)等進行描述。這些分析方法一般的做法是從語篇中選取特定的語言現象進行分類描述和統計,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話語的操控性和其中隱含的意識形態偏見,但這樣的分析往往會把所選取的成分和整個上下文割裂開來,忽視語篇整體的連貫性解讀,不符合人們的閱讀和認知規律,因此分析結果往往趨于片面,甚至有失偏頗。而基于心智模型理論的分析模式符合人們的閱讀和認知習慣,注重心智模型的實時在線建構過程和宏觀意識形態的提取,因此分析結果更為科學全面。如Wodak(2001:85)所述 “描述和統計某個語言類別出現的次數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整個語篇的意義和結構是無法用這種方式來解釋的”。Marchin和Mayr (2012:208)也批評傳統的CDA不太注意語篇的生成,而且太具有選擇性,過于專注定性分析,從而會有失偏頗。因此,我們應該把語篇看作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在批評話語分析中充分重視對宏觀語篇語義的分析,而不應把各種語言特征割裂開來單獨研究。

其次,我們發現以往的批評話語分析普遍重視對顯性的語言成分及其特征進行分析,如詞匯句法特征等。這些分析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往往會忽視那些沒有出現的、字里行間的意義。正如前文所述,沒有在語篇或話語中表達出來的信息往往是作者想要傳達,但又不便直說的重要觀點和態度,“顯現出來的詞頻或表達方式并不一定就能說明問題,有時恰恰是那些未被言說的可能更為重要或者更有分析價值”(辛斌、高小麗 2013:5)。作者往往會采用前句和后句,或前段和后段之間邏輯上產生斷層的方法來實現隱性含義的表達。這是因為讀者傾向于認為語篇天然就具有連貫性,即語篇連貫主要是靠心智上的連貫性取得的(Givon 1995)。這種心智上的連貫其實就是為語篇構建的一個完整心智模型,這個建構過程從讀者閱讀第一個單詞就已經開始了,并隨著新的句子,段落的不斷出現而實時在線地推進,直到讀者對整個語篇構建起一個完整的心智模型為止。對于句子之間和段落之間不連貫的地方,讀者會進行邏輯推理,隨后調用大腦中存儲的世界知識或常識進行補充。受眾對自己補充的信息深信不疑,很難意識到這正是作者對語篇進行操控的重要手段,即把觀點、態度和意識形態預設到缺省信息中,讓讀者自己補充,既能增加可信度又能增加隱蔽性。因此,提取心智模型的過程能夠發現語篇潛藏的重要觀點和態度,從而能夠更加準確全面地揭示意識形態偏見。

心智模型在話語的生產中發揮了關鍵的接口作用,它的主觀能動性是話語之所以具有操控性的根本原因。主流意識形態通過語境模型的運作選取語篇的表達內容、控制語篇的表達形態,從而在受眾頭腦中構建起符合其利益的心智模型,并使之固化為人們世界知識或社會認知的一部分,以便維持或強化當前的社會結構。相比傳統的批評話語分析理論和分析方法,基于心智模型理論的認知批評話語分析模式能夠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滲透在話語中的意識形態偏見,從而推動該學科的進一步發展。

Baudet,S.and Denhie’re,G.Mental models and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from text:representation and acquisition of functional systems[A].Guy Denhiere and Jean-Pierre Rossi (eds.).TextandTextPocessing:AdvancesinPsychology[C].1991(79):155-187.

Bruner,J.S.MakingStories:Law,Literature,Life[M].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2002.

Chilton,P.Missing links in mainstream CDA:Modules.B lends and the critical instinct [A].In R.Wodak & P.Chilton (eds.).ANewResearchAgendain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TheoryandInterdisciplinary[C].Amsterdam:John Benjamin,2005.

Cook,Guy.DiscourseandLitera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Fairclough,N.LanguageandPower[M].London /New York:Longman,1989.

Fauconnier,G.MappingsinThoughtand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Fowler,R.LanguageintheNews:DiscourseandIdeologyinthePress[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1.

Givon,T.Coherence in Text vs Coherence in Mind.In M.A.Gernsbacher & T.Goven.(eds.).CoherenceinSpontaneousText[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5.

Halliday,M.A.K.Revised by Christian Matthiessen.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London:Hodder Arnold,2004.

Hart,C.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andCognitiveScience[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0.

Johnson-Laird,P.N.MentalModels:TowardsaCognitiveScienceofLanguage,InferenceandConsciousness[M].Cambridge,Cambridgeshir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King,N.Memory,Narrative,Identity:RememberingtheSelf[M].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0.

Langacker,R.Concept,Image,andSymbol:TheCognitiveBasisofGrammar[M].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2.

Marchin,D.& A.Mayr.HowtoDo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7.

Stockwell,Peter.Toward a critical cognitive linguistics[A] .In Annette Combrink & Ina.Biermann (eds.).Poetics,LinguisticsandHistory[C].London:Nottingham University Press,2007.

van Dijk,T.&W.Kintsch.StrategiesofDiscourseComprehension[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3.

van Dijk,T.Multidisciplinary CDA:A plea for diversity[A].In R.Wodak & M.Meyer (eds.).Methodsof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C].London:SAGE.2001.

van Dijk,T.The Discourse-knowledge Interface[A].In G.Weiss & R.Wodak (eds.).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TheoryandInterdisciplinary[C].London:MacMillan.2003.

van Dijk,T.Discourse,context and cognition[J].DiscourseStudies,2006(1) :159-177.

van Dijk,T.DiscourseandContext:ASocio-cognitiveApproach[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van Dijk,T.SocietyandDiscourse:HowSocialContextsInfluenceTextandTalk[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Wodak,R.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A].In R.Wodak & M.Meyer (eds.).Methodsof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C].London:SAGE.2001.

Wodak,R.Critical Linguistics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 .In J.Verschueren.& J.O.Ostm an (eds.).HandbookofPragmatics[C].Amsterdam:John Benjamin,2006.

洪艷青、張輝,意識形態與認知語言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2) :5-9。

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辛斌,批評語篇分析的社會和認知取向[J],《外語研究》,2007(6) :19-24。

辛斌,批評話語分析中的認知話語分析,《外語與外語教學》[J],2012(4):1-5。

辛斌、高小麗,批評話語分析:目標、方法與動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4):1-5。

張輝,江龍,試論認知語言學與批評話語分析的融合[J],《外語學刊》,2008(5):12-19。

張輝、張天偉,批評話語分析的認知轉喻視角研究[J],《外國語文》,2012(3):41-46。

(張歡雨: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博士生;常熟理工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心智語篇話語
《發現大腦:誰開啟了我們的心智之旅》書評
默:從人生態度到審美心智
現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甘露珠寶 匠心智造,創新引領未來
話語新聞
話語新聞
“那什么”的話語功能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語篇特征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