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治療晚期前列腺癌下尿路梗阻的臨床效果分析

2014-03-28 13:14陳占敏
中國醫藥指南 2014年7期
關鍵詞:尿路內分泌前列腺癌

陳占敏

(河南省許昌市人民醫院,河南 許昌 461000)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治療晚期前列腺癌下尿路梗阻的臨床效果分析

陳占敏

(河南省許昌市人民醫院,河南 許昌 461000)

目的 研究分析經尿道前列腺切除治療晚期前列腺癌下尿路梗阻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例前列腺癌患者,對其實施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治療,對其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比分析實施手術治療前后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變化。結果 13例患者手術時間為24~42 min,術中均無輸血情況出現。術后3~5 d后將導尿管拔除,患者均可自行排尿,其中1例患者并發暫時性尿失禁,在口服酒石酸托特羅定以及提肛肌練習后患者排尿功能正常。4例患者曾有尿潴留病史的患者無復發,術前與術后卡氏評分和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對比差異顯著,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尿道前列腺切除治療晚期前列腺癌下尿路梗阻,安全有效,可顯著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其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醫學中推廣使用。

尿道前列腺切除;晚期前列腺癌;尿路梗阻

前列腺癌是男性前列腺組織中出現的惡性腫瘤,因前列腺腺泡細胞異常出現無序生長而引發的患者病癥。該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種族和地理差異。在西方發達國家,其為一種男性常見的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在亞洲國家,其發病率相較于西方國家低,但發病率仍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因解剖學上存在的毗鄰關系,前列腺癌患者并發尿路梗阻病例較多,且在患者病癥發現到院接受診治時,患者已屬晚期癌和轉移癌,其中尿路梗阻病癥最為突出,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如何對其進行有效治療,是當前臨床治療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筆者選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例前列腺癌患者,給予患者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現將其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例前列腺癌患者,所選取的患者年齡為54~94歲,平均年齡為(74±2.1)歲,腫瘤病史為3~73個月,平均病史為38個月。所選取的患者均接受內分泌治療,給予患者(切除睪丸+口服康士得或氟他胺),其中2例患者曾接受盆腔放療治療。6例患者在切除睪丸的同時對患者實施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治療,術前對患者的血PSA值檢測為21~480 μg/L;其余7例患者在切除睪丸后2~18個月后對患者實施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治療,均處于激素依賴性階段,檢測血PSA值為0.01~9.00 μg/L。所選取的13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的前列腺穿刺病理檢查患者被證實,經相關病理臨床分期:C期為2例,D期為11例;4例患者曾有尿潴留病史,其中1例患者為腎功能不全。

1.2 方法

給予患者連續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颊叱霈F繼發出血,在電切鏡下將膀胱內積血塊清除。如有必要,可適當給予患者電凝出血點,留置三腔氣囊尿管,持續沖洗膀胱,如患者為附睪炎以及尿路感染,可對患者實施抗感染治療。針對尿路梗阻問題,行尿道擴張治療。

1.3 療效評價

所有患者均在術前術后2個月根據相關國際上對前列腺病癥評分以及一般狀況的評分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估,對比手術治療前后患者的排尿梗阻癥狀以及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

2 結 果

13例患者手術時間為24~42 min,平均33 min,出血量不多,術中均無輸血情況出現。術后3~5 d后將導尿管拔除,患者均可自行排尿,其中1例患者并發暫時性尿失禁,在口服酒石酸托特羅定以及提肛肌練習后患者排尿功能正常。4例患者曾有尿潴留病史的患者無復發,患者在術前和術后2個月進行卡氏評分(Karnofsky)和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表(IPSS)評估,其中Karnofsky評分結果越高,顯示治療有效,IPSS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病癥嚴重。術前與術后對比差異顯著,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表1。

表1 術前術后IPSS和Karnofsky評分對比()

表1 術前術后IPSS和Karnofsky評分對比()

因數 術前 術后Karnofsky 54±22 78±35 IPSS 29.8±4.4 9.8±3.2

3 討 論

前列腺癌初期無明顯癥狀,因此不能對其實施早期診斷,多數患者在就診時已是轉移癌,尿路梗阻較為突出,會對患者腎功能造成嚴重危害,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對于C期或者D期病變患者已經產生尿路梗阻,臨床治療多會采用恥骨上膀胱造瘺術消除梗阻,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大,而在臨床治療中患者只能接受內分泌等綜合性的保守方法對患者實施治療。而采用去除雄激素的治療后,其治療效果并不顯著[2]。所以,如何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命質量,是當前臨床治療的一個重要目標,而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原因是骨轉移灶所導致患者出現的排尿梗阻和疼痛[3]。從理論角度進行分析,在患者接受內分泌治療后,部分患者可能會因腺體萎縮或腫瘤消退而導致患者的梗阻病癥緩解,該治療過程較為漫長。相關臨床研究表明,給予尿潴留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實施內分泌治療,約70%患者最終可自行排尿,30%患者在手術實施后仍需對患者實施導尿治療[4]。從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4例尿潴留患者在實施手術治療后,患者的排尿癥狀明顯改善,患者均可自理生活,其中IPSS評分可從術前(29.8±4.4)分改善到(9.8±3.2)分,患者的排尿梗阻病癥明顯改善。1例患者出現尿失禁,這可能與外括約肌以及應經侵入的腫瘤相關。因腫瘤的侵犯,作為手術標志的精阜,較難對其進行精準解剖,因此在實施切除手術中需要謹慎[5]。本組患者手術時間為24~42 min,在將組織進行切除后極為有限,治療效果顯著。在多數前列腺癌患者中,其血運并不豐富,術中患者出血量較大,本組患者中無術中輸血患者。

綜上所述,對于有癥狀的激素的非依賴性前列腺癌以及接受過內分泌治療但患者仍出現明顯梗阻病癥的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尿道前列腺癌實施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生命質量,臨床治療效果顯著。

[1] 楊大坤,李恩春,談樹賓.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聯合內分泌治療晚期前列腺癌致下尿路梗阻[J].中國男科學雜志,2009,87(10):447-448.

[2] 顏汝平,趙慶華,王劍松.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治療晚期前列腺癌膀胱出口梗阻37例[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0, 88(3):885-886.

[3] Courtney K,Rowe,FB,Franco Joao ABA.Barbosa.A novel method of evaluating 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 dynamic 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 compared to standard modalities to assess urinary obstruction in a swine model[J].J Urol,2012,188(5): 1978-1985.

[4] 汪自力,易煒,陳剛.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聯合內分泌治療晚期前列腺癌導致下尿路梗阻的臨床療效[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11,64(3):181-182.

[5] 李行錄.37例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手術的臨床治療體會[J].中外醫療,2012,31(11):578-579.

R737.25;R69

:B

:1671-8194(2014)07-0193-02

猜你喜歡
尿路內分泌前列腺癌
不同通道經皮腎鏡治療上尿路結石的研究進展
尿液檢測可能會發現侵襲性前列腺癌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內分泌代謝疾病
基于TCGA數據庫分析、篩選并驗證前列腺癌診斷或預后標志物
人文護理在內分泌護理中的應用
什么是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
MTA1和XIAP的表達與前列腺癌轉移及預后的關系
前列腺癌,這些蛛絲馬跡要重視
微信授權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
穩住內分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