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環境下智慧圖書館的服務新模式探究

2014-03-29 02:08靳國艷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20期
關鍵詞:聯網個性化智能化

靳國艷,徐 銳

(綏化學院 圖書館,黑龍江 綏化 152000)

物聯網環境下智慧圖書館的服務新模式探究

靳國艷,徐 銳

(綏化學院 圖書館,黑龍江 綏化 152000)

隨著物聯網的產業化發展,智慧圖書館走進了我們的現實世界,成為近幾年圖書館界研究的熱點問題.本文結合物聯網的特性和功能,對未來智慧圖書館的管理模式、智能模式以及服務模式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探討,并闡述了智慧圖書館的發展前景.

物聯網;智慧圖書館;服務;模式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第三次信息技術的革命浪潮.在這次浪潮中的智慧圖書館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將對物聯網環境下的智慧圖書館服務新模式進行闡述.

1 物聯網特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二十一世紀已經成為了物聯網的時代.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所有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3]簡言之,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已經遍布社會各個領域,如智能交通、平安家居、環境保護、公共安全、智能消防、政府工作、工業監測、個人健康、食物溯源、情報搜集等等,使自然界完全獨立的事物能夠密切且智能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超強的智慧系統.物聯網的出現實現了社會多個領域的互通互聯.

物聯網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的信息,與互聯網結合形成一個巨大網絡系統.物聯網具有三個主要特征:全面的感知、可靠的傳輸、智能的應用.全面的感知主要是利用各種傳感器,如RFID標簽、二維碼標簽、紅外線等隨時隨地采集信息的來源,從而進行物體識別.此特征是物聯網系統的前提條件.可靠的傳輸主要通過各種網絡,包括互聯網、廣電網、網絡管理系統,將獲取的信息實時地、準確地傳遞出去.此特征是物聯網實現全面感知的基礎.智能的應用主要是通過云計算、模糊識別等各種智能技術,將傳感器和智能應用相結合,分析、加工和處理出有意義的信息,從而對物體實施智能控制.物聯網是一種建立在互聯網上的泛在網絡,它融合了多種智能技術,實現了信息交換與共享.

2 智慧圖書館的產生及特征

2009 年初,IBM公司率先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的概念,其主要內容是:在社會的各個行業中充分利用新一代IT技術,主要就是在各種物體中嵌入感應器,使物體之間被普遍連接起來,形成物聯網,然后借助于互聯網技術將物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從而達到“智慧”狀態.“智慧地球”理念的提出引起了全球范圍的巨大反響,據此,人們開始思考如何發展智慧圖書館.

目前,關于智慧圖書館(Smarter Library)的概念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學界普遍認為,智慧圖書館以物聯網為支撐,將建筑、設備、文獻資料、圖書館工作人員、借閱者等各個元素相連接,借此獲取相應的感知數據信息,與此同時對感知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為圖書館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個智能化的管理平臺,為借閱者營造了一個和諧的智能化知識環境.實際上,智慧圖書館就是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智能化設備對數據信息資料進行智能化管理和服務的圖書館.也可以說,智慧圖書館就是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全方位開放化的圖書館.智慧圖書館綜合了感知智慧化和服務智慧化特性,具有互聯性、高效性和便利性三大特點.

2.1互聯性

智慧圖書館的第一大特點就是互聯性,通過互聯網、感知網絡將各種各樣的數據采集端連接起來,并且隨時將采集到的信息通過網絡傳輸到圖書館數據中心,構建一個智慧系統.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和應用使智慧圖書館實現了資源的定位、查找等服務,同時也實現了物與物、物與人,以及所有物品與網絡的連接,可以進行交互和多方共享,方便識別、管理和控制,將圖書館的各個部分都賦予了“智慧”.

2.2 高效性

智慧圖書館對信息資料實施了“智慧化”,這將極大地簡化采購、加工和典藏等工作,原采編中的添加磁條、編目、粘貼館藏標識(書標、條形碼)等加工工作甚至不再需要.[8]智慧圖書館實現了圖書的自助借還、盤點、查找、定位、分架等一系列工作,相對于傳統的圖書館極大地提高了館藏資源的使用率和服務管理效率.實現了節能低碳、靈敏便捷、整合集群的高效管理.

2.3 便利性

智慧圖書館突破了傳統的圖書館過分依賴人工服務、紙質文獻資料獲得信息的束縛,通過智慧的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物聯網技術,使圖書館工作人員、借閱者、信息資源三者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交流也更加方便、自然、快捷.智慧圖書館中的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移動圖書館、網絡圖書館以及手機圖書館為借閱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不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3 基于物聯網環境下的智慧圖書館構建探索

智慧圖書館是未來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已經成為圖書館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和新實踐.智慧圖書館的著眼點是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數字資源服務.下面我們就智慧圖書館的管理模式、智能模式、服務模式展開論述.

3.1 智慧圖書館的管理模式

智慧圖書館使整個實物圖書館變成了一個大的感知系統,通過傳感器把圖書館的建筑物、管理設備、藏書以及借閱者聯系起來,利用有線和無線通訊技術對圖書館實施監控和管理的一體化,形成一個智慧化的管理系統.

隨著物聯網技術被應用到智慧圖書館中,每本圖書都能夠嵌入可自動發送信息的芯片.當讀者需要借閱某本圖書時,只需探測其信號位置就可輕松、快捷地找出目標,而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讀者點擊所要借閱的書籍,該書就會自動發送信號,其所在書架自動打開,即可取書.同時,使用微型芯片還將有助于書庫的密集排放,以便節省空間.另外,經常有讀者抱怨書籍被涂寫或者撕毀,這嚴重影響了后來讀者對該書的使用.但當圖書被植入物聯網的芯片后,可對書籍的完整度和是否被涂寫進行檢測,這將可以更好地保護圖書.

在智慧圖書館中真正實現了圖書館工作人員與館中設備、借閱者與館中圖書管理平臺、借閱者與信息資料、借閱者彼此之間的對話,從而實現了信息資源的最大化共享.

3.2 智慧圖書館的智能模式

在建立智慧圖書館時,可引入物聯網中的家居理念,在相應的設備中引入照明監控、空調系統監控、安保消防監控、變配電監控以及排水監控系統等設施,首先標識物體的屬性,然后再通過以上設備識別物體的屬性,讀取的信息則通過網絡傳輸到信息處理中心,以實現對館內環境的智能化調控,從而免去人為的干預.例如,當圖書館內的空氣污染物超標時,智能的空調系統就能夠監測出有害物質含量,實現自動通風和消毒.智慧圖書館中的自動化控制系統,能調節圖書館的溫度和濕度.照明監控管理系統也能控制照明度和色彩,為讀者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在地震、火災等危機時刻圖書館中智能化的消防和安保系統可以自動地保護物資以及引導館中人員疏散和撤離.

智慧圖書館中的任何一個有射頻識別磁條的對象發生移動時,其終端都可對其進行追蹤和記錄.建立智能化自助圖書館,讀者只需辦理一張智能借書卡,將卡置于自助借還系統感應區旁,就可進行自助借還圖書的操作.自助系統通過射頻識別搜索到所需圖書,并發出信號,啟動對應取書系統便可將書取出,同樣的原理也可用于圖書歸還的過程.此外,該系統可以實現全天二十四小時的圖書借還,這必將大大提高圖書的利用率.

因此,智慧圖書館的智慧化不僅表現在智能化的管理方面,也體現在智能化的服務領域中.

3.3 智慧圖書館的服務模式

智慧圖書館的主要服務依然是傳統的圖書借還業務,能夠完成圖書文獻的自動定位、自動整理、自動盤點.[4]其次就是智慧圖書館通過數據庫平臺提供如下服務:信息導航、電子圖書閱讀、讀者分析評價等,利用網絡通信技術把各項孤立的服務連接起來,并建立一個具有藏、用、管理、服務能力的智慧服務系統.傳感節點和智能芯片被置入到智慧圖書館的紙質書刊、書架以及書車等設備中,使傳統的信息服務更加智能化,快速盤點、查找和防盜不再是難題,借還操作可批量處理.

通過智能設備采集的數據信息,智能圖書館工作人員可以獲悉所有圖書的流通率和受歡迎度,對借閱者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以及知識結構等方面進行分析、比較、提取,主動地向用戶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務.在智慧服務模式中,館員、文獻資源、借閱者三者良好互動才能使服務模式順利實施.

4 未來智慧圖書館的前景展望

目前,縱觀國內外對智慧圖書館的研究可以看出,全球的大部分智慧圖書館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但是,隨著物聯網的產業化發展,智慧圖書館必然會隨之發展.基于智慧圖書館的特點及其模式,我們認為未來智慧圖書館具有如下幾個方向的發展前景.

4.1 未來智慧圖書館能夠實現高度的智能化,服務上也將更加人性化.比如網絡應用、閉路監控、消防、空調通風及燈光控制等智能化設備都為借閱者提供了舒適的服務環境.智慧圖書館的服務將由被動變為主動,向讀者推薦、查找和定位所需圖書.通過在空調暖通、給排水、電梯、照明、供配電等建筑設備內嵌入傳感器裝置,實時采集各種設施運行狀態信息,實現設備、照明、安防等設施的智能化控制及統一管理,從而構建出一個集故障分析、能耗管理、設備監控、物業管理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智能化平臺.[2]智慧圖書館根據借閱者在時空、服務方式、服務內容上的個性化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服務系統,采用個性化信息定制技術來滿足用戶對特定信息的需求.

4.2 未來智慧圖書館的服務可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發展.智慧圖書館可根據讀者的不同要求提供所需的個性化服務.物聯網環境下的智慧圖書館服務包括虛擬個性化服務和實體個性化服務.虛擬個性化服務的基礎主要是提供圖書館虛擬信息資源服務,利用網絡為不同的借讀者提供基于虛擬環境的個性化服務.實體個性化服務是指借助于物聯網的技術,為借閱者提供基于圖書館物理環境的個性化服務.只有虛擬個性化服務和實體個性化服務相結合才是全面的、立體的、真正的個性化服務.

4.3 通過物聯網未來智慧圖書館將變成一個大的圖書館,即多館進行跨部門、跨行業、跨城區乃至跨國界的聯合發展和互相感知,從而使讀者能夠方便快速地查找、篩選更多的信息資源,使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實現無界化.在這種環境下,借閱者能夠享受到非常全面的信息服務.智慧圖書館中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也將變得更加智能化和多樣化.在智慧圖書館中,不僅可以利用基于物聯網的通信智慧系統開展文獻信息服務,更重要的是可以實現更大范圍的信息資源共享.

5 結束語

總之,物聯網技術的出現與應用實現了圖書館管理的高效化和自動化.物聯網一定會成為未來社會的主流,圖書館也必將加入到這一主流當中去,真正發揮出智慧圖書館的優勢,提供更高的服務質量,培養出更多的智慧公眾.智慧圖書館是未來圖書館服務技術提升、服務內容創新、管理形式轉型的一場革命.應用物聯網技術構建智慧圖書館將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1〕韓麗.物聯網環境下智慧圖書館的特點、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J].現代情報,2012(05).

〔2〕黃力.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圖書館服務模式與內容的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1(03):54.

〔3〕孔曉波.物聯網概念和演進路徑[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09(12):12-14.

〔4〕賴群,黃力,劉靜春.借助“物聯網”與“云計算”技術構建智慧圖書館 [J].新世紀圖書館,2012(5):34.

〔5〕李曉月.物聯網時代的圖書館及其智能化[J].科技資訊,2012(23).

〔6〕時彥艷.從數字圖書館到智慧圖書館的構建[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3(6):192-194.

〔7〕王世偉.論智慧圖書館的三大特點[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6):22-28.

〔8〕王偉,吳信嵐.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是提升高校圖書館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J].圖書館工作研究,2011(9):8-11.

G252

A

1673-260X(2014)10-0134-03

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2542349)

猜你喜歡
聯網個性化智能化
智能化戰爭多維透視
“身聯網”等五則
《物聯網技術》簡介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堅持個性化的寫作
搶占物聯網
新聞的個性化寫作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上汽大通:C2B個性化定制未來
石油石化演進智能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